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們能夠吃到的美食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注重健康,但是我們身邊的很多美食其實脂肪含量都很高,而我們居然還天天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天來自脂肪的能量佔到了20%-30%左右。也就是成年女性大概每天的熱量需求在1800大卡,換算成每天油脂的攝入大概是60克。但是根據膳食寶塔的均衡營養需求,油脂的攝入量只需要25到30克。
知道了每天的攝入量,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吃多少,每次看到炸雞就走不動,碰見自己喜歡的油炸食品恨不得吃到胃脹。也有健康人士,談油炸色變,認為吃油炸食品就是在喝油。其實,不光是油炸食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下面5種食物的含油量也不低,並且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
一、油酥燒餅
很多人會納悶,燒餅的油脂含量也沒太高吧。大家可以看一下油酥燒餅的製作過程,在和面的時候就開始加入油,做好的燒餅還要再刷油,在鐵板上煎的時候也要放油,最後放到爐子烤,油酥的作用下,燒餅會變得焦脆。油酥燒餅雖然好吃,但含油量確實不低,建議少吃。
二、虎皮雞爪
虎皮雞爪也是熱量大戶,別看肉不多,妥妥的油老虎。雞爪本身就富含脂肪,在製作的過程中還要用油炸,炸完再蒸,油脂全部都吸收到雞爪裡面。3根雞爪的含油量就接近15g,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你需要徒步3個小時才能把這些熱量完全消耗掉。
三、火鍋丸子
冬天到了,又到了吃著火鍋唱著歌的時候,吃火鍋丸子是必備。撒尿牛丸、流沙魚丸等等各種丸子應接不暇,雖然味道好吃,但是熱量真的很恐怖。5個牛肉丸就含有13克左右的油脂,除了油脂,丸子裡面還富含澱粉、香精和各種添加劑。吃火鍋的時候,別光顧著過嘴癮,記得關注一下自己的健康。
四、腐竹
腐竹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腐竹也是含油大戶。因為腐竹在製作的過程中,是將豆漿煮沸騰後,表面形成的那層油脂。50克的腐竹大概含油量將近12克,而且以腐竹為主要材料的衍生品也特別多,比如油豆皮、油炸腐竹等。雖然好吃,但是也得控制一下用量。
五、碧根果
堅果是很多人的最愛,營養豐富,味道好。但是殊不知碧根果的脂肪含量高達75%,吃著香,但感覺是在喝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量是每周吃50到70克堅果,算下來每天就是10克。所以,大家可以選擇購買小袋裝,避免一次吃太多。也可以購買每日堅果那種搭配好的,這樣可以防止只吃一種。
這5種含油量很高的美食,你中招了嗎?我是小曹食記,分享美食,分享故事,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關注我,你的分享、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