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面紗》,關於女性的愛情覺醒之路

2021-02-08 LoveDaily

毛姆同名小說《面紗》改編電影,你或許看過,和我一起重溫、重新解讀。

 

為什麼命名為面紗呢?就像書名一樣,無非是想揭示每個人都一直戴著面紗生活,只是自己不知道。這個面紗它或許是虛榮、自私、淺薄、冷漠……,是你經意或不經意間塑造的自我形象,本質是掩蓋真實。只有在被撕裂和裸露之後,才幡然醒悟,發現另一個自己。

 

電影《面紗》,講述的兩個看似毫無共同點的靈魂在中國霍亂小鎮真正相遇並相愛的一段短暫愛情故事。

 

二戰時期的倫敦,上層社會貴族依然是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貴族女子凱蒂因擔心自己成為年老色衰的老姑娘,被母親刺激之下,答應醫學博士沃特的求婚,兩人結合,隨後跟隨丈夫沃特來到中國。這段匆匆結合的婚姻,凱蒂是佔據主動的一方,而沃特在那個舞會上就對凱蒂一見鍾情,在他眼裡,凱蒂似乎就是個【完美女人】。

 

[我會盡我所能讓你快樂,什麼都行。] 這大概是不善言辭、不懂浪漫的沃特所能說出的最動聽情話了吧。但在凱蒂眼裡,沃特就只是個木訥不懂情趣的男人,絲毫未泛起心裡的一絲絲漣漪。

 

陰雨綿綿的上海,凱蒂很不習慣目前沉悶無聊的生活,當凱蒂和沃特呆在同一間屋子望著窗外嘆氣。相比倫敦的安逸和奢靡,尤其是在從小寄生於父親圈養之下的貴族女子眼中,這樣的日子不能再更無聊了吧。

 

在結識有婦之夫查理之後,不安分的種子終於發了芽。愛浪漫幻想的凱蒂以為自己終於遇見了愛情,在查理的甜言蜜語轟炸之下,兩人堂而皇之發展起婚外情。

 

在情場老手查理眼裡,不過是多了一個叫做凱蒂的新玩物。可女性與生俱來的細膩和浪漫幻想卻讓人總以為遇見的是真情。這裡,其實很想提醒姑娘們,清醒一點,不要輕易陷入那不切實際的情話之中無法自拔,無論什麼年紀,耳聽愛情都會摔得很慘。

 

不過,某種意義上來講凱蒂的天真無知、感性和毫不設防,卻也是沃特最初心動的特質。

 

在丈夫沃特眼裡,早已看穿這場出軌背後的結局,同為男性,查理這一類男人不過是又一番獵豔,消解在婚姻生活裡的平淡時光。

 

只是他氣的是,深愛的妻子其實一直都並沒有對他付出過真心,那麼他在這場感情中未免顯得過於卑微,【完美女人】的形象轟然倒塌。

 

這時,沃特處理極端方式便是申請前往正在處於霍亂疫情最嚴重的湄潭府支援,並執意攜吉蒂一同前往。那個遍地病菌、滿目瘡痍之地。

 

凱蒂別無選擇,在查理露出真面目之後,覺得之前自己過於可笑。一路帶著絕望心情前往霍亂小鎮。那時候,她心裡想的就算是霍亂也比不上愛情幻滅來的更讓人絕望了吧。

 

故事到這,是否隱射到了很多女性的心理狀態呢。人們常常天真又可笑地以為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獲得一份矢志不渝的愛情,為了愛而付出,也可以放棄所有,生活的全部意義就是滿足少女夢的幻想,等待別人賦予自己意義。只有在經歷背棄決裂之後,才會領悟虛幻的愛不過是浮於雲端的東西,來去無蹤。女性只有在經歷那樣的陣痛之後,願意開始慢慢回歸生活本身,才有機會找到人生真正意義之所在。

 

來到霍亂小鎮的凱蒂此刻只是帶著赴死和絕望的心情,而作為醫學專家的丈夫沃特卻在親眼看到霍亂病人死前狀態如何恐怖之後,(以前只是在醫學實驗室,並無臨床經驗),開始以醫者之心紮根泥土,每天忙碌投身於搶救病人和如何消滅霍亂疫情工作之中。

 

凱蒂整天悶悶不樂,這個深沉又內斂的男人還是於心不忍。

 

終於,凱蒂前往修道院孤兒院近距離感受這裡的人,事,物。不再是被山谷和溪流隔離的雲端日子。

 

開始有新的東西進入凱蒂心裡,從院長口中得知,丈夫沃特的工作是多麼兇險和偉大,夜以繼日研究病菌和處理鎮上的各種糾紛。

 

是啊,對比之下,凱蒂覺得自己是多麼地淺薄無知啊。

 

她產生了走進沃特世界的興趣,那是她第一次如此認真審視丈夫的工作,那些實驗器具、繪圖、數字,那些自己看不懂的一切。雖然此刻沃特表現得依然冷漠,凱蒂的心正悄悄發生著變化,夫妻之間的交流多了起來。

 

她主動申請前往修道院工作,與那些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修女們一起,照顧在霍亂中失去家人的孤兒。忙碌回到家的時候,雖然疲憊眼裡卻有了光芒,破天荒地開始與丈夫一起討論小鎮裡發生的事情。

 

凱蒂那顆懸浮的心終於落地回歸現實,那顆不受束縛自由生長的心啊,試圖想要創造和這個男人之間更多的連接。

 

凱蒂負責給修道院的孩子上音樂課,帶著孩子們一起嬉鬧,彈奏著歡快的鋼琴曲子,似乎門外可怕的霍亂與他們無關。丈夫從未見過她彈琴的樣子,兩顆迥異的靈魂因彼此的另一面展露被吸引,喚起丈夫內心最初的愛慕之情。是啊!他只知道印象中凱蒂小姐是個虛張聲勢又高高在上的小姐,褪去華服,還有如此純真可愛的一面,對待孩子們既耐心又有愛心,兩顆心終於吸引慢慢靠近。

 

得知妻子被暴亂人群圍攻之後,出於愛的本能衝向人群保護妻子。愛火在兩人之間點燃。

 

過去。他們眼裡的愛情都被披上了面紗。【完美女人】、【少女之夢】。揭開面紗之後,才真正相遇。

 

相愛後的兩人,在霍亂小鎮有了些許甜蜜時光,一同泛舟湖上、牽手走過稻田、依偎歸家。沒想到的是,這段愛情猶如花期短暫的玫瑰,短暫怒放,很快就衰敗枯萎。

 

故事的結局,沃特不幸染上霍亂,無藥醫治,在臨終時刻留給凱蒂最後一句話是「請原諒我」。

 

凱蒂:「原諒你?沒有什麼需要原諒啊!」

 

幾個字,是這個男人的深情。或許他只是想讓凱蒂原諒他一直欺騙自己的心,裝腔作勢折磨妻子,事實卻是始終都愛著凱蒂。

 

電影在那個虛構的殘酷社會環境中,卻體現了很多的溫情和愛意。也許沃特就像是流星般划過她的人生,短暫而絢爛,卻在這短暫的時光裡,經歷期待、失望、痛苦、破碎、重生,揭開面紗之後終於體悟到愛的真諦。

 

愛與責任合二為一,恩典便於你同在。

 

電影《面紗》給了故事一個溫暖的結局,讓故事的主人公最終真正相愛。這又何嘗不是一部女人成長救贖的故事呢,只是如果沒有經歷這場霍亂,沒有生離死別,你是否還有機會發現原來愛就在遙遠的附近啊!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那麼幸運,如果沒有覺醒,你依然是個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的貨色,沒有像沃特那樣的男人真心愛你並救贖你。就像日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那樣,終其一生都沒找到人生的答案。

 

醒悟與蒙昧,揭開面紗與重新蓋上面紗之間,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揭開面紗,開始醒悟,理解愛的本質之後,又願意以新的面紗獲取生活的平靜,那時候已經得到內心答案。

愛,或許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真愛是,即使知道你有殘缺,也依然愛。

面紗,你以為遮住了看不到醜陋,產生朦朧之美,但也代表著你不曾露出真實的自己,自然沒有機會經歷那些殘缺、破碎、不堪,卻依然濃烈的感受。

女性,只有當你關注生活本身,賦予生活除了找尋愛之外的更多意義之時,你才能擁有真正的愛,並且有了去愛他人的能力。

最後說一句,還是,不要等愛在分離時才相遇。

未免太可惜了!

相關焦點

  • 愛情、婚姻、出軌與女性覺醒——毛姆《面紗》
    關於為什麼要結婚的討論層出不窮,最理想的當然是因為愛情,但世事往往不夠理想。於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繁衍生息,為了找個人陪伴、後半生不孤單,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為了父母的期望,甚至只是因為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都成為了結婚的理由。《面紗》的女主角凱蒂結婚的原因就是因為年紀大了。
  • 《面紗》:毛姆關於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作品,三次被改編成電影
    愛情與婚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話題,激情、纏綿、嫉妒、背叛,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拉起一張朦朧的面紗,讓我們難以看清其中的真相。我們總是受什麼蠱惑,又因何而絕望,毛姆的《面紗》將為你一一揭曉。01揭開生活的面紗:自我的救贖在於內心的覺醒伍綺詩在《無聲告白》裡寫道:「我們終此一生需要做的,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以《諾丁山》為例,淺析好萊塢浪漫愛情電影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刻畫
    如果你忘記了愛情的樣子,那麼就去看一遍《諾丁山》。電影故事梗概,沿襲了全世界觀眾喜聞樂見的「灰姑娘」情結,只不過是性別倒錯的《風月俏佳人》,是女性意識徹底覺醒,結局圓滿版的《羅馬假日》。一位到英國工作的好萊塢女明星安娜,偶然跑到威廉經營的那家生意不佳的諾丁山旅行書店買書,竟然無意中擦出愛情火花。
  • 《面紗》:電影唯美感人,小說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回想起大學時曾經看過她的電影《面紗》,年輕的我被裡面悽美的愛情感動,買了原著書,想在書裡回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卻被同一個故事的另一面吸引,也意外喜歡上了作家毛姆。先說電影《面紗》: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女子凱蒂生在一個紳士家庭,美麗精緻,嬌生慣養,愛慕虛榮,矯情做作,喜歡玩弄男性感情,東挑西挑結果挑花眼,一不小心成了個剩女。
  • 電影《勇敢的心》:蘇格蘭的自由之夢與覺醒之路
    電影《勇敢的心》,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斬獲奧斯卡多項大獎的經典作品,這部影片可以說是一部夾雜著個人情感的英雄史歌,以「自由」這一權利為題材,講述了蘇格蘭人民的為了自由的抗爭之路。儘管劇情很大一部分與史實不符,我們還是能看到蘇格蘭人民為自己贏得自由、捍衛權利的縮影。
  • 你為什麼喜歡毛姆「二流一等」的小說《面紗》?
    ——雪萊電影《面紗》海報我是先聽了毛姆同名小說電影《面紗》的OST體味到一種深刻的悲哀事實上電影《面紗》有至少三個理由去看:首先,愛德華諾頓靈性十足的演技與高顏值都是理由;其次,電影取景完全是在中國的廣西黃姚鎮,山清水秀,空氣朦朧像有層紗,典型的南方景色。影片和小說一樣極具東方情調;最後,不得不說電影比小說唯美。你愛我時我不愛你,而當我愛時,你卻不在身邊。這就是狗血,但是我們都喜歡。
  • 電影《面紗》:愛在遙遠的附近
    A Charlotte 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真愛才發現真愛
  • 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李少紅:困境反而讓女性題材覺醒
    11月26日,以《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為主題的第33屆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在廈門舉行,論壇由陽光媒體集團、中國世界電影學會主辦,活動得到了弓立醫療用品公司獨家支持。本次女性電影論壇以「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為主題,旨在通過女性電影論壇的發聲,喚起更多人對女性電影、女性話題的關注,關注女性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和生存困境;也期望通過電影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角色發展的分享,來探討當下社會對於女性的角色期待、和今天各個生活境遇下女性的人生困惑和探索。中國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髮表了精彩演講。
  • 觀影《面紗》,臨到失去,方知追悔莫及
    觀影《面紗》,臨到失去,方知追悔莫及女主叫凱蒂,一位容貌嬌美而又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和當時所有年輕女性一樣,從20歲就開始為挑選未來夫君做準備,承受著母親對她通過婚姻飛黃騰達釣到金龜婿的期盼,可誰料到到了25歲還沒有把自己銷出去。
  • 《送我上青雲》:從苦難與希望共存的世界,探討女性意識覺醒問題
    本影片巧用本詞內容作為影名《送我上青雲》,以一位女性視角剖析主人公盛男無意間發現自己得了卵巢癌,卻沒錢治病,而不得不接受一份違背自己意願的工作。我想這部影片是想表達的是個性追求,以及面對變化人生該有態度。這部電影,以一位名為盛男的女性而展開,真實的在講一個故事。關於人生,關於死亡,關於尊嚴,關於孤獨,關於愛與被愛,關於人性追求,關於尋找自我與自我和解。
  • 電影《媽閣是座城》:一部屬於女性的電影,一場關於愛情的豪賭
    電影以獨特的女性視角為出發點,像一場關於愛情孤注一擲的豪賭,主演白百何和黃覺是深陷其中的「賭徒」。迷城痴纏,命運沉浮,相比於愛情裡的犧牲者,女性只是更加堅信愛情的人而已。這是一部屬於女性的電影,也是一場關於愛情的豪賭。
  • 《羅馬假日》:突破階層的浪漫愛情背後關於人性和女性成長的思考
    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都立足於安妮公主和記者喬愛而不得的美好愛情之上。誠然,這場充滿浪漫色彩卻又遺憾落幕的愛情絕唱,足以打動任何一個對愛情懷抱理想和憧憬的人。但是在愛情主旋律之外,我還看到一個反對束縛追求自由的女性自我成長的歷程。
  • 解讀《包法利夫人》《一生》的女主,明白女性獨立覺醒要靠自己
    女性題材小說中有關女性獨立意識地探尋很多,其中《一生》《包法利夫人》這兩部小說算是女性獨立意識探究類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兩本小說。這兩部小說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和雅娜的悲劇人生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小說中的兩位女性都在追求完美愛情,但現實生活中本就沒有完全的愛情,任何愛情都存有缺陷,當她們發現愛情不夠浪漫和完美後開始背叛愛情。
  • 毛姆的《面紗》:二流貨色的她實現自救
    這是毛姆《面紗》,女主人公基蒂在出軌後第一次與丈夫沃爾特攤牌時,沃爾特說出對基蒂的評價。 電影《面紗》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面紗》被稱為「一部飽受爭議卻直探人生真諦的女性精神覺醒之作 隨著良知的覺醒,基蒂在一點點成長,最後終於破繭成蝶,學會如何去愛…… 電影《面紗》劇照(
  • 電影《茉莉花開》:三代女性的成長、覺醒,自我救贖之路。
    由章子怡、陳衝等主演的電影《茉莉花開》是根據蘇童小說《婦女生活》改編的。不同於小說只記述殘忍,沒有拯救,《茉莉花開》是一部關於女性成長、覺醒和救贖的電影。茉:沉浸在明星舊夢裡的失意女子十八歲的茉,愛看電影,非常喜歡電影明星高佔非。
  • 從《面紗》到《刀鋒》,看女性在感情和物質欲望中的掙扎和突圍
    而《面紗》與《刀鋒》作為毛姆晚年時期的兩部作品,分別深刻地揭露了女性在面對情慾和物質的困境中,如何讓心靈與現實和解的心路歷程。 一、衝動之下嫁給了自己不愛的人,凱蒂親手將自己陷入了困境;伊莎貝爾為了維持體面的物質生活放棄拉裡,從此開始了後悔之路 《面紗》是毛姆所著的一篇關於女性覺醒意識題材的小說,女主人公凱蒂是一位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美貌女子,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社會背景,卻擁有了一副不普通的面貌,於是愛慕虛榮的母親不甘心居於眼前的生活狀態
  • 電影《海灘的一天》女性還在尋求的自我覺醒
    1983年楊德昌拍的第一部電影,時長166分鐘,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時間的跨度,一點都沒有覺得難以忍受,反而覺得,怎麼過了這麼久,看起來還是這麼的「清晰」,當年的臺北,當年的女性,當年的婚姻,怎麼過了這麼久,是還停留在過去,還是他在預言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呢?大概這就是一個導演說故事的能力吧。
  • 東南亞「小娘惹」的愛情很勵志,中國女性的愛情覺醒也正上演
    在電視劇的開頭,就被特點鮮明而且色彩豐富的「娘惹」文化吸引了,隨著劇情的推進,對其中演繹的女性愛情觀更是有了深入的思考,對比同期我國女子的婚戀情況,同樣也發生著女性的覺醒。菊香是劇中女性價值的體現,她對婚姻不盲從,有選擇,更加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不是做婚姻的依附者,其勵志的一生讓人肅然起敬。
  • 《面紗》:一段靈與肉的「錯位」愛情,一段生與死別的救贖之旅
    《面紗》是毛姆以「婚外戀」為題材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雖非著名,但卻因清晰的故事脈絡、典型的人物特徵、深刻的人生意義,引起了廣大人們的關注和反思。這位女子悲痛欲絕之後,選擇和丈夫去到了霍亂肆虐的中國小鎮,在那裡她的靈魂得到了升華,她的女性自我意識也逐漸得到了甦醒,最終蛻變為了一個獨立、勇敢受人尊敬的偉大女性。英國知名雜誌《旁觀者》周刊曾這樣評價《面紗》:說《面紗》裡有哀愁、有道德張力、有反諷,有同情,有漸次高漲的情慾、恐懼、悔恨,是至臻藝術境界之作。
  • 電影追夢電影《神秘巨星》,這是女性的覺醒
    《神秘巨星》是由阿米爾可汗主演的印度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14歲女孩尹衝破歧視和阻礙,堅持追求音樂夢想的故事。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情節相當老套,看完開頭就可以猜到結局了,然而「女權」、「家暴」、「追夢」和其他元素的元素是閃亮的,這部電影有淚有笑,是一部典型的「阿米爾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