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的末日營銷:2018最後的夜晚百萬中國人都在看這部電影

2021-02-08 大峰傳媒

《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12月31日,日前,電影還沒上映,預售票房就突破了1.08億RMB,購票人次超過279.6萬。預售數據,正在以每小時100多萬的速度不斷增長中。按照目前勢如破竹的熱度,電影營銷團隊的目標,或許是在上映首日收穫超過2億的票房。

打著「一吻跨年」的宣傳營銷口號,特別推出21:40跨年場次,在2018年走進電影院,看完片子後就到了2019年。

(↑《地球最後的夜晚》「心醉」版預告)


從《路邊野餐》開始,粉絲們開玩笑說自己信的是「畢贛教」,如今信徒越來越多。摸準命脈,畢贛每次出拳都能打中目標觀眾群的興奮點。


「華語史上最賣座的藝術電影」?——別開玩笑了,畢贛玩的,是名副其實的「文青經濟學」。


  數據透玄機:二三四線城市的末日狂歡  

截止至12月26日21點,《地球最後的夜晚》預售票累計達到了1.08億RMB,共有279.6萬人次購買,觀眾主要集中在二線和三線城市。

總累計票房排行前20的城市分別為:北京[1]、成都[2]、鄭州[3]、上海[4]、武漢[5]、長沙[6]、西安[7]、杭州[8]、重慶[9]、南京[10]、天津[11]、廣州[12]、蘇州[13]、合肥[14]、瀋陽[15]、寧波[16]、深圳[17]、福州[18]、無錫[19]、東莞[20]。

在貓眼標記「想看」的觀眾,主要集中在20~24歲和25~29歲的年輕群體,二線、四線和三線城市最為活躍。


分別選取最近的兩部熱門電影進行比較,一部是美國超級英雄大片《海王》,另一部是文藝電影《狗十三》。數據明顯看出,《海王》的累計票房,按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依序分布,其次是成都、武漢這兩座較發達的二線城市。

在《狗十三》的票房數據中,排名第二的城市出現了「西安」,成都和武漢依然位居第五和第六位。


加入《地球最後的夜晚》預售票的情形來看,累計票房排名前六的城市中,新出現了兩座二線城市——第三名的鄭州和第六名的長沙。北京依然位居第一位,成都、武漢分別上升到了第二位和第四位。


近幾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影視市場的主要觀眾群已經逐漸轉移至了二/三/四線城市。甚至,一直有言論說,從發展速度來看,「一線城市」應該改為「北、上、杭、深」。2018年初,《第一財經》雜誌還評選出了15座「新一線城市」。

城市化進程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百貨公司、娛樂中心、購物廣場如雨後春筍紛紛開業,宛若1970年代的美國,郊區城市化推進了多廳電影院的增設。中國幅員遼闊,在一些三線/四線小城,一個地區也就僅有那麼一~兩間電影院,雖然「影視寒冬」的哀嚎頻傳,但從市場空間來看,仍然有非常大的銀幕成長潛能。


  畢贛經濟學:不僅會拍片,更懂文青營銷  

《地球最後的夜晚》幕前、幕後陣容強大,演員女主角湯唯、男主角黃覺,更請來了張艾嘉、李鴻其等實力派戲骨加持。

參與本片的公司多達27家,製作方橫跨了中國內地[蕩麥影業-畢贛自己的公司]、中國臺灣[華文創-葉如芬的公司]、法國[CG Cinéma-法國知名電影製片公司]。出品方包括了蕩麥影業的戰略投資人「華策影業」、韓寒的「亭東影業」等14間公司。

網傳《地球最後的夜晚》預估成本約7000萬人民幣,但後期仍在不斷追加投資。近日身陷「離婚風波」的黃曉明也是本片的出品人之一。面對如此龐大的資本,畢贛坦言,壓力肯定是有的,他也覺得自己對電影工業的認知還非常不足,前期規劃時候低估了拍攝成本和時間,60分鐘的手持長鏡頭又拍了兩期才成功,導致出現了拍攝延期和預算不足、持續在融資的情形。但同時,畢贛對自己的作品也很有信心,雖然預售票房破億是始料未及的,但早前在坎城的時候,電影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畢贛就對媒體坦言,認為片子「對得起投資人」。

《地球最後的夜晚》發行和宣傳公司「合瑞影業」,曾發行過《暴裂無聲》、《無問西東》、《功夫瑜伽》、《心迷宮》等電影,參與聯合發行《寶貝兒》、《愛情公寓》、《引爆者》、《暴雪將至》、《戰狼2》等電影,票房和口碑都雙豐收。

本片的營銷,主打宣傳語「一吻跨年」,關鍵詞抓住了「末日」(2018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愛情」(脫單的甜言蜜語)、「浪漫」(在舊年的最後一天&新年的第一天看場電影)、「詩意」(小鳥在我胸口跳傘).


從營銷數據來看,物料、微博、微信都排在第二名,百度搜尋熱度排在了第一名。



宣傳物料方面,陸續推出了三版預告,一段正片的片段,一支「作戰」特輯。


還邀請到了竇靖童演唱電影的宣傳曲。

(↑《地球最後的夜晚》MV-竇靖童演唱)


也在抖音上發布小視頻,嘗試在新興媒介平臺進行營銷推廣。

(↑《地球最後的夜晚》抖音宣傳視頻)


此外,還與品牌聯名推出絲巾,以及電影官方衛衣等周邊商品。


作為電影的主視覺,《地球最後的夜晚》標準字和宣傳海報非常吸睛,臺詞明信片的設計也打到了文青的興奮點。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被質疑末日營銷?畢贛正面回復 | 2018年底屬於國產電影?
    作為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團隊提出可以將此片做跨年活動,觀眾可以與最重要的人一起度過一個最有儀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其實不管是1999還是2012年的末日論多少都能映射出人們的惶惑與渴望。將末日一般「最後的夜晚」放在2018年結束的時刻倒是多了幾分宿命的味道。
  • 【地球最後的夜晚】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你想與誰一起跨年?
    如果2018年12月31號之前那個我喜歡的和喜歡我的人來看我的話那我就和他就在2018年最後的夜晚去看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8年最後那一刻和他6接地球上最長的吻一起去到2019年如果他不來看我的話我就一個人在2018最後的夜晚去看地球最後的夜晚去喝地球上最烈的酒  壓地球上最長的馬路瘋地球上最野的夜晚  自己去到2019
  • 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地球最後的夜晚》故事聽起來很簡單,但觀看起來卻跟畢贛的前作《路邊野餐》一樣,充滿了反敘事的、意識化的碎片化體驗和對時間的重構。《地球最後的夜晚》依然不會是常規的類型片敘事,圍繞男主角的一場尋找,繼續在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境之間穿梭,來營造末日氛圍。
  • 《地球最後的夜晚》背後的錯位營銷
    《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前,淘票票想看人數37萬,貓眼想看人數28萬。首日票房達2.5億,預售票房突破1.5億,僅此於春節檔的《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暑期檔的《愛情公寓》,位列2018年國內影片票房預售榜單第四。
  • 《地球最後的夜晚》從爆紅到暴跌:文藝片營銷的「破圈」困境
    熟悉畢贛的影迷知道,他喜歡在文學作品裡找片名靈感,《路邊野餐》是小說名,《地球最後的夜晚》也是,他單純喜歡這個名字裡末日虛無的感覺,跟電影故事關係並不大。宣發方接手這個項目後也決定,乾脆就借著這個話題,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上映,為此還放棄了從元旦小長假第一天起片的商機。
  • 《地球最後的夜晚》,拉不下臉面的畢贛,想站著把錢掙了
    但是就在2018的跨年夜,一部看似與世無爭的文藝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卻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實《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成功靠的不是導演、演員和攝影,靠的是電影營銷團隊。他們依靠病毒式營銷,成功的把一部文藝片,打造成了跨年夜極具「儀式感」的盛大活動。
  • 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一吻跨年!
    2018年最後一步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 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與你重要的人一起跨年吧!
    曾指導了《路邊野餐》的畢贛導演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已發布定檔海報該片將於12月31日上映
  • 《地球最後的夜晚》讓全世界驚嘆,畢贛靠什麼?
    今日更新的坎城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綜合評分表上,呈現出了亞洲電影大年的勢態,前六名有四部亞洲影片,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則排在第六。在《地球最後的夜晚》裡,畢贛花了一個小時(準確地說是55分鐘),將一個與夢境有關的世界無縫而連續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並且因為3D拍攝而具備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 如何評價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如何評價畢贛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作者非常自我的表達。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將會在今天(2018.12.31)迎來一場大規模反噬。因為這種營銷,不是條正路,這個片子根本不適合這種營銷。
  • 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最迷人的詩(附臺詞、配樂)
    詩歌念白貫穿整部電影,宛如互文般運用光影寫詩歌、運用詩歌拍電影。畢贛從個人生活中攫取出吉光片羽注入電影,在大眾看來,他的電影非常私人化,謎一樣難懂。如果說《路邊野餐》是「鏡中月」,那麼《地球最後的夜晚》則像「水中花」——畢贛再次回到了氤氳的凱裡,拍攝了一個私人化、作者化的故事。
  • 畢贛批判:誰也看不懂得裝X電影,是怎麼操作出來的?
    這個人就是畢贛,院線上兩部作品《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導演。在《囧媽》之前,我印象裡第一部在抖音營銷大獲成功的電影,是《地球最後的夜晚》。於是畢贛迅速抓住機會,找了個營銷機會:以「10天以後你一輩子也無法在電影院裡看到這部電影」、「《路邊野餐》只是上映10天,一起來看畢贛拍出的詩意人生」為主題,找一批寫手抓緊寫小作文發到各個媒體平臺上。文章看罷,一股熱血湧上胸膛。
  • 觀眾評分跳水式下滑 《地球最後的夜晚》發生了什麼?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選在2018年最後一天正式上映,影片宣傳方通過營銷「一吻跨年」的概念,讓這部文藝片的預售票房突破性地超過了1.5億元。然而,票房有多高,罵聲就有多大。2018年12月31日下午開始,《地球最後的夜晚》在淘票票、貓眼等購票平臺的評分呈跳水式下滑,當天傍晚的評分已低於4分,目前在貓眼和淘票票的評分均為3.4分,豆瓣評分6.8分。
  •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陪您度過2018最後的夜晚
    畢贛第二部電影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地球最後的夜晚》收穫媒體不少的好評,甚大導演李安說:「這是今年世界上非常非常非常優秀的電影,3年前的金馬最佳新導演讓我們看著他茁壯成長發光發亮,這是部非常非常特殊的電影,有它獨特的電影,魅力和語言。」《地球最後的夜晚》講述的是,羅紘武(黃覺 飾)因父親離世再次回到貴州。
  • 怎麼看《地球最後的夜晚》
    文/李霽琛《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了四天,被一群人誇成了神作,被另一群人罵成了狗屎。 口碑出問題了。 畢贛拍完《路邊野餐》之後,喜歡他的影迷挺多。那時候,影迷們更多會擔心他的下一部電影票房出問題,卻很少擔心口碑出問題。
  • 《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個電影有點變味了!
    《地球最後的夜晚》這個電影是由畢贛導演,湯唯、黃覺主演,華策影視主投的文藝片。影片於2018年12月年31日在全國公映。片方之前打出的「一吻跨年」的營銷,讓這部文藝片首日預售票房高達1.59億,可是沒想到播放之後,很多觀眾開始吐槽,覺得自己被忽悠了,他們以為去看一個商業大片,一看名字還以為是美國大片阿凡達一樣的好片,可是沒想到就是一個幾個人說話的文藝片,再說裡面的三D更是坑人,只有字母是3D,很多人覺得這個電影是2018年最坑電影。
  • 畢贛的痛苦成人禮
    他並不是著名的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也並未經受類型片的敘事規訓,游離於當代中國電影專業教育體系之外,生猛出世。必須承認的是,新一代中國電影觀眾主要由好萊塢趣味(兼及韓國類型片)所培養,姑且再上數一代,那也是港片趣味。總之,畢贛的作者風格對他們而言是十足陌生的。可以理解,觀眾被營銷策略所蠱惑,是想在2018年的最後一夜品嘗到一吻定情的愛情甜品。
  • 《地球最後的夜晚》:這次算是跪著把錢掙了
    好了切入正題,講講我昨晚去看的一部噱頭很足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噱頭就是這部電影的營銷方案——一吻跨年:」希望你們能在2018最後一個夜晚可以去電影院,和喜歡的人去看《地球最後的夜晚》在電影結束的時候相擁吻到新的一年」配合片名《地球最後的夜晚》更是讓人浮想聯翩。
  • 地球最後的夜晚結局彩蛋是什麼,地球最後的夜晚這些彩蛋你看懂了嗎
    跨年狂歡夜·一吻就兩年於是,2018年最後的夜晚有件儀式感的事,希望大家可以把這一年8760個小時的最後兩個小時,託付給《地球最後的夜晚》。2018年12月31日21:40 在電影00:00結束的時候,跟他/她一吻跨年!
  • 地球最後的夜晚:穿越時空的愛戀
    《地球最後的夜晚》電影海報畢贛的前作《路邊野餐》,使他奪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時隔三年,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索取「反雞湯」的深度思考,在完成穿越時空愛情的娛樂性後,也還原藝術片的功能,包含畢贛許多似曾相識、卻獨一無二的影子:撲朔迷離的故事和緩慢的節奏,霓虹燈似的迷離夢境和新奇的3D長鏡頭,讓人沉浸其間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