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遺產是什麼?你的QQ微博微信支付寶能傳家嗎

2021-01-10 閩南網

  實現「數字永生」,可能嗎?

  在英劇《黑鏡》中,女友為緩解男友去世的悲痛,利用他遺留的數據,用人工智慧模擬出「男友」。這個「男友」有著和真正的男友一樣的語調,開同樣的玩笑,就仿佛是以數字形式活在了虛擬空間。這就是數字遺產更高級的應用——「數字永生」。

  在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看來,《黑鏡》中搜集足夠的數據,重建逝者虛擬形象乃至模仿其思維模式的設想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事實上,《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便通過類似技術與因癌症過世的父親進行過虛擬對話。在父親還在世時,詹姆斯將父親的聲音錄製下來,並建立了父親生平的語料庫,機器人通過分析和計算進行模擬,一家人可以隨時與這個「永生」的父親聊天,以慰哀思。

  2015年2月,因為一場意外的車禍,出生於1981年的俄羅斯工程師Roman去世。他並沒有在社交網絡上留下太多供朋友回憶的信息,但卻留下了大量的簡訊和照片。

  為了紀念他,任職於人工智慧Luka公司的好朋友Kuyda取得了親朋的支持,把搜集來的他生前8000條不同領域的聊天信息加入到機器人項目裡。經過深度學習等訓練,2017年發布的機器人已經可以模擬Roman語氣與人類對話。

  該讓逝者安息,還是換一種方式存續?

  親朋通過「數字永生」寄託哀思,看起來很美好,然而接踵而至的,就是此事所引發的爭議。

  反對者表示,首先Roman生前並不知曉自己的信息將會被用作製作機器人,其次考慮到就連陌生人都可以下載Luka去問Roman一些非常私密的話題,這樣的紀念方式是在幹擾他死後的寧靜。

  無獨有偶,2019年埃航遇難女孩微博被網絡暴力圍攻,情況與Roman面臨的情況極為相似。

  2019年4月1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新浪微博宣布將收錄所有微博內容作為數字記憶和數字遺產進行保存。有科幻界人士表示,如果儲存的信息足夠豐富,利用存留的信息製作機器人,模擬用戶的語氣發微博也並非不可能。

微博將作為數字遺產保存在國家圖書館

  網友的態度也兩極分化,有人欣喜:我們也算參加過國家工程了;有人憂慮:帳號裡的秘密太多,就是死也要爬起來把數據格式化。

  這些爭議和案例都指向一個問題:把用戶生前的信息用於實現「數字永生」是對的嗎?

  對此,北航法學院講師王琦認為,網絡有能力讓人們生活的每一道蹤跡都保留下來,由此數字遺產也面臨暴露和被窺探的風險。

  他表示,消除人們生前在網絡世界的蹤跡,或者讓蹤跡保持不公開狀態,應該是一項法律對公民的基本保護。「數字遺產」中有逝者的「數字遺體」,這一「數字遺體」有望在通信保密制度和人格權保護制度下獲得永恆的安息。

  假如有一天,技術手段可以實現真正的「數字永生」,你會如何選擇?

原標題:網際網路身後事:我的QQ微博微信支付寶能傳家嗎?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微博微信、遊戲帳號……網絡「數字遺產」如何繼承?
    圖片源自百度  發微信、發微博、發朋友圈……網上的足跡點點滴滴,如同一部圖文自傳,你是否思考過這是你的數字資產?如果文字的內容有些抽象,那麼你大量充值的遊戲帳號、QQ會員呢?  近些年來,信息大爆炸,我每天一睜眼,便拿起手機刷微信、微博,了解國內外大事和好友動態;在購物、支付平臺點外賣、買東西;在遊戲平臺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決。生活越便利,數據越龐雜。個人信息的聚合軌跡,便是我所理解的「數字遺產」。  大學四年的電子相冊便是「遺產」之一,多年後我們偶然「重逢」,引來無盡感慨。如今,網絡時代狂飆突進,每個人都會留下自己的「數字遺產」。
  • 數字時代「身後事」:如果人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到底...
    除此以外,網際網路上各種網絡社交軟體不斷出現,微信、支付寶、知乎等不少軟體直接綁定了消費者的銀行卡。那麼如果有一天,當人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到底該怎麼辦?董琦山東誠功律師事務所律師:網絡遺產嚴格來說屬於動產的一部分,比方說我們微信帳戶、支付寶帳戶裡面的存款餘額,類似於銀行餘額,它是有一個財產屬性的,才進行繼承或者分配的時候,類似於處理存款的一種形式,根絕這個來處分財產。據了解,網絡遺產是指被繼承人逝去時遺留的個人所有的網絡權益和財產,包括帳號、密碼、圖文、音視頻、虛擬貨幣、網絡店鋪、遊戲裝備等,又稱為數字遺產。
  • 數字時代的「身後事」: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怎麼辦?
    隨手轉帳、消費的支付寶、微信錢包;大把充值的遊戲帳號;以及和家人朋友的聊天記錄等等。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當用戶突然離世,這些網絡遺產能否被繼承呢?說到網絡遺產,想必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支付寶、微信錢包裡面的資金了。其實,繼承人只要按照《繼承法》提供的相關證明,就可以依法繼承。
  • 數字貨幣來了,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呢?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會失寵嗎?
    數字貨幣來了,對支付寶與微信衝擊有多大?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呢?先得搞清楚「數字貨幣」是什麼?3 數字貨幣是法幣,這點地位和紙質貨幣是一樣的。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具有法償性,也就是說,不能拒絕接受數字貨幣。從法權性講,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將來你去購物,如果商家拒絕收你的紙幣或者數字貨幣,實際上是違法的。但是如果商家拒絕你採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支付,商家反而是沒違法的。
  • 數字貨幣,與微信支付寶的區別,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影響?
    現在對大家來說,微信和支付寶就是行動支付的代名詞,但近日央行版數字貨幣已經開始測試,以後我們對行動支付的認識可能會有所改變。一、數字貨幣是什麼?央行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 ,DC/EP)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的簡稱。
  • 微信、支付寶、QQ、微博、陌陌紅包!最全攻略與防騙策略
    2月9日,支付寶與微信同一天宣布,從2月11日、12日開始,聯合各類商家向全國人民發春節紅包。手機QQ也不失時機湊熱鬧,也於當日宣布廣邀各路大牌明星、土豪企業豪擲總價值30億的紅包,還不跟微信重複。微博、陌陌各家也紛紛參戰……幾十億啊!看著人民幣花花的飛,你心動不?可咋整才能把票子放進自己的錢包,跟我喊「1、2、3!」
  • 央行官宣數字人民幣 支付寶和微信未來如何?
    由此可知,數字人民幣仍處於「實驗階段」,距離正式推出、全國推廣仍有一段距離。(支付寶和阿里是不是鬆了一口氣呢?)那麼到底什麼是數字人民幣?為什麼要發行數字人民幣?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它的出現究竟會不會威脅到支付寶和微信呢?
  • 棘手的網際網路+身後事:離世後個人數字遺產怎麼辦?
    棘手的網際網路+身後事:當人離世 數字遺產怎麼辦?  央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記者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們每天都在用QQ、微信和微博進行社交;在網絡上打遊戲;在軟體上打車、購物,但是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後,這些虛擬數字資產會何去何從?到底能否被後人繼承呢?
  • 數字人民幣駕到:微信、支付寶們等待戈多
    那麼,對於消費者而言,用數字人民幣付款和微信、支付寶付款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年9月份和10月份,央行副行長範一飛、陳雨露分別撰文對數字人民幣的諸多熱點問題予以闡述。範一飛稱,從M0的費用體系看,數字人民幣是央行向公眾提供的公共產品,不計付利息,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15家商戶一線體驗:數字人民幣能否與支付寶、微信三足鼎立
    從設計概念上,數字人民幣法律地位和安全性更好,且可以「雙離線支付」,即使斷網也能支付、交易。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使用已成習慣,數字人民幣及其錢包的出現會打破現有支付市場高度集中的現狀嗎?數字人民幣錢包要如何在這個幾乎二分天下的支付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並無競爭關係
    「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已經貫穿到我們如今的生活當中,無論是坐地鐵、買一個烤地瓜或者是給別人轉帳,行動支付已經取代了現金的地位,成為當前人們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隨著技術的迭代更新,數字人民幣的出現也讓許多人十分好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為了群眾更好地理解數字人民幣,曾公開表示,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前者與後者並無競爭關係,因為它們並不在同一維度內。有不少的人都認為數字貨幣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 常識積累: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區別?
    數字貨幣 2020年10月8號,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聯合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由深圳羅湖區出資,發放1000萬數字貨幣,抽籤5萬名額,每人200元。自此,法定數字貨幣走進現實,然而大部分人群對其並不了解,法定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
  • 數字人民幣、微信、支付寶,傻傻分不清?看這個,全弄明白
    10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對誤解進行了回應。看完後,保證你不會再「傻傻分不清」。 和微信支付、支付寶有啥不同? 這麼說吧:一個是錢,另一個是錢包 因為數字人民幣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讓一些網友覺得,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差不多。還有網友認為,數字人民幣的出現,將「幹掉」微信支付、支付寶。
  • 開啟數字貨幣時代!微信、支付寶要被取代?
    對財會人員有什麼影響?企業需要注意什麼? 1、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實際就是電子版的人民幣,其功能與紙幣完全一致,只不過是數位化形態。3、數字貨幣帶來的影響1、數字貨幣之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功能還有用嗎?從消費者的直觀感受來看,這兩種支付功能和央行數字貨幣支付,體驗上差別並不大,但不一樣的是,前者只是支付工具,通過微信和支付寶,花的是消費者銀行卡裡的餘額;而後者花出去的是數位化的人民幣,就跟花現金一樣。
  • 再見,手機,支付寶,微信都拍了,網友:沒想到這麼快
    支付寶,微信都拍過,網友:只是沒想到這麼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變化,這些人看著他們,他們實際上可以感受到,過去,我們需要寫信和打電話與家人取得聯繫,現在我們只需要發一個微信和一個qq信息就可以和我們的家人取得聯繫,過去,我們只能去商場買你需要的食物和日用品,現在你只需要打開手機就可以在網上買到你想要的東西,過去,當你出去買東西時,你需要帶上錢包和現金,現在你只需要帶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你可以用手機支付
  • 3米外能盜刷!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真安全嗎?看完你就懂了
    3米外能盜刷!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真安全嗎?看完你就懂了!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以前,如今我們出門只需要攜帶一部手機就行,微信和支付寶等行動支付軟體,也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對於微信和支付寶,我們卻更好奇,3米外能盜刷!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真安全嗎?看完你就懂了!
  • 微信支付寶有對手了!央行數字人民幣取得新突破,支付不用手機
    其中馬化騰旗下的微信和馬雲旗下的支付寶,是當下最大的兩大行動支付平臺,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據去年Q3數據顯示,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總額為56萬億人民幣,其中,支付寶佔了54.6%的市場份額,微信佔據了39.5%的市場份額。
  • 數字人民幣是「錢」支付寶是「錢包」
    近日,央行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完善了人民幣管理規定,提出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這將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此外,深圳市聯合央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5萬市民共享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這種種跡象表明,數字人民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數字人民幣和紙幣有何不同?跟支付寶與微信等行動支付有啥區別?什麼時候可以在青島進行試點?
  • 臺灣人不用微博、微信、支付寶,到底用什麼聊天和支付呢?
    微信和支付寶一直沒有放棄臺灣的市場,但是臺灣人還是沒有大規模使用,主要是臺灣政府過多的幹擾造成的,臺灣人不用微信和支付寶用什麼聊天和支付呢?說起聊天,臺灣基本上以line為主,line雖然沒有我們微信這麼多的表情以及圖片功能,但是日常使用群聊還是很方便的,這就是為什麼臺灣人的簡訊比我們多的原因,因為這東西單人聊天相比簡訊沒多大優勢。臺灣人除非有在大陸工作或與大陸經商,否則是不用微信的。臺灣大多數人用的是Line。Line 由韓國網際網路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