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萬全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 助推建檔立卡殘疾人穩定脫貧

2020-12-27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邵玉潔、鄒連青)本著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張家口萬全和北京順義兩地聚焦貧困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積極探索針對建檔立卡殘疾人的精準健康扶貧新模式,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殘疾人脫貧攻堅。目前,河北張家口萬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全部實現脫貧。

圖為輔具使用教學。

加強技能培訓,促進技能就業。針對建檔立卡殘疾人開展了「強本領、助脫貧」為主題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共培訓建檔立卡殘疾人316名。通過培訓,使參訓殘疾人開拓了視野,更新了觀念,掌握了更多的實用技術,提高了建檔立卡殘疾人增收致富的本領,實現「培訓一人、帶動全家、發展一片」的目標,進一步促進建檔立卡殘疾人就業與脫貧工作的開展。

加強康復訓練,提升生活質量。在前期篩查的基礎上,殘聯專幹通過入戶調研,對每位建檔立卡殘疾人進行摸底調查,為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的輔具推薦。今年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19萬元,對286名有輔具需求的建檔立卡殘疾人進行了輔助配置,幫助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圖為殘疾人培訓會。

加強無障礙改造,改善生活環境。萬全區殘聯通過實地調研,從根本上了解建檔立卡殘疾人實際需求,因戶施策確保無障礙實施實用、耐用、好用,讓每一戶建檔立卡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讓建檔立卡殘疾人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同心築夢 共奔小康——廣州市白雲區·黔南州平塘縣東西部扶貧協作...
    廣州白雲·貴州平塘兩地跨越近千裡,因脫貧攻堅而緊密聯繫在一起,按照「中央要求、平塘所需、白雲所能、兩地所有」的原則,雙方圍繞組織領導、項目扶貧、產業合作、人才交流、勞務協作及攜手奔小康等方面,探索出一條契合平塘實際的「223」東西部扶貧協作路徑。艱苦卓絕攻堅克難,廣州市白雲區與中國天眼之城平塘攜手奏響了脫貧攻堅的最美讚歌。
  • 東西部協作扶貧:跨越千裡的「吳青」情緣
    浙江吳興與四川青川,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把相隔千山萬水的兩地緊密聯繫在了一起。近年來,四川青川縣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緊緊圍繞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縣區」目標,與浙江吳興區開展深度協作,在產業合作、資源共享、勞務協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東西部扶貧協作路上「花開正紅」。
  • 脫貧攻堅|河北萬全:兜牢民生底線 拓展增收門路
    萬全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精準發力推進脫貧攻堅兜牢民生底線 拓展增收門路該區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6年的3929元增長到2020年的8708元,7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現有的17163戶、3791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為昆明市脫貧攻堅注動能 東西部協作譜寫壯美山海戀歌
    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打好9項攻堅措施組合拳 昆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會上,昆明市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程幼昆介紹,昆明市共有東川區、祿勸縣、尋甸縣3個貧困縣,盤龍區、晉寧區、富民縣、石林縣、嵩明縣、宜良縣6個有脫貧任務的非貧困縣,404個貧困村,9.58萬戶35.0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 全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 貴州王老吉刺檸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同期,貴州王老吉刺檸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將加快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在西南市場的產業布局,為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提供當地就業、帶動刺梨產業向百億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推動貴州刺梨「野果」變「金果」 貴州王老吉刺檸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刺檸吉生產基地是廣藥集團、王老吉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項目之一,總佔地面積300畝,生產線已達到日產王老吉涼茶60萬罐,刺檸吉50萬罐,為刺檸吉產業發展,為廣州對口扶貧黔南州打下紮實基礎。
  • 河北張家口:從蔚縣曹家疃看外力扶貧的溢出效應
    張家口蔚縣曹疃村有1653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39人,貧困發生率57%,這是三年前的統計數字,河北中煙張家口捲菸廠駐村工作隊通過調研,利用當地村民愛聽秧歌、會唱秧歌的優勢,決定從「文化扶貧」入手幫助曹疃村脫貧。
  • 「山娃子」綻放「港口夢」 東西部扶貧協作澆開夢想花
    新華社廣州7月23日電 題:「山娃子」綻放「港口夢」 東西部扶貧協作澆開夢想花  新華社記者田建川  因為貧困,「山娃子」秦鵬初中畢業輟學時,曾以為自己將走不出蒼莽的烏蒙山。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政策讓他的人生出現轉機:22歲的他如今即將成為廣州港貨櫃碼頭「緊俏」的塔吊司機,在中國一線城市開啟人生的夢想之門。  21日,秦鵬和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其他33名學子順利畢業,併入職廣州港集團。他們是廣州港集團和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職業教育合作的「廣州港扶貧班」的首屆畢業生。  「山海」相連。
  • .| 開啟扶貧協作新格局—— 杭州與黔東南開啟「三業聯動」模式...
    2013年,杭州市結對幫扶我州以來,在兩省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杭州市、黔東南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東西部扶貧協作重要指示精神,對照兩省協議和兩地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牢記使命、精準聚焦、突出重點、協同創新,聚焦產業、就業和社會事業「三業」聯動,打造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樣板,開啟了杭州與黔東南扶貧協作新格局。
  • 「我的扶貧故事」竭力促就業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丨鎮寧自治縣委組織...
    群眾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的加工車間裡勞作於是,我從宣傳引領到與群眾談心交心,從尋醫問暖到真幫實扶,至今,舉全局之力共投入資金88.998萬元,幫助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形成了「一人駐村、全員幫扶」的強大合力。作為一名人社部門的領導幹部,我深知「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扶貧是決定農民增收、決定脫貧攻堅收官的重要推力。」
  • 東西部扶貧協作見成效 永順縣建文創基地促長效脫貧
    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文創基地加工銀器。紅網時刻9月3日訊(通訊員 羅奮飛 肖虎 王小芳)如何做實東西部扶貧協作長效脫貧機制,單純依靠資金投入還不夠,需要在東西部企業深度融合中做文章,建好基地促長效發展。永順縣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實踐中,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探索出建文創基地帶就業發展,取得很好實效。今年以來,永順縣高度重視東西部扶貧協作企業引進工作,圍繞永順文化旅遊產業需求,加大與濟南市歷下區對接交流,通過多次洽談協商,引進山東黃金鑫意工藝品有限公司,以「文創+實業+旅遊+扶貧」的模式,建設永順東西部扶貧協作土家手工藝文創基地。
  • 國家扶貧日 | 張衛東:把脫貧攻堅勝利的旗幟插上小涼山!
    為詳細了解金口河的實際情況,我用最短的時間走遍了全區所有的鄉鎮,走訪了重點貧困村、貧困戶以及部分非貧困戶,深入了解東西部扶貧協作和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任務。 幾年來,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各級黨委政府,和金口河區同扛一份責任、共擔一種使命,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這股「東風」,雙向互動、多維溝通,累計完成對口幫扶資金投資1.3億元,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37個,完成「花溪曙光」「峽谷第一村」4個旅遊扶貧示範村打造。
  • 「龍遊飛雞」 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模式
    為進一步推動「龍遊飛雞」成為更具深層次社會價值、時代價值的獨特品牌,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模式,10月19日上午,由共青團衢州市委員會牽頭,市青年聯合會、青年企業家協會相關人員、各縣(市、區)團委相關負責人在浙江宗泰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共青團系統助力
  • 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大背景下,來自北京的對口幫扶項目在這裡落地生根。「當時我們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缺少產業支撐。」阜平縣委書記劉靖回憶說,「北京的幫扶幫助我們找到出路。」2018年,北京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野谷健康產業集團來到阜平,和當地共建阜平硒鴿健康產業園。
  • 「零距離」換來就業扶貧「心貼心」 蘇州全市實有銅仁籍就業人員...
    蘇州與銅仁因東西部對口幫扶結下了深厚情誼。記者從蘇州市人社部門獲悉,蘇州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能和專業優勢,創新打造「人力資源服務零距離」勞務協作品牌。截至目前,蘇州全市實有銅仁籍就業人員4181人。
  • 山海相連顯真情、攜手共進奔小康——記廣州對口幫扶三都縣扶貧...
    在這個點上,三都和廣州市黃埔區按照「三都所需、黃埔所能」原則,圍繞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建設共謀共建產業、就業以及智力協作,補短板、強弱項,幫助搬遷群眾實現穩定增收,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通過在「點」上強龍頭、「線」上抓延伸、「面」上求突破,產業基地利益聯結覆蓋全縣6鎮2街道68個貧困村建檔立卡戶5192戶20327人,有效解決搬遷群眾800餘人就業,並帶動安置點及周邊1.6萬戶農戶發展飼草種植3.2萬畝,戶年均增收4500元以上,實現了產業增效、群眾增收,進一步鞏固了搬遷成果和脫貧成效。
  • 黃敏:堅決貫徹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
    在深圳市鹽田區—百色市凌雲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上,黃敏強調,要學習貫徹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資金支持方面的重要講話,深刻理解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是一個標誌性的指標,加強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方向,進一步抓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落實,做到幫扶有利、扶貧有效、協作有序,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要全方位調動各方力量,加快形成人民群眾參與的大格局。
  • 杭州市拱墅區與來鳳縣東西部扶貧...
    構建四大幫扶體系2018年5月,拱墅區委書記朱建明率黨政代表團到來鳳考察調研,7月來鳳縣委書記邢祖訓帶隊赴拱墅區回訪,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事宜。拱墅區舉全區之力,幫扶來鳳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拱墅區委、區政府成立東西部協作領導小組,多次專門研究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制定《杭州市助力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提升扶貧資金額度,對來鳳縣的財政幫扶資金提升到3000萬元。全面構建「區縣、街道(鄉鎮)、村企以及社區與貧困村」四大幫扶體系,形成了結對聯動的「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新格局。兩地8對鄉鎮(街道、園區)、12對貧困村(社區)、10對貧困村(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
  • 趙延慶赴貴州六盤水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考察調研
    (程景亮)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與貴州省的優勢互補,深化東西部產業合作,激發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的積極性,7月29—30日,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趙延慶帶隊
  • 營山殘聯緊盯「兩戶」精準調研 助推殘疾人脫貧奔康
    營山縣殘聯針對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精準識別篩查出的殘疾人脫貧邊緣戶和監測戶(以下簡稱"兩戶")的實際,4月2日,成立了以理事長牽頭,副理事長具體負責的5個調研小組,帶著感情、帶著政策、帶著項目,以"量服"理念先後深入到部分鄉鎮(街道),對全縣脫貧邊緣建檔立卡殘疾人67戶,222人和脫貧監測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214人,進行了全面入戶走訪調查,在全面掌握"兩戶"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和需求基礎上,做到應幫盡幫
  • 「組團式」教育幫扶④丨東西部協作:助力貴州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
    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有力幫助了印江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湧現出了一大批教學名師,並有效帶動17個鄉鎮(街道)教育教學成績整體進步。  職業教育是教育精準扶貧重要途徑,在實施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中,貴州通過聯合辦學、聯合招生、定點招生、定向就業等有效方式,充分利用東部省區的產業發展和企業強大的力量,把職業教育和產業、企業有機融合起來,著力實現「職教育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