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2020-12-23 房勇vlog

中國人的智慧,很多都蘊藏在約定俗成的話語裡。

中華文化口耳相傳輔以文字源遠流長

比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包容心。

正如《增廣賢文》(簡稱《增光》)裡說:「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多寬恕別人,這是做人的根本;多讓讓別人是你處好人際關係的關鍵。

古人云:「學會增廣會說話。」《增廣賢文》幾乎系統梳理了中國人做人做事的理念,多讀《增廣賢文》,你不用擔心不了解世態人心,不用擔心和別人沒有共同語言。比如,《增光》裡還說:「將相頭頂堪走馬,公候肚內好撐船。」一個人胸懷越大,成就越大。

在這裡,我要給大家說的是另四句古話,對我們的人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這四句話是什麼含義呢?聽我慢慢道來。

法不輕傳。中國古代但凡有謀生一技之長的人,大多會立下「傳媳不傳女,傳徒不傳婿」的規矩。這是因為,兒媳婦嫁過來,生兒育女,傳遞香火,就屬於自己家的人了;女兒遲早要嫁出去的,「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自然就屬於外姓外戶了。

古人養家不易,好不容易掌握的一門手藝,輕易外傳,甚至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豈不是摔了自己的飯碗?因此,就是傳也要傳給能給自己「養老送終」的人。

古代的學徒,大多稱教會自己謀生本領的老師為「師父」,而非「師傅」。「師傅」通常是指跟自己沒有太多情感聯繫的手藝人,「師父」則如同自己的再生父母。正如古人所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由此來看,門徒是和兒子相似的。相比較而言,女婿則屬於外姓外戶。正因為此,古人才有「傳徒不傳婿」的說法。

當然,上面的說法主要用於古代的環境,對於現在而言,已經有所發展變化,「兒女都是傳家人」,我們要在家庭內部有效溝通,正確處理家庭關係。

可見,「法不輕傳」是告誡我們,一個人謀生的方法,不要輕易外傳。你謀生的方法,可以說是你琢磨出的一套「商業盈利模式」,如果「核心機密」外洩,你還怎麼玩?當然,如果迫不得已要外傳,就不能讓他人輕易獲得,比如收費授徒等。現在很多培訓機構遵循的正是「法不輕傳」的古訓。

實際上,人活一世,你越是輕易得到的,往往越是無價值的。

道不賤賣。人們走向社會,總需要工作,通過付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收入。古人說:「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也就是說,你學得的一身本領,最後是要像貨物一樣「出售」的,最好能賣給一個識貨的主,給你開個比較高的價錢。

這裡的「道」,是指掌握的一身本領。

有些人在求職時不夠自信,甚至還有曝出「0月薪」求職的。當你要去一家用人單位時,你要明白:公司不是養老院,也不是福利院,你有什麼能為公司盈利,促進公司發展的本領?如果你刻意降低自己的身價,希望「賤賣」自己達到就業,只能說明你的能力不行,你的「就業」只能稱為「入坑」。

韓信當年先是投靠項羽,不得志,便投靠劉邦,仍不被重用,便連夜離開劉邦準備他投。當時,劉邦倚重的蕭何知道韓信是軍事奇才,於是月下追韓信。對於之前毫無領兵打仗、只會「紙上談兵」的韓信,劉邦很是不屑一顧,打算隨便任用韓信做個將佐了事,誰知韓信張口就要做大將軍,統管劉邦的所有兵馬。礙於蕭何的力薦,51歲的劉邦只得拜26歲的韓信為大將軍。後來事實證明,「道不賤賣」的韓信果然不負眾望,幫助劉邦取得了楚漢之爭的勝利。

醫不叩門。醫生是為人看病的,人在患病時,巴不得遇見扁鵲,華佗那樣的名醫,可在平時健康時,誰又喜歡讓醫生總是問自己有病沒病呢?再高明的醫生,假如不是病人求醫,「主動出診」的,總會被拒絕。還記得「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嗎?扁鵲見了蔡桓公,好心好意說對方「有病」,不治將很危險,結果蔡桓公沒好氣的說「寡人沒病」,就連扁鵲這樣的神醫,在對方沒有症狀時「主動出診」還被碰了一鼻子灰,可見醫生這個職業通常不便於主動直接說對方「有病」的。當然,對於現代人而言,一定要有積極預防的意識,不要等到大病來臨時才投醫。

師不順路。一個人要拜師學藝,就不要偷懶,更不要畏難,不要覺得老師距離遙遠,或者路途坎坷就放棄了求知,更不要總是「捎帶腳」地請教別人。在很多武俠小說裡,世外高人通常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鬼谷子培養的學生裡,最出名的是四個,分別是軍事學上的龐涓和孫臏,口才學上的蘇秦與張儀。據說鬼谷子就隱居在雲蒙山,常人不經一番跋涉是很難見到鬼谷子的,更比說成為鬼谷子的學生。

再比如,禪宗二祖慧可拜師達摩老祖時,為達到無我境界,不惜斷臂求法,終得達摩心傳。這個故事是告訴我們,不辭辛苦拜師後,學習一定要專心。

因此,拜師要誠,學藝要專。

總之,「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醫不叩門,師不順路」,古人總結出的智慧,對我們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什麼「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當然,時移世易,有些俗語如今已經不太適用,而有些卻是在任何時代都能普及開來的,就像「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這句。這四句話的出處已不可考,但很好地總結了一些各種行當裡的經驗,如不聽從,是很容易吃大虧的。法不輕傳這裡的「法」,狹義上指的是法術,廣義上則代表一切技術、方法,如木匠的手藝、琴師的指法、劍客的劍法等。
  • 為何說「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
    「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叩門」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俗語,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大多是自家的祖輩們在教導年輕一代時所言,我們平日即便是聽到了,大概也不會深究,當作是一頓教訓搪塞過去。然而倘若真的細品其詞,我們會發現這四小句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對我們的為人處世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 人生精華:醫不叩門,師不順路,千金不傳無義子,萬財不渡忘恩人
    一.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大家知道《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到了靈山,第一次得到了假經。後來,第二次,如來也說明緣由,真經不可輕傳,道法不可賤賣,賤賣了後輩人就沒得延續了。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經歷磨練才能獲得的,經歷和成長越多,你的道行就越深,越會明白道和法的價值所在。二.醫不叩門,師不順路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最後才能三分天下。秦昭王向範睢跪了五次,才有後來其第五代子孫秦始皇統一六國。
  • 道不賤賣,憑什麼要我免費幫你卦爻預測呢?
    如果別人請你工作,不給你開工資,也沒有任何分紅,你是否願意幹呢?古人傳下有句話: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扣門。「道不賤賣」主要是說「道」不能輕易地施展,總要讓對方付出點代價才行,否則不會被人重視,甚至還會被人輕視侮辱。
  • 醫不叩門,道不送卦,師不順路,易不空出!
    佔卜有佔與不佔之分。「善易者不佔」這句話首先關係到的是出於為人闡釋,還是私心目的。君子立易以佔,為人為公者,可求諸於神而設卦佔卜;為己為私者,則不佔不問卜。比如,預測師不應該佔卜這個求測者會給多少紅包,每天會有多少業務量,這就狹隘了。易者當如醫者般仁心,「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說到這,還有「醫不叩門,道不送卦,師不順路,易不空出」這樣的規矩。古人以公為天下,以私為狹愚。
  • 萬兩黃金不賣道、法不輕傳的真正原因
    因此傳道者,常故意使學道者受過相當之困難,以觀察其人是否有誠懇之心志,所以不肯輕傳。此為第二種理由。 03、道是宇宙萬物所共有的,法是人類智慧所發明的,術是依法證道或護法行道之種種手段。道只有一,法則有上中下三等之差別,術更有古今邪正巧拙利害之不同。道可以公開宣講,與千萬人聽聞。著書立說,與全世界相見。
  • 「道不可輕傳」,紫陽真人三傳非人三遭天罰
    俗話說「醫不叩門、道不輕傳」,「寧可失傳不可亂傳」,這是歷代前輩師傅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很多門派的祖訓規矩,
  • 牙科老闆高效學習,掌握這三個方法,管理不退步
    假如你是一名牙科老闆,您要解決牙科的這些問題:怎麼招人,怎麼留人,怎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如何管理不聽話的員工……牙科老闆要想解決牙科的這些問題,就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以下這三個方法可以讓牙科老闆實現高效學習,讓你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
  • 行者不斷三毒,不守六根門,都在修邪定邪慧,必墮落於天魔外道
    不然打起坐來在睡覺,以為自己得定了,那樣他生來世的果報,可能是畜生道的豬。6、《瑜伽師地論》:「因緣相者,謂定資糧。應遠離相,復有四種,謂沉相,掉相,亂相,著相。」得定,修一切止觀,應遠離四種相,就是不應該有的。「 沉相」,是一打坐就昏沉、睡眠。「 掉相」,是掉舉、跳動,好像很清淨,突然跳出一個念頭來,發覺後又丟掉它。「 亂相」,是散亂根本坐不下去。
  • 《天道》玄而又玄,眾妙之門,法不可輕傳,名不見經傳
    道是智慧、道是規則,道是秩序、道也是規律,道可以化身萬千,但萬千不能成為道,只能合道、修道、悟道,法是變化,追尋道道軌跡就要觀察事物發展變化的邏輯,以及人性發展的過程。變與不變,發展的眼光看世界,你以為不變的確實在變,你以為要變的不一定會變,變化的契機是時機、因緣、以及事物發展本身。人思維的慣性是建立在自己文化屬性上的,所以被觀念綁架很容易,相反做到一個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反而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本質。這裡面有關兩個道,一個是大道,一個是天道。
  • 房子賣不掉也不降價,牛奶寧願倒掉也不賤賣,誰給的勇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房子賣不掉也不降價的現象讓人想起了牛奶寧願被倒掉也不賤賣的故事。如果將賣不完的牛奶低價賣給窮人,原本付得起錢喝牛奶的富人們也不可能再接受原先的價格,那麼牛奶的整體價格就要下跌。顯然,降價帶來的結果是,牛奶價格的整體下跌,賣得越多,賠的越多,掙的越少!簡單明了的辦法就是倒掉滯銷的牛奶。鮮奶由此退出市場,市場就由供大於求轉為供求平衡,價格就不會下跌了。甚至極端情況下,奶農會幹脆殺掉奶牛,以保持牛奶業不會徹底垮掉。
  • 醫仙胡青牛不教的學問
    曾寶俊格致工作坊微信公益開講系列醫仙胡青牛不教的藝術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
  • 香港小學派位不滿意?你可以帶孩子去學校「叩門」!
    ,因為即使派位結果不好,他們還有機會去心儀的學校「叩門」(敲門),讓自己被破格錄取。 「叩門」?莫非是走後門?今天橙子君就帶你徹底看懂香港小學的錄取流程,以及這個神奇的「叩門」環節是怎麼回事。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過程中,每名學生都能不受居住地局所限,申請全港任何一間心儀的資助或官立學校。「自行分配」會細分為兩大類別,分為「必收類」及「計分類」。
  •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真正的民間智慧!
    文 | 佚名 來源 | 網絡·····························································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其實,「老人言」的智慧,不只體現在對人生的描述和認識,更體現在對一種古老智慧的參透。
  • 往事不言愁,餘生不悲秋
    天地不與萬物同流,光陰不與人世妥協。眼前的物,眼前的景,眼前的人,都是無常歲月中一次偶然的相遇。我們都是這天地間的匆匆過客,又何必傷春悲秋、計較萬千呢?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人生沒有永遠的遺憾,眼前的不如意,終會化為明日的歡喜。正如蘇軾筆下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醫生醫病不醫命
    第一個科目是「淨業三福」,它是淨宗最高的指導原則,佛在《觀無量壽經》上說的,三條。第一條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條。第一條是佛的普世教育(人天法),我們把它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
  • 青春跫音叩門,定當「說好不哭」
    周杰倫一首單曲《說好不哭》剛上線,立馬在網上掀起輿論大波,不少人紛紛向偶像致敬,並發出了對青春歲月的「回憶殺」。  作為80後,很難否認在學生時代沒有被周杰倫所影響過。
  • 【每日一禪】見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師
    坐卻日頭,天下黑暗,上唇與下唇,從來不相識,明明向君道,莫令眼顧著,何也?日月未足為明,天地未足為大,空中不運斤,巧匠不遺蹤,見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師,尋常老僧道,目睹瞿曇,猶如黃葉,一大藏教,是老僧坐具,祖師玄旨,是破草鞋,寧可赤腳,不著最好!
  • 佛說不二法是什麼意思?不離相就不可能無二
    一切法者有二種,所謂有為法、無為法。凡夫證不到這一切法無二,他老是有二,既然你認為有二,那菩薩就給你開出有為法和無為法,開出有為法,那麼你要證到有為法和無為法是不二的。什麼叫有為法和無為法不二?為什麼凡夫看成是二呢?凡夫認為這就是生滅,看著有相,他就認為是有生滅,這就有為法了,對不對?那麼有為法為什麼是無為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