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導情緒失控離場:不懂得管理情緒的人最吃虧

2020-12-02 山山而川北

01情緒失控屢上熱搜:情緒管理怎麼這麼難?

最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大家吃瓜了沒?


因為郭敬明對爾導的演員和作品提出質疑,爾導頓時失控,發洩了對郭導的不滿,並且要求節目暫停,去了趟洗手間。


我相信爾導作為一位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資深導演,如果不是發生了很不合理的事情,爾導不會這樣極端的。但這樣的處理方式總不是合理的。

但當我們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爾導不懂得情緒管理,沒有職業操守時,可曾想過,自己也有情緒快要崩潰的時候

掌控不好就會走向兩個極端,情緒失控和抑鬱。

比如前段時間屢上熱搜的鄭爽。


直播間失控


因比賽規則失控

可是壓抑同樣無法解決問題。

金馬影后馬思純


喬任梁

騰訊娛樂:你怎麼形容一天的工作?

喬任梁:就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充滿元氣的一天,充滿元氣的任務。


世間安得雙全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人生而便有喜怒哀樂,可人們大多只關注正面情緒,而過分忽略負面情緒的表達。

一直以來,面對情感的表達,人們總會簡單的拿對錯來劃分。

02 情緒何來:孩子是成年人的父親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才恍然大悟,原來失控,隱忍並非是錯誤的宣洩方式。

而是幼稚的方式,是當事人正處在兒童心理狀態。

剛出生時,人們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作者作了個有趣的比喻,某些基本情感與生俱來,好像紅黃藍三原色。


面對未知的世界,我們需要學習調整自然行為來適應特殊情形,從而學到一種生存的策略,來應對自己所處的初始狀況。

我們會將三原色的色調調暗,使它們看上去柔和,以利於生存,同時也藉此保護我們個體的完整性。這就意味著我們得學會處理憤怒,包括父母的憤怒,還有我們自己的。

這些調整,就像原子核一樣,以後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圍繞著這個核心形成和發展。

這些最早期的經歷塑造了人格的雛形,所以我們無法否認也無法忘記它們。

正因為這樣,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所以曾有詩人說:「孩子是成年人的父親。」

03 合理表達:找到成人自我狀態

那麼明白這樣一個原理有什麼作用呢?

每一個生命一定都得經歷開始、中間和結束這三個階段,而開始的階段會顯著地影響後來的階段。

想要理解你的現在,就必須回顧你的過去。


回顧一下最近幾次自己在面對情緒時,自己是如何處理的?

再想想童年時自己是不是也這樣做的?是不是選擇了嘔氣?將怒火轉向別人?獨自鬱悶?拖延等待?

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處在兒童心裡狀態了。

處在兒童狀態並不是錯的,只是它導致的後果是負面的,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輕一點來講就是會被人嘲笑, 也讓人尷尬。嚴重的話會被人質疑自己是個失敗者。

正確且健康地解決途徑是什麼呢?作者同樣提出了他的觀點—成人自我狀態。

成人自我狀態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

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

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腦子裡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

所謂活得真實, 就是真誠地回應當下的需求。

04 何炅:輕聲說重話

提起何炅,我們總會為他的高情商而嘖嘖讚嘆。高情商不僅代表會說話,還有極強的情緒管理能力。

何炅老師曾在節目裡說:打敗我們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情緒。

對於何老師,我們幾乎想不到任何一次,與某個人,在某個場合發火生氣,也沒見過他在社交平臺發過負面言論。

因此情緒管理方面,何炅最有發言權。

在《拜託了冰箱》中,談到公眾人物對個人情緒的表達,何老師認為:「理性的表達一字一句,是對他人的一種責任。」


有些人認為,沒有情緒代表自己好欺負。可事實恰好相反,何老師人緣之好,看他過生日時送祝福的排場就可見一斑。

明星過生日總有圈內好友送祝福,可半個娛樂圈都熬夜送祝福,也只有何炅能享有這個殊榮了。

也正由於何老師情緒管理得當,稍微說一句重話也會得到極大的重視。

在綜藝節目「超次元偶像」中,何老師的發飆,只是簡單的幾句重話,而不是咆哮,摔東西,卻足以讓參賽選手後悔自己的行為,並銘記一生。


05人人都可以做「情緒管理大師」

我們之所以為人,正因為我們有情,有感。情緒是一定要有的,但不受情緒的絕對控制,不讓情緒擺布你,一個前提是不要刻意的壓制它。

壓抑無法解決負面情緒,只會讓它不斷累積,要麼在不合適的時候失控,要麼悄無聲息的讓自己毀滅。

運用理智而非情緒化的方式,合理的處理眼前所發生的事情,是我們需要升級,需要學習的方向。

比如與父母或同事有矛盾時,不要被憤怒或焦慮的情緒所迷障,進而傷人傷己,留下遺憾,而是能夠做到冷靜的分析當下的此時此刻,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與選擇。

升級我們的情緒掌控能力,我們也可以做到「情緒管理大師」!

相關焦點

  • 鄭爽直播情緒失控,被罵「無職業操守」,可見情緒管理有多重要
    但是沒想到在直播當晚,鄭爽卻因為情緒失控,直接「翻車」了,還因此被推上了熱搜。剛開始的時候,鄭爽的表現還算正常,和兩位過來幫忙的主播的配合也還讓人滿意,但是直播進行到後半段的時候,鄭爽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開始懟起了兩位幫忙賣貨的主播,更是導致兩人憤然離場,直播當場翻車。
  • 鄭爽直播間情緒失控落淚:身體記載著你的情緒記憶
    職場裡、關係裡、情感裡,「情緒失控」是最大殺手。 生活中像鄭爽一樣,平時嘻嘻哈哈的,但是情緒說來就來,完全沒有辦法控制的人很多很多。有人花了大量時間學情緒管理課程,道理和技巧都懂,可以身體卻常常不由自主的失控.......就像一臺機器失靈了一樣,遙控器無效,機器失控了........
  •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謝利博士每天都因為被人歧視而去打架,那他也成為不了偉大的音樂家。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情緒穩定的人。 情商高的人都明白,發洩情緒等於浪費時間,亂發脾氣也於事無補。與其這樣,不如穩定情緒,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 奇女子鄭爽教科書式的情緒失控,如何才能讓情緒剎住車?防止犯錯
    自帶熱搜體質的奇女子鄭爽,一次次情緒失控,每次總能讓自己火速登頂熱搜榜首。她情緒失控地如此頻繁,不得不讓網友懷疑她是否有心理問題,更有人吐槽:「有病就得治,別讓別人為你的情緒買單。」而且,最近鄭爽翻車事故越來越多,雖然一次次獲得粉絲的諒解,但負面的評價也不絕於耳。
  • 吳亦凡輸不起?錄製《說唱3》情緒失控放棄淘汰權,情緒化嚴重
    ,因此他直接情緒失控,比賽途中丟下了麥克風憤而離場。情緒失控離場,獨留鹿晗一人尷尬總而言之吳亦凡這個舉動十分不妥,並且令人無法理解,而在吳亦凡失控離場之後,舞臺上的嘉賓皆目瞪口呆地與對方對視,尤其是作為幫唱者的鹿晗,一個人被晾在了舞臺上情況十分尷尬。
  • 情緒失控者,人生必失控
    她本來有個正常的家庭。從報導中僅有的信息看,她前夫不像很差勁的人:每月給女兒600塊生活費,談到女兒受的苦,幾乎落淚,目前正想辦法要回女兒的撫養權。我們無法知道更多他們婚姻的細節,也許確實有過不下去的理由,她離婚未必不對。但是,離婚時,沒有經濟來源的她,選擇了帶著八個月的女兒淨身出戶。
  • 鄭爽被吐槽公主病,慶生開播帶貨抱怨節奏快,情緒失控離場
    當時她穿著一個紫色的長裙參與到直播當中,因為不滿意帶貨的速度太快,所以情緒逐漸失控了,並且淚灑現場,最終草草的結束了這個活動。鄭爽是一個向來喜歡放飛自我的人,所以因為這樣的真性情,再一次惹來了網友的非議與爭議。
  • 情緒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情緒自由
    而情緒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情緒自由。02.總的來說,情緒管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隨意發洩,毫無顧忌。這一層在大部分成年人的世界裡已經很少出現,經歷過一些事,遭受到一些挫折後,大家早已過了隨意發洩情緒的年齡。但在小孩子的身上,便可以經常看到這層最原始的情緒自由。
  • 孩子情緒陰晴不定?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其實,孩子情緒時好時壞,和「鐘擺效應」有關,家長懂得正確引導,便能輕鬆解決問題。★★ 「鐘擺效應」是什麼?很簡單,鐘擺的特質就是左右搖晃不定,時高時低,總是停不下來,而且擺起來的高度時高時低。那麼,把孩子的心情比作鐘擺的話,便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孩子的心情也會像鐘擺一樣,時而高昂,時而低落,情緒變化幅度大。孩子的心情就像鐘擺一樣,起起伏伏不穩定,這就是鐘擺效應。在鐘擺效應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孩子情緒變化之下,在情緒控制方面能力低,缺乏情緒管理能力。
  • 鄭爽直播情緒失控: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有多可怕
    ……不知是不是因為帶貨的壓力大,還是什麼原因,鄭爽的情緒明顯開始不對了。這話本身沒問題,但場合不對!她發言:不僅是公眾人物,還是個消費者,很多人是接受不了這樣的消費方式,我一定要說不。,不過從鄭爽最後憤然離場的畫面來看情況挺嚴重的,而鄭爽也確實是生氣了。
  • 聰明的人,都懂得控制情緒
    車被沒收後,張強直接就癱在家不動了,一天到晚只玩遊戲。阿珍實在看不過,說了幾句,他就暴跳如雷,罵罵咧咧,摔打東西。阿珍說:「他心情不好,可誰還沒個情緒?摔上一個手機的時候就說了,再有一次就直接離婚。」這次是摔東西,下次是不是直接打我?一個連自己情緒都管理不了的男人,敢奢求他對我和孩子好?
  • 鄭爽情緒失控嗆聲貓妹妹
    u昨日是鄭爽生日,鄭爽和貓妹妹直播賣貨期間,鄭爽情緒失控發火,說不接受這種直播銷售方式,我雖是公眾人物但我也是消費者,這種銷售方式我一定要說不,賣貨沒人勸粉絲理性消費,貓妹妹一旁說「那我們就聊聊天吧」,鄭爽接著說這是我的直播間,我不來不想讓兩位過來,隨後貓妹尷尬離場,像你們了解的一樣,我真的很不舒服,以後要麼不直播了,要麼有我自己的直播風格,什麼業績跟我沒關係!
  • 陸敏雪被揭造假現場情緒失控 含淚離場遭批(圖)
    「天才少女」陸敏雪現場情緒失控,哽咽著自辯是「真窮」非「裝窮」,與幾位導師哭成一團,最終仍在爭議聲中淘汰。她的離場也引發觀眾質疑,是否是因負面新聞而成為第二個「徐海星」。而在本場賽事中,人氣與運氣似乎取代唱功,起到決定性作用。
  • 情緒容易失控的四個星座,獅子座脾氣暴躁,雙魚座太過於感性
    每一個人對於情緒的管理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不管發生再大的事情,內心再如何的波濤洶湧,也不會有太多的情緒外露的時刻。但是還有的人,會將所有的心思都刻在臉上,心裡怎麼想的,別人一看就知道。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情緒容易失控的都有哪一些吧。
  • 鄭爽首次直播帶貨情緒崩潰,學會管理情緒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其實鄭爽本意是好的,她並不希望粉絲盲目消費,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可小爽的表達太過直接,讓兩位主播下不來臺,直播帶貨,賣出更多的商品就是他們的職業。本來鄭爽的這一場直播本意也就是帶貨,想把自己認為好的品牌商品介紹給粉絲朋友們,在一開始對這場直播就帶上了商業的標籤,且所有的商品都是籤過合約的,為什麼在直播過程中數次打斷,情緒失控,控訴這場直播太商業化。
  • 隨著孩子長大,情緒經常會失控,DK兒童情緒管理教你這麼做
    為什麼小孩子的情緒經常會失控?
  • 《頭腦特工隊》從動畫看情緒管理,負面情緒也有存在的意義
    ,關閉窗口回到桌面,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形容讓自己的母親知道什麼是窗口。 看似是孩子在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實際是給所有人上的一節情緒管理課 看起來像是給孩子看的動畫片,講的也是萊莉在童年所經歷的一場小的變故導致的一些情緒失控的問題。
  • 鄭爽情緒失控,導致直播翻車上熱搜!控制不好情緒的人究竟多可怕
    但講真,她對於工作的態度、已經情緒管理能,實在太差了!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再沒有出色的演技和作品。明明可以做個實力派,卻偏偏靠任性丟掉實力。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失控,但不能把情緒失控作為你的武器,肆意去攻擊別人。直播帶貨不爽,當著百萬網友面前,在線發飆、讓同伴下去。演戲不想拍了,說走就走,合作方如何自處?許多粉絲都為鄭爽洗地,說她敏感脆弱,不是故意的。
  • 泰國恐怖短片《吵架的父母》:父母情緒失控,才是孩子的童年陰影
    近日,一部泰國高分恐怖短片就把孩子心中的"童年陰影"描繪出來,直指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傷害。短片以小孩子的視角來看待父母吵架的過程,短片僅有4分鐘,但給網友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壓抑的氣氛。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情緒失控時會變成"怪獸",互相廝打糾纏,最後兩敗俱傷,但是傷的最深的不是吵架的父母,而是孩子。
  • 鄭爽真正讓人擔心的,其實不是情緒失控
    等待最奇妙之處,就是在橫看成嶺側成峰之後,我們最終會有一個相對理智的答案。就像鄭爽直播車禍這件事,如果沒有等一等,我知道我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只有怒氣和怨氣。所以她當然敢在直播間失控,總有人會為她的流量買單。你看,就算是她在直播間表現得那麼不專業,連自己代言口紅的色號都搞不清楚,但還不是讓很多人記得了稚優泉這名字嗎?單從宣傳效果來講,目的已經達到。做明星和做主播真的不是一種邏輯。所以,我覺得鄭爽還是挺懂做明星這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