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園長媽媽講座的主題是:父母如何說話孩子才願意聽。其實,講座的內容完全適用於各種親子、愛人、親人、朋友、職場、乃至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關係。而身陷眾多關係網的我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自知不自覺的問題。那就借園長媽媽這碗酥油來灌個頂吧!
案例一:
當我們面對孩子哭鬧,可能大多數人會這樣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別哭了」。通常孩子是不會理睬大人的勸說,甚至越哭越兇!大人繼而被孩子的哭鬧攪得心煩意亂火氣更大,然後爆出「哭什麼哭!閉嘴!沒聲音!」
園長媽媽支招:
當孩子表達出負面情緒時,例如常常哭鬧的孩子,內心是缺愛的,需要大人多關注他的。只是他不知道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個時候,大人要做的不是斥責他,斥責只會令他更氣憤。也無需對他長篇大論講道理,講什麼道理他也聽不進去。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同孩子的感受。用「你看起來很難過」「要不要我抱抱你?」「想不想告訴我原因」等話語,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不孤單的。要愛和關心在先,講道理在後。
同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靠彼此關心愛護建立起來的,不是靠講道理來培養的。家裡不要辯輸贏,家裡是要講親情和愛的。吵架、上法院才要靠講道理。
園長媽媽又分享了她和學霸女兒的一件往事。多年前一個凌晨,園長媽媽在睡夢中被女兒的一通越洋電話吵醒,接過電話,女兒在另一頭痛哭流涕不能言語。深更半夜又遠在天邊,可以想像園長媽媽那一刻有多驚恐著急。
在得知女兒哭泣的原因是因為時間緊迫無法按時交雙修學位論文時,園長媽媽並沒有責怪女兒爭強好勝選修雙學位,更沒有埋怨女兒大半夜一通電話把她嚇得不輕。而是先順水推舟、緩和女兒緊張抓狂的情緒,告訴她「就算一時交不出論文,大不了申請延緩畢業,反正早晚都是耶魯畢業生。。。」
事隔幾周後跟女兒聊天才跟她講起:做任何事都要剛剛好,要衡量自己的精力、體力,不要什麼時候都那麼要強爭第一。想要太多或者太不努力不求上進,都不會快樂,秉承中庸之道才可以平衡人生。
案例二:
商場裡,孩子對著心愛的玩具哭鬧不止甚至就地打滾,直到父母妥協買下才肯作罷。我們會看到比孩子更兇、一把把孩子強行拉走的家長,也有任憑孩子在地上打滾、假裝不認識轉身走開,等著孩子在後面邊哭邊追的父母,也有蹲下來苦口婆心地和孩子討價還價的父母。。。
園長媽媽支招:
對於脾氣比較倔強的孩子,大人在平時就要給孩子樹立控制自己欲望的榜樣,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到不任性,不再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呢?父母可以列個心願清單,把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記下來給孩子看,並告訴孩子:諾,這是爸爸/媽媽心愛的###,但是我要先把它記下來,攢點錢,等到生日/##節的時候再買回來。通過這個方式讓孩子知道,要有付出,不能不勞而獲,在特別的日子能擁有一個禮物,既有儀式感也令孩子懂得更加珍惜每一個擁有。
案例三:
「你看###,他都會背三字經了,你連首古詩都不會。」
「加油寶寶,##都做到了,你也一定能做到的!」
園長媽媽支招: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哪怕是自己兄弟姐妹家的。否則等他大了,早晚會拿我們和扎克伯格、馬爸爸比。
其實,只要和孩子每個階段是否有進步做對比就可以了。不要頻繁提醒孩子跟別人做對比,這樣做可能會有些短期療效,但「副作用」帶來的影響更長久,那就是孩子輸不起、嫉妒別人比自己強。
在這個團隊合作共贏的時代,沒有人可以獨自一人完成一項複雜的任務。而從小習慣和別人比的孩子,更看重自己爭第一。這樣就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沒有人願意與之合作。所以,要反覆的告訴孩子「努力是一種態度,不要事事都要爭第一不可。努力後即使沒有得到第一也沒有關係,因為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
講到這裡園長媽媽又與我們分享了她讀大學時的往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感謝當年航空公司的不錄之恩,今天我們安喬的大天使們才有幸多了這麼一位優秀的心靈導師!
想了解更多故事詳情?歡迎手動點擊觀看完整視頻,讓我們共同學習,不斷進步!
非常珍貴的雙語講義,敬請惠存,拿走不謝~
點擊下方連結可查看往期內容哦!
【安喬父母學堂】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安喬父母學堂】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安喬父母學堂】聽園長媽媽的話,考遍天下都不怕!
【安喬父母學堂】父母只需做到這幾點,孩子就能獨立做作業!
【安喬父母學堂】如何培養出高情商學霸by Principal Yoko
【安喬父母學堂】-- 幼兒心理發展講座 by Principal Y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