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喬父母學堂】怎樣說話孩子才肯聽

2021-02-21 上海安喬國際雙語幼兒園

十月,園長媽媽講座的主題是:父母如何說話孩子才願意聽。其實,講座的內容完全適用於各種親子、愛人、親人、朋友、職場、乃至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關係。而身陷眾多關係網的我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自知不自覺的問題。那就借園長媽媽這碗酥油來灌個頂吧!

案例一:

當我們面對孩子哭鬧,可能大多數人會這樣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別哭了」。通常孩子是不會理睬大人的勸說,甚至越哭越兇!大人繼而被孩子的哭鬧攪得心煩意亂火氣更大,然後爆出「哭什麼哭!閉嘴!沒聲音!」

園長媽媽支招:

當孩子表達出負面情緒時,例如常常哭鬧的孩子,內心是缺愛的,需要大人多關注他的。只是他不知道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個時候,大人要做的不是斥責他,斥責只會令他更氣憤。也無需對他長篇大論講道理,講什麼道理他也聽不進去。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同孩子的感受。用「你看起來很難過」「要不要我抱抱你?」「想不想告訴我原因」等話語,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不孤單的。要愛和關心在先,講道理在後。

同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靠彼此關心愛護建立起來的,不是靠講道理來培養的。家裡不要辯輸贏,家裡是要講親情和愛的。吵架、上法院才要靠講道理。

園長媽媽又分享了她和學霸女兒的一件往事。多年前一個凌晨,園長媽媽在睡夢中被女兒的一通越洋電話吵醒,接過電話,女兒在另一頭痛哭流涕不能言語。深更半夜又遠在天邊,可以想像園長媽媽那一刻有多驚恐著急。

在得知女兒哭泣的原因是因為時間緊迫無法按時交雙修學位論文時,園長媽媽並沒有責怪女兒爭強好勝選修雙學位,更沒有埋怨女兒大半夜一通電話把她嚇得不輕。而是先順水推舟、緩和女兒緊張抓狂的情緒,告訴她「就算一時交不出論文,大不了申請延緩畢業,反正早晚都是耶魯畢業生。。。」

事隔幾周後跟女兒聊天才跟她講起:做任何事都要剛剛好,要衡量自己的精力、體力,不要什麼時候都那麼要強爭第一。想要太多或者太不努力不求上進,都不會快樂,秉承中庸之道才可以平衡人生。

案例二:

商場裡,孩子對著心愛的玩具哭鬧不止甚至就地打滾,直到父母妥協買下才肯作罷。我們會看到比孩子更兇、一把把孩子強行拉走的家長,也有任憑孩子在地上打滾、假裝不認識轉身走開,等著孩子在後面邊哭邊追的父母,也有蹲下來苦口婆心地和孩子討價還價的父母。。。

園長媽媽支招:

對於脾氣比較倔強的孩子,大人在平時就要給孩子樹立控制自己欲望的榜樣,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到不任性,不再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呢?父母可以列個心願清單,把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記下來給孩子看,並告訴孩子:諾,這是爸爸/媽媽心愛的###,但是我要先把它記下來,攢點錢,等到生日/##節的時候再買回來。通過這個方式讓孩子知道,要有付出,不能不勞而獲,在特別的日子能擁有一個禮物,既有儀式感也令孩子懂得更加珍惜每一個擁有。

案例三:

「你看###,他都會背三字經了,你連首古詩都不會。」

「加油寶寶,##都做到了,你也一定能做到的!」

園長媽媽支招: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哪怕是自己兄弟姐妹家的。否則等他大了,早晚會拿我們和扎克伯格、馬爸爸比。

其實,只要和孩子每個階段是否有進步做對比就可以了。不要頻繁提醒孩子跟別人做對比,這樣做可能會有些短期療效,但「副作用」帶來的影響更長久,那就是孩子輸不起、嫉妒別人比自己強。

在這個團隊合作共贏的時代,沒有人可以獨自一人完成一項複雜的任務。而從小習慣和別人比的孩子,更看重自己爭第一。這樣就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沒有人願意與之合作。所以,要反覆的告訴孩子「努力是一種態度,不要事事都要爭第一不可。努力後即使沒有得到第一也沒有關係,因為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

講到這裡園長媽媽又與我們分享了她讀大學時的往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感謝當年航空公司的不錄之恩,今天我們安喬的大天使們才有幸多了這麼一位優秀的心靈導師!

想了解更多故事詳情?歡迎手動點擊觀看完整視頻,讓我們共同學習,不斷進步! 

非常珍貴的雙語講義,敬請惠存,拿走不謝~

點擊下方連結可查看往期內容哦!

【安喬父母學堂】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

【安喬父母學堂】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安喬父母學堂】聽園長媽媽的話,考遍天下都不怕!

【安喬父母學堂】父母只需做到這幾點,孩子就能獨立做作業!

【安喬父母學堂】如何培養出高情商學霸by Principal Yoko

【安喬父母學堂】-- 幼兒心理發展講座 by Principal Yoko

相關焦點

  •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最好的關係從溝通開始
    經常有家長說:孩子不聽話,我怎麼苦口婆心地教導,他就是不聽。孩子是越來越大,和父母的關係也越來越僵,有時候也想打破局面,但是總找不到和孩子相處的方式。看著孩子不聽話,難免會生氣,會責罵,這樣如此循環下去,親子關係是越來越差。
  • 【安喬基金】愛心啟動美麗心靈螺螄殼兒童空間改造計劃
    :章雲黨、藍林芝(購買照片7,500元,後由學校轉至安喬基金)☀劉冠佑父母:劉強、劉國宇 (捐款6,500元)☀李嘉婷父母:李火林、李茂香(捐款5,000元)☀郭修平父母:郭兆源、李瑩瑜(捐款3,000元)☀蔣理行父母:蔣衛平、周理(捐款3,000元)☀郭子軒父母:郭慶、厲琳琳(捐款2,000元)☀李樂言父母:李震、
  • 孩子總要父母催促才肯起床,怎麼辦?
    「每天都要催促好幾次孩子才肯起床,上學都快要遲到了,老師,怎麼辦?」「我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個床怎麼就這麼難呢,總要我發火了才慢吞吞不情願地起來,老師,該怎麼辦?」孩子總要父母催促才肯起床,怎麼辦?為此,我們綜合多個案例,做了詳細分析。
  • 到底怎樣說話孩子才願意聽?家長應該學會「非暴力溝通」的方式
    因為害怕兒子不認真,不能夠及時地完成任務,所以家長不厭其煩地提醒著孩子,但是家長的苦口婆心經常換來的是孩子一句"完成了,完成了,你能不能別一直念了",有時候家長重複的次數多了以後,孩子乾脆不理家長,任憑家長怎麼念,他都無所謂。為什麼家長跟孩子交流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聽家長的提醒呢?
  • 【安喬畢業季】「魔法」天使畢業記Angels Graduation Ceremony
    上周六,安喬「魔法學院」大班的大小天使和老師們相約上劇場,共慶「魔法」小天使順利畢業!
  • 為何老師說孩子會聽,父母說孩子卻不聽?可能是你忽視了對比效應
    在和父母交流的時候,他其實是掌握了父母說話的方式,既然已經了解到了父母說話的方式,並且預知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了心理準備,孩子必然會出現漫不經心的狀態。我可以承受的範圍是什麼?父母到底教育到哪個程度,我應該發脾氣,讓他認識到我內心真實的想法呢?在父母教育我的過程之中,我可能承受的範圍是什麼呢?父母所說的話,對於我到底有沒有傷害呢?
  • 怎樣培養自覺的孩子?父母先放下「孩子應該……」的控制想法
    怎樣避免我們的孩子,出現那些情況?怎樣培養自覺的孩子呢?也許《父母的覺醒》給了我們答案。01 父母為什麼需要覺醒?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最愛對孩子說:如果你不……,那麼我就……比如:如果你見人不打招呼,我就沒收你的手機。如果你一直玩遊戲,我就不帶你去看電影。如果你跟我撒謊,我就要罰你寫100篇檢討。
  •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孩子開口說話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開口的早,媽媽高興,大家也連贊「聰明」;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愁得不行,大家安慰「沒事,貴人都是開口晚」。
  • 會說話的狗才是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瑪莎說話啦》Martha Speaks(含資源)
    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城市Wagstaff City , Helen是一個10歲的小女孩,擁有一隻寵物狗Martha, 一家4口人(父母和弟弟Jake)每天的日常生活,還有幾個好朋友。這裡面的人物設置很像《牛津樹》,故事情節圍繞家人和朋友展開,各種日常的、有趣的情節,讓你覺得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似曾相識。
  • 蔡康永:好好說話是一門學問,的確,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路!
    話語的力量從來不容小覷,因此好好說話是最難得的本事,也是一個家庭裡最好的風水。作為家長,你說了什麼,是最容易影響孩子的成長的。網絡上盛行一句話,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必然是優秀的,懂事的,自己家的孩子是愚笨的。父母經常打壓孩子,時間一久,孩子真的就朝著父母所說的那個方面成長了,膽小,恐懼,不合群,沉默。
  • 《囧媽》觀後感:你不聽孩子說話,也別指望孩子能聽到你的心聲
    母親只管不斷餵食,兒子只管不斷吐出,全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母親一直以為自己很了解孩子,其實從來沒有用心聽過孩子說話。在這段旅程即將結束之時,雙方才突然體會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傾聽對方的心聲永遠都比不厭其煩地嘮叨更有效。
  • 「有話好好說,別吵架」,孩子說話方式源自父母,請注意行為舉止
    孩子聽了臉一紅,最後笑著跑開。 原來孩子看見兩人指手畫腳,以為是在吵架呢,所以趕忙跑來勸阻。雖然鬧了一個小烏龍,但小小年紀就有是非觀念,知道吵架不對,這樣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
  • 孩子說話晚不全是發育問題,從3個方面入手,父母多在自身找原因
    其實孩子說話晚,並不一定就是身體的發育出現了問題,而有可能是家長自身的原因,因此,父母要首先找到引起孩子說話晚的因素,然後再針對性的解決。1、 處在封閉的語言環境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階段,其實,生活環境對他們來說非常關鍵,如果家長不懂得怎樣和孩子交流,或者認為年幼的他們根本聽不懂父母的話,也就不經常和孩子溝通,那麼處在封閉的語言環境中孩子說話肯定會晚。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每次回家之後兒子又少不了要聽曉麗嘮叨,曉麗還對兒子說:「我和你爸爸都這麼愛說話,愛交際,咋生了你這麼一個孩子呢」。其實兒子之前不是這樣,兒子小時候也很願意和別人互動溝通,見到叔叔阿姨也曾主動打招呼。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曉麗對孩子越來越嚴格,平時和孩子互動的時候,總是對孩子用命令的口氣。而且不允許孩子反抗,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時,曉麗總是對孩子進行一票否決,慢慢的孩子才開始不愛說話,不愛表達的。但是曉麗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只知道埋怨和指責兒子。孩子和小麗之間就這樣惡性循環。
  • 孩子說話早晚跟智商有關嗎?孩子到這年齡還不說話,父母要注意了
    甚至出乎意料的是,有三個孩子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懶得說話。記者採訪會說話卻不願說話的孩子,他們表示:如果他說得流利,他父母會要求他不停地表現給別人看,太麻煩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能預想到這一點,智商絕對在同齡人中名列前茅。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這是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糾正這個現象。那麼我們一般造成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般有以下幾點:1、家長對於寶寶說話的要求太過於嚴格,導致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非常害怕出錯,久而久之形成結巴。2、孩子在學說話的過程中,模仿了身邊有結巴習慣的人的說話方式。
  • 安喬小主播*FM940小超人,小喇叭開始廣播啦|Angels Hosts on Air with FM 94.0
    12月10日,受上海SMG五星體育廣播940小超人電臺欄目組之邀,一群活潑機靈的安喬大班萌寶來SMG廣播電視臺做客嘍!
  • 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呢?
    孩子我想主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做:第一、耐心對待孩子。耐心聽完孩子的每一句話,知道孩子到底在說什麼。讓孩子按自己的節奏,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不停的督促。耐心接聽孩子的解釋。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長。這也是對父母的修煉。第二、語言和肢體接觸。既然愛孩子,就用語言來告訴孩子你愛他。
  • 大樹學堂【十六】媽媽如何陪伴孩子學鋼琴?
    那麼,媽媽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愛上鋼琴,學好鋼琴?本期大樹雲課堂給你答案。 大樹學堂【十六】期,邀請【道聽路說】線上音樂課程創始人,近30年央視紀錄片導演兼攝影師從業經歷的李路老師和大家分享:媽媽如何陪伴孩子學鋼琴。
  • 上班族父母時間少, 如何陪伴才不耽擱學齡前孩子的成長
    這是從2015年8月開通公眾號至今第179篇原創文上班族父母時間少,如何陪伴才不耽擱學齡前孩子的成長原創| 發憤的草莓有個外國的小男孩,生日那天早上問了父親這樣的問題:「爸爸,您一個小時工資是多少再看看以下這些情形,算不算:情形1:無時不刻守在孩子身邊情形2:孩子玩玩具,父母在旁邊玩手機遊戲情形3:父母跟孩子一起長時間看電視,不說話這些情形之下,父母都在孩子身邊。難道像這樣總是陪著不好?難不成把孩子放在一邊不搭理他?當然也不是。關鍵不是陪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是陪的過程中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