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句話我去組織並主持了一場關於演講的分享會,從一時興起到一步步開始準備工作,感受把一個想法去落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我深信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把它落地,即使只有一個人參加,參與的人有收穫我就達到初心了。
確實落地了結果很不錯。
這也讓我反思:利他的初心如何讓對方感知到?
其實還是共情,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利他的,但這是我自己的事,別人沒有義務幫我去達成,非常大的可能: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還給別人添了負擔。
亦或是這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方就不想參與又怎樣?
確實,一件小事是如此,每個人的夢想自己去背負,別人能給的只是助力,或者是旁觀,這都是正常的。
所以所有的不理解也是因為立場不同而已。
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會更有利於理解和事情的開展,很多時候是我們太固執了。
同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時候交流會讓雙方陷入雞飛狗跳的局面,那麼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呢?
我想主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做:
第一、耐心對待孩子。
耐心聽完孩子的每一句話,知道孩子到底在說什麼。
讓孩子按自己的節奏,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不停的督促。
耐心接聽孩子的解釋。
耐心去等待孩子的成長。
這也是對父母的修煉。
第二、語言和肢體接觸。
既然愛孩子,就用語言來告訴孩子你愛他。不停的去強化這種愛,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太急躁,會對孩子發火,去吼孩子,去訓斥孩子,這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會有極大的傷害。
他們會以為爸爸媽媽不愛他們了,但是我們作為父母又是普通的人,難免有時帶有情緒,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愛你的,雖然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對你發火,就像你也會發火一樣,但是你要相信,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
多去擁抱孩子。
擁抱具有怎樣的魔力?這個我寫過兩篇文章,無需證明,你只要去做就好了,嘗試去擁抱孩子,每天一分鐘你會見證到奇蹟。
你敢去試試嗎?
第三、禮物
愛他就送他禮物。
但是我們要清楚:送禮物是因為你愛孩子才送的,絕對不是因為他完成了任務,拿到了什麼證書,或者是孩子最近很聽話,或是得到了老師的獎勵,通通都不是這些。
僅僅是因為你覺得孩子會喜歡這樣的禮物,你就買了送給他,不是其他外在的任何原因,才送他禮物,而僅僅是因為愛,才送他禮物,這一點很重要。
這一點我在另一篇文章裡也有很詳細的介紹,在這裡就不加贅述了。
做了很多,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也是需要我們去體會的事,希望大家的愛都能被感受到。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那麼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給予的是他們需要的愛呢?
寫下你的看法,我們一起探討下吧。
我是微微老師,一位陪孩子一起成長的母親,高效能育兒踐行者,二寶媽變現終身學習踐行者。
如果對你有用,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舉手之勞,卻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