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舞者大野一雄

2021-02-07 舞蹈集中營


文/王墨林


大野一雄1906年出生於北海道函館,20歲進入日本體育會體操學校(日本體育大學的前身)。23歲那年,他在帝國劇場觀看了一場西班牙舞蹈「舞姫」,由此下定了將一生獻於舞蹈的決心。當日本在亞洲地區蹂躪橫行時,大野一雄一心只知研習舞蹈、從一個現代舞研究院轉入另一個研究院。日本戰敗投降後的第四年,大野一雄舉辦了第一次現代舞公演。在1950年代末,他遇見了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 1928-1986)。這二人的相遇,直接孕育了暗黑舞踏的誕生,成就了聞名世界的 BUTOH 流派。




那個時候的日本,仍被戰敗的羞憤和落寞情緒所籠罩,街頭出現學運抗爭,反美浪潮風起雲湧。在那一代風潮中,日本的文壇出了三島由紀夫,畫壇出了橫尾忠則,音樂界出了黛敏郎,攝影界出了細江英公,而舞蹈界出了大野一雄和土方巽。這些人的藝術作品有一種專屬於日本美學的相通之處——都像是開在黑暗中的血紅的櫻花,悽豔,濃鬱,有不可一世的決絕,和不堪一擊的脆弱。


「暗黑舞踏」與西方舞蹈追求的外顯美感迥然不同,它強調一種超越世俗限制的存在狀態,強調對內心和身體深處能量的探索,強調扭曲、緩慢、忘形的舞蹈動作,強調與死亡、祖靈、變異等概念的扣合。全身抹白的陰陽魔鬼形象是大野一雄的經典造型。他表演時常常光頭裸體,性別倒錯,身上塗滿白粉,在舞臺上暴烈吶喊,並配合扭曲變形的肢體語言,創作出驚人的欲望原型和肉體景觀。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舞踏,因為從中無法看到線條優美、輕盈奔放的舞蹈技巧;相反,許多人不能接受它荒誕、醜惡、暴力、色情的表現形式。大野一雄對此的解釋是,舞踏旨在呈現「靈魂的形式」,而這種來自靈魂最底層的動力,看似可怕猙獰,實則深深觸動生命的本質。


幾十年來,無數的攝影家為這位國寶級的舞蹈宗師按下了快門,這當中不乏日本國寶級的攝影師:比如荒木經惟(日本最著名的情色寫真攝影師),比如池上直哉(日本最權威的舞臺攝影師),比如細江英公(現代日本較早在西方世界獲得承認的攝影家)……然而再高超的攝影師也抵擋不了的大野一雄的強大氣場。只要他在照片中,那畫面中便只有他了,攝影家個人的風格,淡若遊絲;舞蹈大師自身的存在感,以及澎湃而來的靈魂浪淘,充滿了整個畫面,遠遠超越了被寫體之間的距離;即使他那麼蒼老;即使他不在舞蹈。




大野一雄曾經說過:「跳舞吧,只要心跳還繼續響著。」他確實跳了很長的時間,直到95歲的時候還在跳;然而這兩年,他無法再跳舞了。臺灣舞踏家王瑋廉曾在2005年去橫濱求學,見到了癱瘓在床的一代宗師。他回頭在日記裡寫道:「大野一雄躺在搖高了的床上,他不能動,不能說話,看不見,無法表達……」


然而大野一雄也說過:「即使我死去,我的精神仍將繼續跳下去。」




一向被尊稱為日本「暗黑舞踏」開創者的土方巽,他在世時,人前人後一直都尊稱大野一雄為「先生」,兩個人亦師亦友的關係,至今在舞踏界仍被傳為佳話,這彷彿小津安二郎與他的攝影師厚田雄春不可分割的關係,若是大野沒有遇上土方,後來大野會不會走上「暗黑舞踏」這條路,這是一個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而土方第一支舞踏作品《禁色》(1959),也是跟大野時年十九的次子大野慶人同臺演出,對於土方日後發展出舞踏的Eros主義,具有一定的裡程碑作用。大野在悼念土方的去世時,就提到土方曾經問過他:「先生,你對Eros主義(注)可有看法?有真的想到過嗎?」直至土方去世以後,大野才公開承認土方所提的這個問題,對於自己是很重要的,他說沒有了Eros主義,舞踏所有的表現形式都是沒有必要的。




1960年代土方巽開始自己成立的「暗黑舞踏派」演出,大野一雄是他在創作時唯一能夠一起討論的對象。他告訴大野想要演惹內(Jean Genet)《繁花聖母》裡的男娼,然後就拿起大野夫人的衣物打扮起來即興一段給大野看。當時大野雖不能充分理解這樣的表演形式,卻已體會到土方巽所想要表現的是:「黑暗的生命,放射出五彩光芒」,大野從中找到自己表演舞踏時的根據,就是生命的原點與感情的原點是不能分割的。然後,他開始以這樣的表演文脈,從一九八○至一九八三短短三年間,密集地到歐美各地巡迴演出,而震驚了西方現代舞界。土方巽於一九八六年病逝,其時正是「暗黑舞踏」在日本主流社會,正式予以接受其為足與西方現代舞並駕其驅的日本舞蹈,一九八五年二月由財團資助在東京舉辦盛大的「85』舞踏藝術節」,確定了原本不時被主流嗤之以鼻的「暗黑舞踏」,在開創日本人身體美學方面的藝術成就。其實,這也是大野一雄的舞踏,及新世代的舞踏團體於八○年代初在歐美出現以後,對當代舞蹈掀起極大的震蕩有關,新編的世界舞蹈史至今已不可能跳過日本舞踏的歷史,而接上後現代舞蹈。




講到所謂「感情的原點」,那是難以用概念去理解的,大野在敘述其追求的過程,大都用了極艱澀的話語作為媒介,讀來像佛經又似詩歌,以充滿抽象的語言符號,漸漸堆砌起非常具有異教徒意味的世界意象。雖然大野在二十四歲就受洗成為基督徒,但他所體會的生命意味是非常私密的,譬如,他會說:生命刻印著在無意識之中顯現的宇宙記憶,自是人之所以成人的重要原因;這種說法延伸到舞踏,即成為一種敘述其舞踏精神的話語,他認為舞踏象是從母親子宮誕生出來的胎兒生命,既能看到新生命被注入的能量,從中亦可被看到宇宙的能量,所以他說:舞踏的場域既是母親的胎兒,也是宇宙的胎兒。句中「母親」、「子宮」、「胎兒」、「宇宙」等,都是在敘述大野一雄舞踏時常常用上的關鍵字,他的宗教信仰就被包攝於其中,如:《膳.胎兒之夢》(1980)這支舞踏作品,即是為出賣耶穌之後又後悔而自殺的猶大而作;他說過他是一位基督徒,但也是舞踏家。




日本舞踏常被人認為跟「薩滿」的巫教文化有關,在西方有人則附會於廣島原爆下的身體意象有關。不管理論根據為何,但是外面的人對於舞踏的想像,幾乎都是在觸犯主流社會的禁忌,總的不是性倒錯,就是屍體化,其來源還是要從土方巽的「暗黑舞踏」宣言說起。土方認為要徹底破壞西歐現代主義對日本現代主義的影響,不只要從根拒絕西歐現代主義的傳統,更要對現代日本人歌頌的現代化予以拒絕,那就只有回到日本人自己的肉體去思考新的藝術是什麼;後來土方巽回到了家鄉東北秋田農村,從在歷史上即被政治權力壓抑的農民,及他們長年被嚴寒氣候這種大自然壓抑的肉體,土方發現到民眾史中已被遺忘的「黑暗」性,才是他在開創新藝術上的財產。土方巽的身體能量,來自革命欲望所催動的顛覆力量,這似乎跟當時六○年代的氛圍有關係,但大野一雄適巧與他相反的是,大野因為是基督徒,則非常強調他的舞踏是從人類愛的立場出發,也是自己一定要站在深切的愛及崇高的理想的立場跳舞。




然而,並不因為大野一雄跳舞的立場是從人類愛的立場出發,他的舞踏就會變得教條主義或基本教義,反而他從中發展出來的死亡,才是大野的舞踏思想。如在他經典舞作:《阿根廷娜頌》(1977),他不只重現土方巽在六○年代演過《繁花聖母》裡的男娼角色,最後死在舞臺上,大野又再以少女的裝扮呈現死與再生的場面。不管是怎樣女形裝扮的角色,於大野扮演的都是以母親為想像的來源,所以大野認為「舞踏的根源就是愛」。從這裡可以讓我們看到大野所謂的「人類愛」,即是指生命觀,他話語中的愛與生命是並置一體的,無論女性裝扮或變身欲望的深層意識,大野彰顯的都是生命中存在與現象、自己與他者、精神與肉體的諸種矛盾,所形成在感情表現上一種錯綜複雜的景象。依據大部分的作品發展來看,也是他生命在不同階段所發展出來的記憶曲線,既看到歷史長河從戰前到戰爭,繼而又到戰後的不同現實,在他生命原點衝刷出了對世界的虛無感,亦可感受到不同時代在他身上殘留下的幽微傷痛,這些他並未在作品裡將之喧譁化,反而一切都放置在儘是沈默的狀態中,只有悽涼嫋嫋在他的舞踏場域裡。作為舞踏家,大野一雄彷彿是一位把人類的爛瘡長在自己身上的天使。




大野一雄從青年期到百歲,一生用他的身體舞動來對上帝賜予他「生命」的恩典表示悅納,即使他已坐在輪椅上,仍幌動他那巨大的手掌在跳舞,你可能想像到這位老舞踏家,有多少的心事通過他的舞蹈來跟世人告白?或者他根本沒說什麼,只讓我們看到一個再生的胎兒正通往黑暗的死亡之路……




註:Eros,原為希臘文,沒有確定的中文翻譯,「愛欲」或為較接近原意的譯文。


(本文出自《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11期



相關焦點

  • 暗黑舞者,大野一雄 | 舞蹈是一種對「自己」或是「生命」極為珍惜的心情
  • 黑暗舞者大野一雄:即使雙腿癱瘓,仍舞到人生終點
    愛之夢 大野一雄臺灣舞踏家王瑋廉曾在2005 年來到橫濱,在大野一雄的舞踏工作坊裡學習,他在日記裡寫道「: 大野躺在搖高了的床上,他不能動,不能說話,看不見,無法表達,張著如洞一般的口⋯⋯」在他看來,大野的魅力在於
  • 日本國寶級人物——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1906年10月27日~2010年6月1日)日本舞踏家,開創了「暗黑舞踏」。大野一雄1906年生於北海道函館,一生歷經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時代,與土方巽並列為日本「暗黑舞踏」的兩大宗師。「跳舞吧,只要心跳聲還繼續響著。」————是他的格言。
  • 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1906年10月27日~2010年6月1日)
  • 「暗黑舞踏」開山鼻祖:大野一雄
  • 【藝術家】跳了103年的舞者——日本"暗黑舞踏"創始人大野一雄:我終於死在了自己的舞臺上.
    ***導讀:全身抹白的陰陽魔鬼形象是大野的經典造型,一方面他將傳統歌舞伎中的假面化之意義,延伸到舞踏對肉體的否定,專注於心靈的展露,另一方面,他把個人的差異性抹掉,使人回歸自然和單純;「光頭」象徵著脫離紅塵、重回母體的原胎;「性別倒錯」則是對現今社會男女角色地位被固定的反動,企圖尋找人性中同質且人人皆具的原始根性。
  • 驚世駭俗的身體藝術 日本舞踏宗師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1906年10月27日-2010年6月1日)大野一雄,生於1906年,與土方巽並列為日本「暗黑舞踏」的兩大宗師。全身塗滿白粉,頭戴寬簷的女士帽子,這正是大野最具代表性的經典造型。大野一雄幾乎一生都活躍在舞蹈界,他的舞蹈生涯持續到他100歲之後。即使雙腿癱瘓,他依舊堅持用雙手起舞,利用自己受衰老和疾病蹂躪的身體,對「暗黑舞踏」進行了最完美的詮釋。反戰主題貫穿一生大野一雄一生經歷傳奇。大約20歲時進入體育學院學體操。據說有一次他經過一個商場,從商場的鏡子裡看到自己的肢體,他瞬間覺得原來人的肢體這麼美,從此專情於人的肢體語彙。
  • 大野一雄一個與鬼神共舞的凡人
    大野一雄 日本舞踏家,開創了「暗黑舞踏」從大眾認知的舞蹈,除個人喜好形式不一樣,與大野一雄的舞蹈相比他的完全是美的「黑暗」。僅簡單一瞥,他枯槁的驅殼會釋放出一種強大的力量,終生似與鬼魂共舞,無間於地獄與人生。
  • 舞踏(一) | 土方巽與大野一雄
    初期過後的土方巽,來到了成熟的舞踏期,他的作品不再一貫地具有毀滅與破壞的性質,不再處處充斥暴力、色情、等禁忌的色彩,受到大野一雄的影響,他開始反映大自然以及日本的傳統,在後期更是融入了歌舞伎的成分。他與大野一雄開啟了舞踏的新紀元,結合傳統日本舞踴與西方現代舞,選擇誠實面對日本人的身體特徵,從自身的條件實際出發,有意破壞原有的西方古典芭蕾美學,創造出日本民族特色的舞蹈語言與藝術風格,批判日本皇權,舞者在舞臺上統一光頭,全身塗抹白粉,面部表情猙獰無比,動作肢體奇異扭曲,性別倒錯,男扮女裝,猶如回到了人類最原始的野性狀態,殘酷卻滿溢怪誕詭異的美麗以及揭示了人性裡深刻的含義。
  • 日本舞踏大師 —— 大野慶人
    >「舞踏」,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日本,由大野一雄和土方巽創編,靈感源自德國表現主義舞蹈(neu dance),被譽為「暗黑舞蹈」,也是日本社會與時代的深刻結合之中產生的藝術形式。大野一雄,1906年生於北海道函館,2010年6月1日逝世,一生歷經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時代。與土方巽並列為日本「暗黑舞踏」的兩大宗師。「跳舞吧,只要心跳聲還繼續響著。」就出自他的格言。大野慶人,1938年生於東京,母親是日英混血,日本「舞踏」創始人大野一雄之子。
  • 【視頻】日本舞踏家原田伸雄:拋開束縛的自由舞者
    以土方巽、大野一雄為首的日本舞蹈家們認為,與其勉強自己盲從,不如索性釋放最為真實的自我,拋開傳統美學的觀念,讓身心都自由舞動,於是將傳統舞蹈與前衛藝術混合,創造了「舞踏(Butoh)」這種新的舞蹈形式。
  • 大野耐一育人法
    重點:無論多長時間一直站到知道問題為止大野耐一氏的育人方法不是指出問題點而是讓大家自己去發覺它。
  • 日本恐怖漫畫的開山鼻祖,楳圖一雄與它的殿堂級作品
    但如果我們追溯到日本恐怖漫畫最開始的年代,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它的開山鼻祖–楳圖一雄。然而有些小眾領域的漫畫家卻常常被我們忽略,他們一直在打造著屬於自己的「暗黑江湖」。楳圖一雄比手塚治虫小那麼幾歲,兩人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漫畫界的開派祖師,楳圖一雄專注於研究暗黑氣息的恐怖懸疑類漫畫,從14歲開始,他就立志要當一個漫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