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踏(一) | 土方巽與大野一雄

2021-02-07 舞蹈四川

「舞蹈就像擺弄的生命、巍巍立起的身體。」——土方巽
整個舞臺是昏暗的,音樂也只有藍調口琴聲、少年慌忙的奔跑聲、急促無比的呼吸聲,以及那關於性愛的喘息聲。少年從下舞臺進場,緊跟其後的男人懷裡抱著一隻活生生的雞。男人用奇特的步伐邊走邊瘋狂敲擊著地板,發出了陣陣聲響。他把雞交給了少年。而少年將雞放在大腿的內側,狠狠夾住,直到將其夾死,動物喪命於舞臺之上,男人與少年在昏暗的光線裡相疊翻滾,濃厚的喘息聲在舞臺上反覆迴響,此時男人不停地用法文說我愛你,我愛你.這是第一部舞踏作品《禁色》的現場描述,在1959年,這樣一部改編於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同名小說的作品橫空出世,由土方巽與大野慶人(大野一雄之長子)共同進行表演,赤裸裸地將同性戀、色情等禁忌的內容公眾表現出來,甚至當場將一隻雞用大腿絞死,兇殘又暴戾。處於二戰後戰敗陰影的日本,反美呼聲四起,從明治維新時期便不斷湧進日本的西方文化和藝術觀念逐漸佔領日本主流文化地位,其對西方文化的被動接受狀態以及過於奉承的尷尬處境,使得日本民眾在迷茫中不斷丟失民族認同感,由土方巽與大野一雄重新定義的舞踏,是一次對西方傳統舞蹈美學的反叛,其毫無修飾地將一種自我式的傲慢、欲望、虛偽以及暴力一覽無遺地展現在大眾面前,在將近十年的舞踏初期裡,土方巽一直堅持著以一種激進、極端的方式用身體來吶喊,以來暗示當時對外來西方文化的嘲諷,對日本當時主流的意識形態的挑釁,以及對日本天皇承認自身「非神而為普通人」的憤怒。土方巽曾描述,在這個寂靜的空間裡,居住著一個年老的女子,由於女子的存在,身體還沒有完全死去,但是雙腳無法停留在地面上,因為現實裡沒有其存在的空間,因此她自身構建一個空間,在這一堆毫無內容,空洞乏味的軀體裡,飽滿著哀怨,並不斷膨脹,直到迸裂。土方巽強調舞踏家在表演時必須具有一定的遐想空間,體會身體內部的小宇宙,是將自我意識封閉子在一種相對的空間內移動,將現實的空間和時間隔離開來,在一種模糊的狀態下尋找和感受。初期過後的土方巽,來到了成熟的舞踏期,他的作品不再一貫地具有毀滅與破壞的性質,不再處處充斥暴力、色情、等禁忌的色彩,受到大野一雄的影響,他開始反映大自然以及日本的傳統,在後期更是融入了歌舞伎的成分。他與大野一雄開啟了舞踏的新紀元,結合傳統日本舞踴與西方現代舞,選擇誠實面對日本人的身體特徵,從自身的條件實際出發,有意破壞原有的西方古典芭蕾美學,創造出日本民族特色的舞蹈語言與藝術風格,批判日本皇權,舞者在舞臺上統一光頭,全身塗抹白粉,面部表情猙獰無比,動作肢體奇異扭曲,性別倒錯,男扮女裝,猶如回到了人類最原始的野性狀態,殘酷卻滿溢怪誕詭異的美麗以及揭示了人性裡深刻的含義。

土方巽





大野一雄和土方巽




舞踏始於日常的身體之動,生命的傷痛,生命的歡愉,還有自我生命的傷,他人生命的傷,以及大自然的恩惠與大自然遭受的破壞。——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回憶起其與土方巽的合作,曾表示,他是光,而土方巽是黑暗,在兩極對峙中,舞踏產生。大野一雄身為虔誠的基督徒,為人謙虛溫和,而土方巽則與其相反,對惡性事物著迷不已。


土方巽待大野一雄如兄長一般,在排練表演時,亦給其最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大野一雄在其中吸收到了足以蛻變自身的元素以及力量,然而他逐漸感到自我追尋的卻是與土方巽不一樣的藝術理想,因此有一段時間大野一雄獨自探尋進行極其具有實驗性的舞蹈探索。


而真正可算作為大野一雄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977年公開演出的《阿根廷那頌》,此後他不停地進行創作與表演,成為響徹全球的舞踏家。認為舞蹈的根源來自於愛的大野一雄,在游離跌宕於身與心,風格各異的舞踏團體中,流露出了屬於其自身的純粹與優雅,就像漫步在海底的最深處,愉悅地嬉戲於花朵和蝴蝶之間,最後又落在深沉的虔誠之中。


總是以女裝的形式出現在舞臺上,扮演的角色亦是來源於對母親的想像,性別倒置的特點彰顯了大野一雄對於生活中種種矛盾的體現,包括現實與虛幻,自我與他人,精神和肉體等。


大野一雄在2010年逝世,他一直在舞蹈,以舞蹈來感恩上帝的饋贈,他虔誠地活著,用純淨的心對待藝術,就算身體衰老,無法動彈,也仍在堅持創作,他的吶喊與土方巽截然相反,他優雅地舞蹈著,像一束永不凋零的花朵。




大野一雄


「 一個人在瀕臨死亡時會回顧自己生命中的快樂時刻。瞪大眼睛凝望手掌,以一種寧靜的感覺看到死亡、生命、快樂和悲傷。每日對靈魂的細究是旅程的開始嗎?我充滿疑慮的坐在死亡的操場上,在這裡我只想一直跳舞、跳舞、跳舞、跳舞,野草的生命。我看到野草,我就是野草,並且我變成了宇宙。蛻變是宇宙學和靈魂的研究內容,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看到了舞蹈的基礎,是因為我的靈魂想要切身的去觸摸真相嗎?我母親臨終前我一整夜都在撫摸她的頭髮卻沒能說出一句安慰的話。後來,我意識到,我沒能照顧她,一直是她在照顧我。我母親的手掌對我來說就是寶貴的野草,我想用我的心,最大限度的去跳野草的舞蹈。 」

                                                                                 ——大野一雄




珍貴視頻賞析


視頻為大野一雄最著名舞蹈《阿根廷那頌》





歡迎大家關注《舞蹈四川》微信公眾號,我們將定時為大家奉上國內外的專業舞蹈資訊!謝謝您的關注!

                                  

                              公眾號:dancesc




相關焦點

  • 驚世駭俗的身體藝術 日本舞踏宗師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1906年10月27日-2010年6月1日)大野一雄,生於1906年,與土方巽並列為日本「暗黑舞踏」的兩大宗師。全身塗滿白粉,頭戴寬簷的女士帽子,這正是大野最具代表性的經典造型。創辦舞踏派系早期大野一雄的創作還處在突破傳統舞蹈的概念中,1954年他遇到比他年輕20多歲,在藝術上志同道合的土方巽,儘管那時大野一雄已經發表了很多作品,也辦了很多專場,但是舞踏這麼一門有自己獨特美學的派系是他從1954年開始與土方巽一起創立的。
  • 「暗黑舞踏」開山鼻祖:大野一雄
  • 暗黑舞者大野一雄
    日本戰敗投降後的第四年,大野一雄舉辦了第一次現代舞公演。在1950年代末,他遇見了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 1928-1986)。這二人的相遇,直接孕育了暗黑舞踏的誕生,成就了聞名世界的 BUTOH 流派。
  • 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1906年10月27日~2010年6月1日)
  • 黑暗舞者大野一雄:即使雙腿癱瘓,仍舞到人生終點
    愛之夢 大野一雄臺灣舞踏家王瑋廉曾在2005 年來到橫濱,在大野一雄的舞踏工作坊裡學習,他在日記裡寫道「: 大野躺在搖高了的床上,他不能動,不能說話,看不見,無法表達,張著如洞一般的口⋯⋯」在他看來,大野的魅力在於
  • 日本國寶級人物——大野一雄!
    大野一雄(1906年10月27日~2010年6月1日)日本舞踏家,開創了「暗黑舞踏」。大野一雄1906年生於北海道函館,一生歷經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時代,與土方巽並列為日本「暗黑舞踏」的兩大宗師。「跳舞吧,只要心跳聲還繼續響著。」————是他的格言。
  • 【藝術家】跳了103年的舞者——日本"暗黑舞踏"創始人大野一雄:我終於死在了自己的舞臺上.
    ***導讀:全身抹白的陰陽魔鬼形象是大野的經典造型,一方面他將傳統歌舞伎中的假面化之意義,延伸到舞踏對肉體的否定,專注於心靈的展露,另一方面,他把個人的差異性抹掉,使人回歸自然和單純;「光頭」象徵著脫離紅塵、重回母體的原胎;「性別倒錯」則是對現今社會男女角色地位被固定的反動,企圖尋找人性中同質且人人皆具的原始根性。
  • 日本舞踏大師 —— 大野慶人
    >「舞踏」,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日本,由大野一雄和土方巽創編,靈感源自德國表現主義舞蹈(neu dance),被譽為「暗黑舞蹈」,也是日本社會與時代的深刻結合之中產生的藝術形式。舞踏既是當代日本精神的體現,也包含了人類生存本質最普遍的一面。最初,大部分人們對舞踏表演中,演員全身塗白,荒誕甚至醜陋造型,這種表演形式常常令觀者感到不安而恐懼。並且對表演形式單純,節奏時極其緩,仿佛在黑暗風暴中艱難探索前進,充滿陰暗地獄中鬼魂式的表演並不能完全接受。這是因為舞踏擯棄了傳統舞蹈中所有優美的元素,更偏重於對生命意義的追問與反思,以及對宇宙自然蒼生靈魂深處的探索和表達。
  • 暗黑舞者,大野一雄 | 舞蹈是一種對「自己」或是「生命」極為珍惜的心情
    與舞踏誕生同時期的如: 文學家三島由紀夫、攝影家細江英公、畫家橫尾忠則、音樂家黛敏郎等站在反抗保守勢力之革新立場的有識之士,都積極參與這種前衛的藝術活動。自上世紀80 年代起,舞踏風靡歐美各地,各類國際藝術節、舞蹈節,紛紛邀約日本的舞踏團體參演。如今舞踏已成為一種獨特而重要的舞蹈形式,包括莎士比亞古典戲劇和貝克特現代戲劇,都因此受到強烈影響。
  • 黑暗舞踏:身體與靈魂的告白
    成長於日本東北部的土方巽想起稻田裡勞作的鄉民,他們的身體常年飽受勞作的蹂躪,雙腿和脊背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彎曲。這些佝僂的軀體緩慢地重複著機械的動作,軀幹與四肢的活動看不到意識的驅動力,像是一具具移動的屍體。這種與西方追求的正直的、健康的體態截然相反的形態就是土方巽追求的獨屬於日本的美,舞踏就是勞作時的踏跺,是大地之舞,舞踏者就是大地之上「拼命站起來的屍體」。
  • 科普|來自地獄的白色邀請——什麼是舞踏
    舞踏首演於1959年,受到三島由紀夫(Mishima Yukio)的小說《禁色》(Forbidden Colors)的靈感啟發,由土方巽和大野慶人(Ohno Yoshito,大野一雄(Ohno Kazuo)
  • 周二免費活動|舞踏雅集
    但顯然身在北京的小夥伴們還意猶未盡,如藝術教育設計師Sophie在展覽期間受細江英公為舞踏大師大野一雄(Kazuo Ono, 1906 - 2010)拍攝的作品感動,因此組織了此次舞踏聚會——舞踏雅集。
  • 大野一雄一個與鬼神共舞的凡人
    大野一雄 日本舞踏家,開創了「暗黑舞踏」從大眾認知的舞蹈,除個人喜好形式不一樣,與大野一雄的舞蹈相比他的完全是美的「黑暗」。僅簡單一瞥,他枯槁的驅殼會釋放出一種強大的力量,終生似與鬼魂共舞,無間於地獄與人生。
  • 中日舞踏藝術節,看日本元老級舞踏大師「用身體表現身體」
    這一次,桂堪又來了還是在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在「山水祭」中日舞踏藝術節上繼續用身體來表現身體 「 舞 踏 」 是 什 麼 ?舞踏誕生於1959年,被西方藝術界稱為「身體的超現實主義」。雖然起源於日本,卻已不再是「日本的舞踏」。
  • 【視頻】日本舞踏家原田伸雄:拋開束縛的自由舞者
    26日晚,日本舞踏家原田伸雄在北京後山藝術空間舉行了一場小型演出,向觀眾們傳達著「舞踏」的魅力。 舞踏,讓身心自由舞動 二戰後,曾經信奉西方美學與藝術的日本人開始認識到:日本人生來不具備修長的芭蕾身材,也很難達到西方舞蹈所追求的優美境界。
  • 獨家 日本舞踏Butoh美學:從舞蹈看內心黑暗,崩潰而絕美
    早期的日本女性擺出傳統日本舞的姿勢在這個思潮中,「舞踏之父」的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 1926-1986)及並列「舞踏宗師」的大野一雄(Kazuo Ohno大野一雄向 Antonia Mercé 的敬致作品:《La Argentina》。大野以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詮釋啟發他至深的阿根廷女郎之舞,舉手頭足間對跳舞最單純的熱情展露無遺。
  • 分享丨笠井叡的舞踏歷程:《維榮的妻子》演後談全記錄
    我的作品在大小不同的劇場空間上演,在國外巡演時有在2000人的劇場上演,也有在像剛才所說的小空間進行表演,對於我來說一個空間的容量不是非常重要。我注意到笠井叡曾經師從大野一雄和土方巽,兩位「暗黑舞踏」的代表。我想問一下這種創作裡有那樣一些類型;之前提到的「身體的律動」,它對演員有哪一些訓練,表演方法?
  • 暗黑、扭曲、抽搐:舞踏裡的日本情緒與日本精神
    在此之前,日本舞踏大師如田中泯、和慄由紀夫、桂堪等在中國組織的舞踏工作坊和分享、交流、表演活動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年,但舞踏經由官方渠道引入,並且以如此隆重的規模呈現在中國觀眾面前,卻還是第一次。版權所有/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 攝影/Fixer舞踏產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