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2020-12-26 騰訊網

最近心血來潮,又刷了一遍羅蘭·艾默裡奇導演的《決戰中途島》,不得不說,這部片子中的戰爭場面十分宏大,航母,俯衝轟炸機等各種軍事裝備也是令人大飽眼球,在看片的同時,也讓我對這場百年前的戰爭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決戰中途島》電影海報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中途島海戰,這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一次重要戰役,對陣的雙方分別為美國與日本海軍,而這場海戰主要是在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因而也被稱之為中途島戰役。

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利用登陸艦隊來引誘在珍珠港事件中倖免於難的美軍航母,再利用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母進行伏擊,從而達到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可惜事與願違,最終慘敗的反而是日本聯合艦隊。

日本偷襲珍珠港

當年的偷襲珍珠港,其實也是山本五十六的傑作,不過在這次行動中,卻存在著有兩大敗筆,其一便是沒有繼續進攻轟炸珍珠港的油庫,還有就是沒有去耐心搜尋200裡不遠處美國航母企業號,這也為後來日本在中途島遭遇慘敗埋下了伏筆。

美國企業號航母

在重創珍珠港以後,日本可謂是橫行太平洋,甚至把香港、菲律賓和馬尼拉等地都全部佔領了,並且趕走英國艦隊,真是囂張至極,可山本五十六心裡清楚美國仍然擁有企業號與約克號,以及很快便趕來大黃蜂號,而三艘航母群對日本海軍構成了巨大的危險,所以必須除掉這個障礙!

儘管美國在珍珠港損失慘重,可幸運的是仍有三艘航母完好無損,因此羅斯福總統希望能儘快恢復太平洋航母戰鬥群,於是派出尼米茲海軍上將,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而在此時的太平洋上,美國尼米茲上將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也開始了真正的較量,一場雙方之間的生死之戰拉開序幕。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尼米茲

中途島為何會有這個名字呢?這是因為其在太平洋上與日本和美國都是5000海裡,所以有了這中途之名,當時這裡也駐守了美國航空大隊少量部隊,而山本五十六的中途島計劃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不久前美國空軍在企業號航母上起飛後超低空飛行,轟炸日本東京,雖然並未造成多大傷亡,可是卻震驚了世界!

轟炸東京

日本本土竟然被轟炸了,甚至威脅到日本天皇的生命安全,這是當時的日本海軍所不允許的,擁有強大海陸空怎麼會被轟炸呢?因而也促使山本五十六決定孤注一擲與美國航母進行決戰。

其實尼米茲剛上任時就看出軍隊中帶有點悲觀情緒,畢竟這時的美國軍隊剛剛經歷珍珠港的慘敗,所以他為了恢復戰士們信心,決定轟炸日本本土!同時也讓日本人嘗到被轟炸的滋味。

與此同時他也加強了情報工作,尤其幾個月前美國擊沉一艘日本潛水艇,從潛艇裡發現日本密碼,本以為日本會更改密碼,可幾個月下來,卻發現日本竟然沒有改變密碼,尼米茲手下情報局匯集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破譯密碼的專家,這也為中途島之戰的最終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美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

美軍在破譯日本密碼過程中發現日本頻繁往來電報中反覆提到一個地點:ZF島,而尼米茲猜測可能中途島,於是做了小實驗,就是從中途島故意發出一條用明碼來標的電報:我島內淡水設備壞了,希望來中途島的戰艦自備淡水,發出後等待日本破譯日本電報,果不出所料,破譯日本電報大意:ZF島淡水缺乏…

而就在南雲忠一率領四艘航母奔向中途島時,美軍也將三艘航母企業號,大黃蜂號,約克號派往中途島進行集結,當日本航母群對中途島開始進攻,美軍為了麻痺日本海軍,故意從中途島機場起飛十幾架飛機衝向日本航母群,同時日軍外圍偵察機發出報告沒有發現美國航母,其實,有兩架偵察機在戰列艦上起飛的,這也正好迷惑了日軍。

中途島海戰

南雲忠一在得到偵察機匯報的沒有美國航母的情報後,馬上就下命令讓日軍航母上所有飛機裝好轟炸飛彈,重點打擊中途島上的飛機場,就在這時,等待很久美國航母群也到位了,這時也被日軍偵察機發現,立刻報告南雲忠一,此時南雲忠一猶豫不決,最後決定甲板上飛機掛彈改為魚雷飛彈攻擊美航母。

利用日軍更換飛彈的空隙,美國飛機也來了,成群結隊美國飛機向日本航母展開強烈進攻,在猛烈的進攻下,相繼有三艘日本航母被擊沉,而日本南雲忠一也被打紅眼了,讓唯一生存航母上的飛機換好魚雷直奔美軍航母群,並在不斷努力下擊沉美約克號。

美國「無畏」俯衝轟炸機炸沉日本航母

當日本飛行員返航時,尼米茲將軍立即命令企業號上所有飛機起飛緊緊跟隨日本飛機,在日本飛機降落航母時,美軍空軍對日本攻擊中途島中最後一艘航母發出強烈進攻,並最終成功將其擊沉。

這場激烈的中途島海戰,堪稱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分水嶺,美軍憑藉這次的勝利扭轉了自開戰以來的被動狀態,而日本海軍則失去了開戰以來所佔據的戰略主導權,並最終預示了日本失敗的下場。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分享點讚,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想看更多精彩的原創作品就來關注天下誰人布史君吧,每天都有更新!

相關焦點

  • 電影《決戰中途島》引出尼米茲與山本五十六的幕後較量
    決戰中途島》(Midway)後,感覺與「豆瓣」的分值(7.7分)差不多。這背後,臨危受命的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力挽狂瀾,他保留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前任司令、對美軍珍珠港慘敗負有重大責任的金梅爾的軍職,穩定了艦隊的軍心和士氣。
  • 中途島海戰歷史題材電影《決戰中途島》
    好萊塢災難片大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二戰巨製《決戰中途島》,講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的那段歷史。
  • 最好的中途島電影《決戰中途島》
    法版藍光才給了三船的山本五十六一個末位。這部《決戰中途島》我認為精彩的就是特效,就是羅蘭擅長的特效。有說製作成本一億美刀低了,不會出好特效,這個感覺博納於東說的可以參考一下:「《珍珠港》的特效場面當時大部分是靠模型,但《決戰中途島》的所有戰爭場面和特效鏡頭完全是CG製作的,製作上跨越了很大一步,但預算卻比《珍珠港》低。」
  • 文明的衝突:決戰中途島
    圖|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左),山本五十六(右)一、命運中途島2019年,《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正式上映,機緣巧合之下也去看了,感覺很震撼,產生了許多的聯想,但並沒有要寫專業影評的衝動 但是看完《決戰中途島》,越發覺得山本五十六本人是知道美軍會在中途島等他的,而且很可能會遭遇到美軍主力艦隊,所以中途島戰役,對美軍和整個太平洋戰爭來說是個轉折點,但對於日本海軍而言,其實他們也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即日本海軍主力如願和美國海軍主力在中途島決戰,雖然最後打敗了…… 1941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但有個問題,日本的航空兵沒有炸毀船塢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復仇計劃」之狙殺山本五十六
    在二戰太平洋戰爭史上,最繞不開的人物,就是舊日本帝國的海軍大將,「珍珠港事件」的策劃者,中途島海戰的發起人—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1884年~1943年),日本軍國主義的神話和招魂者,號稱「太平洋之鷲」。山本五十六原來叫高野五十六,是武士高野貞吉的第六子,他出生那年,高野貞吉已經56歲了,於是便給兒子取名五十六。
  • 戰爭歷史電影《決戰中途島》電影解說文案
    今天來解說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相對於大名鼎鼎的珍珠港之戰可能大部分人對中途島戰役都不甚了解
  • 《決戰中途島》到底好看嗎?為什麼懂行的人都覺得好?
    不過,話說過來,中途島戰役這個選題絕對是好萊塢最中意的,以弱勝強,絕地反擊,個人英雄主義,再穿插火爆的戰爭場面,點綴一些溫溫馨的感情戲,很對好萊塢的路數。在劇情結構上,影片一開始的引子是1937年羅斯福總統針對日本侵略中國發表的著名的「防疫演說」,接著是美國駐日本大使館海軍武官萊頓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對世界局勢的討論。
  • 《決戰中途島》Midway
    涵蓋了三段史實:偷襲珍珠港,轟炸東京,中途島海戰。推薦歷史小白觀看,看彈幕可以了解很多歷史。尼米茲在珍珠港事件後臨危受命,重用情報人員萊頓推演出日軍作戰目標和襲擊方向,率領航母艦隊和眾多王牌飛行員在中途島戰役中浴血奮戰,最終一雪前恥,抵擋了日本在太平洋線上的入侵。
  • 《決戰中途島》影評:細節之處見真功夫!
    影片中的幾個細節我印象深刻:1、日本海相和陸相在開會時,中間的位子是空的,按理說應該是天皇主持會議的,但天皇並不參會。陸相說日本海軍的用途就是把日本陸軍運到指定的戰場,海軍任務就完成了,陸軍海軍兩個作戰系統也要爭鋒。針對東條英機的自信滿滿,山本五十六並未爭辯。
  • 找茬《決戰中途島》:從考證角度看其文戲缺陷
    自從影片上映以來網絡上就吐槽聲一片,火眼金睛的軍迷們挑出大堆錯誤,多集中在武器裝備和作戰細節上,比如「亞利桑那」號的20毫米炮、TBD同時掛魚雷和炸彈、一號炮位裝魚雷的日軍驅逐艦等等,令人很懷疑艾默裡奇在號稱籌備該片的十幾年間,有沒有找過一個真正靠譜的軍事歷史顧問。其實在這些武戲之外,《決戰中途島》在文戲方面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糟糕,尤其在表現日方決策的片段中特別明顯。
  • 資深電影人羅振林看《決戰中途島》
    戰爭片的核心元素是「對峙」與「互攻」,新近上映的影片《決戰中途島》也不例外。中途島海戰,美軍的勝利首先取決於情報的準確,因此片中塑造了一位至關重要的「引線式」人物——萊頓中尉。作為美國海軍情報官的他從一開始就出場,而且與日本海軍最高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有交集,從旁觀者的視角觀察山本五十六的言行舉止和對美國的態度,這為後來萊頓能夠成功輔佐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上將對整個戰局做出精準判斷進行了有效鋪墊,令觀眾信服。
  • 看《決戰中途島》,你最好先了解這些人和事
    二、 中途島地埋位置中途島是一個陸地面積僅為4.7平方千米的圓形礁島,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相距2800海裡,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是個戰略要地。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赫斯本德·金梅爾海軍上將被解職,由切斯特·尼米茲接任,尼米茲是一代海軍名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聲名赫赫。1966年,尼米茲逝世,美國為紀念他,將其去世之後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 山本五十六對日軍有多重要?為何說他的死宣告日軍太平洋戰爭失敗
    山本五十六早年曾滯留美國,還擔任過日本駐美使館的武官,參觀過美國的工業重鎮底特律,對美國的強勁實力有清醒的認識。 所以,山本五十六認為,以當時日本的綜合實力,對付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已然捉襟見肘。如果此時再貿然挑起和美國的戰事,發動太平洋戰爭,小小的日本斷無取勝的可能。
  • 《2012》導演戰爭新片《決戰中途島》首曝劇照 再現美日終極大戰
    由經典災難片《2012》《後天》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二戰大片《決戰中途島》今日首曝劇照。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伍迪·哈裡森 飾)  這13張劇照把大家最期待的戰爭場面藏得很嚴,主要展示了電影的卡司陣容,包括故事背景中的美日雙方演員,可謂是群星薈萃。
  • 大海銘記不朽——《決戰中途島》
    中途島戰役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戰役以美軍獲勝告終。日本海軍不僅輸了戰役,連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也乘飛機時被美軍擊落墜亡。如果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勝利了,歷史很有可能就像《高堡奇人》被一樣改寫。
  • 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總策劃,山本五十六最終被美國人成功復仇
    1941年底,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作為這次事件的總策劃和總導演,山本五十六得到了日本各界的頂禮膜拜,儼然如同軍神一般存在著。但是,山本自己卻非常清楚,以美國的國力而言,日本取勝只是暫時的,美軍的報復或許很快就會來臨。事實上,他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 電影《決戰中途島》中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你了解多少?
    從日軍偷襲珍珠港,到美軍轟炸東京的報復行動,中途島戰役前的美日雙方的準備部署和情報戰,到最後的中途島海空對決,《決戰中途島》更像是一部戰爭紀錄片,幾乎完全依據史實呈現了整個戰役前後的過程。電影中的人物,也基本都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
  • 日本偷襲珍珠港,都是被中國頑強抗戰逼的?——《決戰中途島》(上)
    》,講的是美國和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中途島海戰」。—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11月8日有一部電影要上映——《決戰中途島》,講的是美國和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中途島海戰」。這場戰役是人類軍事歷史上最重要的海戰,在我看來甚至沒有之一,雙方打出了一場埋伏與反埋伏的經典戰役,情節跌宕起伏。
  • 《決戰中途島》譯製名單(美國·長影)
    美國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電審進字[2019]第98號美國中心城邦影片公司出品決戰中途島
  • 哈爾西是美國海軍僅有的四位上將之一?《決戰中途島》的大BUG
    深度摘要:《決戰中途島》是最近相當火爆的戰爭大片,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但很可惜,在片尾的人物介紹中,翻譯出現了大BUG,字幕上出現了哈爾西是美國僅有的四個海軍上將,顯然這個說法大錯特錯了。圖1:《決戰中途島》最後對哈爾西的介紹,劃線處是重點《決戰中途島》是最近相當火爆的戰爭大片,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