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些場景

2021-02-23 心裡學與讀心術
請點  藍字關注免費訂閱

最近看到了一組名為「內向者才可以看懂的幾個場景」的漫畫,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性格內向的人心思細膩,感情敏感,他們可以迅速察覺到周圍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改變。很多場景在外向的人眼裡或許很普通,可在他們眼中卻是別有深意,以下就是只有內向者才可以看明白的四個場景。

內向的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其實是在恐懼,你不想和他人交流。對於內向的人來說,泛泛之交是沒什麼意義的淺社交,內向者和外向者不同,他們不喜歡和別人閒聊。

有句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可在內向者眼裡,無論是遠親還是近鄰都是可有可無的社交關係。

內向的人更喜歡一對一的深度交談,雖然他們做不到呼朋引伴,但是只要有幾個知己密友就足夠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了,而街坊鄰居的寒暄和超市銷售員的熱心這種熱情會讓他們本能的躲遠。

內向者對於那些沒意義的客套寒暄並不感興趣。

被上司或是老師當著眾人的面表揚,得到所有人的注意力是一件很驕傲的事,但內向者對此卻感覺很不好意思,甚至很羞愧,

因為內向者的人生信條是少說話多做事,他們多數時候都很低調,並且很討厭那些喜歡出風頭的人,所以,當他們自己變成了那樣的人時就會感到很羞愧甚至無地自容。

很多內向者都會認為自己能成功是因為運氣好,他們並不覺得自己能獲得榮譽是因為自己很出色,他們潛意識裡不相信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努力得到的。

所以在別人誇獎他時就會覺得很不自在,認為自己配不上這些誇獎。

很多內向者都會遇到這樣的事: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後,老師會詢問有沒有人聽不懂,這時,如果要是有人問出了內向者也想問的問題,他就會長舒一口氣。

如果沒人詢問,內向者即使沒聽懂也不會再開口詢問。很多知識都沒學會就被搪塞過去了。

在進入社會以後,很多交流、探討的場景都需要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外向的人通常會講得頭頭是道,而內向者則只能坐在那裡聽,其實他們也非常想說出自己的看法,但是總是張不開口。

想要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很簡單,下面的建議或許會對你有幫助。

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別有太多顧慮,內向者總是會擔心自己在大家面前出錯丟人,其實這屬於一種心理障礙。

就像老師在講課時說的那樣「答錯了沒什麼,最起碼你嘗試了。」希望你們能從這一刻開始說出自己的觀點,哪怕是錯誤的。

相信大家在很小的時候就聽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為他人著想其實是件好事,可是內向者卻會為了別人著想到不顧自己的地步。

例如,在坐地鐵時碰到了孕婦,這時候讓座是一種美德,可你明明身體不舒服卻還是堅持要把座位給他們,這件事就變了味道。

飯桌上只有最後一點定西了,你會最先想到給別人吃,這屬於低自尊的體現,你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優厚的待遇。

坦然看待自己,世上沒有不帶刺的玫瑰,同樣,也不會有沒有缺點的人,你需要承認,自己也是需要被別人關懷的,不能為了自己的外在形象就去壓抑自己的感受。

不要討好別人,低自尊的人在社交時通常不會張口爭取利益,他們會通過討好來避免自己被討厭,從現在起,改變自己的觀念,想要被認可被接納不一定就要放棄自己的利益,在給予別人尊重的同時,我們也要爭取自己的利益。

不要攻擊自己,你要知道你值得被尊重,值得被優待,你很優秀。你要發自內心地欣賞自己。

以上就是內向的人才會看懂的四個場景,你能看懂哪幾個?如果你在生活裡也受到過這些困擾,可以按照文中提到的方法去改善自己的情況,讓自己活得更開心。

更多精彩內容 請戳下文↓↓↓

1.經常把「謝謝」掛嘴邊,基本上是這三種人

2.心理學家:一個人當你面做這3件事,就是看不起你,別自討沒趣了

3.微信上有這些習慣的男人,往往人品很差,不值得深交!

小編向你推薦不錯的公眾號 

掃描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吧

心裡學與讀心術

西方經濟

感恩閱讀,如有收穫請在下方留言點擊「在看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只有真正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內向的表現是不善言談、不善交際,其實,這並不是內向性格的絕對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內向性格是能量來源於自身的內在世界。那真正內向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從幾幅漫畫入手,來談談內向性格的人會有的四種表現。場景一:剛想出門時,聽到門外有鄰居走過,會等到聲音消失後才出去。
  • 心理學家:那些性格內向的人,最害怕做這四件事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性格不盡相同。有的人性格活潑外向,有的人則是孤僻內向。他們在面對生活困難時,處理方式和解決手段也不一樣。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有些人的行為舉止與常人不同,這類人極其內向,你不開口詢問,他們也不會主動來和你談話。
  • 喜歡獨處的人很糟糕?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因為在他們得眼裡,甚至是大多數人眼裡,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喜歡獨處的人也很糟糕。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不喜歡社交並不是一種缺陷。就像有些心理學說的那樣,性格內向的人只是不需要無謂的社交。對性格內向的人有哪些方面的誤解?心理學家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向性格,一種是內向性格。他說人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代表人的一種心理狀態而已。
  • 心理學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
    她就是著名女演員奧黛麗·赫本,很難想像到電影裡面的優雅女神,現實生活中居然是個典型的內向型性格。實際上,在如今社會,人們總是願意把那些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不隨大流的人打上各種內向的負面標籤,譬如不合群,跟別人不一樣,孤僻等等。
  • 毛不易:內向只是性格,不是缺陷
    「你這麼內向長大一定會吃虧的。」.這些話你聽過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性格外向成了許多人口中的剛需,「內向」慢慢變成一個貶義詞。假如有人說:「你真內向。」言語就自帶一股同情甚至責備的意味。內向是一個人的性格不是一個人的缺陷毛不易在一段採訪中說過,「我一直覺得,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就是性格的一種。」他坦然,自己也曾是個內向的人,不愛與人溝通,但漸漸地發現,這種性格也不是劣勢,更有利於自己的創作。
  • 心理學家:具有這4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
    美國心理學家理查-懷斯門調查發現,與所謂的「倒黴蛋」相比,幸運兒們更容易得到周圍人的幫助,更容易獲得合理化的建議。他們似乎有神奇的直覺,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竅門,並且將厄運轉化為好運。到底是什麼讓這些幸運兒手握「阿拉丁神燈」,幫助他們心想事成呢?
  • 心理學: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過著「高配」的人生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在心理學範圍認為:內向性格的人從來都不是「怪物」,而內向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只是與外向型的人獲取快樂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性格外向的人社會資源會很多,機會也會很多,但是並不代表性格內向的人就難以成功,反而性格內向的人會默默的提升自己,更加的注重細節,雖然總是沉默不語,但是他們會在本質上提升自己。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受歡迎嗎?
    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就是:外向的人一般比內向的人更受歡迎。畢老師認為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首先,性格內向不是錯,它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其次,內向也是可以改變的,既然它是後天形成的,也就可以受後期生活的影響而改變。
  • 性格內向的人怎麼才能找到老婆?
    不知不覺身邊的小夥伴都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有人早已結婚生子,但還有些人連女朋友都還沒有。這不,昨天和一個朋友一起吃飯,他便向我問道:性格內向的人怎麼才能找到老婆?
  • 「性格內向」10個有趣的心理學事實
    世界上大約有1/3到一半的人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內向的性格一直被一些思維僵化的人所誤解,同時內向的性格也充滿了神秘感。現代心理學對內向性格的取向、習慣和需求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給內向性格的人「正名」。下面就列舉了10個內向性格的心理學事實:心理學家認為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種內向的性格,因此他們對人群進行了問卷調查,分別問了他們對獨處時間的需求,他們多久會做一次白日夢等等問題。
  • 性格內向在社會上真的寸步難行嗎?
    看到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這個世上沒有純粹的內向者或者外向者。同時,一些心理學家發現,有創造力的那些人,他們最擅長的是變換思維和提出想法,但是他們同時也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的痕跡。 因為內向對於創造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還看到,一些研究者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獨處的力量。
  • 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應酬的人適合做什麼工作?
    全文總計1654字閱讀時間7分鐘首先可能要搞清楚一些比較客觀的內容,性格內向的人,並不是只有一種內向。看似不善於社交的人,並不代表不能社交,也不代表社交能力弱。內向的人分四種:只喜歡和熟人一起玩的人;充滿想像力和創意懶得社交的人;不喜歡在人多地方出現的人;大家不愛和他玩,導致被動內向的人。
  • 孩子的性格:外向≠成功,內向≠失敗
    相反,性格內向就被認為是一種缺陷,是一種急需改變的負面人格。這個世界對內向型人格的誤解甚至惡意導致很多內向者都在懷疑、否定自己,甚至把自己的不得志歸於這個「性格缺陷」。然而,內向性格並不是羞怯、自卑、保守、被動所有貶義的集合體,它呈現的只是對待世界的另一種方式與可能性。
  • 性格內向的人總吃虧?這樣老掉牙的觀點可以翻篇了好嗎?
    他常在我怔怔想事情的時候,笑稱我是「思想家」,而以前我一直被攻擊為「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我覺得什麼東西在鬆動。我開始去琢磨,那張標籤背後是什麼。在大學的圖書館裡,我看了一些書。看到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這個世上沒有純粹的內向者或者外向者。同時,一些心理學家發現,有創造力的那些人,他們最擅長的是變換思維和提出想法,但是他們同時也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的痕跡。
  • 這個世界,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不公平的
    這大概就是性格內向的人,最好的寫照。 面對剛剛認識沒多久的新朋友,當對方邀請自己出去吃飯時,內向的人總是十分抗拒,他們並不擅長這種場合,也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但他們的內心,對於吃飯這件事是反抗的。
  • 性格內向不適合當領導,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職場謊言!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內向是悲觀,自卑,懦弱,沉默寡言,不擅表達,我們把所有壞的形容詞,都給了內向。我們認為性格內向的人都應該是職場「老好人」,總感覺內向的人比較自閉,沉默寡言,甚至比較膽小怕是,沒有擔當,不敢表達自己的工作思路,被同事欺負等等,我們把這些現象也都歸結給了性格內向。二. 但是,這些你所認為的內向,是真的嗎?
  • 心理學家:孤僻是病態人格嗎?錯了,內向的人往往更厲害
    心理學家:孤僻是病態人格嗎?錯了,內向的人往往更厲害!從小到大,身邊都存在這種情況,總有家長說:真羨慕你家孩子,那麼活潑外向,不像我家孩子,太內向了。什麼時候,內向成了貶義詞呢?據調查,在很多人的第一意識裡,內向其實很不好,需要改變,在許多人的潛意識裡覺得,內向的孩子,大多數沒什麼出息,膽怯,太老實,在社會上很容易受欺負,而一些性格孤僻的人,連對象都很難處好,什麼時候,孤僻被人當成是「病態人格」了呢?其實,這跟我們的刻板印象有關,就像在《紅樓夢》裡,很多人喜歡八面玲瓏的王熙鳳,喜歡長袖善舞的薛寶釵,唯獨對林黛玉意見很大。
  • 千萬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內向的人,做事專注,具有洞察力古語有言:從小性格內向的作家蘇珊·凱恩,她專注於思考、探尋,用了7年時間寫出了暢銷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並研究發現了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內向的最有代表性的內向者愛因斯坦就曾說:電影《阿甘正傳》中,雖然阿甘大腦遲鈍、智力只有常人的75%,總是被人嘲笑為「傻子」,但他自強不息,認準一件事就專注地去做,不受外界的影響,而上天也沒有辜負他的認真,讓他每一段經歷都收穫滿滿。
  • 從《內向高敏者》中:走進性格內向、神經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
    《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