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只有真正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2021-01-17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內向的表現是不善言談、不善交際,其實,這並不是內向性格的絕對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內向性格是能量來源於自身的內在世界。

那真正內向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從幾幅漫畫入手,來談談內向性格的人會有的四種表現。

場景一:剛想出門時,聽到門外有鄰居走過,會等到聲音消失後才出去。

相信很多內向的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其實,這不是社交恐懼,而是打心底排斥社交。

對於內向性格的人來說,很多無關緊要的社交會消耗自身的心力、能量,由此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和焦灼。

所以,性格內向者並不喜歡和人多接觸,無論是遠親還是近鄰,像保險推銷員式的熱情以及沒有任何意義的寒暄只會讓他們本能地躲開,他們更享受一個人待著。

當然,性格內向者也並不是拒絕所有交流,像一對一的深度交流就很好。

雖然他們不可能像外向者那般呼朋引伴、高談闊論,但往往也有幾個密友,數量少卻足夠滿足社交需求。

場景二:每次被當眾誇獎都很不好意思,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

性格外向的人很喜歡在人群中出風頭、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內向者面對當眾表揚是很不自在、很害羞的。

由於出色而獲榮譽,他們更傾向於是運氣,這種自己不應該獲得的感覺,使得他們對當眾表揚很不自在,仿佛下一個瞬間就會被大眾看透。

與其把自己置於一個讓大眾審視的境地,他們更願意奉行少說話多做事的人生信條,低調而安全。

場景三:明明內心還有疑問,因為不想被嘲笑、不想被別人注意便藏著不說。

提到沒有存在感的人,那一定越不過性格內向者,存在感很多時候都用在一些實力中等的小透明身上。

性格內向者的實力通常並不弱,但存在感卻很弱,這不是環境競爭的結果,而是內向者自己選擇的結果。

比如,在一個群體內,如果要求發言提問,內向者就算心有疑竇也張不開口,若是有人正好提問了他的問題,他一定會鬆一口氣。

因為內向者不願意引起他人注意,害怕自己的問題得不到大家認同,一旦提出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嘲笑。

所以,內向者從不在大眾面前侃侃而談,更多是充當傾聽者的角色。雖然在人際關係中,傾聽者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僅是一個傾聽者,至少還要有當眾講話的能力。

場景四:桌子上只剩下最後一點食物了,你絕對不會伸手去拿

很多人從小就被教育,要懂得謙讓,要為他人著想,各種寓言典故耳熟能詳,甚至倒背如流,比如《孔融讓梨》等。

這讓很多人為了取得大眾認同,做出不顧自己實際需求的事。

內向性格的人最不會考慮自己,當桌子上只剩最後一點食物了,內向者絕對不會伸手拿,而會留給其他人吃,就算他並沒有吃飽。

更有甚者,在公交車上碰到年老的人,哪怕自己身體不舒服,老人依舊精神矍鑠,他們也依舊會把座位讓給老人,拖著病體站著。這其實並不正常,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

內向者應當如何改變?

外向者需要從社交中獲得能量,可內向者盲目社交只會給自己帶來不適,消耗自身的能量,也達不到什麼好的效果。

但人在社會中生存,還是要有保護自己的基本能力。很多時候並不需要進行不必要的社交,只要在恰當的時候能表達自身意見就好,這可以慢慢練習。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開口,哪怕說錯了也沒有關係。這證明你至少認真去做了。

一個認真又積極學習的人不會被嘲笑看不起,那些既不會又渾水摸魚不努力的人才更讓人厭煩。

如果沒有當眾發言的能力,就算你再有能力也不會有大的發展,更別說低自尊了。

改變低自尊的狀態要從解決心理問題入手,必須接納自己的全部,包括完美和有缺陷的一切;要相信自己有實力,相信自己的看法對於群體非常重要。

當然,改變並不容易,尤其是重重壓力下。但世界上沒有越不過的高山,從現在立刻努力,明天一定會是更好的一天。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參考資料:《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些場景
    >關注免費訂閱最近看到了一組名為「內向者才可以看懂的幾個場景性格內向的人心思細膩,感情敏感,他們可以迅速察覺到周圍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改變。很多場景在外向的人眼裡或許很普通,可在他們眼中卻是別有深意,以下就是只有內向者才可以看明白的四個場景。
  • 心理學家:那些性格內向的人,最害怕做這四件事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性格不盡相同。有的人性格活潑外向,有的人則是孤僻內向。他們在面對生活困難時,處理方式和解決手段也不一樣。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有些人的行為舉止與常人不同,這類人極其內向,你不開口詢問,他們也不會主動來和你談話。
  • 心理學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
    她就是著名女演員奧黛麗·赫本,很難想像到電影裡面的優雅女神,現實生活中居然是個典型的內向型性格。實際上,在如今社會,人們總是願意把那些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不隨大流的人打上各種內向的負面標籤,譬如不合群,跟別人不一樣,孤僻等等。
  • 喜歡獨處的人很糟糕?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蘇珊·凱恩曾說過:內向性格並不是一種錯,安靜也可以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前段時間我辭職了,辭職之後便一個人待在出租房裡,精神的時候碼碼字,找一些資料,看一看書。累的時候睡一會,曬曬太陽,追會劇。餓的時候做個飯,或是點個外賣。有時候,好幾天不會出門,也不跟別人聊天,安安靜靜地待著。
  • 心理學家:具有這4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
    《運氣成分》作者—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心理學家理察-威斯曼通過對人類行為心理和性格的觀察研究發現,通常具這有四種性格特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分別是獨立性型、樂觀型、內向型和經驗型,我們將其簡稱為A、B、C、D四種性格。下面我們將對這四種性格進行詳細解析,看看你是否符合?
  • 「性格內向」10個有趣的心理學事實
    世界上大約有1/3到一半的人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內向的性格一直被一些思維僵化的人所誤解,同時內向的性格也充滿了神秘感。現代心理學對內向性格的取向、習慣和需求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給內向性格的人「正名」。下面就列舉了10個內向性格的心理學事實:心理學家認為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種內向的性格,因此他們對人群進行了問卷調查,分別問了他們對獨處時間的需求,他們多久會做一次白日夢等等問題。
  • 毛不易:內向只是性格,不是缺陷
    前段時間,話題#性格內向才不是缺點呢#衝上了熱搜,網友紛紛表示,「從小就被說太安靜、太內向。」「假裝外向,真的好累。」「我只是享受一個人的時光而已。」是啊,社會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外向的人。可是做個內向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 心理學家:真正容易導致抑鬱的心理不是內向,而是這個
    文/老K早上起床,翻看手機一個家長心理建設群,有個寶媽問:「患上抑鬱的孩子都什麼特點呢?」。群裡議論紛紛,結果大家一致給出意見是「內向的孩子最容易抑鬱」。但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為,首先大眾對內向者有個刻板印象,認為性格內向的人都是不善言辭,而且極其孤僻的,他們自然也是抑鬱症的首要侵襲人群。但根據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內向性格(Introvert)是極具開發潛力的,內向者如果能將自己的優勢運用得當,比外向者更有可能幹出一番大成就,很多時候,內向性格並不會阻礙一個人成功,同時內向也並非心理不健康的代表。
  • 性格內向的男人,追求女人的四個方法!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性格內向的單身男人居多,其實性格內向男人的短處在於既不能說又不會到,待遇見女人就會緊張或侷促,通常遇見越漂亮的女人越是如此,性格內向的男人要調整心態,畢竟凡事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性格內向的男人就可以把自己的性格優勢加以利用,盡而發揮出效能,將會扭轉在情場被動的局勢,為了助性格內向的男人早日擺脫單身,以下性格內向的男人,追求女人的四個方法還望你能銘記於心,到時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知乎上有個關於內向型性格的話題,裡面有網友分享了一封信,寫信人是一位CEO,一位性格內向的女性,讓我感觸很深。網友說她日常開會、談合作、團建,完全不像是內向的樣子啊!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寫了一封伴隨性格內向這個標籤的成長經歷的信。
  • 性格內向的人怎麼才能找到老婆?
    不知不覺身邊的小夥伴都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有人早已結婚生子,但還有些人連女朋友都還沒有。這不,昨天和一個朋友一起吃飯,他便向我問道:性格內向的人怎麼才能找到老婆?
  • 性格內向在社會上真的寸步難行嗎?
    內向這個詞從小就伴隨著我,也曾經認為大家對於內向的人總有偏見。小時候,我經常聽到爸爸媽媽為了我的內向而道歉,「對不起啊,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也不太叫人。」不幸的是,我身邊總是有別人家的孩子,媽媽會說,「你看看人家亮亮哥哥,跟小朋友們玩得多好。」
  • 性格內向不適合當領導,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職場謊言!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內向是悲觀,自卑,懦弱,沉默寡言,不擅表達,我們把所有壞的形容詞,都給了內向。我們認為性格內向的人都應該是職場「老好人」,總感覺內向的人比較自閉,沉默寡言,甚至比較膽小怕是,沒有擔當,不敢表達自己的工作思路,被同事欺負等等,我們把這些現象也都歸結給了性格內向。二. 但是,這些你所認為的內向,是真的嗎?
  • 心理學: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過著「高配」的人生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在心理學範圍認為:內向性格的人從來都不是「怪物」,而內向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只是與外向型的人獲取快樂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性格外向的人社會資源會很多,機會也會很多,但是並不代表性格內向的人就難以成功,反而性格內向的人會默默的提升自己,更加的注重細節,雖然總是沉默不語,但是他們會在本質上提升自己。
  • 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
    如何讓一個內向的人變外向?這4個方法幫你改變性格內外傾向!首先明確:天生內向的人不可能也沒必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外向的人!改變性格,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的只是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勢,讓自己獲得發展就好。因為,有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沒必要和自己娘胎裡帶出來的性格底蘊較勁!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受歡迎嗎?
    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就是:外向的人一般比內向的人更受歡迎。畢老師認為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首先,性格內向不是錯,它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其次,內向也是可以改變的,既然它是後天形成的,也就可以受後期生活的影響而改變。
  • 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應酬的人適合做什麼工作?
    全文總計1654字閱讀時間7分鐘首先可能要搞清楚一些比較客觀的內容,性格內向的人,並不是只有一種內向。看似不善於社交的人,並不代表不能社交,也不代表社交能力弱。內向的人分四種:只喜歡和熟人一起玩的人;充滿想像力和創意懶得社交的人;不喜歡在人多地方出現的人;大家不愛和他玩,導致被動內向的人。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讓領導和同事喜歡你?
    那麼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中究竟如何才能被領導和同事喜歡呢?記得以前很喜歡一首歌,名字叫做《野百合也有春天》,我覺得這幾個字用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合適,因為領導和同事未必都喜歡性格外向的人,那麼同樣的道理,我相信性格內向的員工未必大家就都不喜歡。
  • 讀完這篇文章,你還會認為你是內向性格的人或內向性格不好嗎?
    「內向型性格的人」往往在參加完一個大型的聚會,或者連續在公眾場合參加一些活動之後,都喜歡自己單獨相處一會兒,哪怕是自己一個人聽聽歌,玩玩手機,刷一刷抖音或者是靜靜的冥想,這樣的話,他們的精力才能夠恢復過來,不然的話,那他們就會陷入到一種自我的焦慮當中。
  • 性格內向的人總吃虧?這樣老掉牙的觀點可以翻篇了好嗎?
    他常在我怔怔想事情的時候,笑稱我是「思想家」,而以前我一直被攻擊為「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我覺得什麼東西在鬆動。我開始去琢磨,那張標籤背後是什麼。在大學的圖書館裡,我看了一些書。看到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這個世上沒有純粹的內向者或者外向者。同時,一些心理學家發現,有創造力的那些人,他們最擅長的是變換思維和提出想法,但是他們同時也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