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獨處的人很糟糕?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2021-01-07 珊珊的平凡故事

蘇珊·凱恩曾說過:內向性格並不是一種錯,安靜也可以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

前段時間我辭職了,辭職之後便一個人待在出租房裡,精神的時候碼碼字,找一些資料,看一看書。累的時候睡一會,曬曬太陽,追會劇。餓的時候做個飯,或是點個外賣。有時候,好幾天不會出門,也不跟別人聊天,安安靜靜地待著。

一個朋友知道之後,就勸我出去走走,天天待在家裡,面對一個環境,小心抑鬱。聽他絮絮叨叨的話語,仿佛回到了小時候,一心把我「趕」出家門的媽媽也是這個樣子。

在別的小朋友因為貪玩,經常不著家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待在家裡。在爸媽看來,我這個樣子,像是有自閉症似地,不出去玩,見人也不喜歡打招呼。擅長的事,莫過於發呆,給一本書就能坐一天。那個時候,爸媽經常把我「趕」出家,讓我出門玩。

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長大之後,也有很多人問我,你怎麼經常一個人待著?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低下頭暗暗臉紅,滿心的自責愧疚,檢討自己是不是人品真的很差。

因為在那個連去廁所就要成群結伴的高中時期而言,獨來獨往意味著是「異類」。有人投以鄙夷,有人投以同情,有人先入為主:差勁的一個朋友都沒。

因為在他們得眼裡,甚至是大多數人眼裡,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喜歡獨處的人也很糟糕。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不喜歡社交並不是一種缺陷。就像有些心理學說的那樣,性格內向的人只是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對性格內向的人有哪些方面的誤解?

心理學家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向性格,一種是內向性格。他說人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代表人的一種心理狀態而已。

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但對一般人而言,差別可就大了去了。在家長看來,外向的孩子的能說會道,討人喜歡。在老師看來,外向的孩子讓課堂的氛圍更好,團結同學。同時,對性格內向的人也有一定程度的誤解。

孤僻、冷傲、不合群、脾氣差

大學畢業散夥飯的時候,一位同學跟我說,剛認識我的時候,我總是獨來獨往,很少說話。給人一種很孤僻、冷傲、不合群的感覺。熟悉之後才發現,我也是一個可可愛愛的軟妹子,愛笑的很。

是啊,性格內向的人在公共場合,總會覺得不太自在。所以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表情,加之容易緊張臉紅,不喜說話。讓他人覺得孤僻、冷傲、不合群、脾氣差的感覺。

容易抑鬱、特別自我、不懂得團結協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些人認為性格內向=抑鬱,或是覺得性格內向的人佔抑鬱的絕大多數。此外就是覺得性格內向的人會特別自我,不懂得團結協作。

之前有一次部門聚餐,因為晚上不想吃飯、不想交際,也擔心回去太晚有安全問題,便婉拒了。然後有同事便在群裡艾特我,說我太自我,因為我讓部門聚餐不完整。

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一開始我很自責,但後來我好好想了想,聚餐本來就是自願的事情,我不想去僅代表我的想法,沒有損害其他人的任何利益。難道我不去,你們就吃不下飯?然後,我就在群裡給懟了回去。

所以說,很多人對內向者都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他們自我,不懂得團結協作。但真相是,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社交。

為什麼內向者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再次強調一遍,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並不是錯,沒必要刻意改變,安靜也可以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性格外向的人——喜歡社交——「充電」

在心理學看來,外向的人通過人際互動獲得能量,是「充電」的方式。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情,是他們的精力來源。並且,他們也擅長在討論中思考,而獨處會讓他們覺得不安和孤單。

性格內向的人——不喜社交——喜歡獨處——「充電」

對於性格內向的人而言,社交是一種「耗能」的情況。他們獨處的時候自在,大腦靈活,更容易展現自己的本事,所以他們不喜歡無謂的閒聊式的社交。對於他們而言,獨處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是獲得能量的方式。

社會心理學家米德認為,與外向者相比,內向者在與外界交流時,會損耗過多的能量。即使適應頻繁的應酬環境,但內心是相當牴觸的。

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外向者通過社交獲取能量,內向者通過獨處獲取能量,所以說,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因為那只會消耗他們的能量。

內向性格的人不喜歡社交,但並不是恐懼社交。不喜歡無畏的聊天,但並不是沒有朋友。我們並不需要為迎合別人,刻意改變。只需要暗自努力,讓自己越變越好。畢竟,內向並不會阻礙成功。

網友們,你們如何看待內向?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那些性格內向的人,最害怕做這四件事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性格不盡相同。有的人性格活潑外向,有的人則是孤僻內向。他們在面對生活困難時,處理方式和解決手段也不一樣。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有些人的行為舉止與常人不同,這類人極其內向,你不開口詢問,他們也不會主動來和你談話。
  • 心理學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
    前言《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美國版雜誌近期發表了題為《你絕對想不到的9位性格內向的名人》的文章裡,其中一位名人這樣說到「我喜歡獨處,喜歡和我的狗一起散步,一起欣賞樹木、花朵、天空……如果給我機會讓我從周六晚上獨自一人待到周一早晨,我會很開心。」
  • 獨處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麼樣?
    我個人就是一個非常喜歡獨處的人。如果家裡有吃的、有喝的,給我放假,我可以一年不出門。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享受。但是,無論多久不參與社交,一旦與人相處,我也沒有任何不適應。如果必要,也完全可以融入高頻率社交。不會變得孤僻。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受歡迎嗎?
    進入職場後,人際社交需求變大,使得年輕人越來越關注自己是否受歡迎。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就是:外向的人一般比內向的人更受歡迎。畢老師認為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首先,性格內向不是錯,它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
  • 寧可在失敗的社交哭,也不在成功的獨處笑?00後內向男孩手語@你
    01近日,一則00後內向男孩成國內首位手語翻譯的消息引起大家的關注。這位內向大男孩叫陳鑫,2001年出生,是南京一名大一學生。從小不喜歡與人接觸,有點外向孤獨症。視頻中,他一邊自我介紹,一邊打著手語。一點也找不到內向孤獨的影子。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看完豁然開朗
    要知道,一切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獨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喜歡獨處的人,不外乎三種,一是經歷了坎坷,看透一切的人,二是擁有聰明智慧的人,三是性格獨立,喜歡安靜的人。但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從來只學跟別人如何相處,卻不懂得與自己獨處,甚至害怕獨處。
  • 這個世界,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不公平的
    這大概就是性格內向的人,最好的寫照。 面對剛剛認識沒多久的新朋友,當對方邀請自己出去吃飯時,內向的人總是十分抗拒,他們並不擅長這種場合,也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但他們的內心,對於吃飯這件事是反抗的。
  • 不喜歡交朋友,只喜歡獨處的人,一般有四種性格特徵,你是第幾種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有一些朋友,性格比較內向,看起來很不合群。可他們的人生,未必是無光的,喜歡獨處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過得更好,只是他們不喜張揚。 李航是一個我行我素的男生,就算是在讀書期間,他也很少和同學們玩在一起,他的學習成績很好,每次都是班級第一。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從小到大,爸媽就一直在給我灌輸一種思想:「內向性格是缺點,你要改變」、「內向性格在社會中不受歡迎」、「優秀的孩子就應該善於自我展現,和誰都能打成一片」。長大後,社會給我們的壓力更大,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中,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很難,甚至是可恥的。
  • 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應酬的人適合做什麼工作?
    全文總計1654字閱讀時間7分鐘首先可能要搞清楚一些比較客觀的內容,性格內向的人,並不是只有一種內向。看似不善於社交的人,並不代表不能社交,也不代表社交能力弱。內向的人分四種:只喜歡和熟人一起玩的人;充滿想像力和創意懶得社交的人;不喜歡在人多地方出現的人;大家不愛和他玩,導致被動內向的人。
  • 心理學家: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些場景
    性格內向的人心思細膩,感情敏感,他們可以迅速察覺到周圍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改變。很多場景在外向的人眼裡或許很普通,可在他們眼中卻是別有深意,以下就是只有內向者才可以看明白的四個場景。內向的你是否有過這種體驗?其實是在恐懼,你不想和他人交流。對於內向的人來說,泛泛之交是沒什麼意義的淺社交,內向者和外向者不同,他們不喜歡和別人閒聊。
  • 心理學家:只有真正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內向的表現是不善言談、不善交際,其實,這並不是內向性格的絕對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內向性格是能量來源於自身的內在世界。那真正內向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從幾幅漫畫入手,來談談內向性格的人會有的四種表現。場景一:剛想出門時,聽到門外有鄰居走過,會等到聲音消失後才出去。
  • 別說自己是內向外向了,其實你可能是個中向性格的人!
    不要這麼快下定論 | 其實你可能是中向性格作者:迎刃簡介:迎刃,自信溝通教練,Linkedin專欄作者,簡書/豆瓣/百度/籤約作者微信公眾號:迎刃(ID:yingrendao);以自信/溝通/情感為核心的成長方法論。
  • 性格內向的人總吃虧?這樣老掉牙的觀點可以翻篇了好嗎?
    看到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這個世上沒有純粹的內向者或者外向者。同時,一些心理學家發現,有創造力的那些人,他們最擅長的是變換思維和提出想法,但是他們同時也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的痕跡。 因為內向對於創造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還看到,一些研究者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獨處的力量。
  • 心理學家:為什麼有的人看上去很友善,卻總是喜歡獨來獨往?
    我們身邊會存在這樣一些人,他們生活總是特立獨行,孑然一身,往往不會去參與一些什麼社交活動,只是自己去面對生活當中出現的種種。我們往往會給他們貼上一個「內向者」的標籤。 性格本無高下之分,內向與外向其實不存在哪個比哪個更好。
  • 性格內向在社會上真的寸步難行嗎?
    看到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這個世上沒有純粹的內向者或者外向者。同時,一些心理學家發現,有創造力的那些人,他們最擅長的是變換思維和提出想法,但是他們同時也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的痕跡。 因為內向對於創造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還看到,一些研究者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獨處的力量。
  • 毛不易:內向只是性格,不是缺陷
    內向是一個人的性格不是一個人的缺陷毛不易在一段採訪中說過,「我一直覺得,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就是性格的一種。」他坦然,自己也曾是個內向的人,不愛與人溝通,但漸漸地發現,這種性格也不是劣勢,更有利於自己的創作。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可謂是成功的人士,也曾坦言自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者。他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面這樣介紹自己: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或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
  • 心理學: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過著「高配」的人生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在心理學範圍認為:內向性格的人從來都不是「怪物」,而內向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只是與外向型的人獲取快樂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我們身邊有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他們不喜歡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也不喜歡嘈雜的環境,相比於這些,他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待著。
  • 「性格內向」10個有趣的心理學事實
    世界上大約有1/3到一半的人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內向的性格一直被一些思維僵化的人所誤解,同時內向的性格也充滿了神秘感。現代心理學對內向性格的取向、習慣和需求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給內向性格的人「正名」。下面就列舉了10個內向性格的心理學事實:心理學家認為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種內向的性格,因此他們對人群進行了問卷調查,分別問了他們對獨處時間的需求,他們多久會做一次白日夢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