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來自中原的農家媳婦來說,採茶的日子,就像是她的假日,是一個負荷沉重的農家主婦最能重溫少女時代的片刻。江南的四月比她老家可醉人多了。這裡的世界多麼賞心悅目,她覺得停下來四處望一望,心裡會充滿比拿到採茶工錢時更豐盛的愉悅……
醬紫FM出品
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紫薇
三月底,她就會把公公婆婆家的床單被褥全部漿洗一遍,蚊帳提前掛好,又將孩子們的春衫提前從樟木箱裡拿出來吹風,再替一兒一女理了發。她滷了大鍋牛肉,分成小包速凍,又將買回的鹼水面盤成蚊香狀,曬乾收起。她做這些,是在為南下採茶作準備。為此,她整個四月都不在家。
採茶的工資是每日結帳。對來自中原的農家媳婦來說,這筆收入,是她在大家庭中說話有底氣的理由。鮮葉過磅之後,茶業公司收鮮葉的人隨便抄起籮中的一小把鮮葉,湊鼻下細聞,又拈起一芽鮮葉,審視梗部有沒有指甲硬掐的痕跡。接著,收鮮葉的人下巴抬一抬,旁邊的財務就把現鈔遞過來了。
但她走之前,丈夫略有點不高興,說:「啥時候能不去採茶呢?這一個多月,孩子的功課沒人管,衣裳也沒人洗。每次我去收晾一家人的衣裳時都被村裡人取笑。都說採茶季一來,就能看出誰家掌柜的地位高低了。就算我不講究面子,你這肩周炎從冬天犯到現在,能吃得消?」
她整理著行李,頭也沒抬地回答:「吃得消。你總要學會獨立帶孩子的。我走開這一個月,是讓你有機會想一想,平常是不是太不把我的付出當回事了。我走了,這一大家子人都有機會想一想,是不是?」
丈夫臉上浮現出一點慚愧之色,又追問一句:「聽說到了茶園,蔥姜蒜都不能吃,護手霜上工前也要洗掉,你能習慣?」她沒頭沒腦地回應道:「說來也怪,到了茶園,空氣溼潤得發甜,蜜蜂來來往往,茶園邊上都有花樹、果樹,一個月不吃蔥包餅,我都不想念。咱家丫頭成績那麼好,將來我想她能考浙江大學。」
丈夫不吱聲了。連著四年外出採茶,老婆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他不太明白她在江南經歷了些什麼,為此,他刷抖音的時候,都格外留心網友們上傳的採茶視頻。
但她所經歷的採茶生活,當然比抖音視頻上展示的更辛苦。每支採茶隊伍有三五十人,茶園老闆騰出倉庫供大家歇息,睡的是上下鋪,由值班小組負責燒水做飯。
做中高檔綠茶的芽葉講究帶露採,中午氣溫特別高的時候,採回來的茶葉容易自動發酵。因此採茶女們都起早貪黑,每天早上5點,就睡眼惺忪地開始洗漱,5點半,就戴上護袖與遮陽草帽,腰裡別一個藤籮往茶園走。中午反而可以有一個長長的午休。
早上的芽葉品質最好,手指輕掐之間,似可聽見鮮甜汁液迸濺的聲音。她雙手作業,手指很快就變綠髮烏了。小組長們不停地吆喝著提醒眾人:「要專心,要勤力,採茶是按分量計酬的。明前茶是金,雨前茶是銀,五一節過後茶葉就快成燒火棍了。大家出來一趟不容易,要埋頭趕採,不要神遊天外……」她暗暗發笑,夥伴們都有三四十歲甚至四五十歲,怎麼就像早讀課上的小學生,被小組長們耳提面命地管著了?
她偏就是那個時不時會走神的人。她當然知道埋頭幹活收入會更高,也知道清明節之後,芽葉迅速膨大,收購價也一天比一天低。然而,江南的四月比她老家可醉人多了。這裡茶綠花粉,四周野崖上生滿了野杏樹和木本杜鵑,翠鳥、烏鶇和戴勝在枝杈上飛來飛去,婉轉啼鳴。有時,西邊山窪裡會湧出霧團,將遠處山坡上的採茶夥伴們都隱匿在雲霧之中;有時,東方那片晴朗的天空會堆積著玫瑰色的雲彩;有時,一朵孤雲從山那邊不疾不徐地飄來,它蔭蔽下的茶樹,顏色迅速變深,讓林間唱得正起勁的鳥,也迅速安靜下來。這裡的世界多麼賞心悅目,她覺得停下來四處望一望,心裡會充滿比拿到採茶工錢時更豐盛的愉悅。
採茶的日子,就像是她的假日,是一個負荷沉重的農家主婦最能重溫少女時代的片刻。她終於有機會擺脫是某人的妮子、某人的娘、某人的媳婦等角色,為自己選擇一段勞累又浪漫,且一力向前又單純自由的生活。她終於有機會站在大自然的核心,站在有花有鳥、有雲有茶的地方,直起腰來想一想,她想要的日子原本是什麼模樣。這個問題,她離開高中校園20年來,竟然很少有時間想起呢。
來源 | 羊城晚報 2020年05月24日A11版
文字 | 明前茶
封面圖 | 視覺中國
編輯 | 婷婷
校對 | 趙丹丹
審籤 | 魯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