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究竟有多恐怖?在朱元璋手中崛起後,為何又被封塵了?

2020-12-25 艾晨書館

1.錦衣衛的崛起

前面我們說過,為了拔掉功臣這些刺,朱元璋起用了胡惟庸這個刺頭青。可是,在拔刺的過程中,胡惟庸漸漸跋扈起來,並逐漸把持了中書省等核心部門。

胡惟庸已經成為大明朝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自然也就光榮的成為了朱元璋的首要打擊目標。可是,胡惟庸身為宰相,在文官系統權勢很大,要收拾他,用朱元璋以前慣用的文官打擊文官的辦法顯然不夠用。

那怎麼辦?

朱元璋決定起用另一批特殊的人。

說起來,朱元璋也用了很多特務,而且頗有不拘一格用人材的意思,比如他曾經啟用和尚去打探情報。朱元璋先生以前就幹過和尚,知道和尚這種人可以穿鄉越省而不被人懷疑,是優秀的特工人員。還有軍官、文官甚至宮女太監都充當過朱元璋的耳目,他們都有一個名字叫檢校。就是皇帝特派員的意思。

但朱元璋知道,這一次面對的胡惟庸異常強大,在朝中同樣擁有不少眼線。跟這樣的人鬥爭,單槍匹馬的檢校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有必要成立一個專業的特務機構去對付胡惟庸。

於是,在一個夜晚,朱元璋找來了儀鸞司的指揮使毛驤。告訴他,從今天開始,他的職責不僅僅是給皇帝開道,保衛皇帝的安全,還要負責偵聽天下的一切異動。而數年後,儀鸞司有了更為知名的名字:錦衣衛。

明朝成立後,朱元璋在京城設立上十二衛,其中的一衛為拱衛司,拱衛司又發展為親軍都尉府,後又更名為儀鸞司。在更名為錦衣衛後, 這個名字再沒有變動,一直伴隨著大明皇朝直到滅亡。這一支部隊也永遠是離皇帝最近的一支部隊。皇帝出行,離皇帝最近的持有大刀的侍衛人員就是錦衣衛。

朱元璋認為,只有這樣一支自己親自指揮的親衛部隊,才不會受到胡惟庸的影響。

於是,全新的錦衣衛產生了。新的部門當然有新的服裝:大紅蟒衣的飛魚服,意氣豐發的烏紗帽,也有全新的裝備:繡春刀。自然也得有新的名字:緹騎。更有新的任務,成為朱元璋的眼,成為朱元璋的耳,去打聽大明王朝每個角落裡發生的事情。

一名名緹騎出發了,他們隱身在黑暗裡,潛伏在各級官員所看不到的地方,源源不斷把官員或者百姓的一舉一動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當然,包括胡惟庸的。

2.跋扈的胡惟庸

胡惟庸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來臨,還是一如既往的老子天下第一。有意思的是,他還將毛驤收為心腹。指使他找一些不怕死的人給他幹活。

於是,胡惟庸那些不平庸的舉動很快匯總到朱元璋的案上。

有一天,胡惟庸的兒子出去騎馬,在南京環路上飈馬,馬技不過關,摔到馬下,不巧被馬車給輾死了。胡惟庸大怒,本來這種事應該歸刑部管,胡惟庸真要報仇,隨便打聲招呼,刑部的人給車夫判個死刑,還能包裝成寬大處理。可是胡惟庸嫌太麻煩,不必麻煩刑部了,直接把車夫弄死了。

這說是事,也是事,畢竟一條人命。說不是事,也不是事。當朝宰相殺個馬夫,誰又敢管?

朱元璋要來管。

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裡,朱元璋把胡惟庸叫過來。

胡惟庸也知道攤上事了,一個勁解釋,車夫闖紅燈,無證駕駛,可能還是酒駕……自己一激動,就激情殺人了。

朱元璋只說了兩個字:償命!

胡惟庸退下了,奇怪的是,朱元璋說得很兇,讓他償命,卻沒派人抓他。

胡惟庸放心了,皇上只是做做樣子,其實還是照顧我的。

於是,胡惟庸繼續在不平庸的道路上一路猛奔。

又有一回,佔城國的使者到京城進貢,胡惟庸沒讓使者給朱元璋叩頭,自己私下見了,就打發人家走了。

佔城國是越南的一個小國,說起來,就算報上去,朱元璋同志也不一定有功夫見。可是,見不見是朱元璋的事情,不讓見就是胡惟庸的事了。

朱元璋徹底爆發了,但他沒有把目標對準胡惟庸,而是對準了他曾經派進中書省,卻讓他失望的汪廣洋。而且也沒有用私見進貢使者的罪名。而是用毒死劉伯溫的罪名。

也不知道是查到什麼證據,竟然顯示汪廣洋跟毒死劉伯溫有關。汪廣洋就此被賜死。

這一下大家都知道了,皇帝準備收拾胡惟庸了,因為當年帶著醫生去見劉伯溫的,其實是胡惟庸嘛。

大臣紛紛揭發檢舉,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竟然查出汪廣洋的一個小妾陳氏是罪官的女兒。這下事大了。因為罪官之女只有兩個出路,一個是進宮洗衣服,一個是賜給立下戰功的功臣家。汪廣洋顯然不符合分配條件。

再一查, 這個人是胡惟庸分過去的。

夠了,私殺馬夫、截流貢使、瓜分國有資產犯婦,每一個都夠殺頭,胡惟庸的腦袋再硬,也該掉下來了吧。

但朱元璋還覺得不夠,因為他有一個理想,不僅僅是打倒胡惟庸,還要打倒胡惟庸背後的體制:宰相制度。

3.一場虛構的刺殺

按周禮的說法,宰相是與皇帝分治天下的。而朱元璋顯然不是一個願意分享的人。

那麼,怎樣才能通過打倒胡惟庸推倒整個宰相制度呢?殺個車夫,瓜分國有資產顯然是不夠的。

只有一個罪名夠,造反!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故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稱家裡的舊井湧出了醴泉,所謂醴泉,就是井水有點甜。胡惟庸稱這是祥瑞,邀請朱元璋前來視察並指導水井的工作。

朱元璋去了,走到西華門,也就是平時大臣上班進宮的門時,突然跑過來一個太監,上氣不接下氣,抓住朱元璋車駕的韁繩不讓走。

這是什麼情況?皇帝的馬車都敢攔。不等朱元璋吩咐,錦衣衛的人就一擁而上,一頓亂棍,將太監打得半死。這個太監叫雲奇,是東華門的守門太監,也就是傳說中的門衛,門衛為什麼攔駕呢?

雲奇被打得不成人形,話都說不出來,但手一直指著胡惟庸的家。朱元璋這才感覺不對勁。於是,站起來一看,大概朱元璋有千裡眼,一眼就發現了胡惟庸的牆上冒著槍尖。

朱元璋嚇出一聲冷汗,胡惟庸竟然給他設了一個鴻門宴!家裡有伏兵,準備刺殺他。

朱元璋立馬掉頭回家,然後下令抓捕胡惟庸!

很快,證據搜集上來,胡惟庸家有五百兵甲,甚至還有人告發,這些兵竟然都是日本來的倭寇。刺殺皇帝,裡通外國。夠了,胡惟庸死定了,宰相制度也可以扔到胡惟庸家那口有點甜的水井裡一起陪葬了。

這個故事相當驚險,但其實考證一下,是不太靠譜的。前面也說了,自從徐達請朱元璋看了一把刀,朱元璋就不隨便竄門了,何況這個時候,朱元璋跟胡惟庸已經感情破滅了,只差動手了。這個時候,別說胡惟庸家的井水有點甜,就算是冒茅臺,朱元璋也沒心思去

所以,這極可能是一個虛構出來的故事,其目的就是讓胡惟庸沒有翻身的機會。

不管怎麼樣,胡惟庸死了,宰相制度也廢了。但胡惟庸案才剛剛開始。因為朱元璋不會忘記胡惟庸是淮西集團的人,而淮西集團的團長是李善長。

4.最後一根刺

李善長也算是個人精了。當年跟著朱元璋搞革命,只是朱元璋圖書館的管理員,後來竟然一一步步成為了大明第一功臣。

朱元璋一提起李善長,就說這是俺老朱的蕭何。

李善長很受用,但他忘了一點,劉邦還殺韓信呢,何況朱元璋。

其實,李善長也確實善於長命百歲。他身邊的同事一個個被朱元璋打倒。劉伯溫死得不明不白,楊憲莫須有被打倒,汪廣洋成了下毒犯,胡惟庸直接被打成了造反派。只有李善長沒事,他的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他本人當了太子的老師。很明顯,朱元璋是要把李善長培養成善終之臣。

朱元璋對功臣們下手是狠了點,但他也需要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免得後人說他專門過河拆橋。

可是,後面還是出事了。李善長犯錯誤了。

這個事情還是受胡惟庸的牽連,具體來說,胡惟庸被判定造反,而胡惟庸還找了一個叫李存義小夥伴來共襄盛舉。而李存義正好是李善長的弟弟。

胡惟庸被處決後,李存義也被挖了出來。朱元璋想了一下,特地下詔,免死,流放算了。

很顯然,這是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這個時候,李善長應該給領導寫封感謝信,送個錦旗啥的,表示一下皇恩浩蕩,我們三百六十度如沐春風。

朱元璋發了赦免詔書後,一直坐在宮裡等感謝信,可是左等右等,都沒有來。

善長來上班,眼袋耷拉得跟蛋蛋袋一樣,就是不提這回事。

李善長壓根就沒想著要感謝領導。

李善長覺得完全沒必要啊,我弟弟是我弟弟,關我什麼事?我又沒造反。赦免他,是你的事情,跟我半毛錢的關係?

朱元璋怒了,這好比請人吃頓海鮮大餐,別人連個朋友圈也不發。

五年後,又出事了,李善長的親戚丁斌犯了點事。李善長給朱元璋打個報告,要求老朱看在自己面子上,赦免了丁斌。

可是,面子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個長在臉上的。

不提還擺,一提朱元璋就想起了五年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

你現在知道求我了啦。五年前,我放了李存義,你連個屁都不放,今天還指望我當好人!

朱元璋大怒,加重處罰丁斌,送到錦衣衛的詔獄裡學習學習。丁斌果然又供出了李存義當年那些事。雖然是老調重彈,但得看彈的是誰。

既然有人提了,那就徹底解決五年前的事吧。

李善長一家就此被團滅。

那年,他已經七十七了,再撐兩年,或者早死兩年,就沒這些事了。

當然,李善長這麼善於偽裝的人都被發現了,僅僅是刑部是辦到的。在朱元璋的後面,還有那一群穿飛魚服配繡春刀的人。

5.讓人色變的詔獄

錦衣衛四處潛伏,刺探情報,官員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沒有犯事,但朱元璋確實想找點事的人。那怎麼辦?還有詔獄呢。

錦衣衛下面有一個北鎮撫司,專門處理皇帝主抓的案件,稱為詔獄,實現了逮捕,刑訊、關押、處決一條龍服務。裡面提供各式服務,比較出名的有十八套。

比如挺棍、夾棍,腦箍、烙鐵及一封書、鼠彈箏,攔馬棍、燕兒飛或者灌鼻、釘指等等。包管站著進來,躺著出去。

到了後面,都打出了默契,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暗號:

一般人是:打著問。

重點服務對象加「好生」二個字,是好生打著問。

VIP用戶是:「好生著實打著問」,有了這七個字,跟中了七殺拳差不多,可以吩咐家人買棺材準備後事了。

要是在牢中受了刑怎麼辦?

有關係的可以送點藥,沒有的也可以自制,詔獄中的人自力更生,發明了輪迴酒。原料是十分綠色環保原生態的。據說生病時喝一口,含在嘴裡,必有奇效。後面的有一個叫章公綸的官員在錦衣獄裡呆了六七年,啥藥都沒有,一有頭昏胸悶眼花,馬上喝一杯輪迴藥,立馬見效。

日子一久,詔獄在監獄界如雷貫耳,被錦衣衛的緹騎抓到北鎮撫司的詔獄,住上兩天,如果被通知要移送刑部監獄,那簡直就是換到天堂一樣。

這說明,有比較才有真理。

有這樣的監獄做保證,錦衣衛的工作無往而不利,經過紮根基層,深入官場。錦衣衛創造性搞出了一個黑名單《昭示奸黨錄》,按單抓人,照人開打,打一個準一個。朱元璋的拔刺工作以及其它工作無不順利展開。光是胡惟庸案就消滅了三萬人。

那麼,錦衣衛在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不是會得到額外的獎賞呢?

有這個想法的人,那還是不太了解朱元璋啊。

6.塵封的繡春刀

隨著胡惟庸、李善長這些刺一一被拔掉,朱元璋把目標對準了另一批人。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人不是胡李的餘黨,而是首任錦衣衛使毛驤。他罪名竟然是與胡惟庸結黨。

沒錯,毛驤確實跟著淮西集團混了兩天,跟胡惟庸關係也很近,幫助胡惟庸對付個把人,也不是沒幹過,但他是臥底啊,是按朱元璋的指示去幹的啊?難道真的像電影《無間道》裡說的一樣,電腦裡的紀錄一刪,誰相信你?

反正,朱元璋一說毛驤是胡黨人士,人人都同意。胡黨的自不必說,這些年被毛驤整慘了,不少人還受過他詔獄的熱情招待。非胡黨的也不含糊,畢竟毛驤在主持倒胡主業時,還超範圍經營,抓了一些非胡黨的人。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要打倒毛驤?

這其實不是問題,打倒毛驤是朱元璋的一貫風格。不打倒才奇怪呢。

朱元璋要打完收工了。朱元璋搞這麼多事,不是想把這個世界搞亂,他只是想拔掉刺,現在連李善長這樣的陳年老刺都拔掉了,還留著錦衣衛這種大殺器,只能影響世界和平。

錦衣衛這把繡春刀是時候抹血歸鞘了。而抹血之前,第一個要抹殺的是毛驤。

沒辦法,毛驤這些年下手下狠,得罪人太多。再說,他知道的也太多了,不,怎麼開創明朝新局面。

於是,從大局出發,毛驤這位無間道型的錦衣衛指揮使只好犧牲了。

除掉了毛驤,朱元璋又幹了一件事。

洪武二十年,胡惟庸案徹底終結,朱元璋把所有的大臣請到了錦衣衛的詔獄,然後搬出錦衣衛的所有看家刑具。看到大臣變色的臉,朱元璋溫和的說道。你們不用怕,請你們來不是體驗詔獄生活的,而是見證一件事情。

朱元璋下令將錦衣衛所有的刑具燒掉,滾滾濃煙中,那些讓官員半夜都嚇醒,那些讓官員上班之前,要跟老婆交待後事的刑具化為灰燼。

飛魚潛水,繡春歸鞘,錦衣衛的歷史剛剛開始,就要結束了嗎?

沒有,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可能是開始的結束。

不用多久,大明朝的帝座上將坐上另一個人,一個將錦衣衛重新推到巔峰的人。在他的手上,錦衣衛將正式擊倒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成為大明刑律的真正執行者。也就在他的手上,另一個傳奇的特務機構將應運而生。

想要更多的了解大明這個神奇的王朝,當然還是首選《明朝那些事》。

這套書特點:

一,白話文翻譯,誰都能看懂。

二,精裝,無論是收藏還是饋贈,都很有面子。

三,名家編著,國學大家點評

這套《明朝那些事》厚厚九大本,僅售125元,原價可是297元呢。

相關焦點

  • 明朝的官員為何怕錦衣衛?看看錦衣衛的手段就知道他們有多恐怖了
    錦衣衛進行著監視大臣的任務,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宋濂的故事了。宋濂是開國元勳、朝廷重臣,他出身貧寒,性格非常質樸,朱元璋問他的事情他都如實回答,即使是家事也從不隱瞞。他曾經對別人說:「君猶父也,天也,其可欺耶?」有一天,朱元璋問他:「昨天飲酒沒飲酒,客人是誰,上的些什麼好菜?」
  • 明朝恐怖的錦衣衛:將犯人油煎(圖)
    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只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說白了,就是皇宮大殿上的樁子。   當然,這些「樁子」也非等閒之輩,一般都是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不了解明廷底細的人有一定的震懾作用。至於「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也是它為什麼能被人們牢牢記住的原因。
  • 明朝滅亡後,威風八面的錦衣衛都去了哪裡?他們都去了哪裡?
    在後來的歷史中,有不盡其數的明朝官員被他們「繩之以法」,因此,很多人稱錦衣衛為史上最恐怖的特務機構。  隨著錦衣衛的勢力不斷膨脹,到了洪武20年,朱元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錦衣衛現在太過嬌寵。  也正是由於錦衣衛的這些所作所為,所以在明朝的中前期,只要提及錦衣衛,沒有人不聞風喪膽。隨著歷史的演變,到了明朝中期。另一個機構崛起,接替了錦衣衛的勢力,這個機構就是東廠。 隨著太監掌權,東廠勢力迅速壯大,漸漸的錦衣衛就不吃香了,開始淪為了東廠的附庸。
  • 錦衣衛到底有多厲害?終於明白,明朝為什麼會滅亡
    錦衣衛,明朝著名的特務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 錦衣夜行,人人自危,兩興兩衰的錦衣衛
    整整二百九十年的跌宕起伏之中,錦衣衛從當初兵荒馬亂徵戰天下的檢校,到了後來統御天下,監察百官的特務集團,這個大明朝特有的防禦機構,不同於各個朝代的直屬組織,仿佛從朱元璋開始初次構想大明朝那一天開始就一直醞釀著。腰配繡春刀,身穿飛魚服,手握詔令,神色匆匆,夜晚無數人的消失,各個暗角的清除,血腥,仿佛看到一個恐怖的血色籠罩在每一個人的頭上,而執掌生死,看淡人生的帝王在護衛著自己心愛的寶物。
  • 令人聞風喪膽的大明錦衣衛,後來為何消失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為了能準確把控朝中大臣的一舉一動,防備大臣們結黨營私,開始從儀仗隊這種嫡系隊伍裡面,挑選出細作負責監視大臣們的日常生活,錦衣衛從此誕生。朱元璋創立錦衣衛開始,便已註定錦衣衛只對皇上負責,並且具備對大臣們的生殺大權。正因為錦衣衛相當於皇帝的眼睛,所以錦衣衛指揮使一般必須由親信擔任。錦衣衛貫穿了整個大明朝的始終,可以說無孔不入。
  • 明朝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它的權力會那麼大?
    相比漢王的狂野,趙王多了些細膩。這其實與趙王所在的工作地方,北鎮撫司有很大關係,那麼明朝政府機構中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他的權力會如此的大?明朝皇帝又為何要設立北鎮撫司?明太祖朱元璋坐上皇帝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和強化君主專制,自古以來封建王朝主要以兩個對矛盾為主線,一君權和相權,二中央和地方。明太祖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丞相設內閣,其意義就在於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皇帝手中權力變大了。
  • 讓人聞之色變的錦衣衛,到底是個多神秘的組織,權力到底有多大?
    近年來,有很多部關於錦衣衛的影視劇上映,錦衣衛似乎對我們來說似乎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他們有著通天的權力,可以肆意妄為,明朝時期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普通百姓對錦衣衛無不聞之色變。那麼臭名昭著的錦衣衛是誰成立的呢?成立的目的是什麼呢?擁有哪些權力呢?今天試著解析這些問題。
  •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明朝末期,以戰力最強著稱的錦衣衛究竟做了什麼?錦衣衛這個在明朝所誕生,而且是明朝獨有的機構,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明朝歷史發展的始終,到明朝滅亡之時,為何錦衣衛沒能夠為國而戰?想要明白其中的緣由,就要弄清楚錦衣衛發展的來龍去脈,以及這一特殊群體的主要職能。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設立了一個與後來的錦衣衛有著相似功能的機構叫做拱衛司,後又改名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主要的任務便是護衛皇帝的安全,沒有情報機關的特徵。
  • 明朝的錦衣衛,竟然敢自稱是萬歲?到底有多放肆?
    明朝的錦衣衛,竟然敢自稱是萬歲?到底有多放肆?古代的皇帝上位後都會恐慌自己的位置會丟掉,於是他們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比如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想讓眾群臣擁立自己,想壓制官員維護自己的權力,於是就創辦了錦衣衛,那麼什麼是錦衣衛呢?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 明朝官員背後,永遠有著一雙朱元璋的眼睛
    明朝建立後,錢宰被朝廷徵召,出任國子助教,後晉升博士,任職校書翰林,其《金陵形勝論》、《歷代帝王樂章》等著作深為皇帝賞識。錢宰發過一通牢騷,第二天還得照常上班,朱元璋見到他,一臉壞笑說:「昨日你那首詩寫得不錯哈?可是朕並沒有埋怨你遲到啊!
  • 錦衣衛
    所以,通過建立禮儀制度這個辦法,朱元璋想在道義方面佔據高地,為自己的軍事行動賦予更強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同時,吸引更多人投誠,繼續壯大隊伍。除了名頭上的東西,朱元璋也認識到,「禮儀」有很多實用的功能。在中國古代,禮儀就意味著秩序,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代表著穩定和有序。我們可能覺得朱元璋是個大老粗,出身貧苦人家,給地主放過牛,還在寺廟當過和尚,當皇帝後也是非常野蠻。
  • 「錦衣衛」作為明朝強大的特務組織,為何會在一夜之間遭遇團滅?
    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貫通古今,想找出一個能和朱元璋相比的人物,都少得可憐,可謂是鳳毛麟角。這位開創了大明王朝——中國封建歷史中最後一個漢王朝的草根皇帝,不僅僅只是登帝之路極具傳奇色彩,就連他在當上皇帝後的一系列措施和舉動,都無不彰顯著他的獨特魅力,這其中,就包括了建立錦衣衛。我們對於錦衣衛的認知,都是覺得這支隊伍非常神秘,實力恐怖,是封建古代王朝中的各路隊伍中最強悍的一批隊伍。不過,這支行蹤莫測的神秘隊伍,一開始並非是武裝部隊。
  • 從朱棣的「惡犬」紀綱說起,閒聊錦衣衛
    所謂「衛」者,皇帝親軍之謂也,但錦衣衛的使命主要不在於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而是專掌不法風聞之事。錦衣衛的最大頭目為指揮使,官居正三品,佐官有同知、僉事、鎮撫、千戶等,部屬有將軍、力士、校尉。錦衣衛下設經歷司與鎮撫司,經歷司主管文卷出入,而鎮撫司為其核心部分,職理獄訟,後分南北司,北司專理刑獄。
  • 明朝錦衣衛發明的「彈琵琶」,到底有多可怕?犯人撐不過1分鐘
    朱元璋創立錦衣衛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就面臨著疆域廣闊,民族眾多,統治階級人數較少的困境。因此忽必烈採取了四等人制,把全國的人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前兩個等級是統治階級,後兩個等級是被統治階級。
  • 亦正亦邪錦衣衛
    電影繡春刀劇照電影中威風凜凜人見人怕的錦衣衛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小編帶領大家到歷史中來一探究竟。大家都知道,明朝滅亡於農民起義軍闖王李自成手中,然而明末清初學術界,卻有另一種看法:「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廠衛就是明朝的特務組織東西廠和錦衣衛。錦衣衛是明太祖朱元璋親手創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特務組織,也是一個準軍事組織,主要有南北兩鎮撫司,首要職責是隨扈皇帝,另一個職責權利是偵緝和掌管詔獄。
  • 清朝入關後,曾令人聞風喪膽的明朝錦衣衛,到底去了哪裡?
    很多人在看完《錦衣之下》以後,都開始四處找資料,想要對明朝真實的歷史事實進行簡要了解,想知道明朝時期的錦衣衛,是否真的令人聞風喪膽,清朝入關以後,錦衣衛這一群體,又到底何去何從?最恐怖的特種組織在明朝,只要提起錦衣衛這三個字,無論男女老少,臉色都會為之驚變。因為在當時,錦衣衛是個非常恐怖的特種組織。
  • 明末搜出完整藍玉將軍人皮,朱元璋沒殺他為何朱標一死被滅三族?
    藍玉是明朝開國的大將軍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明朝建國之後被封為大將軍,這樣一位人物為何會被殺,藍玉死的冤不冤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一、 為什麼朱元璋要殺死藍玉藍玉之死與太子朱標的死有一定的利益牽扯,朱標自幼受到父親朱元璋的重視,在眾多皇子中只有他被視作皇位繼承人來培養,師從宋濂這樣的名家學習,朱元璋也有意放權給太子,他在外徵戰時可以讓朱標作為太子監國,培養其處理政事的能力。朱標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長為一個既有執政才能亦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
  • 明朝的錦衣衛,為何設有南北鎮撫司?他們的職權分工有何不同
    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也就是他的特務機關。他能夠通過錦衣衛,知道任何一位大臣的所有瑣碎事務,顯然是為了加強皇權才設立的。錦衣衛旗下,又設立了鎮撫司。鎮撫司的主要工作,那就是負責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比如說暗查官員的私事,逮捕、審問一些有疑點的官員。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
    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什麼是錦衣衛?錦衣衛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是不是各個武功高強?他們的武器是不是真的出神入化?為何能逍遙法外明目張胆?我們一起來解密。錦衣衛其實就是明朝的軍報搜集情報機構,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為了監察身邊大臣,以達到駕馭不法群臣目的的一個機構。我們知道朱元璋打下天下可不是全靠他的智慧能力,甚至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他身邊的得力幹將。這大明天下打下來,朱元璋的心裡並不踏實,那些和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可都是有能耐的人,他們知道如何打仗如何掌權,也知道如何犯上作亂。所以說這個錦衣衛的建立其實就是朱元璋收拾身邊大臣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