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光》意在表達人生總會有
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溫暖
該劇獲得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
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12月10日,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抗疫原創歌舞劇《相信有光》即將在廣州大劇院首演。據悉,該劇由廣州大劇院製作、原孵化團隊「玖肆原創」創作。
中國文聯加持廣州大劇院青年原創
上半年疫情讓劇場按下了「暫停」鍵,但創藝並未停止。廣州大劇院於2020年3月聯合多個孵化團隊,合作申報了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該舉措旨在依託廣州大劇院平臺,扶持創藝青年團隊創作展現新時代嶄新精神風貌的現實題材原創作品,用舞臺記錄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其中與「玖肆原創」合作申報的歌舞劇《相信有光》成功入選,獲得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該劇意在表達人生總會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溫暖。立意鮮明,緊貼時代脈搏,符合扶持計劃。」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在評語中這樣寫道。經過多輪劇本打磨、製作研討,該劇即將迎來首演。
《相信有光》,從一首歌到一部劇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來,沉寂的城市籠罩著陰霾。各地醫護人員發出的一封封請戰書,觸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也讓廣州青年動容。「『醫生,此去欲何?』『戰病疫,救蒼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正是這段壯士斷腕般的對話,點燃了廣州青年的心,一首原創歌曲《相信有光》在2月誕生,為那些與病毒搏鬥的人們打氣,也堅定著人們戰勝病毒的信念。歌曲甫一推出,在線上平臺的播放量就超過4萬次。每當與人聊起創作初衷時,創作團隊總會感慨道,「我們不是衝在一線的英雄,只想略盡綿薄之力。」
「我們需要更大的精神力量以打贏這場阻擊戰!」創作團隊隨後決定要延續歌曲《相信有光》的意義做一部歌舞劇。該劇以歌為引,取材於真人真事,以一位不幸被確診新冠重症的媒體人的視角講述了一段從絕望到希望的經歷,通過歌舞和戲劇的手法,捕捉人們內心深處對親情、友情、愛情的共鳴。
導師助力同行,致敬平凡英雄
目前該劇已創作完成,首演在即。在廣州大劇院的指導下,創作團隊邀請了擁有一定執導經驗的創作班底加盟,同時,高校大學生的參演讓該劇富有青春活力。
此外,廣州大劇院邀請了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梁軍、星海音樂學院現代音樂與戲劇學院副院長王虹以及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教師賈東霖博士對該劇進行了綜合指導,並在劇目連排階段對劇本創作、音樂表現力、舞蹈編排、舞臺調度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力圖幫助原創青年把他們首個歌舞劇作品呈現在舞臺上。該團隊作為非職原創團隊,創作與舞臺表演方面均存在經驗不足,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他們對劇本、表演、音樂與舞臺呈現正在做進一步打磨,期望讓作品以更好的面貌呈現給現場的觀眾。
「一開始是被歌打動,這個劇目名字的立意也特別好,希望接下來作為劇的呈現也可以溫暖人心。」幾位指導老師感嘆。劇中的演員在面試時也表達了他們對這次疫情的感觸和思考,希望通過參演該劇向英雄致敬:「不論是醫生、志願者,還是身邊的你我,大家的團結讓這座城市不是一座孤島。」
在這場戰「疫」中,每個堅守在平凡崗位上城市公共服務工作者都是英雄。為此,廣州大劇院將邀請100名環衛工人與城管隊員到現場觀劇,感謝他們至今仍奮戰一線,保持城市的整潔以及隔離點的環境衛生,也希望通過這場演出讓他們在劇場裡感受到「有光」的溫暖。
「周一星劇場」即將重新出發
由於疫情原因,為創藝青年提供展示舞臺的廣州大劇院「周一星劇場」未能在2020年如期啟動。但青春舞臺永不落幕,新一季「周一星劇場」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計劃將於明年上半年重新出發,擴大扶持範圍,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高校專業的與具有潛力的藝術人才及團隊,培養未來原創藝術中堅力量,力圖在新一輪的原創孵化計劃中迸發出璀璨的火花。
「周一星劇場」原創舞臺作品招募已開啟,在藝術領域具有一定造詣和較強創作能力的自薦團隊請將作品簡介、創作構思、劇本(已創作完成的可附上視頻、劇照)以及主創人員資質證明等相關材料發送至郵箱Youth-Theatre@gzdjy.org。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