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墩:湮沒千年的西周大型排房建築

2020-12-24 綠楊夜話

作者:楊星星

儀徵神墩遺址位於長江北岸的江蘇揚州儀徵市陳集鎮丁橋村,是保存較為完整的西周至春秋時代聚落遺址,現存面積1萬多平方米,文化層堆壓厚達6米多,地表可見夾砂紅陶、幾何印紋硬陶、黑皮陶等殘片。遺址位於一臺形高地之上,自北向南傾斜。遺址的北、東、西三面有河道及水塘環繞,北側最高處面積約1000平方米。

神墩遺址一角

1995年9月至12月,由南京大學歷史系專家進行考古發掘。《中國文物報》在1996年3月17日刊登了《儀徵神墩遺址發掘有重要發現》,文中提到:神墩遺址北部地層堆積相對簡單,在最北側耕土層下即為大面積的紅燒土建築基址。在偏南部位紅燒土堆積向下傾斜,其上疊壓較厚的是春秋早、中期文化層。這一片紅燒土基址為一組西北—東南走向的大型排房建築,東西殘長約21米,南北寬約5米,整組建筑北高南低,北側直接壓在生土之上,南側曾多次在原址上修補、重建,故打破關係(指晚期人類活動打破早期建設而形成的地層關係)相對複雜。神墩遺址上層的時代據出土器物等推斷不晚於春秋中晚期。最下層的時代據初步分析不早於西周早期,所以,整個遺址的年代大約是在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晚期。

神墩遺址碑

西周麋鹿骨戈

神墩遺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對了解儀徵西周、春秋時期的文化面貌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出土的西周麋鹿骨戈為全國考古首次發現。2006年6月,神墩遺址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品讀南京|從西周到明清,這些文物再現南京城演變史
    南京市文旅局供圖首展「考古前置」制度挽救諸多千年瑰寶在南京這個「古董鋪子」,你走過的每一寸土地,地下都可能藏著「寶貝」,就連我們逛了無數遍的紅山森林動物園,它所在的山麓也出土了80餘處考古遺蹟。西周的陶土石器、宋代的白瓷水晶、明代的琉璃金磚……正在六朝博物館展出的這200多件出土文物,都來自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019年開展的10個考古發掘項目。
  • 《龍嶺迷窟》最大的秘密,揭秘西周墓、龍骨天書、李淳風的關係
    西周墓、龍骨天書、李淳風有什麼關係?01西周墓和唐墓的真相魚骨廟下的古墓非常的神秘,地下不僅有唐墓的建築,還有西周的建築,西周的墓室,唐代的棺槨。結果建到一半,發現這裡曾經有一座西周墓,雖因不知名原因被破壞,但此處已經被使用過,不能再建陵,只能廢棄,再選其他風水寶地繼續修建。其實在劇中,西周墓的存在,遠比我們看到的更神秘。西周墓到底有什麼玄機,李淳風為什麼要改建西周墓?
  • 廣東「千年瑤寨」,綠水青山早已寫進她的名字
    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的南崗古排,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瑤寨,被譽為「千年瑤寨」。 南崗,瑤語含義為「留柴」,意為「砍柴的時候要砍一條留一條,不可以全部砍伐掉」,蘊含著先祖對後代子孫的諄諄教誨,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哲學。
  • 大型系列紀錄片《中國古建築 (2012)》全八集
    該片運用直觀3D動畫技術,結合歷史資料研究,真實再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歷程,為中國首個古建築領域大型傳承性紀錄片製作。  本片在全國各地共拍攝101處古建築,同時還運用三維動畫還原了消失的古建築面貌,採用高清格式為觀眾展現中國建築的細部和魅力,表現出中國古建築之「大勢」。本片製作團隊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資深導演和攝像師聯合組建。
  • 大型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全集
    《中國古建築》紀錄片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全片共分為《天覆地載》、《唐風詠時》、《卯木春雪》、《匠心獨運》、《夕陽凝紫》、《庭院深深》、《湖山品園》和《營造傳承》8集,分別從歷史、技藝、文化、傳承四個角度系統的向觀者介紹中國古建築的知識。
  • 五臺山佛光寺:全國最大唐代建築保存千年的秘密
    也是唐代僅存的四座木建築中最完整,最大的一座。衛星地圖下佛光寺被群山環抱最後,也是多虧了中國建築史上的泰鬥---梁思成及營造學社一行人。佛光寺的一些趣事佛光寺在中國的建築史上保持著多項的第一,其中之一就是擁有著中國最古老的木門。在大門的背後有著千年前唐人遊覽佛光寺所留的「塗鴉」,也正是這些所留字跡才推斷出東大殿正門在建造後就從未更換過,是唐代原物。
  • 奈斯定製—貨櫃房特色建築
    "貨櫃房"的美,是一種另類的工業+建築的美感,當冷冰冰的鋼鐵加入時尚、色彩、設計等方面的元素,你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好看的、新穎的、有特色的一個建築。今天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奈斯專屬定製貨櫃房—特色景區接待、辦公類型的貨櫃建築;
  • 易與西周人龍形玉佩
    易與西周人龍形玉佩西周人龍形佩是高古玉中常見題材,器形中有龍、鳳、虎和人的素材出現,其形常頭部盤有一龍
  • 歷史裡的京都,千年建築的靜默史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在所有人眼中,能代表日本的不是首都東京,而是「千年之都」京都。古稱平安京的京都,名字裡便流淌著歷史的古樸與厚重。歲月更迭,京都猶如一壇陳釀,在時光的浸潤下越發醇香,充滿了古典的韻味。
  • 西周時期教育體系,官學為尊
    到了西周時期,國家對教育機構更加重視,出現了真正具備系統的學校功能的教育機構。而「官學」的出現更是進一步奠定了教育機構的地位。所謂的「官學」指的就是「學在官府」,官府已經可以建設專門的公共建築用來進行教育和行政活動。相比之殷商時期,西周的官學已經有系統化、理論化、計劃性的教學活動。
  • 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構件,是必佩之玉
    璜是古代重要禮玉,西周時期玉璜多作組玉佩構件,是必佩之玉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西周玉器。1.西周龍紋玉璜特徵非常明顯的西周玉璜,美國博物館有不少精彩的收藏,芝加哥藝術中心收藏的兩件龍紋玉璜,可以說是西周玉璜的代表作。
  • 廢墟之美——千年吳哥窟
    廢墟之美 ——千年吳哥窟張金利柬埔寨王國,是一個貧窮落後,戰爭不斷,多災多難的國家。也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早在公元一世紀,柬埔寨就成立了統一的王國。我們下榻在暹粒(xian li)郊區的一個四星級酒店,酒店建築風格:標準的尖頂柬式建築。滿院子的熱帶植物翠綠蔥蘢,繁花似錦,環境優雅。衝浪遊泳池近2000平米。西餐、中餐俱全。服務熱情,非常溫馨。
  • 蒙山大佛可謂命運多舛,被湮沒了600多年,才得以重見天日
    蒙山大佛是極為罕見的開鑿於南北朝的大佛,歷史上,蒙山大佛可謂命運多舛,被湮沒了600多年才重見天日。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的近兩千年裡,寺院、佛塔、石窟、大佛屢廢屢建,不少佛教建築傳世至今。石窟中,如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都堪稱國之瑰寶;露天大佛中有聞名海內外的樂山大佛、榮縣大佛、龍門大佛,當然還有我們文中要說的蒙山大佛。蒙山大佛自元末所在寺院開化寺被毀後,湮沒於世長達600多年,那麼蒙山大佛最後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 琅琊臺考古:發現2000多年前「海景房」 青島的「龐貝古城」等待...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山東省考古院聯合開展的琅琊臺遺址2020年度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近日進入收官階段,記者現場見證:在琅琊臺臺頂區域發現的2000多年前的排水系統,以及柱礎、瓦當等建築構件;在臺西頭村亭子蘭發現的一處東周時期的廊房式建築基址,及板瓦、筒瓦、瓦當和陶豆碎片遺存,2000多年前的「海景房」和「濱海長廊」若隱若現,為青島古代歷史文化的豐富演進再添佐證
  • 在良渚,看世界|在洛陽博物館,看西周的玉琮和玉鉞
    洛陽是千年古都,藏品反映了華夏文明的起源和昌盛的歷程。洛陽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整體建築外觀為大鼎造型,採用了「鼎立天下」的設計理念。洛陽博物館的展覽,包括河洛文明展和珍寶館、漢唐陶俑館、唐三彩館、石刻館、書畫館、王繡牡丹藝術館、牡丹花都特產展七個專題陳列。
  •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西周玉器與商代玉器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收藏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自商周以來,結合人類文化活動的記錄的大規模普及和推廣,商代婦好墓出土了不同年代玉器,說明墓主人非常喜歡收藏古玉,更加證明古代人有收藏青銅器和玉器的記載。下圖片是西周和田玉雕刻的玉跪人,家傳古玉藏品分享鑑賞。
  • 百變大偵探湮沒攻略
    百變大偵探是一款劇本殺遊戲,劇本湮沒怎麼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百變大偵探湮沒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湮沒真相 湮沒兇手 莫凡 莫凡的故事: 大二因為被寢室的同學嘲笑是個「怪物」,而退學。
  • 西周的教育
    (一)教育特點:學在官府,官師合一1.學在官府西周時期,奴隸主貴族建立國家機構,設官分職,從事管理。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紀規章,有文字記錄,匯集成專書,由當官的來掌握。由於只有官府有學,民間私學無學術,所以要學習專門知識,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學在官府的原因:1)惟官有書,而民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