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供應鏈遭「大衝擊」!零部件廠「疫情性」虧損何時休?

2020-12-18 華強微電子

疫情的持續影響,讓國內整車零部件的供貨不足問題越來越嚴重,這種供貨不足甚至斷供而引發的產業鏈「蝴蝶效應」正波及全球。據2月13日,中汽協會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降幅十分明顯。而在2月第一周,全國乘用車的零售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據乘聯會數據,2月第一周(2月1日~2月9日)全國日均零售811臺,同比下降了96%;第二周(2月10日-2月16日)的情況較第一周有所好轉,日均零售量為4098臺,但同比仍下降了89%。

全球範圍內,更多世界級汽車品牌也多因中國的零部件供貨不足或中斷,陸續關閉多處的整車製造工廠。畢竟,如今全球汽車品牌對於中國零部件的供給依賴可謂越來越強,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在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額超過600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在華子公司對外出口佔40%,且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製造相關。而此次疫情重災區的湖北,也正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疫情衝擊下,大量零部件工廠的停擺加之復工的遙遙無期,頓時讓全球多家零部件大廠倍感壓力。

1、安波福

由於很多汽車終端企業對汽車銷量預期的持續下修,如今整車廠對零部件的採購也愈發謹慎,這自然對安波福這樣的全球汽車零部件大廠的業績造成較大影響。2月18日,安波福公開表示,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如今已導致公司營業收入減少1.5億至2億美元,營業利潤減少6000萬至8000萬美元。此前,安波福在其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預測,生產將推遲至2月9日,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將分別受到5000萬和2000萬美元的影響,本次的更新也說明了安波福對事態嚴重性評估的進一步加深。

而在SEC備案文件中,安波福還承認,由於現在預測客戶的工廠何時能夠全面復工仍存在困難,同時存在客戶需求降低以及額外的供應鏈中斷可能會其他地區的汽車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的潛在風險,公司的未來表現仍然具有不確定性。隨著疫情所造成的連鎖效應持續發酵,後續安波福的損失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持續衝擊整個2020年的銷量和業績。整體看來,營運壓力並不比2019年小。

2、京信和裕羅

線束作為汽車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因本次疫情影響,多家主要供應商的中國工廠延期開工,導致供給不足,這也讓不少整車企業也陸續關閉了部分產線,尤其是韓國車廠。據韓國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2018年韓國汽車製造商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2億美元的汽車零件,其中線束佔了絕大部分。一般來說,線束庫存保持在較低水平——線束的配線結構會根據車輛的型號和內飾而變化,從而難以管理大量庫存。

京信和裕羅作為韓國現代汽車的主要線束供應商,此次則因山東工廠的延期開工,對韓國現代汽車線束的供應中斷,這也倒逼現代幾乎放空了一半的汽車產能。而目前,為了加緊趕單,這兩家供應商京信和裕羅正努力提高在韓國和東南亞的工廠產量,以彌補來自中國的供應中斷。但目前,可以看到的是,韓國的疫情正愈發嚴重,這無疑將再度打亂這兩家線束大廠的規劃,後續的影響可能不可估量。

3、博世

作為全球汽車零部件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廠商,博世同樣對於中國市場十分依賴。2019年,博世亞太地區的銷售額達到225億歐元,其中100多億歐元來自中國市場,而且博世在本次疫情重災區的武漢也擁有兩家相關公司。

典型比如武漢博世華域轉向系統公司,截至2019年底,博世華域客戶主要涵蓋了大眾、通用、奔馳、本田等逾40家整車廠,部分產品出口至9個國家和地區。而在疫情爆發初期,博世集團執行長Volkmar Denner就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或將影響其全球供應鏈,我們需要等待事態的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汽車供應鏈將會中斷。」這也將對博世汽車零部件業務乃至大量的博世客戶的業績表現造成持續性的影響。

 4、匯大湖州

同樣,作為國內汽車零部件銷往世界級汽車品牌的代表企業之一,匯大湖州也受疫情影響停工而導致了訂單無法交付問題,這也使得其成為近段時間汽車供應鏈圈內皆知的代表性事件。

根據公開報導顯示,受疫情影響,匯大湖州因無法按時履行此前籤訂的「每周向法國標緻集團非洲工廠交付10000套轉向機殼體」的合同,除了需要承擔約240萬元的合同損失外,還要被追償因導致客戶生產線停產兩周而造成的約3000萬元等多重損失。比如,法國標緻集團非洲工廠系匯大湖州轉向機殼體的客戶之一。

為了幫助企業彌補損失,湖州貿促會在其官網上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申請中國貿促會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稱,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可向該會申請辦理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而匯大湖州則於2月1日就在中國貿促會線上認證平臺申請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並提供相應材料,經網上提交、網上審核環節,該企業於2月2日收到證明。但補助仍然是難以彌補匯大湖州已經受到的創傷,其後續的營運和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的風險。

5、偉巴斯特

此次疫情當中,偉巴斯特的經歷可謂頗為「驚魂」。該公司最初曾因1月21日在德國組織了一次培訓,一名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偉巴斯特中國員工參與其中,數天之內,這家企業被感染的員工數量增至10名(2名中國人和8名德國人),為防止「人傳人」擴散,偉巴斯已於1月29日-2月11日暫時關閉德國總部辦公室。

事實上,偉巴斯特在中國市場有11個工廠,目前上海、長春和瀋陽的辦事處和工廠已經於2月10日復工,其它城市將按照當地政府的通知陸續復工。而在此次疫情中,武漢工廠無疑受到的影響是最大,據悉該工廠也是偉巴斯特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一個工廠。其主要業務為生產汽車天窗、電加熱器及充電解決方案產品。其中,汽車天窗年產能達200萬套,高壓電加熱器年產能120萬套,充電樁60萬套。鑑於武漢工廠復工時間存在不確定性,與偉巴斯特合作配套的整車製造商比如奧迪和寶馬這類可能都將因此受到持續性的影響。

小結:

總之,疫情的肆虐對整車供應鏈帶來的損失已經成為事實。而從數據層面上來看,據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212家零部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損失最高的達到20億元人民幣,營收損失在2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企業佔比為16%。

湖北省作為疫情中心,同時也是中國汽車製造業省,頗具規模的企業多達1482家,其中不乏博世 、採埃孚、法雷奧、安波福、偉巴斯特、偉世通、佛吉亞等零部件巨頭。依託武漢「九省通衢」的地理優勢,正常時期,每天會有大量的零部件從這裡運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最後用到各個整車廠的生產線上。基於這樣的規模,全省僅車企停工一天,造成的損失就無法估量。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湖北省內的疫情形勢仍頗為嚴峻,因此越來越多的整車供應鏈企業在重要生產基地難以及時復工的情況下,如何去彌補如今已造成的和後續的持續性損失,也成為目前全球汽車供應鏈亟需共同應對的關鍵難題。

相關焦點

  • 蘋果電動車或明年9月問世 臺廠供應鏈已全面爆單
    根據供應鏈透露,臺廠由於擁有車電、動力馬達、電池、充電與車身系統等完整的供應鏈,且歷經特斯拉多年磨合,使得蘋果優先選擇臺廠進行合作。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組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近期積極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組件廠提出要求備貨,入列首波供應鏈,後者已陸續接到試樣訂單或開始小量出貨,預料放量出貨與商機效益明年放量,2022年全面爆發。
  • 整車廠不做動力電池 真的只是因為不同行業嗎?
    純電動車行業的主機廠和動力電池之間,關係是否真的如此簡單?要解釋這個問題,先要談談供應鏈供應鏈的概念大家很清楚,長久以來,純電車主機廠和動力電池企業之間一直以供應鏈的身份綁定。字面意義上看,供應鏈就是你給我錢我給你貨那麼簡單的持久合作關係,但供應鏈的本質應該是什麼?作為主機廠如何管控供應鏈,同時很好地管控庫存?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報告:解析非電池零部件最強阿爾法
    伴隨國內自主品牌整車廠的壯大,自主品牌崛起之路上行業集中度 不斷提升,加大內功修煉、提高產品質量成為拓寬供應鏈下遊、搶佔市場份額的不 二法門。 (1)汽車空調:HVAC領域以外資合資為主,壓縮機、電子膨脹閥領域本土龍 頭成功切入。汽車空調中一般價值量較大的HVAC空調模塊與壓縮機供應商並為主 機廠Tier 1,其他零部件由Tier 2、3供應。
  • 肺炎疫情影響持續惡化 全球零部件供應問題齊發
    日本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倚重,使其註定無法逃過這場始於武漢的「新冠肺炎劫」,日產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2月20日,彭博社報導稱,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日產用於全球汽車製造的約800個零部件均在湖北省生產,若該省的零部件工廠在2月21日後還不能復工,日產可能面臨嚴重的零部件短缺情況和大範圍的工廠停工。
  • 「價格戰」拖累盈利、存貨應收壓頂,歐菲光「蘋果依賴症」何時休?
    迎著智慧型手機零部件不斷迭代的風口,歐菲光每進入一片新領域,都像一隻巨大的鯰魚,不僅搶佔了市場份額,還蠶食了本就微薄的毛利。為此,業內人士將其稱為「價格殺手」。 「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使歐菲光的市場規模得以擴大,但其毛利卻持續較低,上市十年,淨利潤最高也不足8.5億元。
  • 蘋果造車消息「捲土重來」 2024年發整車可能性有多大?
    12月21日周一,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引述供應鏈消息,蘋果公司預計在明年9月發表蘋果汽車(Apple Car),比原先預期提早至少兩年。報導還稱,Apple Car首款原型車已有數十輛在美國加州進行了秘密測試,蘋果近期業已向不少臺灣汽車零部件廠商提出備貨要求。
  • 【衝擊】華為新禁令衝擊臺日韓264億美元零部件銷售;三星和SK海力士已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出貨華為;傳海思將從臺灣運回麒麟等晶片
    1、日經:華為新禁令即將生效,衝擊臺日韓264億美元零部件銷售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最新禁令將於9月14日正式生效,如果華為生產中斷,將衝擊在中國臺灣地區、日本、韓國供應商合計每年 264億美元的零部件營收。
  • 2020供應鏈預警普惠汽車製造
    第二次是在落雨的冬季,我們深入到武漢光谷高新技術區探訪了兩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蓋瑞特動力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和李爾汽車零件(武漢)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在疫情影響下,武漢地區首批覆工復產的企業。他們在疫情期間與整車企業進行合作、協同的過程,其實也呈現了汽車供應鏈合作機制、運行方式、風險管控的日常。
  • 商贏環球股票遭問詢 未帶ST何時休?
    商贏環球股票遭問詢 未帶ST何時休?作為一家1999年就上市的大企業,從它的主營業務來說,真的是一家全能公司。賣過塑料板、PVC板和碳纖維製品、也賣過螺紋鋼、金礦石和金精粉,還賣過蘋果酸和服裝。業績也很魔幻,一直保持著「一年虧損,一年盈利」的規律,且盈利的年份基本都有併購、處置資產等重大事項出現。即使這樣,商贏環球也一直沒有帶上ST的帽子。俗話說窺一斑而知全豹,就從2016年說起,關於商贏環球的「獨家操作」。
  • 推動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Momenta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獲「鈴軒獎」
    1月18日,2018鈴軒獎頒獎盛典暨第三屆中國汽車零部件論壇隆重舉行,Momenta因為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榮獲「2018鈴軒獎 中國汽車零部件探索類年度貢獻獎」。在本屆鈴軒獎中,一共有21家企業憑藉優秀的產品和技術獲得各類獎項,汽車商業評論評價這「代表著當年度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先進水平」。獲獎名單中包括了博世、偉世通、法雷奧等全球頂級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Momenta也有幸成為本屆鈴軒獎中唯一入選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 博俊科技創業板上市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
    一方面,整車製造與技術創新以零部件為基礎,而零部件的創新與發展又能推動整車產業的發展。隨著各大跨國汽車公司生產經營由傳統的縱向一體化、追求大而全的生產模式逐步轉向精簡機構、以開發整車項目為主的專業化生產模式,整車製造公司大幅降低了零部件自製率,與外部零部件製造企業建立了配套供應關係,形成了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模式,這大幅推動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市場發展。
  • 中國汽車供應鏈正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中國汽車供應鏈峰會在...
    11月26日,中國汽車供應鏈峰會暨第五屆鈴軒獎頒獎典禮活動在武漢經開區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中國汽車行業知名汽車專家、主機廠研發負責人、採購負責人以及汽車零部件企業負責人共計500人參加峰會。這是中國汽車界最具專業的零部件大型創新交流論壇。
  • 臺媒:華為明年手機市佔恐劇降,臺廠面臨轉單陣痛期
    儘管華為訂單缺口可能會被小米、OPPO、vivo等手機品牌填補,多數臺廠供應鏈氣氛雖不悲觀,但仍必須面臨訂單轉換的陣痛期。新禁令將在明(15)日生效。屆時凡是採用美國技術及軟體的晶片製造商,都需經過美國政府許可,才能出貨給華為。分析師預估,中國臺灣、日本以及韓國的華為供貨商每年價值合計264億美元的零部件營收勢必受到衝擊。
  • 無錫新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高端項目相繼落地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復甦乏力,整車市場趨於飽和的背景下,新區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卻「逆勢」上揚,龍頭高端項目相繼落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和供應鏈,一個輻射長三角的高精尖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正在形成。數據顯示,今年1—5月,電裝、ITT、法雷奧、摩比斯等新區重點汽車零部件企業同比增幅均超過了20%。
  • 農業銀行供應鏈融資助力瑞立逆勢增長
    今年1-4月,雖受疫情影響、行業下行衝擊,但瑞立不僅實現了逆勢飄紅,而且仍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今年有望繼續增長20%。  瑞立「亮眼」的產銷成績,大大增強了瑞立的戰略合作銀行――農業銀行與瑞立深化合作的信心。
  • 視頻|中國(無錫)汽車零部件採購配套對接大會舉行
    ,旨在搭建汽車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共話新形勢下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協同創新和供應鏈穩定,共商配套對接合作新機遇,共同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本次大會以「暢通國內大循環,引領產業新發展」為主題,蔚來、吉利、奇瑞、合眾、上汽、陝汽、江淮等重點汽車整車企業、一級和二級供應商採購部門和研發部門相關負責人,汽車零部件企業代表等350餘位嘉賓齊聚無錫
  • 車企復工復產進行時:零部件供應在恢復,料本月汽車銷量大降
    廣汽集團生產線正式開工,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廣汽菲克廣州工廠正式復產;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絕大多數辦公場所已經重新開放,位於瀋陽的兩個整車生產廠和一個發動機生產廠也已逐步恢復生產;豐田汽車在華的4座工廠,位於長春和廣州的兩家整車工廠也於2月17日正式開工,位於天津的工廠於2月18日重啟;日產汽車、本田汽車、馬自達汽車在國內的工廠也部分復工復產。
  • 瑞瑪工業:直接客戶主要是國內外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公司回答表示,1、公司的直接客戶主要是國內外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向整車廠供應包括公司產品在內的產品,公司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目前尚未直接與恆大合作,基於商業保密要求,公司也未向下遊客戶統計和披露具體供應新能源整車廠的情況;2、公司移動通信設備相關的項目,包括《新建濾波器生產項目》、《新建5G陶瓷介質濾波器生產項目》、《研發技術中心建設項目》等涉及移動通信設備的業務進展順利
  • 廣東鴻圖與三家供應鏈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抱團取暖新模式
    此次,廣東鴻圖、廣汽埃安、鴻勁鋁業、上大鑫侖(廣東)四家企業強強聯合,實現了從生產原料、模具設計、新能源汽車結構件、整車廠供應鏈的一體化,為後疫情時代產業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開創了「抱團取暖」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