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阿河丨大家

2021-02-19 當代

我這一回寒假,因為養病,住到一家親戚的別墅裡去。那別墅是在鄉下。前面偏左的地方,是一片淡藍的湖水,對岸環擁著不盡的青山。山的影子倒映在水裡,越顯得清清朗朗的。水面常如鏡子一般。風起時,微有皺痕;像少女們皺她們的眉頭,過一會子就好了。湖的餘勢束成一條小港,緩緩地不聲不響地流過別墅的門前。門前有一條小石橋,橋那邊儘是田畝。這邊沿岸一帶,相間地栽著桃樹和柳樹,春來當有一番熱鬧的夢。別墅外面繚繞著短短的竹籬,籬外是小小的路。裡邊一座向南的樓,背後便倚著山。西邊是三間平屋,我便住在這裡。院子裡有兩塊草地,上面隨便放著兩三塊石頭。另外的隙地上,或羅列著盆栽,或種蒔著花草。籬邊還有幾株枝幹蟠曲的大樹,有一株幾乎要伸到水裡去了。

  我的親戚韋君只有夫婦二人和一個女兒。她在外邊念書,這時也剛回到家裡。她邀來三位同學,同到她家過這個寒假;兩位是親戚,一位是朋友。她們住著樓上的兩間屋子。韋君夫婦也住在樓上。樓下正中是客廳,常是閒著,西間是吃飯的地方;東間便是韋君的書房,我們談天,喝茶,看報,都在這裡。我吃了飯,便是一個人,也要到這裡來閒坐一回。我來的第二天,韋小姐告訴我,她母親要給她們找一個好好的女用人;長工阿齊說有一個表妹,母親叫他明天就帶來做做看呢。她似乎很高興的樣子,我只是不經意地答應。

  平屋與樓屋之間,是一個小小的廚房。我住的是東面的屋子,從窗子裡可以看見廚房裡人的來往。這一天午飯前,我偶然向外看看,見一個面生的女用人,兩手提著兩把白鐵壺,正往廚房裡走;韋家的李媽在她前面領著,不知在和她說甚麼話。她的頭髮亂蓬蓬的,像冬天的枯草一樣。身上穿著鑲邊的黑布棉襖和夾褲,黑裡已泛出黃色;棉襖長與膝齊,夾褲也直拖到腳背上。腳倒是雙天足,穿著尖頭的黑布鞋,後跟還帶著兩片同色的葉拔兒。想這就是阿齊帶來的女用人了;想完了就坐下看書。晚飯後,韋小姐告訴我,女用人來了,她的名字叫阿河。我說,名字很好,只是人土些;還能做麼?她說,別看她土,很聰明呢。我說,哦。便接著看手中的報了。

  以後每天早上,中上,晚上,我常常看見阿河挈著水壺來往;她的眼似乎總是望前看的。兩個禮拜匆匆地過去了。韋小姐忽然和我說,你別看阿河土,她的志氣很好,她是個可憐的人。我和娘說,把我前年在家穿的.那身棉襖褲給了她吧。我嫌那兩件衣服太花,給了她正好。娘先不肯,說她來了沒有幾天;後來也肯了。今天拿出來讓她穿,正合式呢。我們教給她打絨繩鞋,她真聰明,一學就會了。她說拿到工錢,也要打一雙穿呢。我等幾天再和娘說去。

  她這樣愛好!怪不得頭髮光得多了,原來都是你們教她的。好!你們盡教她講究,她將來怕不願回家去呢。大家都笑了。

  舊新年是過去了。因為江浙的兵事,我們的學校一時還不能開學。我們大家都樂得在別墅裡多住些日子。這時阿河如換了一個人。她穿著寶藍色挑著小花兒的布棉襖褲;腳下是嫩藍色毛繩鞋,鞋口還綴著兩個半藍半白的小絨球兒。我想這一定是她的小姐們給幫忙的。古語說得好,人要衣裳馬要鞍,阿河這一打扮,真有些楚楚可憐了。她的頭髮早已是刷得光光的,覆額的留海也梳得十分伏帖。一張小小的圓臉,如正開的桃李花;臉上並沒有笑,卻隱隱地含著春日的光輝,像花房裡充了蜜一般。這在我幾乎是一個奇蹟;我現在是常站在窗前看她了。我覺得在深山裡發見了一粒貓兒眼;這樣精純的貓兒眼,是我生平所僅見!我覺得我們相識已太長久,極願和她說一句話--極平淡的話,一句也好。但我怎好平白地和她攀談呢?這樣鬱郁了一禮拜。

  這是元宵節的前一晚上。我吃了飯,在屋裡坐了一會,覺得有些無聊,便信步走到那書房裡。拿起報來,想再細看一回。忽然門鈕一響,阿河進來了。她手裡拿著三四支顏色鉛筆;出乎意料地走近了我。她站在我面前了,靜靜地微笑著說:白先生,你知道鉛筆刨在哪裡?一面將拿著的鉛筆給我看。我不自主地立起來,匆忙地應道,在這裡;我用手指著南邊柱子。但我立刻覺得這是不夠的。我領她走近了柱子。這時我像閃電似地躊躇了一下,便說,我.我.她一聲不響地已將一支鉛筆交給我。我放進刨子裡刨給她看。刨了兩下,便想交給她;但終於刨完了一支,交還了她。她接了筆略看一看,仍仰著臉向我。我窘極了。剎那間念頭轉了好幾個圈子;到底硬著頭皮搭訕著說,就這樣刨好了。我趕緊向門外一瞥,就走回原處看報去。但我的頭剛低下,我的眼已抬起來了。於是遠遠地從容地問道,你會麼?她不曾掉過頭來,只嚶了一聲,也不說話。我看了她背影一會。覺得應該低下頭了。等我再抬起頭來時,她已默默地向外走了。她似乎總是望前看的;我想再問她一句話,但終於不曾出口。我撇下了報,站起來走了一會,便回到自己屋裡。

  我一直想著些什麼,但什麼也沒有想出。

  第二天早上看見她往廚房裡走時,我發願我的眼將老跟著她的影子!她的影子真好。她那幾步路走得又敏捷,又勻稱,又苗條,正如一隻可愛的小貓。她兩手各提著一隻水壺,又令我想到在一條細細的索兒上抖擻精神走著的女子。這全由於她的腰;她的腰真太軟了,用白水的話說,真是軟到使我如吃蘇州的牛皮糖一樣。不止她的腰,我的日記裡說得好:她有一套和雲霞比美,水月爭靈的曲線,織成大大的一張迷惑的網!而那兩頰的曲線,尤其甜蜜可人。她兩頰是白中透著微紅,潤澤如玉。她的皮膚,嫩得可以掐出水來;我的日記裡說,我很想去掐她一下呀!她的眼像一雙小燕子,老是在灩灩的春水上打著圈兒。她的笑最使我記住,像一朵花漂浮在我的腦海裡。我不是說過,她的小圓臉像正開的桃花麼?那麼,她微笑的時候,便是盛開的時候了:花房裡充滿了蜜,真如要流出來的樣子。她的發不甚厚,但黑而有光,柔軟而滑,如純絲一般。只可惜我不曾聞著一些兒香。唉!從前我在窗前看她好多次,所得的真太少了;若不是昨晚一見,--雖只幾分鐘--我真太對不起這樣一個人兒了。

  午飯後,韋君照例地睡午覺去了,只有我,韋小姐和其他三位小姐在書房裡。我有意無意地談起阿河的事。我說:

  你們怎知道她的志氣好呢?

  那天我們教給她打絨繩鞋;一位蔡小姐便答道,看她很聰明,就問她為甚麼不念書?她被我們一問,就傷心起來了。.

  是的,韋小姐笑著搶了說,後來還哭了呢;還有一位傻子陪她淌眼淚呢。

  那邊黃小姐可急了,走過來推了她一下。蔡小姐忙攔住道,人家說正經話,你們盡鬧著玩兒!讓我說完了呀--我代你說啵,韋小姐仍搶著說,--她說她只有一個爹,沒有娘。嫁了一個男人,倒有三十多歲,土頭土腦的,臉上滿是皰!他是李媽的鄰舍,我還看見過呢。.好了,底下我說吧。蔡小姐接著道,她男人又不要好,盡愛賭錢;她一氣,就住到娘家來,有一年多不回去了。

  她今年幾歲?我問。

  十七不知十八?前年出嫁的,幾個月就回家了,蔡小姐說。

  不,十八,我知道,韋小姐改正道。

  哦。你們可曾勸她離婚?

  怎麼不勸;韋小姐應道,她說十八回去吃她表哥的喜酒,要和她的爹去說呢。

  你們教她的好事,該當何罪!我笑了。

  她們也都笑了。

  十九的早上,我正在屋裡看書,聽見外面有嚷嚷的聲音;這是從來沒有的。我立刻走出來看;只見門外有兩個鄉下人要走進來,卻給阿齊攔住。他們只是央告,阿齊只是不肯。這時韋君已走出院中,向他們道,

  你們回去吧。人在我這裡,不要緊的。快回去,不要瞎吵!

  兩個人面面相覷,說不出一句話;俄延了一會,只好走了。我問韋君什麼事?他說,

  阿河囉!還不是瞎吵一回子。

  我想他於男女的事向來是懶得說的,還是回頭問他小姐的好;我們便談到別的事情上去。

  吃了飯,我趕緊問韋小姐,她說,

  她是告訴娘的,你問娘去。

  我想這件事有些尷尬,便到西間裡問韋太太;她正看著李媽收拾碗碟呢。她見我問,便笑著說,

  你要問這些事做什麼?她昨天回去,原是借了阿桂的衣裳穿了去的,打扮得嬌滴滴的,也難怪,被她男人看見了,便約了些不相干的人,將她搶回去過了一夜。今天早上,她騙她男人,說要到此地來拿行李。她男人就會信她,派了兩個人跟著。那知她到了這裡,便叫阿齊攔著那跟來的人;她自己便跪在我面前哭訴,說死也不願回她男人家去。你說我有什麼法子。只好讓那跟來的人先回去再說。好在沒有幾天,她們要上學了,我將來交給她的爹吧。唉,現在的人,心眼兒真是越過越大了;一個鄉下女人,也會鬧出這樣驚天動地的事了!

  可不是,李媽在旁插嘴道,太太你不知道;我家三叔前兒來,我還聽他說呢。我本不該說的,阿彌陀佛!太太,你想她不願意回婆家,老願意住在娘家,是什麼道理?家裡只有一個單身的老子;你想那該死的老畜生!他捨不得放她回去呀!

  低些,真的麼?韋太太驚詫地問。

  他們說得千真萬確的。我早就想告訴太太了,總有些疑心;今天看她的樣子,真有幾分對呢。太太,你想現在還成什麼世界!

  這該不至於吧。我淡淡地插了一句。

  少爺,你那裡知道!韋太太嘆了一口氣,--好在沒有幾天了,讓她快些走吧;別將我們的運氣帶壞了。她的事,我們以後也別談吧。

  開學的通告來了,我定在二十八走。二十六的晚上,阿河忽然不到廚房裡挈水了。韋小姐跑來低低地告訴我,娘叫阿齊將阿河送回去了;我在樓上,都不知道呢。我應了一聲,一句話也沒有說。正如每日有三頓飽飯吃的人,忽然絕了糧;卻又不能告訴一個人!而且我覺得她的前面是黑洞洞的,此去不定有什麼好歹!那一夜我是沒有好好地睡,只翻來覆去地做夢,醒來卻又一例茫然。這樣昏昏沉沉地到了二十八早上,懶懶地向韋君夫婦和韋小姐告別而行,韋君夫婦堅約春假再來住,我只得含糊答應著。出門時,我很想回望廚房幾眼;但許多人都站在門口送我,我怎好回頭呢?

  到校一打聽,老友陸已來了。我不及料理行李,便找著他,將阿河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他。他本是個好事的人;聽我說時,時而皺眉,時而嘆氣,時而擦掌。聽到她只十八歲時,他突然將舌頭一伸,跳起來道,

  可惜我早有了我那太太!要不然,我準得想法子娶她!

  你娶她就好了;現在不知鹿死誰手呢?

  我倆默默相對了一會,陸忽然拍著桌子道,

  有了,老汪不是去年失了戀麼?他現在還沒有主兒,何不給他倆撮合一下。

  我正要答說,他已出去了。過了一會子,他和汪來了,進門就嚷著說,

  我和他說,他不信;要問你呢!

  事是有的,人呢,也真不錯。只是人家的事,我們憑什麼去管!我說。

  想法子呀!陸嚷著。

  什麼法子?你說!

  好,你們盡和我開玩笑,我才不理會你們呢!汪笑了。

  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談到阿河,但誰也不曾認真去想法子。

  一轉眼已到了春假。我再到韋君別墅的時候,水是綠綠的,桃腮柳眼,著意引人。我卻只惦著阿河,不知她怎麼樣了。那時韋小姐已回來兩天。我背地裡問她,她說,奇得很!阿齊告訴我,說她二月間來求娘來了。她說她男人已死了心,不想她回去;只不肯白白地放掉她。他教她的爹拿出八十塊錢來,人就是她的爹的了;他自己也好另娶一房人。可是阿河說她的爹那有這些錢?她求娘可憐可憐她!娘的脾氣你知道。她是個古板的人;她數說了阿河一頓,一個錢也不給!我現在和阿齊說,讓他上鎮去時,帶個信兒給她,我可以給她五塊錢。我想你也可以幫她些,我教阿齊一塊兒告訴她吧。只可惜她未必肯再上我們這兒來囉!

  我拿十塊錢吧,你告訴阿齊就是。

  我看阿齊空閒了,便又去問阿河的事。他說,

  她的爹正給她東找西找地找主兒呢。只怕難吧,八十塊大洋呢!

  我忽然覺得不自在起來,不願再問下去。

  過了兩天,阿齊從鎮上回來,說,

  今天見著阿河了。娘的,齊整起來了。穿起了裙子,做老闆娘娘了!據說是自己揀中的;這種年頭!

  我立刻覺得,這一來全完了!只怔怔地看著阿齊,似乎想在他臉上找出阿河的影子。咳,我說什麼好呢?願命運之神長遠庇護著她吧!

  第二天我便託故離開了那別墅;我不願再見那湖光山色,更不願再見那間小小的廚房!

  1926年1月11日作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實秋 ,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1922年,與葉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次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著有《歐遊雜記》《倫敦雜記》《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為中國現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選自《朱自清全集》

本期微信編輯:孟小書

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故事丨有個女孩叫阿河
    歡歡她本就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兒,對情愛一竅不通,一點都沒瞧出我的異樣,其實我自己也清楚,我對阿河最多是好感,談不上十分地喜歡。回屋時,我對歡歡隨口說了一句:阿河要收拾乾淨,一定是個不得了的美人。歡歡倒記在了心裡,第二天阿河敲我門喊我吃早餐時,我嚇了一跳,第一眼沒有認出她來,以為是歡歡的某個女同學,穿著洋裝小白裙,頭髮直直的,還飄著香味。
  • 朱自清《阿河》|終是廊外紛飛燕,入不了堂客的眼
    當阿河的頭髮還猶如枯草之時,那已泛黃的黑色棉襖已經將「我們」之間化開界線,正在看報的「我」是一句話也不願和她講。而當阿河做了大改造之後,頭髮服帖了、身姿影綽了、就連她的笑,也如同那盛開的桃花一般。「我」的目光,便再也不願從她的身上離去。然,造化弄人。縱使阿河再怎麼聰明能幹,再怎麼轉盼流光,也終是擺脫不掉命運的捉弄。
  • 朱自清散文集初探
    《朱自清散文集》是2006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自清。主要收錄了朱自清的作品。本書主要為收集朱自清先生的精選優秀散文作品。基本信息編輯推薦作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樹立了"白話美文的模範"。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給後人留下了近200萬字的文學遺產。然而,他對中國現代新文學的突出貢獻,無疑則是他所擅長的散文小品。
  • 被摔兩次的「阿河」死了
    療養時被驚擾 「阿河」26日在運送過程中摔出車外受傷,臺中市農業局27日找到一個廢棄魚塘,作為「阿河」的「水療病房」。沒想到吊掛鐵鏈在吊起貨櫃時突然斷掉,「阿河」連同貨櫃約從2米多高掉落地面。 據報導,命運多舛的「阿河」,在魚塘療養一夜,28日下午開始進食,先吃了一顆蘋果,食慾大開,又再吃了一些牧草。
  • 河馬阿河摔死 天馬牧場不起訴惹爭議
    臺中地檢署表示,經解剖證實河馬「阿河」死於交通意外,非飼主虐待或故意騷擾,天馬牧場負責人張俊結獲不起訴處分。(江詩築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去年12月,天馬牧場的明星河馬「阿河」因園區歲修,在移送苗慄途中跳車摔落路邊,痛苦的表情讓大家好心疼,隨後又在送往魚塭照護時,因貨櫃吊孔斷裂,讓「阿河」二度重摔死亡,牧場負責人張俊結依違反「動物保護法」移送法辦,臺中地檢署今天偵結表示,經解剖證實「阿河」死於交通意外,非飼主虐待或故意騷擾,張俊結獲不起訴處分。
  • 臺灣受傷流淚河馬「阿河」已暫時被安置(圖)
    獸醫師細心先檢查阿河的傷勢。      獸醫師先檢查阿河的傷勢,並對於外傷部分先給予敷葯。  據臺媒報導,針對昨天河馬摔出車外,撞斷牙齒還在路旁流淚,引起動保團體及各界的關注,今天台中市政府農業處、中興大學野生動物學系、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單位,前往天馬牧場舊場區,關心受傷河馬「阿河」的現況。並緊急尋得一處位於大甲的廢棄魚塭,做為阿河的治療場所,將於下午搬運。
  • 讀朱自清自編文集,緬懷大師遠去的背影
    今年是文學大家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逝世70周年!在他生前,曾親自編選、出版文集十二種,經精心校訂、重新出版,成就《朱自清自編文集》叢書,力求還原朱自清作品原貌,以紀念文壇巨擘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逝世70周年。
  • 愛寫作的筆桿子丨徐嘉璐:朱自清故居遊記
    2019-05-07 16:2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義烏新媒體小記者 徐嘉璐2月18日,我在浙江溫州,一個沉澱了歷史和文化的城市,遊覽了朱自清故居。當天下午,姑姑和姑父帶著我和表弟首先來到了府前街。
  • 朱自清小學編寫的《吾師朱自清》文化讀本發布
    劉冠霖 攝朱自清先生寫下了《說揚州》《揚州的夏日》等諸多與揚州有關的優美散文,創作了現代漢語散文中的若干經典,至今影響深遠;他不吃「嗟來之食」的民族氣節,深為國人所敬仰……昨天下午,「文脈傳久遠,教益永流芳」——主題教育成果展暨新書發布會在揚州市朱自清小學舉行。由揚州市朱自清小學編寫的《吾師朱自清》文化讀本正式發布。
  • 朱自清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朱自清公園」揚州開園
    圖為11月22日,朱自清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朱自清公園」揚州開園。 薛雨露 攝中新網揚州11月22日電 (記者 崔佳明)11月22日,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今天,以先生命名的公園在揚州建成開放,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揚州市代市長夏心旻和朱自清嫡孫朱小濤等共同為「朱自清公園」開園。朱自清出生於1898年11月22日,原籍浙江紹興,他在揚州生活、求學、任教長達16年,對於揚州的情結,先生在《我是揚州人》中寫道:「我家跟揚州的關係,大概夠得上古人說的『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了。」字裡行間表達了先生對揚州的眷念之情。
  • 狷者朱自清 | 葉兆言
    兒子印象中,朱自清也應該是這麼一個背影,他的朋友說起來,總說他不高的個子,白白的,人長得很結實,做事很認真,喜歡喝一點酒。這當然是抗戰前。抗戰後,剛剛50歲的朱自清成了一個瘦老頭,體重只有30多公斤。 這或許是中國教授們抗戰前後的最好寫照。抗戰前,教授絕對是個人物,吃香喝辣,生活優裕,可是和日本人一打仗,教授便得為衣食操心。
  • 朱自清與俞平伯的友誼
    朱自清與俞平伯同為北京大學校友。俞平伯比朱自清小兩歲,但卻比朱自清早一年考上北京大學。1919年12月,俞平伯從北京大學畢業。朱自清則是在1920年,從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不久,杭州第一師範請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代為物色教員,蔣夢麟向杭州第一師範推薦了俞平伯與朱自清。後來,俞平伯因故在杭州任教不足半年便辭職北歸。但從那時起,他與朱自清便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 你寫我讀·聲臨其境丨匆匆——朱自清
    匆  匆朱自清《匆匆》表現青年知識分子對未來的求索。朱自清的內心充溢著苦於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沉淪, 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義」 立場上執著地追求著。
  • 朱自清與陳竹隱的婚姻
    不錯,這些文字出自朱自清之手,筆下的這個名字是陳竹隱,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彼時,陳竹隱還沒嫁給他,想到還沒來得及享受浪漫,就要成為六個孩子的繼母,陳竹隱猶豫了。朱自清覺察到了陳竹隱的擔憂。於是,他更加殷切地給她寫情書。「隱,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我更喜歡看你那暈紅的雙腮,黃昏時的霞彩似的,謝謝你給我力量。」
  • 朱自清為什麼改名?
    朱自清生於1898年11月,卒於1948年8月,終年51歲。剛出生時,其父朱小坡為其取名「朱自華」,源自蘇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因算命先生說他五行缺火,又起號為「朱實秋」。這一面是因「秋」字半邊有「火」,一面取「春華秋實」之意。
  •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
    朱自清兒時上揚州梅花嶺,在史可法衣冠家前雪地上用小樹枝寫下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為林庚《中國文學史》作序稱:「文學史之研究,得有別的許多學科做根據,主要是史學,廣義的史學。朱自清原名「朱自華」。1917年報考北大,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他便取屈原《楚辭·ト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 朱自清散文裡的花兒
    關於這一段落的日記,後來朱自清的嫡孫朱小濤先生告訴我:日記是有的,家裡人對這一時段的一些內容不願意公開,故未出版面世。對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世亦有些許微言者,如蘇淵雷在《小品妙選》後作者傳略中說到,朱自清的「散文亦秀逸有致,稍乏筆力」。「秀逸有致」是沒錯的,說「稍乏筆力」,我不敢苟同其觀點。
  • 懷念朱自清:日子如輕煙 氣節存世間
    8月12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72周年紀念日。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他以散文著名,情感真摯;他致力國學研究,恪守治學傳統;他堅守氣節和情操,憂國憂民。50年人生匆匆,朱自清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遺產,平淡中流動著感人至深的情韻;他的學術風範和人格魅力,也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中國文化長河裡熠熠生輝。
  • 一篇《背影》,我們都被朱自清騙了
    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朱自清20歲,剛剛他加入《新潮》詩社,開始創作新詩。1920年,朱自清在書店看到一本書《韋伯斯特英語大辭典》,他特別喜歡這本書,但售價14塊。14塊相當於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朱自清買不起。朱自清割捨不下那本書,想來想去,想到了結婚北上時父親送的那件紫色大衣,於是狠心拿去當鋪當了14元。
  • 朱自清第二任妻子陳竹音為6個孩子做繼母,與朱自清同病相憐16年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也沒能逃脫這樣悲慘的命運,但他後來遇到了愛他的陳竹隱。朱自清一成年,就娶了父母指定的姑娘。孝順的朱自清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只好下定決心與一個素未謀面的女人共度一生。最後,在家人的安排下,朱自清嫁給了吳仲謙。與其他人相比,朱自清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