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記錄了2013-2016年一家人平凡,溫暖的四個春節,四個春天。和很多家庭一樣,兒女奔波各地,父母留守故鄉。貴州的小鎮,山水之間,鳥語花香。與很多家庭不同的是,這個家充滿了藝術氣息,爸爸會演奏各種樂器,媽媽會唱各種小調和流行歌。哥哥,姐姐,弟弟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也有耳濡目染的影響。爸爸和媽媽經常去山裡打野菜,遊玩。雲海,松濤,山野,叢林,還有爸爸和媽媽時而興起的歌聲和舞蹈。他們相互扶攜,走過大半生。
春節,同樣是盼著兒女歸來。爸爸媽媽一起燻臘肉,做魚,滿滿一桌子。每次離開,叮囑兒子多帶幾節香腸,目送孩子離開,卻又久久望著車子離去的方向。
日子平淡,寧靜。炊煙起,碗匙聲,煙火氣。夜幕臨,鳥蟲息,人睡去。清晨始,露珠凝,又一日。時光流轉,匆匆來去。
劇中最傷痛的是姐姐的去世,從醫院的陪伴照顧到喪事的結束,沒有別的電影藝術渲染的感情呈現,卻飽含人世間最真的情,最痛的割捨。姐姐的遺憾是沒能好好孝敬爸媽,彌留的最後還對著鏡頭強顏歡笑,生死無奈。爸爸媽媽因為女兒的生病和離去滄桑了許多。風中父親的白髮和母親每日給女兒準備的三餐無一不讓人落淚。
逝者已逝,生者繼續。爸爸媽媽將女兒墓碑前的荒地平整出來,種上了樹,草,和蔬菜。春天種下,夏天長成,秋天除掉枯萎的秧苗和雜草,冬天,在一片雪白中拄著拐杖拂去女兒墓碑上的落雪。
第四個春天,又來了,沒有一個春天會遲到。而我們卻在一個個四季的輪迴裡經歷著不可預知的悲與歡,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終也活成了別人眼裡的故事。爸爸欣喜地喊媽媽來看燕子又來了,樓頂的臘梅也已開放。爸爸又拿出落灰一年的笛子,拉起塵封的風琴。媽媽又戴上老花鏡,坐在縫紉機前,做著未來孫子的小花鞋。生活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