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第1期丨一條評事街,半部城南史

2020-12-28 新華日報出版部

1934年,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發表《南京》一文,感慨「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在「古董鋪子」裡生活的南京人,無疑是幸福的:日常路過的街巷,都曾見證歲月滄桑;習以為常的地名,背後卻有成串的故事……

探秘歷史變遷,守護城市記憶。今天,新華夜歸人新推「南京地理」欄目。第1期要說的是城南老街——評事街。

1937年南京城市地圖中的評事街一帶。

溯 源

從「皮市街」到「評事街」

南京老城南,曾經是保留歷史街巷和傳統民俗最好的區域,其中評事街又最有代表性,可謂「一條評事街,半部城南史」。

評事街南起昇州路,北至建鄴路(笪橋),長五百多米,歷史悠久,文脈深厚。

據記載,「評事街」最早被稱為「皮市街」。元朝時期,不少來自北方的牧民在此聚集定居,他們習慣吃牛羊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皮毛交易市場,這條街巷就被稱為「皮市街」。

元滅明興,「皮市」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越做越大,成為南京「九市」之一,皮革作坊和皮貨交易生意紅火。只是後來因地方口音轉變,「皮市街」漸漸變成了「評事街」,其中一段又被稱為皮作坊。

《正德江寧縣誌》就有記載:「皮作坊在縣西北,西通評事街,東通帽兒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裡曾短暫改名立新街,後又恢復評事街原名。

1888年的評事街街景。

文 脈

燈市曾與夫子廟齊名

南京秦淮燈會源遠流長,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提倡元宵賞燈,南京「秦淮燈火(彩)甲天下」的美譽遠近聞名,直到今日,元宵節賞燈,依然是南京人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

如今南京人賞燈,基本上都是去夫子廟或老門東,而在清代,南京評事街的燈市也非常紅火,並有老字號「明角燈店」。

潘宗鼎《金陵歲時紀》記錄:「正月初八、十三、十五皆燈節,天青街白衣庵最盛,評事街江西會館、門東長生祠亦然。」

清代甘熙在《白下瑣言》中記載:「笪橋燈市,為金陵一勝。正月初魚龍雜沓,有銀花火樹之觀,然皆剪紙為之。若彩帛燈,則在評事街迤南一帶,五光十色,尤為冠絕。」由此可以想像當年燈市的盛況。

萬壽宮(江西會館)。朱偰攝

建 築

為慈禧慶壽建萬壽宮

明清時期,評事街地處鬧市,曾有不少老建築,其中最為知名的是萬壽宮,相傳是兩江總督府為慈禧慶壽而造。

石三友著《金陵野史》記載:「評事街南段萬壽宮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築,為祝賀西太后壽辰而建成的。每逢元旦或其他盛大慶典,自兩江總督以至各府道的文武百僚,都要全副儀仗,到萬壽宮恭請聖安,儀式極隆重。」

清朝末年,很多江西瓷器商人在南京推銷景德鎮瓷器,他們集資將萬壽宮改為江西會館,並精心裝修,將江西的瓷器運用於照壁等處,顯得流光溢彩。甘熙《白下瑣言》就記載:「江西會館大門外花門樓一座,皆以磁砌成,尤為壯麗。」

著名學者朱偰先生在《金陵古蹟名勝影集》中留存了一張江西會館的珍貴照片。

除了萬壽宮,位於評事街的著名建築還有明代「瞻雲樓」和「宴園」,只是世事滄桑,如今都已片瓦不存了。

夕陽下的評事街。

逸 事

《新民報》副刊改名《評事街》

評事街還與中國報業有過一段故事。

民國時期,評事街上曾有幾家晚報報館,其中有著「副刊聖手」之稱的張慧劍,在此將《新民報》副刊改名為《評事街》,傳為美談。

張慧劍是南京人,1904年出生於城南白酒坊,他是著名報人、作家、評論家,因與張友鸞、張恨水同在《新民報》任職,被稱為「新民報三張」。

抗戰勝利後,張慧劍在南京主編復刊的《新民報》副刊,他將討論社會問題的副刊改名《評事街》。「評事街」既符合副刊針砭時弊的主旨,而且借用了城南的評事街地名,一語雙關,頗受好評。1956年,張慧劍回到南京老宅定居。

正在修繕的評事街40號老建築。

未 來

保護「一路、兩街、十三巷」

對老南京人來說,評事街一帶曾經是美食的天堂,是繞不開的城南記憶。「最地道」的南京板鴨、「最有南京味」的牛肉、外焦裡嫩的牛肉鍋貼……應有盡有。

如今的評事街,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鮮。幾百米長狹窄的巷子,兩旁老屋牆壁斑駁,拆遷工地一片狼藉,收舊貨、搬家的三輪車往來不絕,嘈雜紛擾,和附近光鮮的熙南裡街區形成鮮明對比。

破舊的評事街,未來在哪裡?

根據規劃,評事街片區將變身集老字號、特色餐飲、文化旅遊等為一體的歷史文化休閒街區。重點保護「一路(昇州路)、兩街(評事街和絨莊街)、十三巷(大板巷、千章巷等)」的格局。

評事街還有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綾莊巷31號民居),64處已公布還未定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以及一處歷史建築(大板巷35號民居),都在保護範圍。

此外,街區的古井、古樹,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地名、傳統民俗技藝、院落空間及相應的生活方式,都將予以保護。

我們期待著評事街的新生!

編輯:胡成效

相關焦點

  • 老城南發現張金沙題字,南京曾有「半城」招牌都是他寫的
    現代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 劉靜妍 文/攝)南京老城南的磨盤街附近,江蘇商檢賓館已關門很久,最近油布招牌已拆除。有市民留意到,立體字招牌下方,正好覆蓋了6個書法大字。現在露出了「魚」和「房」兩個字,右邊還有清晰的小字落款「八五老人 張金沙」。
  • 《美術研究》丨2020年第6期目錄
    《美術研究》丨2020年第6期目錄 2020-12-19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截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前後38年的時間裡,在我國的南京、上海、北京、天津、武漢、重慶、廣州、廈門、青島、煙臺、瀋陽、大連等大中城市,相繼湧現出一大批民國建築.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截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前後38年的時間裡,在我國的南京、上海、北京、天津、武漢、重慶、廣州、廈門、青島、煙臺、瀋陽、大連等大中城市,相繼湧現出一大批民國建築.
  • 守護家族文化 挖掘南京「城南舊事」
    守護家族文化 挖掘南京「城南舊事」作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千百年來一直保持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文化傳統。不久前,南京舉行了陳作霖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活動,以褒揚在陳氏家族綿延200多年的不輟文脈中,陳作霖對南京地方文獻作出的巨大貢獻。誠如南京史志工作者金戈所言,更多如陳氏傳承有序的名門望族之後,秉承共同的家族記憶和文化認知,為古都南京留下獨特而風格鮮明的 「城南舊事」。
  • 守護家族文化遺產,挖掘南京「城南舊事」
    不久前,南京舉行了陳作霖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活動,以褒揚在陳氏家族綿延200多年的不輟文脈中,陳作霖對南京地方文獻作出的巨大貢獻。誠如南京史志工作者金戈所言,更多如陳氏傳承有序的名門望族之後,秉承共同的家族記憶和文化認知,為古都南京留下獨特而風格鮮明的 「城南舊事」。
  • 國慶消遣計劃|南京這6條美食路線,你知道嘛?
    南京「酒釀圓子」第1名的酒釀元宵先來一份,晶瑩剔透的湯底,飄著滿滿的小圓子和紅豆,賣相相當不錯。名聲在外的烏飯糰緊實軟彈,油條酥脆,裹在飯糰裡也沒有變軟影響口感,和肉鬆搭配滿口酥香。一旁的評事街,也有兩家人氣很高的美食——老太皮肚面&章雲板鴨。zan半個烤鴨前脯,澆上靈魂滷汁,配一碗三鮮皮肚面,放一勺靈魂辣油,這是南京人心中的滿足感。
  •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這裡有一條民國街,免費拍照
    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是一座擁有2600多年建城史和500多年建都史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六朝古都」之稱。旅遊景點很多,無論是自然還是人文景觀都很豐富,除了著名的夫子廟和中山陵之外,國家4A級景區南京博物院也是很值得參觀的。
  • 木小雅的音樂分享會將在南京舉辦,快報名來現場聽《可能否》《城南謠》
    ——木小雅木小雅 ,南京獨立唱作人,代表作《可能否》《城南謠》《時光是座博物館2019年1月6日,其歌曲《可能否》獲得英國Q雜誌Q China2018年度音樂盛典最佳獨立原創單曲獎。2019年1月20日,其歌曲《可能否》獲得「硬地圍爐夜·2018年度網易雲音樂原創盛典」年度十大歌曲獎、年度熱評單曲獎。《可能否》動人的旋律撥人心弦,這麼具有感染力的歌曲離不開木小雅對詩的熱愛。
  • 繁華深處的街巷①│舌尖上的三七八巷:煙火氣裡的老城南記憶
    南京有著近2500年的建城史,老城區每一條街名幾乎都有歷史的淵源,每一個牆根幾乎都有美麗的傳說,每一處院落幾乎都有動人的故事。街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藏著幾輩人的記憶,藏著我們兒時的歡聲笑語,承載著一座城市最為細膩、廣闊而深厚的文化。從今日起,石頭記欄目推出《繁華深處的街巷》系列報導,打撈歷史的碎片,一探街巷的時光變遷。
  • 南京主城南煥新升級大翻身
    在這樣的背景下,位於河西旁、南京主城南板塊的中海城南公館,引起買房人極大關注,業主來自河西的佔比高達30%。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海城南公館所在位置,位於河西新城、南京南站、軟體谷三核交匯處,「金融+科技+交通」三大城市資源圍合形成「金三角」的格局,實屬黃金地段。
  • 記憶和遺忘,勝負難分的鬥爭丨臺灣盜火劇團話劇《姐妹》三月南京、杭州雙城巡演
    盜火劇團·第一屆「自己的劇本」原創戲劇節特邀劇本臺北牯嶺街首演·好評如潮2016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提名2017第十五屆第四季臺新藝術獎提名盜火劇團最新劇作《姐妹》在臺北首演後好評如潮,3月17-3月22日將與南京的觀眾們見面,現已正式開票,購票請戳文尾「閱讀原文
  • 鎮魂街:b站評暴跌?哪些原因導致了鎮魂街第二季上半部的暴死?
    《鎮魂街》第二季《故人歸來》在開播之前可真是萬眾期待,所謂承載眾多影迷的期待與信心。終於在12月28日在b站獨家上映。就但從前2集上看,這季的製作質量是依然處於許多國產動漫中的上乘之作,最新播放的一集中,卻出現了大面積的斷崖式的評分下滑的局面。
  • 劉鏞:半部「白銀帝國」史
    湖州南潯,向來市一個富庶之地,古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之說,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財產達千萬兩白銀以上者稱之曰『象』。五百萬兩以上不過千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一百萬兩白銀以上不達五百萬者則譬之曰『狗』。而今天說到的劉鏞,就是四象之一的劉家!
  • 非常時期尋常事(4)——震驚全國的南京碎屍案
    接前文:非常時期尋常事寫作規劃非常時期尋常事——六七十年代的刑事案件(前言)&(1)
  • 「雲帆詩鑑」雲帆詩會第393期作品選評(點評人:半隱廬、方偉、抱樸...
    雲帆閱微堂【雲帆詩鑑】雲帆詩會第393期作品選評點評呈現/以評家交稿時間先後為序懷鄉王躍奇漫道故鄉事,經年縈夢中。燕泥思老屋,竹馬憶頑童。點評【半隱廬評】舊俗小年送灶君上天,向玉帝言凡間事也,歷代吟此事者,不知凡幾,故出新頗難。然此詩仍有特色。詩起筆不言送君,而是先泛寫一筆,域中寬廣且貧富難均。此筆妙在以退為進,為下文設伏。
  • 中國災害史研究簡訊(第218期)(二)
    》《人民論壇》2020年Z2期10.龔勝生《疫災的歷史地理學思考》,《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2 月17日第003版 11.龔勝生、石國寧、李孜沫《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疫災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 12.劉士永《管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歷史片段》,《中國科學報》2020年3月19日第005版 13.劉士永《「心理拐點」何以遮蓋「統計拐點
  • 南京城牆獲獎海報滿是「老城南」元素
    記者近日從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獲悉,南京城牆參賽海報《城牆根下——老城南的民俗與生活》,從300餘組、超過800幅精美海報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中國博物館海報設計年度推介活動100強稱號。南京城牆獲獎海報:《城牆根下——老城南的民俗與生活》。
  • 最南京 · 家住門西
    按:網議老南京、老城南、老門西……何謂「老」,其面目何如?
  • 【薩沙講史堂第七百六十九期】11年南京選美冠軍被殘忍姦殺:2個賭鬼持槍搶劫跨度12年(你不知道的大案第105講)
    (你不知道的大案第14講)【薩沙講史堂第一百七十二期】逛天上人間夜總會導致被抓的銀行劫匪鹿憲洲(你不知道的大案第15講)【薩沙講史堂第一百九十六期】最愚蠢的殺人犯宋相貴(錦州爆破客車搶劫致19人死亡)(你不知道的大案第16講)【薩沙講史堂第二百零六期】誰是真正的香港黑幫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