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永遠比幫助更重要

2021-01-14 公益慈善論壇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支持【眾籌公益傳播官工資】項目

作者:曾穎 來源:新浪博客

我讀小學的時候,家裡住房非常擁擠,一家四口擠在14.5平方米的小屋子裡,生活極其不方便,而所有不方便中,最大的就是洗澡問題。這事夏天倒還好解決,往小河裡一跳就完事;而到了冬天,就成了超級困難的問題--在那間火柴盒大小的房子裡,要擺上個浴盆,然後舒坦而不感冒地洗個澡,確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小學四年級以前,我經常是整整一個冬天不洗澡。可以想像,那是怎樣的一種髒哦!脖子和耳根,被一層泥垢糊著,而每年開春,膝蓋和肘,就像戴了個黑色的護腕一樣。

在我們班上,我只算是第二髒的,小豐子是第一名,他自幼死了娘,我的骯髒主要體現在冬天,而他的髒,卻貫穿四季。

因為年紀小,我和同學們並沒意識到這種骯髒的尷尬與可怕,我甚至沒有絲毫的不適與不爽,每天照樣該幹啥就幹啥,瘋玩追打,無所不為。

在自由自在當了三年多髒孩子之後,我們換班主任了。新來的老師老家在上海,是個喜愛乾淨的白面書生。他對我們並不太在意的髒很在意,在一次愛清潔講衛生的主題班會之後,他把我和小豐子留下,問我們的家庭情況,包括父母工作單位,住房條件等等。問完之後,沉吟了半晌並沒有開腔。

幾天後,老師叫我和小豐子到他家去幫忙做炭餅。那時,很多人家都興自己做炭餅,將煤與黃泥混合成糊狀,平鋪在地上,然後用鐵鏟將它切成塊,曬乾便可以拿來燒。

像很多學生娃一樣,我與小豐子因受到老師的差遣而感到興奮和光榮。我們在老師家的小院裡,拿著鏟把炭一鏟一鏟地切成塊,覺得既新鮮,又好玩。而鏟煤、砸炭、和泥、拎水這些力氣活,老師通常不會讓我們做。他總是親自出手,或讓兩個比我們大得多的女兒去做。

炭餅做好後,老師就會拿出香皂和毛巾,讓我和小豐子到他家後院的一個小木棚裡去洗澡。小木棚是老師專門設計的浴室,地板是水泥敷成的,下通陰溝;上方,則是一個巨大的汽油桶;桶邊有一架梯子。老師爬上爬下往裡裝熱水冷水,搞得頭上直冒熱氣,然後用手試水溫覺得合適之後,才讓我們站到自製的鐵皮蓮蓬下,滾熱的水如同一雙小手,從頭到腳,為我們洗刷掉骯髒的油泥,全身頓時變得暖洋洋的。

等我們洗完澡,老師讓我們偎上被子,等師母送來我們洗好的衣服,那時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叫熨鬥,它能讓溼而皺的衣服很快變幹。

經過這樣一番打理,我和小豐子像被以舊換新一樣,完全變了模樣,從那時起,我開始喜歡上乾乾淨淨走在陽光下的感覺,喜歡乾淨頭髮飄在風中的輕柔,喜歡老師被子上那種乾淨舒爽的感覺。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我和小豐子就會被老師叫去幫忙做炭餅或幹點別的家務。我們把這看作是一種榮譽和享受。

班上無論學習還是紀律和衛生都最差的學生受到老師如此青睞,引來的不平是可想而知的。一些同學,因羨生嫉,進而生恨,傳出老師是把我們當邱二(四川方言,跟班和奴僕的意思),免費使用我們的勞力。這話傳在我們耳中,我們居然喪盡天良地相信了,並在一次幫老師做炭餅的時候有所流露。

老師的女兒聽到我們的小聲嘀咕,很生氣,擰著我們的耳朵說:你們兩個小壞蛋,居然有這麼沒良心的想法,我爸為了讓你們可以洗個澡,費了多大心思?就你們幹那點活,我們誰做不了?你們自己問問,你們做那幾個炭餅,夠不夠給你們燒水的?

老師叫住了女兒。那天洗澡,我們是帶著極強的犯罪感草草完成的。遠遠的,我聽見老師在批評女兒:你怎麼能說那樣的話呢?幫助別人本來是件好事,但讓受幫助者的尊嚴受到傷害,比不幫助他還壞?你要記住,尊嚴永遠比幫助更重要

那是我和小豐子最後一次幫老師做炭餅,此後,老師時常搞主題班會,偶爾要給同學們發一些蠟筆或本子之類的小禮物,而我和小豐子,得到的永遠是隔壁機械廠的洗澡票……

那位老師,後來回了上海。而我在多年後離開了家鄉,但那天在老師家的浴棚裡隔著涓涓水聲聽到老師的那段話,讓我始終銘記,並指導著我的人生。

除去你的誤解,拓寬你的視野。

增長你的智慧,成就你的善行。

公益慈善論壇創建於2006年12月5日,由個人獨立運營(無外來資助)的公益自媒體平臺。在這裡,你可以了解最新的公益慈善動態,學習最實用的公益慈善知識和方法,進而理性參與、有效行善。


主編微信zhang_yixun

如果您喜歡本號推送的文章,可長按二維碼打賞主編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支持【眾籌公益傳播官工資】項目

相關焦點

  • 你的尊嚴更重要!
    到了西周時,對跪拜禮的細節和程序做了更複雜的規定,《周禮.春官.大祝》記載了九拜之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兇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正是在周代,跪拜禮從原來祭祀之禮延伸到貴族之間的禮儀。
  • 《皇后與瘦子》生命與尊嚴到底哪個更重要?
    Queen & Slim這時候都沒有動,這是經過一系列逃亡過程中自我意識的覺醒,其實不是生死的問題,而是身而為人的尊嚴問題。警察再一次誤殺了女主角,這次的男主角已經跟被查車的時候完全不同,他抱起女友的身體,毫無畏懼或者說無奈悲憤地走向警察(其實這時候已經可以預示到結局,我是被這段感動得熱淚盈眶),最終倒在子彈的掃射中。
  • 《推拿》:愛情與尊嚴,尊嚴與麵包,你選擇什麼?
    但是,這件事在都紅的心裡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所以當她在意外中失去了推拿師賴以生存的大拇指,成為殘疾人中的殘疾人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她拒絕了來自其他盲人的愛與幫助,離開了盲人推拿所。為了尊嚴她從唱歌轉為彈鋼琴,又拋棄了鋼琴,選擇了推拿,最終又放棄了推拿,去尋找新的自己。這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她的美麗與通透帶給我很多感受。
  • 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
    生存是第一位,什麼狗屁尊嚴,在生存面前,連遮羞布都算不上。能生存,在談生活,所謂的尊嚴,大體就是要追求體面的生活而已。至於生死問題,我們暫時按孔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也?沒有經歷過生死離別,我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生命的尊嚴?
  • 喜則留厭則走,有姿態更有骨氣,不會為愛丟掉尊嚴的3個星座
    而有些人只是把愛情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可以瘋狂的愛一個人,但不會為愛丟掉尊嚴,愛得有姿態更有骨氣,別想再愛情裡看到她們卑微的樣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樣的星座都有誰吧?天蠍座:受不了忽冷忽熱天蠍座人總是把愛情看得很重,不會輕易動情,但只要愛上一個人就會把所有的精力和熱情都給對方,甘願為心愛的人付出所有,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愛人永遠留在身邊。
  • 【深度】尊嚴死能解決「尊嚴」問題嗎?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院心內科教授霍勇:認為危重病人搶救是無謂的,他認為明知是無法逆轉死亡的終末期患者,還在搶救,對患者的生命延續非但沒幫助,有時還會對其造成更大痛苦;此外,對醫療資源也是浪費。他估計醫院內1/3的危重症病人,對其搶救是無謂的。
  • 尊嚴的歷史及其含義
    叔本華說,尊嚴是糊塗、頭腦空洞的道德主義者在康德的激發下持有的錯誤觀念。尼採說,工人的尊嚴這一說法只是為了讓一個可恥的必需品顯得更吸引人,以安慰那些被迫勞動的人。古希臘人就不需要這樣虛化的概念,他們坦率地說勞動很丟臉。只有19世紀的人道主義需要尊嚴這樣多愁善感的虛構,尊嚴這類東西是奴隸制為了掩飾自己而提出來的——「可恨的勾引家們,用知識之樹的果實破壞了奴隸的純真狀態!」
  • 閱讀永遠比寫作更重要
    閱讀永遠比寫作更重要卡門·博略薩 採訪瑪格麗特·卡森 譯波拉鳥 中譯羅貝託·波拉尼奧屬於拉美小說家中的最頂層。智利政變、20世紀70年代的墨西哥城、魯莽的年輕詩人都是他作品中常見一些的元素,但他同時也寫其他主題:塞薩爾·巴列霍[3]的臨終懺悔、不出名的作者對艱難生活的忍受、城市邊緣的生活。
  • 套餐A:比一碗麵更暖的是照顧一個人的尊嚴
    「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本店免費提供晚餐,不求回報,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提示:只要告訴店員要套餐A,找地方吃,吃完直接走就行。」日前,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霄雲路一家餐館貼在門口的通告引發關注,有網友稱這是冬日裡的溫暖,也有人擔心店主被吃窮。
  • 機靈小不懂:張衛健飾演無釐頭老師,幫助懦弱學生重拾尊嚴
    事後也逐漸培養起自己的信心,有了尊嚴。在同學想要他吃下餐餘垃圾時,他也敢站起來反抗。張衛健的表演非常的無釐頭,在這部劇中,他依然延續了自己的表演風格。雖然有一些浮誇,但是確實是正義感爆棚,真的非常的令人回味。這部劇中,張衛健飾演的不懂老師幫助大官重拾信心,找回尊嚴,真的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老師。
  • 馬貫東否認是「軟飯王」:尊嚴很重要
    日前有報導指馬貫東家境一般,所以入行後專溝富家女,未與蘇詠童拍拖前,前度Queenie Kwok都是有錢女,家中經營海鮮批發生意,報導更指馬貫東是「軟飯王」,去旅行使費全部由舊愛出錢,平時更開車管接管送,不過戀情因為受女方父親反對,所以去年中分手。
  • 新聞丨《巫師》開發商:故事劇情永遠比打怪戰鬥更重要
    最近《巫師3》劇情總監Marcin Blacha接受了外媒的採訪,他說《巫師》系列,故事劇情一直比打怪更重要。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尊嚴!
    它的成功,除了運用誇張手法對真實人性的強烈諷刺之外,對於現實、尊嚴的探討深度也是值得推崇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並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單純就劇情而言略顯單薄,卻充滿了滿屏青春的荷爾蒙。它的精妙之處是以成長中的少年視角為全片的切入點,講述了二戰時期,生活在西西里島上美麗少婦的故事。
  • 電影《尊嚴殖民地》
    電影|《尊嚴殖民地》這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一部電影,《尊嚴殖民地》,豆瓣評分7.6。
  • 要活得有尊嚴,更要死得有尊嚴!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活著的時候,有尊嚴、有自由,同時,也希望死也要有尊嚴。每每看到一些ICU病房老人插著各種管子,被連上各種儀器,無法動彈,無法說話,只是為了延長几天或者幾個月的生命時,我感到十分悲傷,我就想,等我到了那一天,我絕對不要這樣!沒錯,把死亡的權利還給本人,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 大學生談戀愛永遠比學業更重要
    在中國古代的婚禮文化中,男女兩家進行婚姻約定的過程中,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叫「納徵」。按照古禮,納徵就是男方往女方家送聘禮。這裡的聘禮既包括布帛、酒肉等實物,也包括一定數量的金錢。在古人的認識裡,男方只有向女方家送了聘禮,這樁婚事才算是定了下來,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約束力的婚約。女方向男方索要一定的材料也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這個儀式設定有自身的科學性在內。
  • 最有尊嚴的星座,絕不會低聲下氣,更不會趨炎附勢,活出一身傲骨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頭可斷,血可流,尊嚴不能丟。每個人都有尊嚴,但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直保持尊嚴。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妥協,也難免犧牲一些東西。不過仍然有些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初心,絕不趨炎附勢,更不會攀附權貴,有傲氣,更有傲骨。
  • 尊嚴死
    更離譜的是,有個老人已處彌留狀態,子女請相士算命,相士說老人如果在某月某日前死亡,家道會衰敗,後人會貧窮,子女就要求醫師無論如何不能讓老人死。結果,老人經過十幾次急救,打了1000多支強心針,終於拖過相士講的那一天,子女才同意拔掉老人身上所有管子,讓他安息。
  • 結局,永遠不比過程更重要 | 奇異人生
    通關之後,我突然感覺後者的翻譯更貼切,因為結局的選項讓我猶豫了很久,在無奈中,讓我不由地發出一聲感慨,生活或許就是這麼奇怪的吧。Life Is Strange,是一場充滿了選擇的互動電影,伴隨著貼合情節的bgm,你所做出的每個選擇,都會影響著劇情發展,最終會讓你沉浸於其中,然後和我一樣,從心理上成為一個小姐姐!
  • 瞭望:從「站起來」到「更有尊嚴」非簡單重複
    提出要讓老百姓活得更有尊嚴,主要指三個方面:每個公民都平等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由和權利;國家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要給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從「站起來了」到「更有尊嚴」  記憶總是相對美好,尤其關於春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