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資昆所在藥食同源植物餘甘子遺傳多樣性和居群動態研究...

2020-12-22 瀟湘晨報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為葉下珠屬(Phyllanthus)的重要食藥同源經濟樹種。其葉片、莖皮、根和果實因含有多種藥用成分如Vc、類黃酮、羽扇豆醇、沒食子酸、餘甘子酚和SOD等而被許多少數民族作為日常用藥,多種治療功效(如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保肝等)被現代醫藥學研究證實。世衛組織將其列為在世界範圍內推廣種植的三種保健植物之一。在中國,餘甘子廣泛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然而,由於近年來大量砍伐森林和開墾土地以及自然棲息地的惡化,該物種的野生資源急劇減少,迄今為止很難見到林相整齊的野生餘甘子林。

為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該物種,資昆所李正紅課題組利用開發的20個多態性EST-SSR標記,對雲南乾旱氣候區和廣西溼潤氣候區共10個居群260個個體的遺傳多樣性、遺傳結構和居群動態進行了研究。

相比之下,乾旱氣候類群的遺傳多樣性(He= 0.786,Na = 11.790,I= 1.962)高於溼潤氣候類群,這可能是海拔、降水量和地理距離的綜合影響。有趣的是,只有海拔和降水量對遺傳多樣性具有顯著的純影響(pure effects),且前者略強。利用DIYABC對居群動態的分析表明,餘甘子在末次盛冰期早期(the beginning of LGM)經歷了遺傳瓶頸,有效居群大小有所縮減。柏林洪堡大學Susann Wicke教授、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Alejandro Casas教授等對該研究給與較高評價,認為這些遺傳特徵為餘甘子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為雲南乾熱河谷和廣西喀斯特地區的生態恢復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見解和指南。(中國林科院)

【來源:中國林科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禁止亂採濫挖 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關注蘭科植物) _中國綠色...
    蘭科植物與環境高度適應,溫室效應和氣候變化可以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水分循環過程。通過觀察深圳野生墨蘭的生殖行為,發現其種群數量動態隨氣候變化而波動,氣候暖化和降雨失衡成為其種群發展的致死因子。  許多蘭科植物具有觀賞或藥用價值,容易受到人為過度採集,從而直接導致其種群數量迅速減少。
  • 藥食同源目錄大全(2019最新版)
    根據各地試點實施情況,國家衛健委將會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論證將上述物質納入食藥物質目錄管理的可行性。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唐朝時期的《黃帝內經太素》一書曾寫道: 「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藥食同源嗎?
    近期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刊登了來自中國學者的評論:《野味消費與2019-nCoV》(Game consumption and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評論認為,中國民間對於食藥同源哲學的痴迷,以及對野生動物具有醫療作用的想像,可能導致自然界中的病毒感染人類。
  • 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
    本期導讀: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在我國的農村野外,生長著無數的雜草植物,其中可以說有90%以上的品種不被人們所知。即使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也都統稱為雜草。殊不知,這種雜草裡面,也有非常值得我們去了解和認識的品種。其中除了一些珍貴的野生食材之外,還有不少具備藥用價值的藥草。當然了,兼具食用和藥用雙重價值的植物也不在少數。有這麼一種植物,它只有在我國的南方野外才會生長。所以見到過它的人不多。北方人即使見到了,也會認為是雜草的一種,畢竟對它不了解。而在南方人看來,這不但不是雜草,還是一種寶貝!因為這植物藥食同源。
  • 版納植物園在金絲楠木的「環狀物種分化」研究中獲進展
    當前,楨楠零星分布於四川盆地四周,且居群大小很多都不足70株。根據物種紅色名錄及IUCN的評估,楨楠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與「易危」等級。但學界尚未開展楨楠樹種的遺傳多樣性、遺傳格局及其進化歷史的研究,阻礙了對楨楠樹種的科學有效保護。
  • 靈芝是否屬於藥食同源呢?
    在我們國家,有一些藥物和食物是相同起源的,也就是這類產品既可以入藥,又可以食用,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簡稱為「藥食同源」,這類產品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食物和藥物,那靈芝是否是屬於藥食同源類呢?
  • 小薏米的大生意,代表「藥食同源」成為全球農業市場新貴
    薏米,又叫做薏苡仁、苡米等,是傳統的藥食兼用穀物資源,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種子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薏米種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薏米其營養價值豐富且兼具藥理作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腫瘤、降血糖和止痛等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關於薏米的研究越來越多。
  • 梨:常用的藥食同源食材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梨:常用的藥食同源食材 2020-09-14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騰衝首次發現喜馬拉雅鎧蘭和鎧蘭野生居群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近日,雲南騰衝首次發現兩種鎧蘭屬植物——喜馬拉雅鎧蘭和鎧蘭,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不久前,雲南省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在高黎貢山山系發現了一種鎧蘭屬植物的野生居群,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重點實驗室孫衛邦研究團隊的實地調查,鑑定為喜馬拉雅鎧蘭。同時,在此次調查中,孫衛邦團隊還意外發現了同屬的鎧蘭。此次發現的這兩種鎧蘭屬植物的居群,均為騰衝市首次記錄。
  • 萬皇太歲CEO王大瑋:傳播太歲價值,踐行藥食同源,弘揚傳統文化
    實施大健康工程不僅僅是病有所醫,更重要的是疾病預防——「食療」是中國自古以來行之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方法。《經濟參考報》曾刊發題為《市場空間巨大,「藥食同源」助力中醫融入生活》的報導。文章稱,近年來,「藥食同源」「食療」理念逐漸受市場關注。「藥食同源」是中醫藥學特有的健康理論,歷經數千年實踐有效驗證歷久彌新,在融入百姓生活「治未病」方面優勢明顯,市場前景看好。
  • 成都天使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藥食同源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本報記者/張慧健康是人類永恆的追求,成都天使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何利均積極踐行藥食同源理念,從維護全民健康出發,將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30年磨一劍,研發了一批科技含量高、適用性強、受眾面廣的天使草「自然療法」系列產品,以達到營養滋補和強身健體的目的。
  • 全國生物多樣性專家齊聚西雙版納 考察植物醫生示範點
    自2017年與中國民族植物學創始人、植物醫生首席科學家裴盛基教授聯合發起「生物多樣性-高山植物保護行動」後,植物醫生不僅在雲南麗江設立「野生高山花卉保護基地」和「珍稀瀕危植物資源收集圃」,更在西雙版納曼遠村、大卡老寨、魯甸鄉等地設立ABS示範點,截止目前已恢復和保護高原生態環境5590畝。
  • 武漢植物園在山地河岸帶木本植物適應策略研究中獲進展
    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和物種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機制是生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亞熱帶山地區域覆蓋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域(秦巴山地、川東-鄂西地區和嶺南地區),該區域被認為是孑遺植物的「博物館」。然而,目前對於山地河岸帶植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適應策略及潛在機制仍缺乏認識。
  • 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專家研究影響西南亞高山流域水碳效益權衡...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近期,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森林生態學科組在水文學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發表論文,以中國西南亞高山區的岷江上遊為目標流域,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生態水文學相關研究,在亞高山森林生態水文過程和水碳循環調節機制方面取得了較深入的科學認識
  • 每天學一味中藥,餘甘子!
    01藥用部位 大戟科植物餘甘子的成熟果實(藏族習用藥材)。花單性,雌雄同株,花細小,常3~6朵簇生於葉腋呈團傘花序,通常有數朵雄花和1朵雌花,花萼6,黃色,倒卵狀長圓形,長不及2毫米。無花瓣,雄花有短柄,雄蕊3~5,花絲合生,花盤腺體6,三角形,與萼片互啦,雌花近無柄,花盤杯狀,邊緣撕裂狀,包圍子房達一半以上,子房3室。蒴果球形或扁圓形,有6稜。成熟時淡黃色或帶紫紅色,幹後開裂成6瓣。種子6,外種皮堅硬,褐色,稍帶三稜形,有3個突起。
  • 狗的遺傳多樣性
    本文試從狗的遺傳多樣性上簡要分析這一現象。在討論品種差異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一些生物學上的概念:狗並不是一個物種,它是犬科犬屬灰狼(Canis lupus)的一個亞種,學名「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我們通常說的「品種」是更加細小的分類單位,指的是在一個物種內部通過人工選育,獲得了某種穩定表型的特定群體。
  • 藥食同源的「桔梗」,也有副作用,這些要知道
    作者: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同濟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潘會君桔梗是藥食同源中藥,在東北地區常被醃製為鹹菜,在朝鮮半島常被用來製作泡菜,其美味可以在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買到。功效主治及現代研究桔梗具有開宣肺氣、祛痰利咽,又兼排膿的功效,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咽痛音啞及肺癰吐膿,效果明顯。臨床可以配伍桑葉、菊花、杏仁、甘草、玄參、麥冬等一起使用,治療咳嗽、痰多等。
  • 蘭州精選百種食藥同源「甘味」美食 邀眾「一飽口福」
    7月4日,「食藥同源,美食健康發展」地方特色小吃品鑑暨第二屆甘肅好食材推介活動在蘭州舉行。 劉薛梅 攝中新網蘭州7月5日電 (記者 劉薛梅)「民勤的果蔬到底好不好?羊肉到底香不香?嘗一口便讓人忘不了!」
  • 新研究發現越南豐富的遺傳多樣性
    越南具有廣泛的民族語言多樣性,在東南亞大陸(MSEA)佔有重要地位。越南與中國、寮國和柬埔寨接壤,擁有豐富的地理多樣性,與紅河和湄公河三角洲接壤,有充足的人口遷徙通道,還有漫長的海岸線。通訊作者Nong Van Hai說:「我們發現,越南的少數民族語言群體擁有多種遺傳多樣性來源,這些來源與每個語系的異族血統共享檔案有關。」第一作者Dang Liu補充說:「然而,語言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並不完全符合;苗瑤語系和壯侗語系之間存在著廣泛的相互交流,這可能是文化傳播的一個例子,這和其中一些南亞語系的群體轉向說南島語族語言一樣。」
  • 青青樂四維度引領藥食同源領域未來發展
    危險和機會像是一對孿生兄弟,總是並立而存,每一次動蕩都會有人倒下,也一定會有人站起來,這就是危機,蘊含著轉機,是歷史的鐵律。剛以為遇見了疫情結束的曙光,誰知北京再次掀起風浪,2020註定是艱難的一年。以藥食同源為垂直細分領域的青青樂品牌養生系列茶飲,卻在這個危急時刻悄然升起。4月青青樂品牌三款系列養生茶飲正式上線,一周破萬盒,20天破三萬盒,6月銷量更是超乎預期。很顯然,青青樂儼然成為這個特殊時期的一匹黑馬。它是怎麼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