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毛利率超80%:中國5000億醫療美容市場等待爆發

2021-01-1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溫淑萍「這個東西會上癮。接觸了之後很難捨棄。因為,你自己很難接受再變回原來的樣子。」小溪這樣總結自己因何成為醫美玻尿酸注射狂熱愛好者。

小溪本是一位美女,今年43歲,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角皺紋、面部毛孔的出現讓她變得不稱心。一次陪朋友去注射玻尿酸,沒忍住自己也正式加入了醫美消費人群。

她從800一次的特價國產玻尿酸面部注射,發展到了3000一次的進口玻尿酸面部注射。每次注射,她都期望3000元能降到一瓶面霜400元的價格。有一次,玻尿酸8個月過期後她拖了10天沒去注射,鏡子裡那個白淨、水靈的姑娘逐漸變成了一個面部灰暗、毛孔粗大的中年婦女,她又急匆匆跑去了醫美機構。她擔憂如此高的價格,她往後的日子該怎麼辦……

直到7月中旬,國內玻尿酸生產企業愛美客招股書中的玻尿酸利潤率被翻出來,「這94%的毛利作為美容產品來說太高了,肯定會快速下降。」小溪對未來又充滿了信心。

愛美客招股書顯示,其中一款玻尿酸寶尼達,2016年的毛利率達到98.23%,另外兩款玻尿酸的毛利率也均在85%以上。

愛美客的招股書將玻尿酸的高利潤呈現出來。而玻尿酸所屬的醫美行業,目前市場規模正滾雪球似的迅速壯大。中國整形協會副會長汪永安稱,2017年,中國醫美市場將達到1760億元,到2030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將達到5000億元市場規模,並超越美國、巴西等國家或地區,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醫美平臺新氧創始人金星認為,中國醫美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是高速併購整合的時代,通過競爭未來玻尿酸價格將降到500元左右。中國的醫美市場將從混亂走向規範,中國的數億人將成為醫美市場的消費者。

高利潤

7月中旬,愛美客正式發布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據愛美客招股書顯示,其成立於2004年,主營產品為玻尿酸。

玻尿酸是一種安全的填充劑,主要用於人體面部的注射填充,化妝品裡的保溼,還用於食品、保健食品中,在醫藥中作為添加劑使用,外科手術中,主要為人工晶壯體植入中使用的粘彈劑,關節炎手術中也為填充材料……

更美醫療美容平臺發布的2016年醫療美容行業報告顯示,中國非手術類醫美項目中,銷售排名前五的依次為,玻尿酸填充、肉毒素瘦臉、微創雙眼皮、水光針美膚、肉毒素除皺。

據了解,玻尿酸應用於面部美容最早起源於瑞典。2003年底,瑞典奇美德的玻尿酸填充劑獲得美國FDA批准,作為美容注射品被注射到面部皮下組織。自此,玻尿酸進入美容行業,且一路走高。到目前,90%的皮膚填充劑是由玻尿酸製成。2016年,全球玻尿酸的市場達到17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7億美元。

目前醫美市場,價格起伏最大的是玻尿酸,幾百元白菜價到幾萬元天價不等。

如愛美客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愛美客生產的名為「寶尼達」、醫用名為「含聚乙烯醇凝膠微球的透明質酸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凝膠」的產品,在2016年度的毛利率高達98.23%;另兩款產品「逸美」2016年毛利率為87.8% ;「愛芙萊」為85.96%。

愛美客產品,以及企業的高毛利率迅速引起關注。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逸美每支的平均出廠價為931. 76元,愛芙萊每支的出廠價為368.01元,寶尼達每支的出廠價為2530.37元,以寶尼達98.23%的毛利率倒推,其成本不到50元。

高毛利率,推升了企業的高利潤,招股書顯示,2016年,愛美客的綜合毛利率達到87.19%;2015年綜合毛利率達91.31%;2014年綜合毛利率更高,達93.73%。

而2014年至2016年,愛美客營業收入分別是7512.41萬元、1.12億元、1.41億元。

目前,愛美客的銷售網絡遍及全國,合作醫院近800家,主要客戶為民營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

在公立醫院的銷售中,愛美客直接參與醫院或醫院主管部門組織的招標或採購審核,獲得進院銷售資格後,與公立醫院建立合作關係。

具體銷售中,愛美客稱,由於下遊醫療機構數量眾多且較為分散,為了更好地開拓客戶,公司在部分地區採用買斷式經銷的模式進行銷售。之後,經銷商對產品進行分銷,使產品進入各地醫療機構。

事實上,愛美客的銷售模式、利潤率與其他玻尿酸企業並無二致。或許,可以說,從玻尿酸單品價格看,玻尿酸確實是一個價格波動大的產品。一如進口,亦或其他品牌。

目前,中國醫美市場上有13家品牌取得玻尿酸材料的銷售許可,其中進口產品有4家,國產產品為9家。

進口產品如「瑞蘭2號」,是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玻尿酸品牌,於2008年12月進入中國。韓國的「伊婉」於2013年進入中國,美國的「喬雅登」於2016年進入中國。本土品牌有「愛美客」的「逸美」,於2009年上市,「華熙生物」的「潤百顏」於2012年上市,「上海其勝」的「海薇」於2013年上市……

相關資料顯示,瑞蘭2號每毫升的終端指導價格為6000到8000元,伊婉終端指導價格為每毫升5000到7000元,喬雅登終端指導價格為7800到10000元;逸美終端指導價格為4000到6000元,潤百顏終端指導價格為4600到6800元,海薇終端指導價格為4000到6000元。

據醫美行業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中的玻尿酸差不多都是這樣一個水平。而玻尿酸生產成本確實很低,一毫升玻尿酸的生產成本從50元到100多元不等。不同品牌銷售價格差距比較大,進口玻尿酸賣給醫院的價格達2000元到3000元。國產品牌賣給醫院的價格在600元到800元左右。

到終端消費者買單時,已經經過了不同程度的加價。由於目前國內醫美市場較為混亂,所以最終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五花八門。不同的服務機構,有消費者支付價為2000元,有的消費者支付價為8000元。

500以內才合理

醫美,這一流行產業,如果溯源要到二戰時期。

二戰時期,由於戰爭,眾多戰士出現面部殘缺,軍醫便為戰士們做整形彌補。這幾乎是歷史上最早期整形的雛形。

到韓戰時期,美軍駐紮在韓國,美軍的軍醫發現韓國很多老百姓都是單眼皮,就開始給當地老百姓做雙眼皮手術。這或許是很湊巧的一件事,但從此之後,韓國慢慢流行起了整形。隨後,整形在韓國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從人口比例來看,韓國逐漸成為全亞洲最大的整形國家。

也就是說,這個空間龐大的產業的誕生充滿了偶然性。包括肉毒素也一樣,最早是生化武器,高濃度的肉毒素會讓人癱瘓、致殘。戰後,有些醫生開始做研究,發現如果把肉毒素濃度稀釋的非常低,可以治療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人的手不停的抖,主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肌肉。肉毒素的原理是切斷肌肉的神經細胞和大腦神經中樞之間的關聯,能夠麻痺肌肉的神經,所以治療效果非常好。有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醫生用肉毒素為患者治療眼睛時,發現注射在皮膚上皺紋會減少……

玻尿酸,最初做為一種填充劑,一些患者腿關節之間潤滑不夠,走路非常痛苦,醫生會把玻尿酸注射到關節內,起到潤滑作用。當時破尿酸也被填充到人的眼球裡,醫生覺得既然可以填充到眼球裡,那面部的凹陷為何不可以填充?隨著醫生的實驗,玻尿酸被應用在了美容領域……

連續的偶然性與醫生的好奇心,催生了這個億萬空間的市場。

而玻尿酸最早期,每支的單價達數萬元,隨著行業進入者增多,價格一路下跌,到目前毛利率大都在90%左右,有的更高。利潤空間是否合理,引起較大爭議。

醫美平臺「新氧」創始人金星認為,在競爭加劇的同時,消費者對破尿酸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以往的神秘高價格將再難維繫,會快速下降。

多數醫美界人士認為,就成本來看,一支玻尿酸價格降到500元以下才算合理。如瑞藍2號在臺灣的現狀。

醫美界人士透露,瑞藍2號在中國,醫院一支的拿貨價格是1600元;而臺灣的醫院拿貨價格折合人民幣500元左右。

醫美業內人士分析,瑞藍2號在中國的價格如此高,是因為進入中國比較早,市場認可度較高。且目前中國玻尿酸產品競爭不算太激烈。

在醫美市場中,一個較為常見的觀點是,進口產品質量高於本土產品質量,因此進口產品價格高。金星介紹說,目前市場運行中,大部分進口產品價格高於本土品牌產品50%到80%。而玻尿酸國產與進口比拼的焦點主要在膠粘劑含量方面。

上述人士透露,事實上,不同品牌的玻尿酸差距非常小,有的玻尿酸生產企業採用蒸餾法,有的用其它方法,可這些對消費者本身沒有影響。對消費者有影響的只是玻尿酸裡膠粘劑的含量。玻尿酸能被人體吸收,玻尿酸本身是液體,將玻尿酸注射進人體,要起到塑型作用,所以裡面有一定的膠粘劑 。即 膠粘劑相對來講是塑形的一種產品,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膠粘劑本身有一點輕微的毒副作用,有的人注射到身體裡會有一些輕微過敏反應。所以不同品牌的玻尿酸之間,競爭的點就在於膠粘劑含量的多少。頂級玻尿酸膠粘劑含量會低一點,略差的玻尿酸膠粘劑含量會高一點,基本上這個比例都是在百分之幾到千分之幾的範圍之內。

基於此,上述醫美人士認為,大多進口玻尿酸產品的價格與本土產品價格差距不應該太大。或許,這必將通過市場競爭縮小。

據了解,在生產玻尿酸方面,目前技術門檻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加入。而拿銷售許可證的門檻或許較高,需要臨床試驗環節。

金星認為,隨著競爭市場的加劇,未來5年,中國醫美市場也會與韓國類似,將會從目前的一種玻尿酸針劑延伸出30種、40種功效不同的玻尿酸針劑,那時不管是進口還是本土,一支玻尿酸的價格會降到500元以內。據了解,目前韓國注射一支玻尿酸在100美金左右。

華熙生物執行董事、執行長金雪坤透露,歐洲市場上有132個玻尿酸品牌。隨著中國市場品牌多樣化,產品價格和企業利潤率都會下降。或許3年後,會接近韓國市場的價格。事實上,到目前,部分玻尿酸以及肉毒素的價格,已經下降了40%,部分下降達20%。

日本株式會社的可溶微針——quanis(克奧妮斯)中國區總經理李振宇稱,現在醫美行業很多大額的消費在醫院裡產生,如今專業醫美和家庭醫美的佔比應該在9:1的狀態,未來品種多樣化後的趨勢是家庭醫美。他認為3年內這個比例將會發展到1:1的狀態。如可溶微針的廣泛應用,消費者最低可以只花300元便在家實現一次醫美護理。

醫美平臺更美創始人劉迪認為,玻尿酸價格起伏確實特別大,從幾百元「白菜價」到幾萬元天價不等,但其中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玻尿酸成本價、醫生技術、營銷成本、運營成本均影響著玻尿酸的最終價格。

劉迪認為,注射玻尿酸市場化程度再高,依然是醫療服務,不是藥品倒賣。做注射的醫生整體要求是很高的。解剖知識、審美觀、臨床經驗、對各種產品的了解以及醫生立場必不可少。普通醫生掌握基本的注射方法,而優秀的醫生把醫療美容、注射美容當做醫學限制條件下的藝術創作,從而創造和升華求美者潛藏的個性化的美。因此,他認為,醫生服務水平和消費者信心才是決定求美者付費的關鍵變量。

然而,目前中國的醫美市場混亂,一個可以注射玻尿酸的「醫生」,只需要花6000元,學習7天,就開始為消費者注射。事實上,也正因此,醫美事故不斷爆發,輕微的問題為面部輪廓不雅觀,嚴重事故為玻尿酸注射位置不對,藥品隨血液流動,導致栓塞、失明。

10倍增長空間

中國發展至今,醫美有近30年歷史,從原有傳統單一的手術逐漸發展成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以及美容美觀等多樣療程療效的市場。隨著流行文化,非手術類美容服務的收入逐年降低到大眾化,且風險也逐漸降低、復原期縮短,中國社會大眾對於醫美的抗拒心理減弱,接納程度多年來逐漸走高。

中國整形協會人士預計,2017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達到1760億元。2015年的市場規模為87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0%,遠遠超出全球複合增長率。

2016年,全球醫美市場的規模約為100億美元,預計其將以7.27%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以達到133.4億美元規模。全球醫美市場按人體部位分類,主要有雷射醫療美容、面部美容、胸部植入及牙科美容。

根據ISAPS發布的2015年全球醫美大數據,美國在全球醫美市場佔有率為19%,排名第一。巴西佔有率為11%,排名第二,中國僅落差巴西1%,為10%,排名第三。韓國和印度分別為5%和4%,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大醫療美容國家。

在2015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在94億美元,預計2017年,達到107億美元規模,每年以7.27%多的幅度到2020年增長到133.4億美元規模。

2016年,全球醫美市場的規模約為100億美元中,面部美容則佔到34.13%。金星認為,未來包括中國市場,面部美容將是快速增長的一個分支。

劉迪覺得中國醫美產業未來至少還存在五倍到十倍的成長空間。因為眾多護膚品無法滿足女性們時間短、效果明顯、抗衰老的訴求,紛紛接受醫美。

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是催生醫美市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中國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4萬元。2011年只有2.2萬元,預計2018年接近4.8萬元。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將直接刺激城市人口對醫美消費能力的提高。

據世界銀行報告,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超過2000美元後,進入中等發達小康社會,對醫療美容的需求也會增加10%左右。保守估計這一需求每年會以10%的速度遞增。

同時,中國人口的老齡化也是刺激這一市場快速遞增的一個原因,中國目前接近14億人口,世界人口組織研究分析,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3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23.3%。化妝品的局限性,勢必催生一批希望通過醫美改善面部年齡的人群。

劉迪稱,他通過近些年更美平臺的流量看,醫美行業有1億的潛在目標用戶,他們不只有變美的需求,他們也想要通過快速安全的醫療手段,變苗條、變年輕、育後迅速恢復、皮膚白皙緊緻,因此有著強大的消費動力和消費能力。

劉迪將2010年到2020年定位為中國醫美的「2.0時代」。過去1.0時代是中國醫美行業從無到有的過程。從2010年開始,中國大陸的醫美市場將發生裂變式的增長,每年的增幅為20%到30%。劉迪認為,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全球的醫美廠商、機構與資本方都在努力鞏固中國市場的原因。

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學會(ISAPS)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醫美行業總產值大概在450億美金,預計到了2020年,會成長到2000億美金以上。

金星認為,2015年時,韓國的統計數據顯示,每1000個人裡面一年中有14次醫美經歷,中國是1.7次;又如歐美地區,70%的醫美消費是抗衰老,中國抗衰老人群增長非常快,低齡化整形人群也越來越多。金星認為,未來中國每年醫美人群至少有10倍的增長空間,隨著價格的降低,產值每年將會以3到5倍增長。

目前,由於醫美行業從業者凌亂龐雜,僅從大型機構、連鎖、上遊產業匯總的數字分析,眾多小診所準確數字無法納入,因此,最終數字並不統一。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伊美爾(北京)控股集團股份公司創始人兼CEO汪永安認為,近年來,中國整形美容產業發展迅速,每年以15%-30%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將達到5000億元市場規模,並超越美國、巴西等國家或地區。

併購潮

在採訪中,多位醫美行業人士認為,中國醫美市場高速增長的同時,也正經歷整合期。汪永安認為,目前醫美市場格局混亂,中遊市場中提供服務的機構規模層次不齊,有待具有規模效應的大型連鎖機構脫穎而出。

主要提供醫美服務的機構是公立醫院、大型連鎖醫院、中小型醫院、小型診所。目前,中國約有4000家醫美機構,其中500家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500家醫美連鎖醫院,以及3000家中小型醫院和診所。

公立醫院如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北醫三院整形外科等;民營醫療美容如麗都整形、華韓整形;大型連鎖如伊美爾、利美康等。目前,公立醫院服務佔比為12%,連鎖經銷商為13%,中小型醫院為75%。

德勤的一份醫美報告稱,中國醫美行業將快速迎來併購潮,新近入者主要以資金雄厚的消費類上市公司為主,產業鏈上遊併購尤其活躍,中下遊也將產生巨大裂變。

汪永安透露,醫美行業的高毛利率、高增長特性,正被一些「資本大鱷」搶先「截胡」,其或將這一市場核心的資源-——高級醫美機構控制在自己手中。目前資本比較看好醫美行業的新概念、新產品和新技術。

國內上遊醫美企業,有華熙生物、愛美客、上海其勝等。華熙生物已經開始私有化,執行董事、執行長金雪坤稱,華熙生物的目標是國際化,因為目前銷往海外的原料業務額已經超過30%。未來,華熙生物在產品多樣化的同時,推進研發和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

針對於上遊市場的整合趨勢,金星稱,從國外發展趨勢看,一些中小型醫美藥品、設備廠商,會慢慢被一些大廠商吃掉,然後形成幾個大型醫美藥品設備集團。因為研發新產品需要小規模團隊,但市場推廣、銷售、宣傳等等需要的人員會龐大,那麼大集團的優勢就會很明顯。

上遊市場中,大集團間的競爭將會存在於產品間。如玻尿酸產品,目前國際的更先進產品是從植物中提取,而以往的玻尿酸是工業合成類產品。植物類玻尿酸沒有膠粘劑,完全可以被人體吸收,做人體填充的同時可以刺激人體自身膠原蛋白增生,是一款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的產品。如日本株式會社的可溶微針——quanis(克奧妮斯),是由人體自然成分玻尿酸製成,對針劑注入形態的一種創新,在對皮膚完全無創的狀態下面縛時將有效成份注入肌膚,是一種天然、安全、無添加的注入形式。

金星認為,未來,中國醫美市場產品將會沿著歐美、日韓趨勢發展,針劑會越來越多,可溶微針類產品也將大量出現,產品會越來越安全。中遊市場整合方面,金星認為,中大型、大型連鎖機構的競爭會進一步加劇,最終剩下的品牌會變得更大。據了解,伊美爾和麗都整型,正在通過資本的注入,迅速實現併購類擴張。

診所類醫美機構,未來將會大量出現。隨著醫生可以自設診所規定的放寬,越來越多的醫生會走出來。

醫美類平臺也將產生白熱化競爭。2015年時,醫美市場中有30多家醫美APP,如今僅剩5家左右。5家中差距也越來越大。金星認為,未來將像旅遊領域一樣出現721格局,攜程比藝龍大好多倍,這一市場也生存著少量更小的玩家。金星認為,整合後,醫美平臺對上遊廠商仍有益處,即幫助營銷,降低營銷成本,規範市場。

金星介紹,以往大多美容機構都是看人下菜碟,網上或者電話裡問不出價格,把消費者忽悠到美容院後,看著報價格,此時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其他機構的價格。當醫美平臺出現後,價格都透明,消費者的信任度也逐漸提升。在新氧對接的300家醫療美容機構中,近些年光玻尿酸的價格就下降了40%左右。

據新氧APP顯示,瑞藍2號,官方指導價6000元左右,新氧價為4000左右,喬雅登在1萬元左右。肉毒類瘦臉針,美容院需要4000元,新氧價位在1000元上下,與更美APP的價格接近。應對市場競爭中,新氧稱將會繼續擴大醫美平臺的市場份額。目前,在連接上遊企業產品業務的同時,幫助上遊廠商和終端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繫。

劉迪稱,醫美平臺出現之前,傳統醫美市場魚龍混雜,能否找到好醫生主要是靠碰運氣,廣告費投入多的醫生就會出名,劣幣驅逐良幣,讓更多的消費者對於這個行業產生了更大的擔心。在醫美平臺之後,還有很多沒有入駐更美,而是從美甲店、理髮店和美容院獲客的渠道醫院,這些醫院給渠道提成高達70%,極大的拉高了手術價格。還有很多沒有資質的黑診所,用只培訓過幾天的假醫生就敢給消費者做手術,做壞了就跑路。這些都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亂象。他說更美的目標之一就是減少行業亂象,使醫美進入良性發展的循環。以1億潛在目標用戶看的話,目前更美平臺只開發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人群,未來怎樣讓更多人使用更美平臺,進入醫美是更美接下來五年的任務。

相關焦點

  • 一戰賺了200億,中國玻尿酸首富"掏空"女人錢包
    另外,據一位醫美項目代理人透露,在三甲醫院注射一支國產玻尿酸的價格會在3800-5000元不等,注射一支進口品牌的玻尿酸價格更是在5800-12800元不等。據愛美客介紹,愛美客的客戶主要是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院、門診部、診所和具有相關類別《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經銷商。愛美客的玻尿酸銷售模式是"直銷為主、經銷為輔"。
  • 一戰賺了200億!中國玻尿酸首富「掏空」女人錢包
    但是,其2019年出廠價竟然高達2547元,是成本價格的80倍。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玻尿酸的市場空間還遠遠沒有碰到天花板。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根據2014-2018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年複合增長率為22.8%,預計2023年全球市場銷量能達到1150噸。受監管的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到1216.7億元,並預計在2023年達到3601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4.2%。
  • 玻尿酸行業深度報告:玻尿酸產業鏈高景氣,終端市場潛力巨大
    玻尿酸產品端用途廣泛2.1 醫藥級:醫療美容較高佔比,眼科、骨科龍頭集中 醫藥級玻尿酸終端產品主要涵蓋三個應用領域:醫療美容、骨科治療和眼科治療。其中醫療美容擁有較高佔比和高複合增速,2014 年醫藥級玻尿酸醫美產品市場佔比整體醫藥級產品 33.3%,2018 年比例上升至 53.8%,14-18 年玻尿酸醫療內容終端產品規模複合增長率為 32.2%,體現出中國玻尿酸醫美市場的高速發展。骨科產品規模增速較低,14-18年複合增長率為 0.65%。眼科產品 14-18 年複合增長率為 16.0%,產品規模逐漸上行。
  • 「女明星沒玻尿酸會死」!成本幾十售價上萬,這隻千元股火了:女老闆已坐擁400億
    報告期內,愛美客每年80%以上營收都來自愛芙萊與嗨體兩種產品,據公司表示,嗨體是唯一經國家藥監局批准的針對頸部皺紋改善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因此2017年上市後,營收佔比迅速擴大,兩年時間,僅嗨體產品帶來的營收就從3412.69萬增加到了2.43億。
  • 解構華熙生物:國產玻尿酸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近十年以來,玻尿酸逐步從女明星的美顏神器走入大眾生活,成為普通愛美人士的常見醫美消費品。而在這一普及趨勢的背後,是多家國產玻尿酸巨頭的崛起。在中國近千億元的玻尿酸市場中,國產玻尿酸三巨頭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和愛美客大致瓜分了超20%的市場份額。
  • 又一位玻尿酸女王誕生:57歲女老闆身家200億
    正是這一次機緣巧合,簡軍見識到了玻尿酸的神奇之處,開始萌生創業的念頭。2004年,從未接觸過醫療美容的簡軍成立了愛美客,開始了她的美容創業生涯。隔行如隔山,簡軍雖然有著長達13年的境外工作經驗,但想要真正進入醫美行業並不簡單,「國家藥監局的監管」便是簡軍進入醫美行業的第一關卡。
  • 2020年玻尿酸行業研究報告
    玻尿酸產品端用途廣泛 2.1 醫藥級:醫療美容較高佔比,眼科、骨科龍頭集中 醫藥級玻尿酸終端產品主要涵蓋三個應用領域:醫療美容、骨科治療和眼科治療。如今中國已有 14 家海內外企業持有 NMPA(國家藥品監 督管理局)認證,可生產銷售醫美類玻尿酸填充劑,其中內資企業有 8 家。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滲透率較低,但增速為全球最快的市場之一。
  • 57歲「玻尿酸女王」狂賺200億身家,這兩...
    有數據顯示,這些玻尿酸產品平均毛利率高於90%,賺錢能力遠超茅臺。難怪網友戲稱:「每一針玻尿酸都飄著茅臺的味道」。醫美股龍頭登陸創業板上市三日市值近400億又一家醫美巨頭公司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了!但生產、研發銷售玻尿酸比想像中更難。彼時,玻尿酸產品被視為三類置入醫療器械,需要國家藥監局的批准和監管,同時進口填充劑產品佔據主導,其中韓國、美國等領頭企業市場佔比超70%,這也意味著簡軍試圖打破這一市場格局難度非常大。儘管如此,簡軍和她領導的愛美客依然堅持本土化研發思路。
  • A股集齊兩位「玻尿酸女王」,藥企入局,「醫美茅臺」還能火多久
    2019年,愛美客玻尿酸產品營收佔比超99%。公司實控人簡軍被稱為「玻尿酸女王」。這位60後女老闆直接間接持有愛美客38%股權,以12日收盤股價計算,簡軍持股市值達250多億。同樣被稱為「玻尿酸女王」的還有華熙生物創始人趙燕。2019年11月6日,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股票發行價47.79元/股,上市當天股價飆漲,當天收盤價85.1元,較發行價上漲約78%。
  • 賣玻尿酸的愛美客將登創業板:一年銷售145萬支,售價2500元成本僅32元
    9月17日,愛美客開始新股申購,發行總數為3020萬股,發行價格118.27元,計劃募資19.35億。醫美需求不斷增長帶動了相關企業發展,但深受愛美人士青睞的玻尿酸(透明質酸),成本卻低得驚人。愛美客產品毛利率最高超過98%。而在行業人士看來,作為醫美產品賽道佼佼者的愛美客,目前仍然存在產品結構單一風險。
  • 玻尿酸也分三六九等 有茅臺也有普通白酒
    玻尿酸,又叫透明質酸、HA,因其高毛利率備受資本市場追捧。去年科創板迎來兩家玻尿酸公司,一家是與魯商發展同位於濟南的華熙生物,另外一家是位於上海的昊海生科。2019年三季報顯示,該兩家公司的毛利率逼近80%。
  • 毛利率90%都嫌賺得少,「拉客」成本太高
    今天的主角就是——醫療美容。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藥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中國2019年的醫美市場規模達到2500億,近五年複合增長率30%。
  • 毛利超90%的醫美玻尿酸藍海,正長出第二家700億市值的華熙生物
    「年輕態、除皺紋、塑面形」,玻尿酸注射給皮膚帶來「迅速喝飽水」的效果,這讓它成為很多愛美人士的首選,在眾多醫美項目中處於高點擊率,根據新氧大數據預測,玻尿酸注射在注射類醫美項目中以66%的佔比高居榜首。在立竿見影的美容效果背後,產品普遍超過80%甚至90%的毛利潤,以及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也強烈吸引著資本的目光。
  • 產業觀察|毛利超90%的醫美玻尿酸藍海,正長出第二家700億市值的...
    在立竿見影的美容效果背後,產品普遍超過80%甚至90%的毛利潤,以及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也強烈吸引著資本的目光。2019年底,被稱作「玻尿酸第一股」的華熙生物登陸股市,一度引發玻尿酸概念股集體走高,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市值超過700億元。
  • 產業觀察 | 毛利超90%的醫美玻尿酸藍海,正長出第二家700億市值的...
    在立竿見影的美容效果背後,產品普遍超過80%甚至90%的毛利潤,以及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也強烈吸引著資本的目光。 2019年底,被稱作「玻尿酸第一股」的華熙生物登陸股市,一度引發玻尿酸概念股集體走高,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市值超過700億元。幾乎在同時期,一年生產百萬支產品、玻尿酸行業的另一頭部企業昊海生科也獲批上市。
  • 玻尿酸製造:高利潤能維持多久?
    同時,愛美客曾表示,注射用透明質酸鈉產品適用增值稅稅率降低促使19年毛利率進一步提高。而且自主定價醫療美容產品使得該行業盈利空間沒有上限,醫美行業盈利水平普遍遠高於大多數行業。把它和已經上市的昊海生科和華熙生物對比,昊海生科毛利率77%左右,近幾年產業多板塊布局,有眼科產品、骨科產品、防黏連及止血產品,華熙也除了醫美板塊,在原料產品、功能性護膚品、食品和醫療終端等領域均有布局。可以看出,恰恰因為愛美客的主營更單一,玻尿酸產品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收入的99%以上,所以它的公司綜合毛利率比另外兩家都要高。
  • 「醫美光環」下玻尿酸賺錢能力堪比茅臺,兩大龍頭企業登陸科創板大...
    根據清暉智庫統計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醫美市場。具體到玻尿酸市場,此前中信證券研報預計,2020年,中國僅透明質酸美容針的市場需求就將增長至2000萬-3000萬毫升,成為一個1000億元級別的市場。事實上,玻尿酸行業有著非常高的毛利率,堪比茅臺。
  • 香港富商孫女韓國整形身亡,國內「玻尿酸」巨頭上市大漲,暴利醫美亂象幾時休?
    不過,我國在2017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亦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醫美第一大市場,於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3115億元。國元證券表示,我國即將成為醫美第一大國,3000億市場值得期待。
  • 玻尿酸,每一針都透著茅臺味
    玻尿酸,每一針都透著茅臺味! 醫美是醫療美容的簡稱,是指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或其他方法來美化容貌。 手術類的美容項目,像隆胸、隆鼻,一般價格高、風險大,常常發生的醫療事故讓妹子們膽戰心驚,沒點魄力,一般人都不太想開刀。
  • 醫療美容專題之透明質酸行業深度報告
    1)高分子量(1000 kDa -1400kDa)的透明質酸具有更好的粘彈性、內聚性和 成膜性,適用於化妝品和眼科粘彈劑、醫療美容等醫療產品。現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60 歲以 上老年人口達 2.49 億,佔比 17.9%,隨著人口老齡化及治療意識的提高,預計我 國骨科治療市場將持續增長。根據 Frost & Sullivan 分析預測,中國骨科治療玻璃 酸鈉注射液的市場規模將在 2021 年達到約 20.0 億元人民幣,這也推動透明質酸 原料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