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朱新韜 通訊員樊立山 韋慶海 實習生龔章逸 黃柱玲
訓練中,全體人員認真開展體能、隊列、擒敵拳、武器和警械使用等科目訓練。堅持練兵強使命、提素質、護平安,以訓促練、練戰結合,努力練就能徵善戰的過硬本領,確保遇到突發警情時能衝得出、打得贏。這是馬山縣開展全警實戰大練兵活動的場景。
近年來,馬山縣委政法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警「五查五整頓」專項行動和紀律作風督查巡查工作,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政法隊伍,為政法機關依法履職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教育強黨性 鑄牢隊伍忠誠之魂政法隊伍作為平安、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打造一支高素質政法隊伍,必須旗幟鮮明地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
馬山縣委政法委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把理想信念教育置於政法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加強政法幹警思想政治教育,嚴格貫徹落實《黨章》《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加強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著力鍛造一支讓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過硬隊伍,為履行好新時代職責使命提供堅強保證。
2017年以來,馬山縣委政法委持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警「五查五整頓」專項行動,並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力鑄造政法隊伍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紀律嚴明的優秀品質,大力踐行執法為民的宗旨理念,努力營造擔當實幹的良好氛圍,將開展專項行動與做好其他各項政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整體推進政法隊伍在思想政治、紀律作風和組織建設等方面上新臺階。
提升履職水平 推動工作提質增效打造一支高素質政法隊伍,必須把專業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馬山縣政法機關堅持把能力建設作為政法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大力加強政法幹警教育培訓工作。
馬山縣委政法委堅持從思想、政治、作風、能力、廉政等各方面入手,堅持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方向,提升政法幹警職業素養、實戰能力和履職水平,結合政法各部門實際,建立幹警教育培訓機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高政法幹警的履職能力。該縣法檢兩院開展幹警比武、法庭論辯、業務競賽等活動,鍛鍊出一批辦案能手和業務尖子;馬山縣公安局通過開展信息化應用、應急處突、大練兵等活動,提高了幹警的職業素質;馬山縣司法局採取觀摩、學習取經等方式,推動幹部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通過抓學習教育和能力建設,不僅提升了政法幹警的思想政治素質、履行職責能力,更強化了政法隊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擔當,提振了真抓實幹、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在工作中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深入推進平安建設、法治建設,落實維穩管控機制,狠抓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敏感節點維穩安保工作,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強化社會面治安巡邏防控,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積極開展反邪教宣傳活動,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長治久安。群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2020年第三季度馬山縣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9.33%,排在全區第二名、全市第一名。
今年1至9月,馬山縣法院共受理案件2816件,結案2183件,適用簡易程序審案率、一審服判息訴率、調解率均排在全市法院前列。馬山縣檢察院積極踐行「楓橋經驗」,做好信訪接待、辦理、穩控工作,將信訪人吸附在當地,將問題解決在當地;馬山縣公安局以自身建設、提高隊伍戰鬥力為出發點,全力以赴維護了社會治安秩序和諧穩定;馬山縣司法局經常性開展法治宣講,不斷擴大法治宣傳普及面。組織「12348」法律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貧困戶家中,開展志願服務先鋒行,發揮「一村一法律顧問」作用,成功調解群眾矛盾糾紛591件。
強化服務為民 形成特色司法品牌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是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有力保證,更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在隊伍建設中,馬山縣政法機關找準公正執法與強化服務的結合點,進一步提高服務群眾、服務經濟發展的效能。
馬山縣法院積極發揮法院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的引領作用,與馬山縣委政法委、馬山縣檢察院、馬山縣公安局、馬山縣司法局以及當地黨委政府等部門構建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體系,探索「貝儂」調解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貝儂」在壯語中是指兄弟姐妹、朋友或者關係特別好的人。馬山縣法院法官結合調解工作經驗,挖掘出「貝儂」在調解工作中的優勢,通過邀請矛盾雙方當事人都信服的「貝儂」參與調解工作,成功化解了不少農村常見的家事糾紛、鄰裡糾紛、土地糾紛等。2016年以來,馬山縣法院不斷完善提升「貝儂」調解工作法,形成了「『貝儂』+調解」特色司法服務品牌。該法院在全縣鄉鎮和村屯共建立「貝儂」調解工作室48個,形成了覆蓋全縣的「貝儂」調解網絡,共通過「貝儂」調解工作法解決矛盾糾紛3300件,6000多名當事人握手言和,調解率連續6年保持全市基層法院第一。
「貝儂」調解工作法多次獲得自治區高院表彰,經驗做法在全區推廣應用,並作為調解工作先進經驗在第十四屆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工作交流會上「亮相」。以「貝儂」調解工作法為題材拍攝的《貝儂》微電影,獲全國十佳微電影提名獎。由幹警創作演唱的《貝儂調解山歌》獲中央政法委優秀政法題材原創音樂作品、全國法院優秀原創歌曲徵集評選二等獎,其MV入圍全國法院優秀原創歌曲展演。
馬山縣司法局堅持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築牢人民調解「第一防線」,充分發揮鄉鎮司法所和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堅持「一線工作法」理念,做到第一時間掌握糾紛信息、第一時間到達糾紛現場、第一時間展開調查和調解;推行「援調對接」機制,把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有效結合,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滿足群眾需求;堅持落實回訪制度,防止矛盾糾紛出現反彈。湧現出許多基層糾紛調解化解能手,其中馬山縣加方司法所的莫洪林榮獲全國人民調解先進個人、「全國最受歡迎人民調解員」「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莫洪林受邀到區、市、縣政法部門舉辦維穩幹部業務培訓班,授課100多場次,得到了學員的一致好評,為發展「楓橋經驗」、推動廣西人民調解工作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