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大師王陽明預言:說天下要害有四處,若失了一處,大明必亡

2020-12-23 老顧侃歷史無悔

王陽明,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的重要階段,他卻破天荒的提出了陽明心學。

中國儒家思想裡面,孔子是開山鼻祖,孟子是經世致用的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是理學思想的開端,而明朝的王陽明,不僅是心學的開端,他還將心學運用到了人際關係處理以及——帶兵打仗上!

王陽明曾經說:「大明雖大,最為緊要之地四處(宣大薊遼)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陽明公說的四處是那些地方呢?分別是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薊州(今河北薊縣),遼東(今遼寧省大部)。

這前三個要害之地都是長城防線的要衝之所。曾經的蒙古人就經常在這三個地方進行突破與掠奪,只要是打開這三個口子其中之一,蒙古騎兵就可以長驅直入,危害到京師的安全。

滿清的騎兵曾經突破過這三個地方,並且繞開了大明的軍隊,直接入侵了山東濟南地區。所以這三個地方是相當重要的,萬萬都不能丟失,否則就是將大好的河山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

然而崛起於遼寧新賓的努爾哈赤部突然反叛,逐漸佔領了整個遼東,降服了朝鮮。震驚萬分的明朝投入全力鎮壓滿洲的叛亂,沒想到的是,由於過度使用武力,導致財政崩潰,形成了國內民變的連鎖反應。

遼東就像是明朝一個巨大的傷疤,不斷流出財富和血液,最終榨乾了明朝這個巨人。1644年,明朝在李自成和滿清的夾擊下滅亡。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多了解王陽明就能少走彎路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成功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中國,現在卻很少有人記得王陽明。

想要鹹魚翻身,那就一定不能偷懶,有的人能涅槃重生,有的人卻從此墮落,這就是做與不做的區別。

我們普通人想要擺脫困境,那就更得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這其中,還需要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想要了了解王陽明更多心學智慧的,建議讀一讀《傳習錄》和《王陽明傳》這兩本書籍。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的精華和核心,裡面通過一些有趣的記載,講出王陽明心學智慧。而《王陽明傳》是人物傳記,講述了王陽明坎坷的一生,講述他是如何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的。

在這兩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戰場有勇有謀的王陽明,更可以學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王陽明的書,就是因為他能告訴後世無限的智慧,幫人擺脫困境,更進一步。

王陽明心學是可以實際運用到我們生活中的智慧,是可以指導我們人生的智慧。這套書從王陽明的一生,到人生的智慧,有大量豐富的故事,有時候哈哈大笑,有時候就會感嘆人生!

它不僅是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還是以講故事的方式讓你學到智慧。讀完了王陽明,方才明白,世界一切為人處世以及生存的道理,並且學到的智慧能輕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職場中,甚至是生意場上。

尤其是在自己迷茫的時候,低谷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你就會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的心學是怎樣的?如何用思想平定明朝的宸濠之亂?
    什麼是王陽明的「心學」?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王陽明,半個則是曾國藩。王陽明被稱為聖人,其實就是因為他提出了「心學「思想。心學"是儒家的一個分支學派,主要強調內心的修煉,他曾說「心即理」。王陽明認為,每個人內心都具備良知,而良知可以讓人了解天理,也就是事物運行的最高法則。既然天理在我心中,那麼,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用實踐去驗證內心的天理。 可是,由於內心經常受到個人私慾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良知經常被蒙蔽。
  • 王陽明做一怪夢,夢中作一預言詩,41年後預言成真,夢境成現實
    王陽明做一怪夢,夢中作一預言詩,41年後預言成真,夢境成現實王陽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曾國藩曾這樣評價他:「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古代人覺得夢鏡能夠預兆著將來的在歷史上兇吉,在歷史上也確實有周公解夢的人應驗了那些事,例如朱元璋曾有過1個噩夢,劉伯溫就為他周公解夢說不久後會出現喜事產生,果真3天後張士誠投降,夢鏡講解應驗如願以償。
  • 王陽明的傳奇人生,百死千難中得來的陽明心學
    16歲的王陽明覺得這是自己為國效力、顯露身手的機會,他寫了一份長篇奏摺,結合他的兵法知識和考察經驗,審勢謀策,請纓帶兵去徵討。他託父親把奏摺轉呈皇上,父親痛斥他為「狂生」。 事實上,孔夫子曾說過: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王陽明之所以對「武備」如此重視,在於他堅定地認為:儒者如只會讀聖賢書而不會用兵,那無疑是一種恥辱。
  •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出過許多偉大的人物。《永樂大典》的編撰者解縉、連中三元的奇才商洛、延續大明200年國祚的于謙等等,這些人都深深被刻在歷史功勞簿上。但是,當我們說到「大明第一人」時,總會想到這兩個名字:王陽明和張居正。
  • 王陽明生而不凡,但到五歲還不能說話,高僧:名字道破了天機
    即便到了今天,陽明心學依舊在世界各地傳播,日本近代的明治維新就是得益於陽明心學,日本學者高瀨武次郎就曾說:「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而且,大家所熟悉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十分崇拜王陽明,在他的經營哲學中,可以看到很多王陽明致良知的思想影子,比如「自利則生,利他則久」,「成功=能力+努力+態度」等。
  • 王陽明科考前夜,突現兩怪人,大聲說5字預言,27年後果然應驗
    趙恆的勸學詩中說:「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也就是說,在古代封建科舉制度之下,一個人只要勤勉努力的讀書,考取功名,自然就可以出人頭地,不僅有吃的、有房子、有僕人、還有媳婦。
  • 王陽明:真正有本事的人,落魄時這樣做,沒錢沒勢,照樣出人頭地
    當初王陽明,被宦官劉瑾陷害,然後被貶,36歲那年,去到了龍場頓悟,可以說,人生已經到了谷底,但這也是王陽明的人生轉折點,在龍場,王陽明先是讓自己生存下來,然後每天修行,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悟出了王陽明心學,還從此成了聖人。
  • 王陽明做一怪夢,夢中作一預言詩,41年後,這夢境竟成現實了?
    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在15歲時做了一個怪夢,他在夢中作了一首預言詩,沒想到,41年後夢境竟然成真了!王陽明從小就十分聰慧,被鄰裡稱為「小神童」,並且他從小就有著高於其他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有一次與老師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便說天下最要緊的並不是科舉考試,而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
  • 王陽明:此心不動,方能萬事從容!
    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對於今天的最大價值。 例如,下面這四大人生智慧,將直擊人們的要害! 儘管如此,王陽明壓抑過自我、反省了己過後,依然堅信自己的學說正確、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回護,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王陽明的做法令我們見識到了心學的真諦,內心的力量源泉正是要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
  •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其前、後三傑中有五人是從王陽明心學獲得了...
    日本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奇蹟,正是因為有一批被王陽明心學力量武裝的明治維新的鬥士,包括明治維新前三傑: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和坂本龍馬;明治維新後三傑中的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
  • 王陽明: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又是一門實用功夫
    有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都從王陽明的心學中獲得啟示,如曾國藩、梁啓超、稻盛和夫等都通過王陽明的心血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王陽明的心學既是一門精神藝術,也是一門實用功夫。不妨一起探索一下王陽明心學的奧秘。一、心靜修福報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不少人都過於浮躁。
  • 南哲思享|李承貴:論席書對陽明心學的特殊貢獻
    席書的這些貢獻,不僅是對王陽明精神困頓的緩解,不僅是對陽明心學障礙的驅除,更是對陽明人格的肯定。所謂「德不孤,必有鄰」,王陽明亦因此對自己的學問方向和政治立場愈加自信。席書亦因此成為王陽明心學脈絡中的重要一員,是陽明心學的虔誠擁躉者。
  •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王陽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聖人,他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一、王陽明傳奇的一生王陽明,又名王守仁,集「儒釋道」之大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更是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位儒家大師。是中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立德」、「立言」、「立功」之人。
  • 解讀丨「心能轉物」的王陽明
    史載,王陽明出生後,到了5歲還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藏書。有一次,一位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更名為「守仁」,之後他就開口說話了。故事雖不十分可信,但歷史上的王陽明確實志存高遠,心思行為不同於常人。13歲時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做一個聖賢之人。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
  • 王陽明心學:老天在苦難裡埋藏了寶貝,關鍵要有能力把它們找出來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春秋時期,有一個姓嚴的人家,想給女兒找個好婆家。嚴家的長輩做了一個調研,把目標對象家庭做過的事情一件一件列出來分析,最後發現,孔家祖先中善人最多,做過的善事也最多。所以判定,孔家的子孫,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了孔子的父親,果然,善有善報,女兒後來生出了聖人孔子。
  • 王陽明心學10句經典語句,提高情商和行動力
    「事上磨」是心學很關鍵的功夫,「磨」字用得很恰當,有磨練、打磨的意思,磨不是一步到位,不能一步登天,它有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如「逝者如斯夫」的「川流不息」,永不停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斷精進,苟能如此,假以時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有結果。「事上磨」有點像時下流行的「一萬小時定律」或持續的「刻意訓練」。3、吾輩用力,只求日減,不求日增。
  • 王陽明:人想要幹大事,一輩子「三不爭」,別等到40歲以後才明白
    我們在生活中總能看到一些爭強好勝的人,有好勝心,不服輸的勁頭其實是件好事。不服輸的人更能經受住磨難,所以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但是有些事可以爭,有些事最好別爭。正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爭」,明代「陽明心學」創始人,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人生有「三不爭」,真正的聰明人才懂得。不爭過往。
  • 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的妻子,新婚之夜在房間裡大哭
    天亮後,諸介庵正想去衙門報案,沒成想,看到王陽明正大步往家門口走。諸介庵看到後,便立刻去派人告訴自己的女兒,與此同時,少不得要讓王陽明給自己閨女一個交代。結果王陽明的答案讓大家大吃一驚——他竟然跟一個老道相對枯坐了一整夜。
  • 以王陽明的《心學》來分析《小偷家族》
    從這樣一個「小偷家族」中,我們體會到了人性的複雜,既看到人性中的善,也看到人性中的惡,但這真的是人心嗎——今年6月,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有一條勁爆新聞,剛剛在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大獎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網絡開票幾十秒就被搶光,隨後網上
  • 王陽明:「人有三,必窮」,有這3個特徵的人,註定難以成功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人有三,必窮」,如果一個人具有這3個特徵,註定難以成功。一、當面君子背後小人有的人在眾人面前表現得如同君子,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風度翩翩很有涵養,但是背後卻做些小人的勾當,喜歡議論別人還在背後嚼舌根,甚至連自己最好的朋友都可以出賣,這種人就算當下過的還不錯,日後也會註定走向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