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增長運營系列課程第14課」海報設計 理解用戶目標

2020-12-19 百家號

上節課大叔講到閱讀順序、信息組塊、重點突出、用戶審美四個要點,而這四個要點分別對應了我們做海報設計時的三個步驟:排版、優先級清晰、字體配色和氛圍。

閱讀順序和信息組塊對應的是排版,重點突出對應的是優先級清晰,用戶審美對應的是字體、配色和氛圍。

視覺設計

· 定排版

排版的閱讀順序一定要是從上到下一條線,符合正常人一氣呵成的閱讀邏輯,將不同的類型的信息分類擺放在各個組塊區間內,有標題、老師介紹、課程亮點、掃碼指令。

· 定優先級

接著我們定優先級,標題是最高一級的,用戶第一眼看這個海報是做什麼的;而掃碼指令是引導用戶,次一級的;再接著往下是老師介紹,關於老師背書,建立信任感;最後一級是課程亮點。在這裡,我們會發現,反而課程亮點的優先級會低一點,因為從標題到老師的介紹,用戶的決策已下了一大半了,這時再去用課程亮點進一步地加強一下。

確定這些優先級後,我們再進一步做需要做的事,比如行間距、標題字體大小、老師不透明度、掃碼指令的字體大小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與我們的優先級息息相關的,包括接下來的動作,比如設計字重、按鈕(色塊)、頭像、小符號、刪除線等等。

· 定氛圍

比如海報的顏色,與我們海報的主題有什麼關係,怎麼樣才能引導用戶的視覺衝擊感。在選擇色彩的時候要與主題能建立關係,選擇一種適合的視覺基礎原型,也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什麼樣的增長海報才算是成功的呢?我們進行了概括,成功的增長海報必須具備以下5要素。

· 吸引人

我們接觸看到一份海報的時候,往往看到的是一張縮略圖,從海報的整體來看,比如顏色、布局,它的標題是否突出,因為在縮略圖的時候往往看到的就是標題,在這個環節的時候就要能吸引用戶,讓用戶覺得有一種要打開的欲望,這就是我們說的是否足夠吸引人?

· 易理解

當用戶打開海報之後,一眼看過去,我們通過層次的區分、重點的突出……讓用戶一目了然地知道第一層獲得什麼信息,第二層獲得什麼信息,很容易理解海報的內容,看懂海報的內容,這就是我們說的易理解,能否一眼看明白海報內容?

· 可信任

海報裡的信息是否足夠讓人信服?這一點很重要,海報至少讓用戶覺得是專業的、高大上的,而且還可以從內容上面(比如標題、老師背書等)不斷地說服用戶,讓用戶對海報產生信任感。

· 掃碼衝動

用戶看了海報之後有沒有掃碼的衝動?可能通過時間、視覺上的引導等等,讓用戶產生現在就要掃碼的想法。如果錯過了就沒有下一次機會了,所以我們往往只有用戶打開海報的那一次機會讓用戶建立掃碼衝動。

· 轉發意願

有些海報並不是不好,而是它並不符合目標用戶的自我定位,很多人會有這種想法:我轉發這個會很不好意思;又或許海報本身設計的不怎麼樣,用戶轉發出去會覺得很丟臉,這種負面的印象用戶並不願意去自主轉發。所以我們在社交網絡裡推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用戶怎麼樣去定義自己,用戶從周圍圈子中獲得什麼樣的認同感,我們要幫助他建立這種認同感,或者說至少是適應用戶的認同感,用戶才會更願意自主轉發。

理解用戶目標

我們之前的課中提到商業目標,那麼商業目標和用戶目標到底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有一個產品叫豌豆莢,在冷啟動時做增長,在最開始的一年裡,他們定的目標要做十萬用戶。在那個時候,安卓用戶幾十萬用戶的情況下,真的很難很難。今天在講的是,在這麼重的壓力之下,在冷啟動這個環節,他們是怎麼做的呢?獲取用戶手機的型號,預先準備好手機的外殼,這個時候用戶就能獲得一個有他手機型號的截圖,會給你眼前一亮、酷炫的感覺。這個功能一出來大受歡迎,很多用戶喜歡在論壇裡發貼,也更喜歡炫耀自己的手機。可能你會覺得到這一步,就結束了。

但我們往往想的不僅僅是用戶目標,更要結合我的商業目標。在這案例中用戶的目標更的是炫耀自己的手機等行為,而我們的商業目標是什麼?我們要做增長,要做冷啟動,要獲取更多的用戶來下載我們的產品。我們既然有一個很好地滿足用戶的功能,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用戶幫我們做點事,將這一句話『使用豌豆莢截圖wandoujia.com』放到每一個截圖下面,因此在那個時候,許多活躍的用戶使用這個圖,據統計也有許多用戶直接使用官網進行下載。這就滿足了我們的商業目標,吸引更多的用戶儘可能地下載。

這個時候,用戶目標也有了,商業目標也呈現了,這才是我們做這一件事的目的。而不是沒有方向性,隨便折騰玩一玩。我們每做一件事,背後都有它的意義。這個意義既有用戶目標,也有商業目標。

那麼,用戶目標究竟是什麼?

我們可以將用戶目標拆解成行為目標——體驗目標——價值目標

· 行為目標是指的用戶願意參加嗎?如何驅動用戶?並且讓用戶按照我們的想法做一些事情。它對應的是外部激勵,而我們要考慮到用戶利益點的設計,讓用戶收到好處,有所收穫,願意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

· 體驗目標是指用戶中途會不會放棄?我們能不能讓用戶有一種良好的體驗感受?換句話說,我們要做閉環設計,讓這個體驗流程是順暢的。

· 價值目標就是指用戶最終會留下來消費?或者做進一步的動作。這是我們提供給客戶的內在價值,為用戶提供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兩個關鍵點:外部激勵內在價值

外部激勵決定了用戶的參與度,而內在價值決定了用戶的留存轉化。外部激勵與內在價值是統一的,目標是一致的,兩者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我們的糖果,

舉個例子:拼多多,拼多的外部激勵是什麼?內在價值又是什麼?我們具體來了解下。拼多多給用戶的內在價值是購買低價商品,可以通過拼團、砍價等外部激勵方式購買這些低價的商品。我們再來看看趣頭條,趣頭條的內在價值是閱讀新聞、打發時間,外部激勵是指可以通過閱讀新聞、打發時間等賺現金,還可以通過師徒制,你的徒弟也可以做這件事,你也可以賺現金,目標是一致的。再來看一則微信生態裡新世相營銷課裂變的案例,它的內在價值是營銷方法、裂變玩法、熱點價值等,有著足夠強的吸引力的,而且還有著實實在在的東西的;那它的外部激勵是賺佣金、階梯漲價等方式,這是一個槓桿,整個傳播就被撬動起來。這就充分說明我們的內在價值有著足夠強的吸引力或背書,然後就是撬動這件事情,需要提供外部激勵。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用戶的內在價值,也就是我們用戶的需求,它的重要性。比如12306火車訂票,其實它的行為目標和體驗目標並不理想,但是它滿足了用戶的價值目標。當我們找準用戶的真實需求,就可以『為所欲為』。

相關焦點

  • 「商業增長運營系列課程第6課」用戶池轉化的四個階段
    上節課中大叔介紹了解決用戶池問題的兩個小技巧:場景化和人格化,不過大家做流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單純為了把流量越做越多吧?所以從這節課開始大叔要教大家一系列關於如何在用戶池中實現轉化的技巧。用戶池轉化我們前面講到,用戶池可分為三層:觸達池、活躍池、服務池。在這三個池中,我們轉化階段又有哪些?
  • 普通運營人眼中的2018網易開年大課復盤&時間軸&學習筆記
    於是2.0應用戶痛點而生:「系列課」向用戶傳遞「你以前聽了好多課卻並沒有什麼卵用主要是因為你的學習太碎片化,碎片化有毒!我們現在花了大量得時間對症下藥給你量身定製了體系化系統化的--系列課,讓你1次課頂別人10年工作經驗」久而久之……市場上的用戶發現「還是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 得到App | 用戶運營策略分析報告
    得到App作為先發入局者,率先邀請業內大咖合作開發專欄課程、每天聽本書等創新產品形態,與此同時藉助「羅輯思維」多年積累的粉絲量,對得到App進行引流,在短時間內積聚了大量用戶。此時運營的重點在於拉新,促活,商業變現方式的嘗試以及品牌形象的樹立。(1)用戶獲取① 針對上班族的創意營銷與北京地鐵4號線合作,活動期間,搭乘「每天聽本書」專列,掃描車廂內二維碼,就有機會獲得7天聽書VIP。
  • 易觀數科:從洞察到運營,深耕「留量」價值的「解決方案型」公司
    對於品牌商,拉長用戶生命周期遠比「強取」新流量更加長期主義。深耕用戶、縮短鏈路,「留量」早已成為運營共識。場景化運營用戶正在成為人貨場的融合引擎。不久前,「Launch首發」聯合「易觀數科」觀念共建的《留量時代》研究專題,正是旨在建議品牌與平臺真實地將商業戰略視角,聚焦到數位化、場景化的人。
  • 網際網路人必備「增長小紅盒」,重磅發布!
    更有總價值超2000元的課程/工具會員加贈,滿滿都是誠意。總價值288元的「增長小紅盒」,發售優惠價,僅需69.9元!不管是用戶增長小白,還是企業CEO、增長負責人,都非常值得一看。2)新鮮有創意《運營增長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本是日常辦公中不可缺少的好幫手,但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普通的筆記本,那就太小看它啦!
  • 伴魚用戶量超3500萬 差異化商業模式成就少兒英語頭部品牌
    從商業模型來看,伴魚旗下的四款產品,伴魚繪本以啟蒙教育吸納低齡用戶,提供用戶轉化基礎,伴魚少兒英語從一對一固定外教,引進權威培生原版教材建立競爭壁壘,伴魚自然拼讀和伴魚精讀課採取AI雙師模式,具有性價比高和業務易擴張優勢。在這樣的產品矩陣中,伴魚以啟蒙、AI、外教產品服務對應不同階段及消費能力的用戶。
  • 網易有道Q4超一半營收用於營銷費用,稱增長目標>財務目標_騰訊新聞
    另一方面,有道精品課在內容方面的打磨和完善一直是有口皆碑,每一堂課程都經過數層審核才得以出現在用戶的面前,有道第四季度的研發費用為 8930 萬元人民幣,而 2018 年第四季度為 5,060 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76.48%,投入一直在持續擴大。
  • d POINT:用戶數位化的「CARD商業」養成|場景實驗室
    「Launch 首發」第3輯《場景會員》專題, 以6大認知對「場景會員」做了系統闡釋——用戶數位化、場景細分、「會員制單元」新供給、生態聚合、反向定義和意義驅動。「場景會員」不只是會員制創新,更在於系統數位化到全面場景化後的新遊戲規則。當萬物以「場景」連接和創造,只有場景的激活才有意義。
  • 「我」的十年——商業攝影師許曉東
    在微博、微信日常龐大的信息流中,這個「攝影:我」如同一個吸睛的#tag,每每發布都能引來一陣按贊和圈粉。作為廈門「文創界」的「御用攝影師」,曉東幾乎是各個設計品牌的合作首選,因此這個「攝影:我」好像又帶著一種「是啦又是我拍的」的調侃。隨著近兩年,越來越多由曉東掌鏡的廈門設計品牌為人所知,習慣隱於幕後的他也收穫了更多的關注和垂詢。
  • 重新理解用戶和產品增長
    編輯導語:用戶增長很多人都會理解為「帶來新的用戶」,其實用戶增長包含非常多的板塊,涵蓋了市場、產品等等一系列的戰略化方式推動業績增長;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用戶和產品增長的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從影視行業轉戰商業攝影,「星宇視覺」想幫用戶變身劇中人
    2019年,國內攝影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319.66億元,同比增長8.46%。隨著國人收入水平增加以及審美需求的提升,預計2026年攝影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658.60億元,CAGR接近10%。我們還接觸到一家定位精品攝影的O2O視覺服務平臺「星宇視覺」,其攝影產品強調原創設計以及與影視劇IP的聯動。「星宇視覺」的創始人劉瀟創辦了海報物料公司「瀟辰文化」,參與過《流浪地球》、《戰狼》、《喜寶》、《解決吾先生》等多部影視作品的海報製作,並操刀了近期上線的網劇《局中人》的宣傳物料製作。公司的藝術總監吳琳帆曾任歡瑞世紀主設計師,目前主要負責產品研發。
  • 達內UID全鏈路設計課程,打通職業雙晉升渠道
    2015年達內設計課程再度升級,推出UED用戶體驗設計課程,清晰規範用戶體驗設計需要掌握的設計理論、設計工具、標準化工作流程,以及應該具備的製作技能、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使設計師的能力提升有跡可循。
  • ARK「增長大腦」: 場景構建+智能內容運營雙驅動,實現品牌可持續增長
    在智能商業成為必然趨勢之時,ARK全面升級產品解決方案,打造「增長大腦」(growing brain),用需求場景構建+智能內容運營,幫助企業實現增長正循環。「增長大腦」要做什麼?「增長大腦」(growing brain)的目標夥伴是想要通過產品創新和內容運營,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品牌。
  • 交易平臺的增長:你的商業模式,先談價值交換,才有商業變現
    01 如何理解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可以說是自網際網路時代興起後最偉大的一個流行詞彙,但正如《The Big Short》和《Moneyball》的作者Michael Lewis所說:「它經常被用來美化各種不成熟的計劃。」
  • 做運營這麼久,你有沒有想過運營的價值是什麼
    美團用低於市場價的方式去拉新,用戶就因為同樣的原因使用美團,所以在產品頁面上,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一元」、「特價」、「五折」這樣的字眼。因為運營圍繞優惠這個核心價值,做了補貼策略,或聯合商家做了這樣的促銷活動。
  • 「課程」職業編劇第一課——劇作基礎班
    第01節課 認識編劇一、職業編劇&職業思維:生活真相與思考邏輯二、從創意到劇本步驟&要點三、基本功訓練:拉片實操四、知識點:創意、主題、人物、結構、細節、技巧五、實用編劇工具書與六、思維方式:策劃、轉折、中點、對稱、類型、成長點、七、有用的編劇技巧
  • 斑馬AI:啟蒙英語APP競品分析(偏運營)
    嘰裡呱啦目前將目標集中在英語市場,單點突破的方式有利有弊,還需看長期產品和運營的能力。4.2 盈利模式教育類產品的盈利模式一般都比較清晰,三者也不例外,核心都是通過售課來進行商業變現。斑馬AI主要為三類課程的49元體驗課和2800元正價課,嘰裡呱啦為9.9體驗課、368元呱呱美語課和付費拓展課,瓜瓜龍為英語19元體驗課和2680正價課。
  • 創業第3課-設計你的增長飛輪
    創業已經變得多元化,任何人任何事只有你能創造價值,只要你能幫助用戶你就會獲得收益。對於企業端來說,每個創業項目都必須要具備核心的商業模式,也就是你創造商業價值的故事。商業模式解決的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問題,同時也是解決如何傳播裂變和盈利的問題。今天分享創業的第三講,設計你的增長飛輪!
  • 累計設計 10 億次海報,阿里 AI 設計師「魯班」核心技術詳解
    2018 年 4 月 21 日,在阿里巴巴 UCAN 用戶體驗設計論壇上,「魯班」創始人、阿里巴巴智能設計實驗室負責人樂乘向現場觀眾展示「魯班」的設計能力,臺下掌聲雷動。這是一場以設計師為主要觀眾的論壇,對於設計師來說,他們的工作往往包含許多重複性體力勞動,比如裁切素材、調整圖片大小、修正白平衡等,而「魯班」基本上能包攬上述絕大部分內容,這大大解放了設計師的雙手。「魯班」是阿里巴巴自研的一款設計人工智慧產品,目前累計設計 10 億次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