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永生的「抗衰之王」NADH,10餘位諾貝爾獎得主鼎力推薦

2021-01-09 騰訊網

人類有機會"永生"嗎?

在我們的認知裡那純屬天方夜譚

但就目前的科學發展

我們卻已經有機會接近「永生」

在科學界

一個獲得1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一致好評、

可打破自然規律的「長壽」物質NADH

橫空出世

在美國

近百個主流媒體爭相報導NADH

《華爾街日報》(WalStreetJournal):2000年9月19日在第48屆國際航空航天醫學大會上發表的研究中表明,NADH能夠改善線粒體健康,對太空人的生物時鐘具有積極調理作用。

美國CNN電視臺(標題新聞·第二觀察):現在,有一種新型營養補充劑,具有增加細胞ATP,改善精神狀態和抗衰老的作用,它就是NADH。

美國FOX電視臺(眼見為實欄目):NADH是一種受專利保護的、穩定的輔酶形式,是人體可以自然產生的物質。

《新聞周刊》(NewsWeek):到目前為止,很少有醫生可以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研究表明,一款非處方藥可以用來改善這種疾病,這種片劑叫做NADH。

《每日新聞》(DailyNews):華盛頓喬治敦大學實驗小組利用NADH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群進行測驗,72%的人食用NADH後表示情況有所改善。

NADH的強大功效獲得美國宇航局(NASA)的認可。

這麼多美國媒體都在報導它

到底它牛在哪裡?

下面,我們來深入了解

這個驚為天人的「抗衰之王」

01

NADH是什麼?

NADH是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天然存在於每個細胞中,參與上千項反應。為了強調其對生命活動的重要性,科學家將其命名為「人體1號輔酶」。

又因NADH在「細胞發動機」線粒體的健康中發揮重要作用,又被稱為「線粒體素」。國際權威的醫學健康信息平臺美國WebMD網站介紹NADH就是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氫(H)。

02

NADH的前世今生

與「抗衰之王」的名稱來源

1906年,諾獎得主阿瑟·哈登在酒精發酵的過程中發現NADH。

1920s,諾獎得主奧伊勒·切爾平首次鑑定出NADH的二核苷酸結構。

1930s,諾獎得主奧託·海因裡希·沃伯格首次發現NADH作為輔酶在氧化還原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1986年,德國慕尼黑大學George D.Birkmayer教授在多位諾貝爾得主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隨著NADH減少的「人體衰老論」。

此後,因NADH減少的「人體衰老論」得到了坎德爾等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證實。而George D.Birkmayer教授也被稱為NADH之父。

2019年最新的衰老生物學教科書《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of Ageing》在George D.Birkmayer教授等人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幾十年來的衰老研究,把衰老機理歸因於氧化自由基損傷和NAD+水平的下降這兩大問題。

NADH進入體內後能夠高效分解為NAD+和氫,這樣既提升了NAD+水平,氫也正是能夠高效清除自由基的最理想物質。正因為NADH能同時解決關乎衰老最核心的兩個問題,因此被稱為「抗衰之王」。

03

學術界和醫學界

對NADH的權威支撐

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等上百篇文章證明了NADH在線粒體代謝和大腦功能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NADH比光療、褪黑素、興奮劑、鎮靜藥物等更具有實用性,更有效果。

NADH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非常安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藥物和藥物靶標資源庫Drugbank已經將NADH列入合法的天然營養品行列。陸續被公布的NADH人體安全實驗報告也已有20多項。

NADH進入到人體,可分解為NAD+和H(氫)。NAD+是人體關鍵型輔酶,能夠修復DNA、激活長壽蛋白,預防因年齡增長的機能衰退,在人體抗衰老中起到重要作用。隨著年齡增長,體內的NAD+水平逐漸下降,導致細胞乃至機體的衰老。

由於外部直接補充NAD+則很難被細胞吸收,所以,定期攝入NADH,可以有效地增加體內NAD+的含量,從而有效延緩衰老!

另外,H(氫)是當今醫學領域最受重視的成分之一。中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說:「鑑於氫分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特別其高選擇性(僅中和毒性活性氧自由基)、高彌散性和高安全性,因此受到廣泛重視」

而NADH中的H(氫)是比普通H(氫)功能更強的特種生物H(氫),可以進入人體細胞內部發揮作用。

04

「抗衰之王」NADH

為何未被廣泛應用?

研究發現,NADH雖然抗衰效果強大,但它的性質卻非常不穩定。FDA曾客觀描述NADH:除了怕光、怕水、怕高溫和怕氧化之外,吸收過程中也怕胃酸降解,使得真正被吸收的部分變得非常有限。而克服這個難題,對製備工藝要求極高,一直是科學家攻克的難點。

FDA對NADH性質的描述

05

賽立復多年攻關終解難題

CELFULL賽立復是美國專注於線粒體醫學新藥研發與營養幹預的品牌。賽立復擁有世界上研發NADH最頂級的科研團隊,NADH之父George D.Birkmayer教授曾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擔任賽立復首席科學家。

賽立復的創始人之一在康奈爾大學讀博後期間就開始研究NADH穩定性的問題,歷經多年積累,因此最有能力解決這個科研界困擾已久的難題。

賽立復採用2018年諾獎成果酶定向進化技術和獨創的Turn A遞送體系,成功克服了這個多年未被攻克的難題,讓賽立復NADH在長達2年的儲存條件下依然能夠保證穩定性,而且進入人體後不被胃酸降解,大大提升了吸收度。

賽立復NADH亞馬遜截圖

在投入市場之前,賽立復NADH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審核,獲得了加拿大政府頒發的銷售許可NPN認證,在加拿大政府官網可查到具體信息。

賽立復NPN信息截圖

賽立復之所以選擇在加拿大也進行了審核,是因為美國市場並不要求營養保健品進行註冊,即使是FDA,也只要求營養保健品提供事後備案,不對它的安全做任何的檢測和監管,如果某款保健品出現安全性問題,FDA也只是會郵件發送一封警告信。而加拿大則有明確、嚴格的營養保健品安全檢測標準和監管標準。

06

賽立復NADH適宜人群

創業精英群體

高強度腦力勞動者

飛行員、空乘人員

心有餘力而不足者

跨境商務人士

術後康復者

健身群體

備考人群

實驗證明:

食用NADH多年後,年齡50-60歲人士的端粒長度與30歲相同。

每天食用5毫克NADH,兩個月之後,可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蛋白膽固醇約30%水平。

每天食用30毫克NADH,一個月後,運動員肌肉細胞中的ATP增加了12%。

相關焦點

  • 10位改變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濟世救人的特蕾莎修女(10)_遊俠網...
    1903年,瑪麗·居裡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和亨利·貝可勒爾(Henri Becquerel)因研究放射性現象共同獲得諾貝爾獎。  一個諾貝爾獎好像不夠,1911年,瑪麗·居裡因發現鐳和釙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一次,她不用跟任何人分享這個獎項,成為兩個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舉世罕見。  一戰爆發時,居裡夫人利用放射學,研究出可移動的X光機用於戰場救助。
  • 諾貝爾獎得主的勵志故事:從差等生到諾貝爾獎
    每一個諾貝爾得主背後都有一段屬於他們的故事,或許不堪或許快樂,但最終這些經歷伴著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執著幫助他們登上了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項。下面是新京報帶來的報導,一起隨軟媒小編走進他們——2012諾貝爾獎得主約翰·格登/山中伸彌~1999年我進入奈良科學與技術學院做助教授,我的研究課題是 IPS 細胞。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不僅有川普還有國人
    這一不正經的獎項,每年都會趕在諾貝爾獎頒布之前舉行。雖然按理說今年是第30屆了,但大家還是會默認成第一屆。 而今年喜提這份10萬億獎金的就有一個我們很熟悉的名字:沒錯,就是來自美利堅的懂王,川普。
  • 2015諾貝爾獎揭曉在即,盤點那些諾獎得主的爆笑之「最」
    月5日周一上午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物理學獎(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2015年10月6日周二上午11:45(北京時間10月6日17:45)化學獎(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2015年10月7日周三上午11:45(北京時間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人熟是一寶,此即「熟人社會」。人們之間怎樣才能變熟?有熟人靠熟人介紹,沒熟人就靠與名人扯上的那點關係搭橋,名人就是一張四通八達的名片。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臣妾做不到啊」投影片震驚中國
    而打出這張幻燈片的george smoot並不是一般的小人物,他是諾貝爾獎得主。據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記載,「此 COBE 計劃,堪稱是宇宙學步入精確科學的一個起點」。那麼,george smoot一個美國教授,他為什麼會引用中國電視劇裡的經典劇照?這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張投影片到底在科學上意味著什麼?這個時候,必須要提到「蝌蚪五線譜」網站在學術圈較深的人脈資源了。
  • 盤點世界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對於不少學者和行業領袖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其畢生奮鬥和貢獻的一個肯定,而對於培養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學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榮譽。那麼,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是哪些大學呢?  這裡先後誕生了8位美國總統,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數十位普立茲獎得主,另外哈佛也是全世界羅德獎學金得主最多的大學。「哈佛帝國」共包括13所學院。其商學院案例教學盛名遠播。其圖書館藏書在全世界的大學中亦排名第一。這裡還培養了締造了微軟、IBM、Facebook等一個個商業奇蹟的人。
  • 盤點日本百年間的諾貝爾獎得主
    「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迄2020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日本人為何能頻頻獲得諾貝爾獎?除了科學家善於自我反省和勤奮工作之外,日本的科研環境、評價機制以及經費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沒。日本政府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可見日本十分重視教育科研。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2015-07-07 10:02: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ric A.Cornell(中)到臺灣懷舊之旅,與昔日學生相聚,師生開心合照。
  • 諾貝爾獎得主被曝涉嫌造假,但他並不是第一個……
    於是在2019年,三位科學家因「在理解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貢獻」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獎。這件事情會得到這麼多關注,除了手段奇葩外,還有就是格雷格本人的諾貝爾得主身份。那麼如果一旦證實造假,格雷格本人的命運會如何?已經拿到的諾獎會被收回嗎?
  •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2020-12-09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載新生 第一季》如果·永生?
    他之前還演過閃電俠裡的S.T.A.R實驗室工程師Ronnie, 是Caitlin Snow的未婚夫,和物理學家兼諾貝爾獎得主馬丁斯坦因合二為一變成了超能英雄火風暴 (Firestorm)。永生?瀕死時上傳,只要有足夠的錢續費,是不是就可以算是永生了?如果可以一直續費,虛擬世界沒有遇到黑客攻擊,之前的記憶沒有丟失,還可以產生新的記憶,個人覺得從精神層面上算是永生了。如果精神層面可以是永生,在虛擬社區裡產生的愛情是不是可以跨越很大幅度的年齡和地域了?這部劇提出的「永生」的概念比較有趣,男主也很好看。很推薦大家去看!
  • 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你可能不知道這背後還藏著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吧。諾貝爾各個獎項的英文名稱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共有六大獎項,那麼這六大獎項的英文分別是什麼呢?
  • 諾貝爾獎已經全部公布,那麼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
  • 2016諾貝爾獎即將公布 10個冷知識全面了解諾貝爾獎
    物理學獎公布時間  10月4日17:45預測獲獎  Charles Kane 獲獎理由  開創了拓撲絕緣體領域。預測獲獎  Ronald W.P. Drever獲獎理由  設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 (LIGO) 並使檢測黑洞所產生之引力波成為可能。
  • 不一樣的頒獎禮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居家「視頻」領獎
    原標題:不一樣的頒獎禮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居家「視頻」領獎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外媒稱,10日播放的視頻顯示,衣著簡樸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們領取了各自的獎項。據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報導,在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份即將結束之際,瑞典電視臺線上播放了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行的這次頒獎儀式,傳統上這一天濟濟一堂的觀眾會向獲獎者致敬。通常負責頒獎的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在發自皇宮的消息中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同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 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麻省理工學院,培養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著名的學府,為全世界輸送出超級多的人才,而這些諾貝爾獎得主,也是出自麻省理工學院哦!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2019年諾貝爾獎落幕:從諾獎得主看教育
    一談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人們心中就浮現出一個科學天才、天賦異稟、成績優異,功課滿分的形象,而事實卻恰恰相反。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的威廉·凱琳曾經是一個懶惰的學生,老師一度認為他不會有什麼成就。他比較懶惰,做事又不專心,不愛學習。他的父母又忙於工作無法給予過多的指導。於是就給小威廉買了一個顯微鏡作為玩具。
  • 消失了16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又有重大發現!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17年前,他的獲獎,幾乎是都市傳說般的爆炸新聞:「小職員神奇の逆襲」,「日本史上最年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諾貝爾史上學歷最低得主」…那是在2001年10月9日,和平常一樣,在公司老老實實上著班的田中,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
  •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時間:2017-04-04 15:12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此前關於鮑勃迪倫拒絕領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少網友應該有所了解,但是這位任性的鮑勃迪倫,現在又開始領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