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涵
「群主,我反映一個問題,我剛剛下班回來,經過咱們小區16號樓的時候,發現樓下掉了一地的碎玻璃渣兒,大家經過那裡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些,千萬別被玻璃傷到。」在乳山市城區街道怡園社區的第十網格群裡,群主邵楠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
「信息已收到,我馬上去處理,家人們經過16號樓時要注意安全。」回復完信息後,邵楠連忙穿好衣服,拿著清掃工具趕到了16號樓樓下,對業主反映的碎玻璃進行清理。
作為怡園社區的網格員,邵楠經常要面對這樣一些看似細瑣,卻又與群眾密切相關的「芝麻綠豆」事。自從建立了網格群,邵楠就更忙了一些。對她來說,網格群裡的「民聲」就是衝鋒號,只要一看到群裡有業主反映問題,不論早晚,她總是第一時間進行答覆和處理。由於她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怡園社區第十網格的居民們都打心眼兒裡認可她。
「剛建群的時候,我也不知道網格員是什麼,就不想加這個群,小邵就說加群能方便我們反映問題,她也便於為我們服務,後來加了群,發現這個姑娘挺熱心的,就算大家諮詢的、反映的是小事,她也不敷衍,態度非常好。」怡園社區第十網格的居民崔先生說道。
像邵楠這樣的網格員,在乳山市城區街道的各居民生活小區中還有很多。近年來,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乳山市城區街道將黨建與網格化治理深度融合,把36個村(居)劃分為36個大網格、163個小網格,實行定崗定責定人管理。而網格員們的職責就是要做好網格內的人、地、物、事、組織等基礎信息的採集、上報、處置、核查、反饋。日常工作中,他們往往還要身兼多職,不僅是社情民意信息員、居民事務代辦員,他們也是文明新風倡導員、政策法律宣傳員,有時甚至還要擔當矛盾糾紛調解員以及治安安全巡查員等角色。
「自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開展以來,我們就要求網格員們充分利用好網格群,將網格群作為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工具,利用微信群集民意、聽民聲,讓群眾們『芝麻綠豆』的事兒有人管,有人解決,從而讓我們的社區服務更貼心、群眾生活更舒心。」乳山市城區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城區街道內的各個網格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網格群,社區居民們也樂於加群,在群內諮詢、反映自己的問題,等待網格員為自己解答。
在乳山市金豐社區,這個社區第八網格的網格員宋旭日在查看網格群裡的信息時,發現有居民反映馨園小區18號樓的水管裸露在室外,擔心天氣寒冷,會導致水管上凍,影響日常使用。宋旭日接收到信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查看了實際情況,並聯繫物業工作人員協助,為18號樓裸露在外的水管築起了一道保護牆,有效解決了居民的訴求。
在府前社區第六網格的網格群中,有居民正在向網格員王暖諮詢如何網上繳納暖氣費的問題,王暖也逐步截圖,向居民講解利用銀行卡繳納暖氣費的方法。
「我們小區一直都沒有業主群,這就導致社區裡一旦有個什麼活動或者信息,我們都不了解。這次網格員小孫給我們建了網格群,不管是政策還是社區通知,她都能立馬發到群裡,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知道社區裡最近又發生了什麼,也覺得有了歸屬感。」在談及社區網格員孫佳琪幫助居民建立網格群的事情,華冠社區的姜阿姨十分贊同。
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提高問題解決質量,城區街道還建立了「數字綜治」資料庫,將人口、小區建築等基本信息錄入網格化治理信息平臺,實現精準掌控和併網推送,同時建立網格治理信息匯集上報機制,對收集的民生訴求、社會治安等信息,及時上報市網格化治理中心,按規範流程進行答覆處置。
「接下來,我們將立足全局,從小處著手,圍繞社區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堵點,通過網格化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在基層落地開花。」乳山市城區街道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