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閒來無事,把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重溫了一遍。看到熒幕上的松子靠扮鬼臉來費力地討好身邊的人,即使自己被輕賤、被傷害,還是貪戀那一點點的溫暖,不願反抗,最後在牆上刻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心裡總是替她感到悲傷。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脾氣特別好,總是活得小心翼翼的,總是害怕讓自己身邊的人不愉快,於是永遠在為別人考慮,即使是自己受到了損害也沒關係。
但是日復一日的退讓和討好,換來的只會是別人的不屑和輕視,因為人的本性就是:不勞而獲,不會珍惜。善良久了,別人就會把你的善良當成是理所當然的,甚至要求你無底線的隱忍與退讓,這也就是為什麼壞人偶爾做了一件好事就會得到巨大的讚美,而你所有細枝末節的善意全部被遺忘在角落裡。
很刺骨,然而現實就是如此。
在前不久前的奇葩大會上,年少成名的蔣方舟坦言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在大多數關係裡小心翼翼,故作謙卑,甚至努力迎合吸引自己不喜歡的人。在去年KY的訪談中,她也說道:我漸漸習得了一種最不會犯錯的、近乎諂媚的生存之道,總是小心翼翼,在和別人交談時擔心冷場,想不斷照顧別人的情緒,不會表現出任何的傷害性和攻擊性。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最初是我的朋友小A推薦給我的,她說:「早期的松子簡直就是我自己的真實寫照啊。」我有點驚訝,剛剛認識小A的時候是在高中,那個時候的她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成績好,顏值又高,行事幹練人緣巨好。「能把生活過成這樣熱氣騰騰的你,是我的女神呢!」某天,在奶茶店裡閒聊時,我這麼說道。
小A喝了口奶茶,頓了頓,搖搖頭,雲淡風輕地說道:「以前的我啊,總是害怕得罪人,害怕自己會落單。總是想要拼命去維繫一段關係,跟別人起了什麼爭執,就會把所有的錯誤往自己身上攬。而別人對不住自己的時候,又無比大方,覺得沒什麼,只要別人心裡沒有不舒坦就好了。」
看著眼前這個眉清目秀,自信陽光,不卑不亢,做事雷厲風行的小A,我很難把她和那個唯唯諾諾、自卑膽小的女孩聯繫在一起。
「可是這樣並沒有讓別人更喜歡我,反而大家都不大願意搭理我,自己還活得那麼憋屈。後來我嘗試著改變,嘗試著大膽地表達自己,學會拒絕,敢於反駁,漸漸得變優秀,我發現一切都變得好起來了。」說到這裡,小A放下手中的奶茶,認真的看著我:「阿木,你說,人是不是總有犯賤的時候?」
怎麼能叫「犯賤」呢,不過是膽小罷了。
你越是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而你不知道,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沙子,你愈是拼命地想靠近想抓緊,愈是流失的快。真正的美好,是靈魂的互相吸引,而不是一方的討好和諂媚就可以搭建的。
沒有人喜歡一個唯唯諾諾、膽小自卑、缺乏底氣的人,比起你一次次的退後和隱忍,自謙和自讓,我更喜歡你驕傲的樣子。
把人的一生放到浩瀚宇宙的大格局裡,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都是人格平等的,沒有人是天生低賤於誰,更沒有誰天生應該扮演討好者的角色,供人戲弄哂笑。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我告訴你,沒關係,從現在開始去改就好,學會說no,學會拒絕,學會反抗,學會驕傲地做你自己。相信我,很多東西,都會不請自來的。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要怎麼做才能改變命運?」最高贊的回答是:「愛自己」。松子就是太愛別人了,甚至很多次犧牲自己。
我更喜歡張嘉佳所說的那樣:「愛自己才能愛好別人。如果一顆心千瘡百孔,住在裡面的人就會被淋溼。」
希望你能活得熱烈活得舒心,有你獨立的人格,有一往無前的驍勇,不要自慚形穢討好別人。
不然,只會像松子一樣,有十二根軟肋,卻沒有一片盔甲。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