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對於自閉症孩子而言,社交障礙是其核心症狀,給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帶來嚴重的困擾。根據相關研究,自閉症孩子的社交障礙與孩子的共情缺陷有關,因此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有助於幫助孩子改善社交溝通技能和拓展內在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幫助孩子更加順利地融入社會。由此可見,科學提高自閉症孩子的共情能力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是共情能力呢?
共情(empathy)又可稱之為「同理心」,是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基石,它通過我們對他人的關心來建立社會和合作關係,幫助我們推斷和預測他人的內心感受、行為和意圖。
而自閉症孩子的共情缺陷又有什麼特徵呢?
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的核心症狀之一,而導致社交障礙的原因主要在於自閉症孩子無法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難以體驗他人的感受、意圖、信念,更加難以推測他人的行為。與普通孩子對比,自閉症孩子的共情能力明顯更低,其對情緒表情的模仿能力和感知能力均低於普通孩子,對人物面部表情尤其是眼部和嘴部的注視時間明顯少於普通孩子。
總的來說,自閉症孩子的共情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情緒識別困難,不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
2、無法進行恰當的社會行為反應。
3、共情能力作為情商的重要構建基礎,其關鍵在於改變自我中心為主的思維模式,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對方的情感需求。
改善孩子的共情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讓孩子改善社交障礙,就必須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提高其共情能力,幫助他們在生活經歷中獲得真正的共情。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自閉症孩子改善共情能力呢?
01、耐心傾聽孩子說什麼
共情的示範是培養孩子共情能力的第一步。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肯定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是讓孩子理解他人情緒和感受的前提。
試想,若孩子的情緒感受不受到關注,經常被人忽略,又怎麼能夠讓孩子以同理心關心他人的感受呢?當孩子存在某種情緒時,即使這種情緒不是正確的,也要讓孩子意識到自身的情緒情感狀態,了解孩子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
所以,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及時給予足夠的回應,讓孩子知道自身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緒,也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懷和關注。
02、適時引導孩子如何做
適時引導,不能夠只是一味講道理,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他的感受,與孩子共情。冷處理和單純說教只會讓孩子不能正確了解與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想法。
例如,媽媽牽著孩子的手走在狹窄的過道上,過道上擠滿了人,前面走著一位老人,老人行走不便,此時媽媽和孩子放慢了腳步。但是,後面的行人抱怨「你們走快點啊!」遇到這種情形,媽媽可以先和善地跟後面的行人解釋:「人太多了,過道窄,咱們忍著點吧!」然後再跟孩子說,「寶寶你看前面的老奶奶走得多吃力,等寶寶長大後就可以扶著老奶奶走快些了。」
像這樣,家長善於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導孩子正面理解他人的行為和情感,向孩子傳達共情的思維模式。當孩子獨自面對社交時,則自然能夠產生共情,推己及人,換位思考。
03、為孩子創造共情環境
孩子共情能力缺陷與其生活環境存在一定的關係。父母工作忙,沒時間顧及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而孩子只能把看電視、玩電腦作為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失去了鮮活的生活環境和體驗,難以得到共情的機會。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為孩子多創造共情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親身體驗與他人交流、社交的經歷,不要事事為孩子出頭,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讓孩子產生需要幫助的感受,也讓孩子體會被他人需要的感受。
自閉症孩子社交障礙一直是難以避免的問題,但是相信通過家長們的耐心引導,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肯定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重新找回生活社交的快樂!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參考文獻:[1]廖夢怡,陳靚影,張坤, 等.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共情過程中能力缺陷量化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20,(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