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你需要「共情能力」

2021-01-10 自考小白集結地

男:"你說說這件事到底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你無理取鬧了!"

女:「怎麼是我的錯了,我怎麼無理取鬧了,你不理解我,還大聲吼我!"

男:……

其實你和你的伴侶很多次爭吵的原因,是你只在意自己的情緒,而沒有跟對方共情導致的。大部分男人喜歡在跟對方交流的時候擺事實,講道理,大部分女人則喜歡抒發情緒,聊憤怒。

共情力這個東西,看似縹緲,實則在交流中無處不在。

01

共情(empathy)的心理學運用是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家羅傑斯提出的,簡單說來就是進入對方的處境和參考框架,然後理解對方的邏輯觀念、體會對方的情緒、情感,並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共情」這個詞,通常來理解,共情是一種情緒管理能力,是現實社交中或多或少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一種情緒工具。

共情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往小了說,共情能力決定著你是不是一個會聊天的人。共情能力強的人能察覺別人的情緒、情感,並能恰當地順應對方的感受,哪怕他們提出不同意見也往往是以補充的姿態提出,讓對方心情愉快。而「槓精」們則會把聊天變成辯論,忽視了對方已經開始厭煩的態度,直到把天聊死。

從大的方面說,共情能力還涉及到察言觀色,甚至審時度勢。猶太人有句諺語:「不要在別人都坐著的時候站著,也不要在別人都站著的時候坐著。」意思是說:做事情要看場合的整體氛圍,不要做與整體氛圍不符的事。與周圍人保持一定的一致性,更有利於我們融入社會。

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共情」給了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它是最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愛著的表達關心的方式。也是通過共情,人與人之間才能產生更深的聯結。

所以,共情是一件離我們很近、甚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事情,而共情能力也自然成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

02

共情能力如此重要,那麼如何提升自身的共情能力呢?

共情力包括以下這四種能力:

接納對方情緒的能力輸出自身情緒價值的能力引導對方表達自我的能力啟發對方探索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遇到溝通不順暢時,首先應該做到暫時將自身的需求放在一邊,嘗試以中立的立場進入對方內心世界。過程中多問自己幾個問題,他為什麼不開心?他什麼時候出現的情緒變化?那時候發生了什麼?怎樣做才能讓他開心……一點點去了解對方的感受與想法。

當遇到一些衝突時,我們可以讓節奏先慢一點,不急於對他人進行評判,自己言行儘量客觀時,我們才能還原事實的真相,讓共情力在生活中真正流動起來。

此後,想要體現自己的高共情能力、讓共情能力更好地發揮效用,學會正確去表達,如「xx事真的讓人很苦惱對吧?」「要是我是你,我肯定沒你做得那麼好。」「雖然沒有經歷過,但是我想我懂你的感受,也願意一直支持你!」……

03

提升共情能力不是為了正面幫助對方解決問題,重點在於給對方釋放壓力、製造情緒價值,這對於提升雙方相處感受,更好地提升感情深度有著重要作用。

共情是讓人與人之間從情緒、認知、觀念等建立「連接」,達成共鳴,讓溝通更有效,達成共贏的局面。善意是共情的原則,共贏是共情的基礎。懂得共情,我們才能在最合適的時刻使用最恰當的溝通方法,並超越各種差異,找到共贏的全新方式。

共情讓人歡喜,使人安定,它是一種可以訓練的能掌握的能力。通過看透別人的內心和靈魂,知道他人的想法,更是和睦家庭與和諧社會的凝結劑。

願大家學會共情,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參透世間的紛爭與隔閡,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相關焦點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你如果太在意自己的痛苦,或者太想讓他人在意你的痛苦,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忽略的痛苦,甚至是表演痛苦的痛苦。」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所能見到的那些在自己看來奇怪的人,所能遇到的奇怪的事,其實不是他們太奇怪,而僅僅在於你沒經歷過,你無法理解罷了。
  • TFBOYS王源痛哭: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然而,在最近的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中,他演唱自己作詞作曲的歌《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時,卻一度情緒失控,抱著麥克風泣不成聲。王源唱著「你說天塌下來你會陪著我,可你又如何同感我的寂寞……」這一段副歌,試唱了三次「世上」才唱出最後的歌詞,演唱一度中止。
  • 真正成熟的人格,懂得共情
    共情可以讓我們更加體恤弱者,明白他們的無奈和彷徨;共情可以讓我們理解成功者為何會做出看似瘋狂的一個舉動,讓我們更接近成功的真相;共情更可以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獲取更好的名氣和聲望。 因此,共情能力是一個成年人和成功者必須具備的素質,我們或許無法理解所有人的思維,但我們只需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感同身受,這便足夠了。
  • 孤獨是人生常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你覺得自己被理解嗎?你覺得自己孤獨嗎?很多人的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沒有人能自信地說:「我能夠被理解,我一點兒也不會感覺到孤獨。」有一句歌詞,好像是「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說的一點兒也沒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生而不同,又怎麼能完全知道另一個人的想法呢?
  •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壹·歌唱最近在摯友的推薦下看了一檔歌唱類的綜藝--《我是唱作人》,王源在節目裡唱了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時候我真的有努力共情於他,就感覺眼睛酸酸的,眼淚好像在眼眶裡打轉,但我告訴它不能流出來,因為真正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貳·經驗「Mr_Ant螞蟻先生」在豆瓣上講過一段親身經歷:初中時的我是個學霸,住校,
  • 全球確診超70萬,德國黑森州部長自殺: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覆巢之下無完卵,疫情蔓延時,才真正讀懂了魯迅先生筆下那句:「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01、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醫療資源匱乏,口罩難求,生死抉擇,太平間超負荷......」這是最近多個國家都在面臨的巨大壓力,塞爾維亞總統哽咽著請求中國援助,國外醫護人員網上發布視頻崩潰痛哭,哀求民眾不要在特殊時期出門。
  • 共情能力較低,藍盈瑩失去舞蹈solo機會,共情就那麼重要嗎
    對此,張雨綺給出的解釋是藍盈瑩本身很強,這個舞臺需要留給需要的人,而不是能力強的人。畢竟在團隊其他人都認為她能力最強、更適合個人舞蹈solo的時候,隊長壓根就沒考慮過她。而且張雨綺雖然背對著鏡頭,但她幾乎全程都沒有看向藍盈瑩,哪怕簡單給一個解釋。
  • 不懂察言觀色的藍盈瑩,我開始同情你了,趕緊學會共情能力吧
    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就是缺乏共情能力最好的例子。 生活中,明明是「好心」給別人提建議卻總不被看待。工作中,明明盡心盡力去幹活,卻得不到領導的提攜;家庭裡,明明是為伴侶排憂解難,卻換來伴侶的白眼。他們想要的你以為你自己知道,其實你並不懂。 如果你有這種困擾,該時候學習一下共情能力。
  • 誰不喜歡有共情能力的人呢?
    共情能力在感情關係中彌足珍貴,但很多人沒有。何為共情能力?舉個例子:老婆對你說:【「老公,我今天逛街沒買到合適的衣服!」】大概會有如下幾個回答:1、展露決心:老婆我明天繼續陪你逛街吧!2、關切:老婆你沒衣服了啊?3、深入思考:老婆你沒錢了嗎?我給你點繼續買。4、不耐煩:真煩,天天逛街,買什麼買?但是這幾個回答,都不是具有共情的回答。完美的答案很簡單,你只需要對她說:「老婆,我買不到想要的東西時也特別不爽!」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我理解你了。這句【共情回答】有什麼深意?
  •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完整歌詞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歌詞是什麼?在最新一期的《我是唱作人》中,王源在演唱自己的歌曲時非常的觸動內心,很多粉絲都想知道這首歌歌詞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楊冪三觀超正談: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楊冪反問道:你真的覺得別人會關心你嗎?你跟別人講這個事情的時候,你覺得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 楊冪又自曝自己曾深夜獨自住院,就算非常不舒服,也不會找朋友求安慰。 在劇組發燒,楊冪也不會告訴父母,她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對方好像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慰。類似的事情總有發生,她在情感上的「木訥」讓男朋友也感覺無奈,在一起時間久了,男朋友也變得不願意和她交流了:「算了,說了你也不懂。」朋友很苦惱,明明很愛對方明明想要關心對方,可就是沒辦法給到貼心的安慰。
  • 沒有共情能力,兩個人很難相處,一定要培養這種能力
    我以前還不是很理解,共情能力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能力。然後也不是很理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到後來看了很多解釋之後才終於明白,共情能力說的是兩個人在對待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大部分三觀一致有一樣的想法。完全可以和對方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會得到同樣的回應。
  • 王源: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他和王俊凱曾在重慶簡陋的錄音室裡面翻唱,曾在公園裡面錄製MV,沒有通告沒有關注 王源,你的未來,值得期待。承認錯誤,低頭承擔皇冠之重。在青春旅舍的錄製中,面對前輩寧靜的發言,王源平緩而又不卑不亢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我不認為過度的曝光量是好事,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做過自己了.......
  • 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王源哭了,梁博……
    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王源給出自己的答案:沒有。唱到動情處,大哭。
  • 共情能力決定人際關係的好壞,如何具備共情能力,請從這五步做起
    我們最重要是學會放鬆自己的身體,學會空下來,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心扉,對待他就像對待你一樣,我們還需要明白,對方的想法是對方的想法,你是你的想法,彼此是分開的,你只是保持對對方的關注,和他建立連接,當你察覺這一點的時候,就會深入了解對方。共情能力需要我們一定要隨時放下自己內在的想法,不要帶有自己的頭腦去批判他人,而是真實的關注對方,深入看到對方,你才會和對方在一起。
  • 小嶽嶽在哭,謝娜卻在笑,共情能力低,確實不太妙
    從現實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故事肯定有很大的杜撰成分,但不礙事,它仍然很直觀地揭示了什麼叫做共情。共情,就是感同身受,在他人遇到窘迫時,蹲下來,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和權衡,再找到最終的辦法,去協助別人。
  • 共情能力強的人沒有一個活得快樂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
  • 藍盈瑩真的沒有共情能力嗎?
    連藍盈瑩到底有沒有共情能力也成了一個辯論題。 有人覺得,她缺乏。在《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中,起初她和黃齡提議大家來做女子樂團,建議吳昕十天速成貝斯,只在重音上掃。黃齡說不可能,你現在讓我彈貝斯我都沒法彈。夾在中間的吳昕情緒有些低落,畢竟這個決定的可實現性藍盈瑩沒有和自己商量過。
  • |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你常常覺得自己「共情能力過強」當身邊的人陷入負面情緒之中時,你常常覺得自己的情緒比他們還要強烈,宛如那已經成為了你的情緒一樣。在觀看、閱讀影視或文學作品時,你也總是「入戲太深」,久久不能從別人的故事和情感中脫離出來。看到他人受苦,你總想伸出援手,覺得自己得做些什麼,即使別人並沒有向你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