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1歲孩子給婆婆帶壞?懂不懂帶娃,這7點給你測出來

2021-01-10 好物推薦官櫻花

擔心1歲孩子給婆婆帶壞?懂不懂帶娃,這7點給你測出來

都說生孩子是世界上最痛的事之一,其實對於真正經歷過的媽媽們來說,比起生孩子,帶孩子的那種說不出痛才是更難受的,特別是現在雙職工家庭比較普遍,而養孩子的標準越來越高,讓老人幫帶孩子成了普遍現象。而對於寶媽來說,如果是孩子姥姥來幫還好說點,因為是親媽溝通上不存在問題,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帶孩子,如果是奶奶來,寶媽就要提前跟婆婆搞好溝通,避免因帶孩子的問題產生矛盾。下面,就為寶媽們準備7個容易有分歧的問題,方便寶媽們做到心裡有數。

一、媽媽要第一時間抱孩子餵奶

剛出生的寶寶其實不完全是白紙一張,寶寶的天性會驅使他尋找媽媽和吃奶,此時,寶媽也需要寶寶吃奶的刺激來產奶。但是,有的老人卻以產婦還沒有奶不讓媽媽接觸孩子,甚至給孩子餵奶粉,這是非常違背天性的。孩子準備出生的寶媽們一定要提前跟婆婆或老公溝通好。等生完孩子全身無力的時候再去糾正就晚了。

二、餵奶期間不需要額外餵水

母乳營養豐富,足以滿足寶寶身體成長的需求,但是對於在夏天出生的孩子,老人會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渴,不自覺的給孩子餵水。其實母乳的含水量很好,特別是母乳前段含水量高達百分之80到90,足夠孩子的需要,給孩子補太多水反而容易起反作用。

三、乳牙也得刷

有些老人小時候沒有刷牙的條件,想當然刷牙是換牙之後的事,其實孩子的乳牙也需要細心呵護。壞掉的乳牙不僅影響孩子進食,在換牙時也會影響新牙的生長。

四、周歲前宜清淡

孩子出生後,各項器官的發育還沒有完全,特別是腸胃和腎功能還比較脆弱,所以一定要避免高油高鹽的飲食。除了食鹽,醬油,蠔油,大醬等富含食鹽的調料也要限制使用。

五、不要對尿不溼有偏見

挺多老人對尿布情有獨鍾,認為尿不溼是工業產品,含有對人體有害化工原料,而棉質的尿布透氣又健康,寧可每天不停的洗尿布也拒絕使用尿不溼。其實,尿不溼做為嬰兒用品,生產把控非常嚴格,原料工藝對嬰兒健康也沒有什麼危險,而且其獨特的吸水材料可以比尿布更能保持皮膚的乾爽,還能減輕照顧嬰兒的負擔。對尿不溼的擔心更多是心理上的。

六、吃輔食不要急

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有的老人早早的就給孩子上輔食,希望孩子快快成長。老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到時寶寶的生長自有其規律,剛才也提到,孩子的消化系統開始還比較脆弱,過早餵輔食不僅消化不了還可能引起孩子吸收等其他影響。特別是一些高蛋白的輔食有可能引起過敏等症狀。

七、發燒捂汗不可取

發燒時,吃顆藥用被子捂出汗第二天就好了。這是很多人以前都用到過的土辦法,可是這種方法萬不可用到孩子身上。捂出汗是為了讓汗液把體內的熱量帶出來進而降低體溫,可是嬰兒柔弱的體內循環系統可能因此體溫越來越高,近幾年用此土辦法導致的惡果頻見報端,做為新時代的媽媽一定不要如此犯錯。

還擔心1歲孩子給婆婆帶壞嗎?看婆婆懂不懂帶娃,可以根據這7點給你測出來噢~

相關焦點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不想做飯不想帶娃,我老公在家看我心裡不好就會主動帶帶娃。一般都是產後抑鬱,剛生了寶寶,經歷身體上的劇痛,這對現在年輕媽媽來講確實會覺得委屈,如果又沒人幫著帶孩子,一切要親力親為,就會產生抑鬱!
  • 1歲寶寶摔下床,媽媽馬上衝過去扶卻被婆婆阻止,醫生:做得對
    文字/瑩瑩編輯/瑩瑩孩子呱呱落地的時候,家長的注意力全在小傢伙身上,一刻都不敢鬆懈。畢竟孩子還小,需要什麼或者哪裡難受都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父母們只能通過觀察孩子的動態表現,來獲取信息去了解孩子此刻需要什麼。
  • 「你婆婆幫你帶孩子就行了,你趕緊去上班」「我不放心」
    其實買房子借錢就這點不好,因為後面還要還房貸,所以壓力比較大,人家有些顧慮也是正常的。我只好回娘家找我媽,我娘家沒有男孩,只有我和我姐兩個女孩子,我媽手裡多少有些存款。可我媽也猶猶豫豫的,沒有明確說給或者不給。我以為她是擔心我姐攀比,就跟我媽說了:「我跟我姐借過了,她手頭緊,一下子拿不出來,我只好來找你了。其實也用不了太久,貸款下來就還給你。」
  • 《婆婆和媽媽》林志穎陳若儀帶媽媽賽車 麥迪娜擔心媽媽獨自帶娃
    無論晴空萬裡還是烏雲壓頂,每天都為你準時準備好娛樂新資訊的小編又來咯!千千萬萬篇文章中,你就相中了這一篇,這就說明我們之間緣分還是不淺的!在這裡小編幸運與快樂送給與我相遇的可愛的你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今天娛樂圈有什麼新鮮的八卦可以八卦八卦,探討探討吧!明日(7月2日)下午18點, 芒果TV自製家庭代際和諧促進真人秀《婆婆和媽媽》第六期節目即將上線。
  • 喜多嫂丨到底應不應該讓婆婆帶娃
    到了當代的今天,這個問題不僅沒有解決,甚至發展出來另外一個問題:該不該讓婆婆幫忙帶孩子? 你說在家打理家務,自己悉心帶娃?可養孩子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在寶寶三歲前都需要有人貼身照顧啊。那自己的職業生涯就到頭了,即便重回職場也可能跟不上工作節奏。嚴重點說,這輩子就「這點出息了」。
  • 女人帶娃患抑鬱症,一個人帶娃的辛酸,沒有幾個人懂你
    可是那個還在家裡照看孩子的年輕女人就不一樣了,她臉上早就失去了光澤,中午被人挑剔說照顧不好老公和兒子,到了晚上又被人說只會遊手好閒什麼用也沒有。一個人帶娃有多辛酸,藍天白雲下,會有微風懂你。她的感覺沒人在乎婆婆退休了,但是跟以前的姐妹組個團,繼續她們老年人的忙碌,而老公呢?一個月電話都響不起一次,而且每次回來看到女兒哪裡不舒服時,連原因都不問,直接說她一個閒人怎麼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整天在家裡幹什麼,這還是那個喜歡說甜言蜜語的男人嗎?那一刻她既委屈又失望。
  • 帶娃帶到崩潰?不想帶娃那麼累,那就要做個懶媽媽,給你5點經驗
    朋友是遠嫁,她老公是婆婆老來得子,婆婆的年齡大到可以當朋友的奶奶,身體不大好,無法幫她帶孩子,還好婆婆是個很慈祥和開明的老人,而朋友也從不認為婆婆就應該帶孫子,雖然婆媳關係不能說非常好,但也算客客氣氣,所以朋友日常只需要照顧好孩子就好,但新手媽媽獨自帶娃,需要付出百分百的耐心,寶寶一聲咳嗽就能令媽媽手忙腳亂,真的很辛苦,到底有多辛苦,也只有朋友自己才知道了。
  • 升學宴就不帶娃去,不管有沒有疫情,這五個場合不帶孩子去算對了
    很多家裡有參加高考孩子的,都陸續準備了升學宴,宴請親朋好友,本人在這半個月參加了10場升學宴,沒想到卻一個朋友因為升學宴這件事和婆婆吵了起來,誰對誰錯很難讓人評判。升學宴就不帶娃去,寶媽被嘲太矯情小玲家的娃今年3歲了,她一直在家全職帶娃,因為婆婆一手都不幫,小玲心裡多有埋怨。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婆婆就大喊起來:「這樣綁住他舒服不的啦?」我一通解釋,現在的小孩都這麼吃飯,這有助於他培養專注力,還有養成自主吃飯的好習慣。婆婆不願意,非得抱到懷裡一勺一勺地喂。自此之後,餐桌椅就放在陽臺吃塵了。到了孩子一歲多時,被婆婆帶去小區下面玩。
  • 謝娜不讓婆婆帶娃,說出原因後眾人稱讚,老人帶娃應「趨利避害」
    不少中國家庭都有婆婆幫忙孩子帶娃的傳統,好像婆婆不幫自己孩子帶娃,在外人看來就是家庭不和諧,婆婆不體貼不愛孩子。在娛樂圈也逃不開婆婆帶娃這一話題,很多明星都選擇生娃後,交給婆婆,自己出去繼續拍戲工作。而著名節目主持人謝娜就有不同的觀點,她認為:媳婦不應該要求婆婆幫忙帶娃,這樣的做法,不僅是不孝順,還對孩子本身的成長和教育沒有任何的好處。
  • 「最美廠花」帶娃上班,孩子睡著摟懷裡工作:這心酸過來人才懂
    那為什麼孩子們遇到問題時都習慣性地去找媽媽呢,而不是爸爸或者是其他人?這或許是媽媽從小陪伴孩子的原因。「最美廠花」帶娃上班,孩子睡著摟懷裡幹活上網刷小視頻時,看到這麼一幕,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帶著兒子進廠上班,高顏值的她也被人們稱為「最美廠花」。由於廠裡不能讓孩子到處亂跑玩耍,所以這位年輕的媽媽只能讓孩子待在自己身邊。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姥姥帶娃,奶奶「賣好」截胡,寶媽:你誰啊?閨蜜家兒子今年3歲了,剛上幼兒園。最近,閨蜜說婆婆總是來看孫子,而且周末也來接孫子到她那兒玩。我說這是好事啊,有人帶娃還不樂意?但是閨蜜說:「從寶寶滿月開始,一直都是我媽帶,帶了三年了,現在大了上學了,婆婆又來『賣好』表示親近,這不是『截胡』嗎?」所以,在奶奶提出以後她帶孩子,她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閨蜜拒絕了,問她:「你誰啊?是孩子奶奶嗎?我出了月子孩子沒人管,公司催我上班,我求你帶娃,你說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好孩子。
  • 那些婆婆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扎心
    讀者小琪發來私信吐槽:「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別相信婆婆那張破嘴。可能您認為我這樣說有點沒家教,但卻是實話。我今年35歲,剛生了二胎,生二胎之前,婆婆重男輕女嫌大寶是個女兒,天天逼我生二胎。她說,你儘管生,我來給你養,給你帶。可生下二胎後,出了月子她就回了老家,說什麼都不願意幫我們帶娃。」
  •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姥姥和奶奶帶娃有哪些不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由此可見,老人帶娃已成趨勢,其中姥姥帶娃的人數明顯高於奶奶,變成了帶娃的「主力軍。」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奶奶帶娃身高「猛增」,媽媽帶娃卻不見長,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很多時候還會由後天因素決定,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大部分的媽媽都會選擇獨自帶娃,但是還有一部分父母因為家庭的需要,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來照顧,那麼,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區別呢?奶奶帶娃身高「猛增」,媽媽帶娃卻不見長,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 為何中國家長帶娃「身心疲憊」,外國家長卻很「歡樂」?有3點差別
    婆婆一開始不是很接受這個「洋媳婦」,但是女孩子用真誠和豪爽的性格打動了他們一家人。結婚後「洋媳婦」也很尊重婆家的生活習慣,而且很快有了寶寶。不過看到兒媳婦帶娃時,婆婆的感受可以用「心驚膽戰」來形容,孩子只穿著尿不溼在地上爬、在草叢裡爬。
  • 鄭爽帶娃方式再次踩雷,放任哭鬧孩子不管,帶娃選擇冷暴力?
    鄭爽帶娃方式再次踩雷,放任哭鬧孩子不管,帶娃選擇冷暴力?看到這幾位,觀眾不禁捏了幾把汗,劉詩詩剛剛生產,吳奇隆帶娃經驗豐富嗎?鄭爽、張新成、譚松韻都是沒有育兒方面經驗的年輕人,沒有帶娃方面的經驗,這完全是一種考驗,不過這也當提前練手了。
  • 爸爸帶娃有多野?孩子:淚,從眼角滑落……
    媽媽帶娃到底有多辛苦,那還得看爸爸帶娃有多野,這屆爸爸帶娃到底有多不靠譜呢?
  • 帶娃看牙本身就是場災難!而西安這家知名牙科診所卻……
    她痛苦,我煎熬,這種感受,我想只要帶娃看過齲齒的爸爸媽媽都體會過。沒「享受」過的也別急,如果你做不到從第一顆乳牙冒出時就開始早晚幫娃刷牙直到7、8歲,飯後幫娃用牙線清理,定期檢查、提前塗氟做窩溝封閉,我只能說:時候未到為什麼敢如此篤定?源頭就在現在的飲食結構上。咱們小時候吃顆大白兔就似過年,冰淇淋、巧克力更難得舔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