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楚懷王愚蠢,但是他曾帶領楚國走向巔峰,險些一戰滅掉秦國

2021-01-15 夢龍說史

「秦滅六國,楚國最冤。」——《陳涉世家》

楚國版圖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巔峰時期近乎佔據整個南方,因為地大物博被稱之為「萬乘之國」。

然而,如此龐然大物的楚國,卻從鼎盛一步步走向衰落,最終被秦國滅亡。

楚國為什麼會衰落至滅亡?那不得不提及楚國一個重要的統治者,楚懷王。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楚懷王是一個昏庸愚蠢的君王。他多次被秦國矇騙,喪兵辱國不說,最後就連自個兒的性命也搭進去,被秦國幽禁直至老死。

《大秦帝國》系列楚懷王劇照

但很多人不了解,楚懷王其實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他曾帶領過楚國雄霸天下。

楚懷王繼位時,楚國經過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能夠爭雄天下的不過秦、齊、楚三大強國,而在三國之中,楚國無論疆域、人口、物產等等都遠超秦齊,可謂是天下第一強國。

守著這麼大一片基業,楚懷王立志要讓楚國稱霸天下,因此他勵精圖治,準備放手幹一番大事。

曹徵版楚懷王

在政治上,楚懷王任用昭陽、屈原等賢臣,並積極組織變法,恢復了許多被廢除的法治,抑制了楚國的貴族集團。而且他十分注重商貿,與南亞諸多國家通商,開闢了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使楚國富強發達。

在軍事上,楚懷王先是北伐魏國,在襄陵大破魏軍,奪取了魏國八座城池,使不可一世的魏國俯首稱臣;攻滅東方的強敵越國,使楚國的疆域擴張至江東地區;組織七國聯軍,西伐強秦,將強悍如虎狼的秦軍打回函谷關內。

楚懷王在位期間不斷徵伐,更一步擴充了楚國的疆域,使楚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國家。

喬振宇版楚懷王劇照

著名的合縱家蘇秦曾說過:「縱成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當時秦楚為爭奪天下霸主之位,可謂是大打出手,雙方引起的大小戰役數不勝數,雖然最後楚國敗了,但楚國也曾險些滅掉如同虎狼的強秦,可惜因為戰略失誤功虧一簣。

公元前312年,秦國丞相張儀出使楚國,欺騙楚懷王說秦國願割讓六百裡商於之地,換取楚懷王與齊國斷絕關係。信奉禮樂制度的楚懷王以為大國之間當講信用,因此與齊國斷絕了關係。

但事後楚懷王索要土地時,張儀卻翻臉說只割讓商於之地六裡,得知被騙的楚懷王大怒,派遣大將屈蓋率十萬大軍攻秦,但因為韓魏兩國的臨陣倒戈,屈蓋腹背受敵,楚國軍隊大敗,八萬楚軍被斬首。

喬振宇版楚懷王劇照

暴怒的楚懷王一聲令下,傾全國之力備戰,調遣五十萬大軍全力攻秦,天下諸國震驚!

五十萬兵馬是什麼概念呢?五十萬人一天的夥食可以吃掉一座山!湊出五十萬的軍隊不難,但還要維持大軍的日常補給便十分困難了。要知道戰國後期,趙國在長平之戰為了維持四十萬大軍的供需,幾十年的家底都被掏光了。

而楚懷王時期,楚國就能調動五十萬人的大軍,而且是遠徵秦國,隨著戰線拉長補給更加困難,但楚國卻表現地綽綽有餘,由此可見楚國的底蘊深厚,就算是當時的秦國也要望而卻步。

此時的楚國是「悉國兵復襲秦」,楚懷王傾全國之力誓要徹底消滅秦國。

面對浩浩蕩蕩的楚國大軍,秦國舉國上下震驚,因為這是一場關乎秦國生死存亡的大戰。

楚軍一路勢如破竹,不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攻克了武關,直逼秦國的大後方鹹陽。楚國大軍行至藍田,距離秦國都城鹹陽只有不到百裡的距離。這也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頭一次被人追著打到家門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面臨著滅國的危機,秦國人十分具有血性,秦國上下無論婦孺老幼皆願誓死保衛鹹陽。

因為秦人眾志成城,楚軍一時難以攻入鹹陽,但楚軍攻勢始終不減,一副誓要滅秦才肯罷休的氣勢。

秦惠文王在張儀的建議下,派人攜重金以及割讓城池的承諾出使韓魏兩國,請求韓魏出兵襲擊楚軍後方,本是牆頭草的韓魏在利誘下立刻同意了出兵攻楚。

因為後路被韓魏切斷,前線的大軍又遲遲攻城不下,為了防止再次陷入腹背受敵的窘況,楚懷王無奈之下只能撤兵並向秦國求和,秦國也算是安全地度過了一場滅國之危。

這場聲勢浩大的藍田之戰,最終以楚軍的失敗告終。此戰之後,楚國窮兵黷武卻未能一戰而勝,致使積蓄多年的國力日漸衰弱,原本是附庸國的韓魏倒戈向秦,更是與強力的盟友齊國反目成仇。之後齊國聯合韓魏大敗楚軍於垂沙,楚國再次遭到重創,從此徹底走向沒落。

楚懷王這一生,可以說是高開低走、大起大落,前期雄霸天下、合縱六國,但之後因為決策的失誤接連喪兵辱國,也導致楚國的國力衰退。但他並不是一個愚蠢懦弱的人,反而是一個志向遠大的君王,只是於時不利,終成秦國霸天下的墊腳石。

楚懷王被幽禁於秦國的時候,面對秦人的威脅,他至死都不肯割讓楚國的一寸土地,最終帶著楚國之王的傲骨身死異地。

相關焦點

  • 楚懷王被張儀連騙3次,楚國滅屈原自盡都與此有關,他為何這麼傻
    提起楚懷王,不少人都會說他太傻,因為他接連被張儀欺騙了三次。後來楚國覆滅、屈原投江自盡都與楚懷王被張儀騙有關。張儀雖然是縱橫家,口才非常了得,但能被他連騙三次的人,似乎確實有點傻。
  • 秦昭襄王東徵西戰,為秦國開拓疆土千餘裡,奠定一統基礎
    若論戰國時期在最久的君王定然有秦國秦昭襄王,他的一生傳奇精彩,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秦國都有接觸貢獻。在位期間開疆拓土,極大的擴張了秦國版圖,東徵西戰,使秦國的疆域幾乎與六國合體一般大,更是結束了周王朝的統治,因為有他的貢獻,秦始皇才得以在親政後的十年時間裡,便滅掉了山東六國完成了天下一統,說秦昭襄王為秦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也不為過。
  • 秦國與楚國乃是世仇,為何楚人劉邦滅秦後,老秦人不奮起反抗?
    雖然自秦惠文王起楚國與秦國便結為姻親,但在諸侯爭霸的年代,「兒女親家」的虛名顯然不如人口、土地來得實在。作為秦國霸業的最大對手之一,楚國也成為秦國一直以來打擊的對象。秦昭襄王時代,楚國國君楚懷王被秦國借談判之名誘騙至關中軟禁起來,最後客死他鄉。之後,秦國數次攻伐楚國,奪取楚國土地無算,秦楚之間的仇恨也愈來愈深。
  • 楚國晉國和秦國版圖相當,卻為何被秦所滅?
    楚國創建鬻熊九十歲拜見文王,文王把他當做老師。到了武王,成王都把他當做老師。成王大量分封異姓諸侯,其時鬻熊已經去世,他的兒子熊麗,孫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曾孫熊繹於楚地,子孫都以熊為姓。傳有三十一世四十三位君主。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於丹淅之地,建都於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建立了楚國。今淅川丹江口水庫現存大量楚貴族墓。
  • 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差點連兒子都熬死,奠定始皇統一大業
    因此贏稷也是得以從一個秦國質子變為秦國的君主,統領秦國。為什麼說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基本奠定了秦國的強大未來呢,我們看看秦國當時對六國都做了什麼。首先就是對楚國,楚國但是在南方依舊是秦國最大的威脅,尤其是楚國對秦國奪取蜀地非常不滿。
  • 楚懷王的昏庸與剛烈
    這兩個超級大國一直都是秦國的心頭大患,想要化解就需要特別的手段,其中對於楚國的手段就比較特殊,而楚國當時當政的正是楚懷王。楚懷王一直都是意氣用事,在位期間,讓楚國受了很多的冤枉,但去世的時候卻表現出了僅有的剛烈,讓楚國人非常敬仰。
  • 楚懷王為何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
    那麼,楚懷王是如何走到被秦國俘獲,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他最後已經逃脫了,為何又回到秦國呢?(楚懷王劇照)想要知道答案,必須先了解下楚懷王這個人。一、英明神武的楚懷王。後世一提到楚懷王,就說他是個淫奢好逸的昏君,原因嘛,就是寵幸妖妃鄭袖和佞臣子蘭等人。而對於良臣屈原卻百般排斥,以至於國事日非,他卻不自省。
  • 秦末義軍反秦,為何是打著楚懷王的旗號?而不是擁立周天子?
    加上在針對魏國和越國兩國戰術指揮得當,使得楚國的國勢蒸蒸日上,一躍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這位楚懷王執政中後期,張儀假以六百裡商於之地為誘餌,使楚國和齊國斷交。斷交後,楚國沒有得到當初約定好數量的商於之地,只得到了很少的地,讓楚懷王大為生氣。於是發兵攻秦,結果大敗於丹陽,楚懷王再次召集軍隊,再次敗於藍田。秦國攻佔召陵,楚國三戰皆敗,韓魏趁虛而入,攻佔了楚國在中原的城池。
  • 重用屈原的楚懷王,卻被張儀騙得團團轉,最後死在女婿手裡
    然而所有的評價都是有偏頗的,尤其是你要傳達某種價值觀的時候,只有鮮明而準確的對比才能印象深刻。當屈原站在正方,與之對立的楚懷王自然就站在了反方。楚懷王初即位,家大業大楚懷王即位時,楚國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和休養生息,楚國的國勢達到了頂峰,是當時各諸侯國中最大的國家,人口最多,物產豐富,軍隊強盛。一句話,家大業大。
  • 曾經被人欺騙、被囚秦國、客死他鄉
    第三次演唱的楚懷王,是他輕率入秦。今年,秦王給楚懷王寫了一封信,請楚懷王到武關會盟,說,這兩年我們兩國不少打一仗,讓其他諸侯國看著笑話,為了友誼,不妨見一面,籤個和約,盡情享受。走不走,楚懷王都犯了難。朝臣們也分成兩派,有些人說「秦虎狼,不可信,有並諸侯之心」,去了就沒有好果子吃,去了就不能去。有人說「奈何絕秦之歡心」,秦國可惹不得,還是去為好。楚懷王終於決定走了。
  • 被人欺騙、被囚秦國、客死他鄉——楚懷王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楚懷王第二次唱主角,是張儀第二次出使楚國。過了一年多,秦國出於戰略需要想與楚國交好,便與楚懷王商量著互換土地。楚懷王一聽,說,換什麼土地?只要你們秦國把張儀交給我,我甘願把你們想要的土地送給你們。張儀得知消息,便決定再次出使楚國。秦國君臣一聽,都為張儀捏了一把汗。
  • 一塌壺荼軼史第四回——秦國的兩杯毒茶,是怎麼要了六國命的
    但是韓國人還怕領盒飯領的不夠早,特意向秦始皇獻上所謂的「疲秦計」,慫恿秦始皇修建「鄭國渠」,事情大概是這麼回事,秦國要實現稱霸天下的目的,就要首先滅掉韓國。韓國所處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國東出函谷關之後,到黃河下遊地區去的交通要道(此河是我開,此水我家來,要想泡茶喝,交出國家來)。
  • 那他為何要跳
    家世淵源很多人都知道,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大詩人,但知道他是楚國宗室之後的估計不多,他的祖上是「春秋三小霸」中的楚武王熊通的兒子屈瑕(屈姓來自於屈瑕的封地),屈瑕雖然不是楚武王的嫡長子,但是他曾一度坐上了百官中的最高官「莫敖」,因此他也被稱之為屈莫敖。屈瑕為人自負,後來帶兵出徵,因為兵敗而以死謝罪。在屈瑕過世之後,屈原的長輩們就很少出現在史書中。
  • 嫁夫隨夫卻拆娘家的牆,秦宣太后對楚國下手,鑄造秦國統一基礎
    如果我們分析秦宣太后的執政特點的話就會發現,在她執政的四十一年裡,她的對抗目標幾乎只有一個,那就是娘家國楚國;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逼迫楚國前往郢都的是她;誘騙楚懷王入秦,將其扣押的是她;以楚懷王為人質,迫使楚國割讓大片領土的也是她,滅亡義渠國的是她,可以說在秦宣太后手中,楚國是既損兵又折將。
  • 燕國連下齊國七十座城池,為什麼最終沒有滅掉齊國?
    這個事情在整個春秋戰國歷史上都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個諸侯國的百分之九十的城池都已經被燕國納入版圖,以七十座這樣數量級的攻城戰來看,即便兩周到春秋戰國近千年時間,沒有哪一場戰爭可以與其媲美。這個時期是整個春秋戰國最為特殊的時期,基本上大部分諸侯國都是非常強大的,西邊的秦國是秦昭襄王,當年就跟齊閔王共同稱帝,南方的楚國是楚懷王,已經將牽制楚國近百年的吳越之地滅掉,楚國亦處巔峰。三晉在蠶食中原小國如衛鄭等國的過程中,也已經變的非常強大,尤其是趙國的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趙國的軍事力量足以在戰國稱雄。即便是被齊閔王滅掉的宋國宋王偃也不同尋常,最強大時,「東伐齊,取五城。
  • 【睡前故事】| 樗裡疾:中國第一位右丞相,秦國的智囊,到底有多厲害?
    張儀在一切都辦妥之後,跑到秦惠文王面前說:臣因為尊重樗裡疾,所以才讓他做使者去出使楚國,是想讓他為秦楚兩國交好出點力。可是現在他身在楚國,楚王還替他向您請求擔任秦國的國相。我聽說他還對楚王說,楚王如果想讓張儀在秦國陷入困境的話,他樗裡疾可以幫忙。
  • 鄭袖,楚王寵妃,為了寵愛耽誤了楚國的發展
    鄭袖生活的時代正好是戰國時期,這個時候各個諸侯國正在爭霸,這個時候楚國其實是很強大的,大家都知道楚國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優越的,楚國的領土很大,而且人口很多,所以其實在那個時代,但是後來楚國的滅亡其實和鄭袖的做法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 被張儀戲耍秦昭襄王囚禁的楚懷王,世人評價其為傻子但蘇秦卻否認
    當時楚國的君主是楚威王,他其實仍然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間一直兢兢業業,竭心殫慮使楚國的國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他的兒子楚懷王似乎在歷史上名氣很差。在位期間先是受到了張儀的戲耍,後來進攻秦國時被秦昭襄王囚禁到死,可以說經歷十分坎坷。因此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的差,甚至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傻的一個君王,但事實到底如此呢?繼位成王,被張儀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