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儀戲耍秦昭襄王囚禁的楚懷王,世人評價其為傻子但蘇秦卻否認

2021-01-15 古今文化記

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時勢造英雄」,一般情況下在亂世之中更能夠凸顯出人才的重要性,很多一代梟雄也正是在戰亂之中揚威立名、名留千古。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就是戰國時期,這個時候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徵戰之中引起了各國的摩擦。但相應地也產生了許多名臣名將,他們在這個亂世之中極大地發揮了自己的一技之長,最終依靠著自己的才能奪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其中最為出名的比如說秦國的惠文王、趙國的武陵王、燕國的昭王等等,縱觀歷史戰國時期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強勁能幹的君王,而相比之下楚國的君主好像最為無能。

當時楚國的君主是楚威王,他其實仍然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間一直兢兢業業,竭心殫慮使楚國的國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他的兒子楚懷王似乎在歷史上名氣很差。

在位期間先是受到了張儀的戲耍,後來進攻秦國時被秦昭襄王囚禁到死,可以說經歷十分坎坷。因此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的差,甚至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傻的一個君王,但事實到底如此呢?

繼位成王,被張儀戲弄。

在楚威王在位期間,他一生都以恢復楚國曾經的霸業版圖為志向,力圖使楚國成為諸國之首。楚威王曾經率領軍隊討伐齊國,雖然之後戰敗,但也在戰場上打贏過越國,將勢力擴張到了長江一帶,當時可以說是顯赫一時。而楚懷王作為楚威王的兒子,繼位之後在徵戰方面一直碌碌無為,歷史上沒有記載太多關於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

戰國時期七國爭霸,每個國家的有謀之士可謂是窮奇畢生絕學來為國家獻謀劃計。當時秦國的大將張儀試探著說服楚懷王,告訴他說如果楚國和齊國斷交聯盟關係,秦國就會贈送楚國六百裡地,楚懷王一聽非常的高興。因為當時跟齊國結盟,楚國並沒有獲得太多的好處,於是張儀隨便一誘惑楚懷王就同意了。

可想而知,在那個爾虞我詐的時代,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不出意料楚懷王被張儀戲耍了。當楚國與齊國斷絕關係之後,秦國果真卻只給他了六裡地。這件事當時傳遍了許多國家,很多人都笑話楚懷王,認為他沒有任何計謀,也不能識破別人的詭計。

中計被囚禁。

緊接著在公元前301年,當時的齊國聯合韓國、魏國與楚國徵戰於垂沙之地。無獨有偶,當時秦國也開始出兵進攻楚國,楚國可以說位於兩面夾擊之地局勢非常緊急。

在這個時候,楚國的將領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窮儘自己的腦子也想不出如何破解。正在此時秦昭襄王卻派來使者告訴楚懷王,自己想與他會面商謀有關戰爭的事宜。在戰場上,如果對面的君王或者將領發出如此邀約,按理說應該三思而後行確定對方無詐之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但是楚懷王卻不假思索,當機立斷決定前往約定之地,而不聽從屈原、昭雎的勸告,最後果真中了秦昭襄王的詭計。秦昭襄王在約見之地扣留了楚懷王,從此被他也被囚禁於此。

如果說楚懷王第一次被張儀戲耍是一個巧合,那麼第二次在戰爭緊急之時被秦昭襄王所囚禁,我們就再也沒有理由為他所開脫了,但是這兩個事件就可以認定楚懷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嗎?其實並不是這樣,楚懷王在政績上還是做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就的。

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

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可以說在戰場上具有自己獨特的影響力,他的縱橫之術往往能使戰爭的對弈起死回生,是一個非常有計謀的軍事家。據史料記載,蘇秦對於楚懷王的評價非常的高,他甚至說出了「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這樣的言論,蘇秦能給他如此評價可見楚懷王在位期間的表現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其實在楚威王在位期間已經通過他的努力使秦國的國力得到了空前的強盛,楚懷王上位之時,他一直也秉承著楚威王的各種政策,並且進行了多加改善。楚懷王也展現出了他在治國上的一些天賦,楚國很快國力強盛起來,並與當時實力非常強勁的齊國和秦國並列稱為三大強國。

總結:歷史中的人物總會有他的閃光點也會有他的缺陷之處,任何梟雄難以逃脫這樣的窠臼,更別提楚懷王了。世人的評價總是不全面的,歷史的痕跡也會抹去他某方面的稜角,但最終孰好孰壞還是要綜合各方面來看。

楚懷王雖中計,身陷囹圄導致出國滅亡,但他之前執政所取得的國泰民安的局面也是不會被改寫的。蘇秦對其評價如此之高,果真歷史記得每一個人的功過。

相關焦點

  • 重用屈原的楚懷王,卻被張儀騙得團團轉,最後死在女婿手裡
    然而所有的評價都是有偏頗的,尤其是你要傳達某種價值觀的時候,只有鮮明而準確的對比才能印象深刻。當屈原站在正方,與之對立的楚懷王自然就站在了反方。楚懷王初即位,家大業大楚懷王即位時,楚國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和休養生息,楚國的國勢達到了頂峰,是當時各諸侯國中最大的國家,人口最多,物產豐富,軍隊強盛。一句話,家大業大。
  • 楚懷王的昏庸與剛烈
    楚懷王楚懷王最丟人的事情應該是張儀欺楚。秦惠文王嬴駟時期,楚國與秦國的關係時好時不好,修魚之戰後,諸侯國對於秦國已經非常忌憚,所以齊國聯合楚國形成聯盟,意圖阻止秦國的東進。張儀結果這招還很好使,楚懷王面對張儀許諾的幾百裡商於之地很感興趣,腦袋一熱就同意了,完全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就退出了齊楚聯盟。
  • 楚懷王被張儀連騙3次,楚國滅屈原自盡都與此有關,他為何這麼傻
    提起楚懷王,不少人都會說他太傻,因為他接連被張儀欺騙了三次。後來楚國覆滅、屈原投江自盡都與楚懷王被張儀騙有關。張儀雖然是縱橫家,口才非常了得,但能被他連騙三次的人,似乎確實有點傻。
  • 張儀:憑藉一張嘴,出將入相,撬動諸侯
    而張儀是蘇秦眼中最合適的人選,蘇秦又自認為張儀的才幹完全在自己之上,所以才選擇了故意激怒張儀。而張儀要是在自己手底下幹事,那麼他這輩子也別想再有大的出息,蘇秦自信,張儀是那種為大場面而生的人。 得知真相的張儀喟然嘆息,自己在蘇秦的計劃中卻全然不知,看來自己真的不如蘇秦。
  • 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竟然熬死了六國14位君王
    楚懷王秦昭襄王繼位時,楚國的君主還是楚懷王,楚懷王是秦惠文王的老對手,他曾被張儀戲耍而發兵攻打秦國,卻喪兵辱國被打回老家。後來秦楚武關會盟時楚懷王被秦昭襄王強行扣押,最後客死在鹹陽。楚懷王在位時間約三十餘年,若不是被秦國幽禁,他應該還能再多活幾年。楚懷王死後,其子熊橫繼位,也就是楚頃襄王。楚頃襄王即位時楚國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他在位期間既無大功也無大過,算是一個平庸的君主,在位時間約三十六年,死後其子熊完繼位,是為楚考烈王。
  • 《羋月傳》之外,你不知道的張儀
    遍覽司馬遷的《張儀列傳》,也沒看到羋月原型秦宣太后的身影。原因很簡單,張儀逝於公元前309年,而宣太后則逝於前265年。兩者相差44年。也就是說,羋月把持秦朝國政時,張儀早就駕鶴西去了。所以這事兒就很清楚了。張儀活動於秦惠文王時代。而秦惠文王正是秦昭襄王(也就是羋月之子嬴稷)他爸。其實相差也不遠,就兩代人。 讀《張儀列傳》,便忍不住要跟蘇秦作比。
  • 楚懷王:縱橫失措 連戰連敗(上)
    《大秦崛起之張儀連橫》(下)說到張儀通過楚懷王愛姬鄭袖從大牢裡出來,還順杆爬把懷王拉到連橫陣營裡。
  • 真的是羋月救的張儀?魏美人是死於張儀的計謀?
    當然啦,我可以出面,去趙王那兒為你討份美差,使你後半生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朽木不可雕,我犯不著為你操這份閒心!」蘇秦的話異常刻薄,張儀無地自容,直氣得七竅冒黑煙。他反覆思忖,六國遲早會被師兄揉成一團發麵,在他的勢力範圍內,自己休想有個出頭之日,現如今只剩下秦國可去碰碰運氣,討討生活了。張儀別無選擇,他硬著頭皮,踏上坎坷前途。
  • 惜舌甚於惜命的大秦帝國相邦張儀
    可謂是只要鋤頭掄得圓,就沒有挖不到的牆角啊,終於在公元前317年,經過張儀四年的挖牆腳,魏國退出合縱聯盟,以張儀為中間人,和秦國修好。戲耍楚王,瓦解齊楚聯盟張儀成功促成魏國退出合縱,與秦國修好後,再度回到秦國,擔任秦國相邦,這時秦國又面臨兩大強國形成同盟而帶來的壓力,於是張儀出使楚國,意圖破壞齊楚聯盟。
  • 張儀:從棄臣到秦相,絕地反擊,才是一個人最狠的報復
    張儀決定前往秦國,然後憑藉秦國的實力,戰勝趙國,戰勝蘇秦,一雪今日之恥。路上,張儀遇到一客商,兩人談話甚是投緣,於是客商決定資助張儀去往秦國。在秦國,張儀順利見到了秦惠文王,並為他分析了天下大勢。諸侯用「合縱之法」對抗秦國,若秦國不想被其遏制,便要採取行動,破壞其諸國聯盟。張儀的主張與秦惠文王不謀而合,於是秦惠文王拜張儀為客卿,並委以重任。而這時,那個幫助張儀的人卻要離開,並說出了蘇秦羞辱他的真相。
  • 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身上有異味,歷史上是否有這回事?
    輔助兒子嬴稷順利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在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選妃時屢屢問有沒有聞到什麼異味,妃子鄭袖靈機一定說這是大王獨特的氣味。楚懷王一聽之後非常高興,直接讓鄭袖成為了後宮寵妃。其實這不是什麼獨特的氣味,只不過是狐臭而已,那麼歷史上的楚懷王身上是不是真的有異味?
  • 張儀是秦惠文王的寵臣,對秦國貢獻巨大,司馬遷對其評價如何?
    張儀可以說是秦惠文王手中的一張好牌,在諸多國家使用「連縱」之術對付秦國時,正是此人破解的。秦惠文王對於這位臣子也極盡寵愛,賦予他極高的權力。關於張儀的事跡,哪怕已時隔千年之久,人們依然沒有忘記。如果不是因為此人破了眾多國家的聯合圍攻,歷史的走向很有可能與現在有所出入。
  • 羋月傳張儀是好是壞 張儀歷史上是怎麼死的
    ,當然,張儀和羋月就算是為秦國一統天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那麼,張儀和羋月是什麼關係呢?張儀歷史上的結局是什麼?在《羋月傳》中,曾經落魄的張儀被羋月及葵姑所救,之後,張儀因楚懷王昏庸,便來到了秦國,深受秦惠文王贏駟的重用,而在張儀受到秦惠文王重用的同時,羋月作為羋姝的媵侍嫁入了秦國,羋月與張儀算是故交,張儀雖然愛財,不過,張儀也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因羋月曾對其有恩,因此,張儀在很多時候,都會明裡暗裡幫助羋月。
  • 張儀:一往情深愛秦國,翻臉不認懟前任
    張儀和蘇秦一樣從鬼谷子學院畢業,家裡也一樣窮困潦倒。張儀一直跟蘇秦對著幹,你合縱,我連橫,你刺股,我折竹。他們兩在成功的路上,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讀書認真。蘇秦刺股就不用說了,那是心真的狠,張儀也為書痴迷,看書的時候,一看嗨,就在手上胳膊上記下來,等到身上被塗滿了,變成一個人形自走圖書後,才去折一支竹子,把身上的靈感記下來。
  • 秦末義軍反秦,為何是打著楚懷王的旗號?而不是擁立周天子?
    這位楚懷王執政中後期,張儀假以六百裡商於之地為誘餌,使楚國和齊國斷交。斷交後,楚國沒有得到當初約定好數量的商於之地,只得到了很少的地,讓楚懷王大為生氣。於是發兵攻秦,結果大敗於丹陽,楚懷王再次召集軍隊,再次敗於藍田。秦國攻佔召陵,楚國三戰皆敗,韓魏趁虛而入,攻佔了楚國在中原的城池。從此楚國開始走向衰落,秦國在與各國交戰不斷取勝的狀態逐漸成為第一強國 。
  • 陷害屈原,壞事做盡的寵妃鄭袖當真不嫌棄楚懷王身上的氣味嗎?
    提起屈原,不少人都為生出悲痛的情緒,屈原是愛國詩人,他用自己的身軀向世人證明著拳拳愛國之心。世人只知屈原是自願跳進汨羅江,但卻忽略了導致屈原做出這一選擇的幕後真兇鄭袖。不得不說,鄭袖與屈原的死有著莫大的關係。
  • 諸侯那麼多,張儀為什麼偏要玩殘楚國?
    難道他真的飛黃騰達了?他每天都會說:我會一飛沖天的! 終於回來了,被抬回來的。不是吃撐了走不動,是被打的。 「好好種你的地有什麼不好,念什麼勞什子書,看你被打成什麼樣兒了!」看著被打的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張儀,小張娘子十分想不通,吃個飯差點把命吃沒了,這是什麼世道!「看……看看我的舌頭還在麼?」
  • 張儀跟蘇秦誰更厲害?看他,瞬間就明白了!
    前一陣在熱播的影視劇《羋月傳》中,造型時髦的張儀火了,網友們在調侃他的「時髦」之時,也不禁為其才智和謀略所折服。
  • 都說防火防盜防閨蜜,魏美人不信,終被鄭袖借楚懷王之手割了鼻子
    魏美人將其視為好閨蜜,她卻置魏美人於死地。鄭袖不但把楚懷王迷得神魂顛倒,又喜歡幹涉朝政。當初楚懷王囚禁了秦國的丞相張儀,張儀重金賄賂楚懷王的寵臣靳尚,請求幫忙脫身。靳尚則謊騙鄭袖,說秦國要送美女入楚換回張儀。而鄭袖為了保障自己獨寵的地位,就勸楚懷王直接放人,釀成千古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