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朔州訊(實習記者 高璐)福善莊鄉北辛莊村的耕地面積十分廣大,村民多以種地為生,但是這裡多為鹽鹼地,再加上天氣較為乾旱,村民們只能靠天吃飯。而如今,北辛莊村的農作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用農機代替人力進行耕種,充分發揮機械化優勢,效率大大提高,目前,村民們的春耕工作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
我們走進北辛莊村的田間,北新莊村的村支書王文寶正在與其他幾位村民用播種機播種,王文寶告訴我們,購買一輛播種機需要5400元,國家還會對村民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所以村裡大部分的村民家裡都購進了農機,對於為數不多的幾戶沒有機器的人家,王文寶也會開著自己的機器幫他們種,他還表示現在的機械化就是有優勢、省事。在村中事務比較繁忙的時候,王文寶就會僱別人耕種,絕不耽誤村民的事,他說:老百姓的事沒有小事。
農村興則國家興,農村強則國家強,農村富則國家富。北辛莊村是個不折不扣的純農業村,農業發展是其頭等大事,通過使用農機進行更高效率、更科學的農作,不僅能夠減輕農民負擔,更能夠推動當地農業生產、促進鄉村振興。
[編輯:徐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