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的「射鵰」究竟是什麼意思?看看郭靖和成吉思汗就明白了

2021-01-18 煮酒趣文化

一、射鵰到底射的什麼雕,英雄到底是誰?

《射鵰英雄傳》講述的是宋朝靖康之變後,郭靖輾轉其間,在江湖歷練中逐漸從無名小卒成長為國之大俠的故事。其中融武俠鬥爭、男女之情和家國情懷為一體,氣勢恢宏,內涵豐富,又把"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交織其中,暗藏著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相生相剋的獨特內涵,為全書增色不少。射鵰英雄傳以"射鵰"和"英雄"為題,而不禁讓人疑惑,何為"射鵰"?誰是英雄?全書"射鵰"的情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郭靖射鵰博得華箏(鐵木真之女)好感,後又因幫鐵木真平定叛亂而被封為金刀駙馬。第二次的主人公是成吉思汗。這時郭靖從中原回到蒙古,決定和屠戮成性的成吉思汗決裂,而成吉思汗堅持己見,尚不服老,彎弓射鵰之後就含恨而死。

其實"射鵰"二字由來已久,在古代詩歌中處處可見。比較出名的是蘇軾的《密州出獵》:"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首詞以"射鵰"為喻,展現了作者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慷慨之情。我們可以看到射鵰其實是一種抱負,而非實質意義上的彎弓射箭,金庸的這種筆法尤為傳神。我們回看郭靖的起伏跌宕,為何大段篇幅都是描繪中原的江湖經歷,而不是大漠之上的彎弓射箭呢?自古亂世出英雄。郭靖出生亂世,從呱呱墜地起就背負著血海深仇,而江湖的經歷才是他真正的人生蛻變。他從中精進了武功,收穫了愛情,也逐漸在這種漂泊中確立了自己的家國情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大俠郭靖的理想抱負。江湖恰恰是一個人生的縮影,抱負即是飛天大雕。畢力躬行,君子終日乾乾,這才是射鵰英雄。

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射鵰英雄傳》以成吉思汗之死和郭靖、黃蓉的歸隱做結局,的確意味深長。重回蒙古的郭靖日漸對窮兵黷武的成吉思汗產生了反感,於是對其勸誡。而成吉思汗全然不聽,為了展現自己老當益壯,他取下鐵弓準備射鵰。原文這樣寫到:「郭靖暗暗叫苦,他素知成吉思汗膂力過人,箭無虛發,這一箭愛雕必致斃命,豈知那雌雕側過身子,左翼橫掃,竟將長箭拍落,原來成吉思汗氣力衰了,這一箭已不如何勁急。雄雕大怒,縱聲長唳,向成吉思汗頭頂撲擊下來。成吉思汗神色黯然,將弓箭拋在地下,說道:『十年來,今日第一次射鵰不中,想來的確是死期到了。『郭靖待要勸慰,卻不知道說什麼好。」

一語成讖,成吉思汗就這樣抱憾而死,全書再無下文。這種情節的設置很類似《封神演義》中的比幹之死,比幹被商紂王掏心之後,居然還騎馬行了數十裡,而途中遇到一菜販。比幹問:"人無心可活嗎?"菜販言:"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必死。"比幹聽後落馬而亡。《莊子》說:"哀莫大於心死",沒有什麼比心如死灰更讓人悲哀。故事中的比幹和成吉思汗很像,他們在彌留之際都喪失了對世界僅存的念想。只不過比幹想的是昏君無道,百姓疾苦。而成吉思汗自知頹然老矣,一統天下全然無望。日暮窮途,英雄遲暮,似乎是誰也逃不過的結局。然而射鵰英雄傳的意蘊並不停留於這種英雄遲暮的悲傷,而是在思考一種更為雋永的家國之情。書中這樣描述:靖沉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的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

我突然想到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是對成吉思汗重武功輕文治的極大諷刺。而全書的主旨也體現在此處。比起成吉思汗,郭靖更具英雄風度,這恰恰體現在他的為國為民之上。這樣看,成吉思汗之死的情節是必然,老英雄成吉思汗倏然而去,新英雄郭靖悄然亮相。"你方唱罷我登場",誰贏得人民誰就是真英雄,這或許才是射鵰英雄傳中「射鵰」的真正意義吧。

相關焦點

  • 丘處機真的見過成吉思汗嗎?《射鵰英雄傳》背後的故事
    在《射鵰英雄傳》的結尾,丘處機曾應郭靖之邀,前往花剌子模為成吉思汗講道,臨死前,成吉思汗還念念不忘丘處機,嘆到與丘道長相逢恨晚。他應召面見成吉思汗,勸誡成吉思汗要敬天愛民,減少殺戮,清心寡欲。而據說從那以後,成吉思汗真的就減少了殺戮。這些內容都被記錄在耶律楚材的《玄風慶會錄》中。
  • 聽戲丨郭靖與成吉思汗論英雄,03版《射鵰》大結局
    各個影視版本,只有內地03版的《射鵰英雄傳》的郭靖是真看得出來是在蒙古長大的。偏偏此劇和李亞鵬版的郭靖,是被輿論黑得最慘的,當初真真是被噴到體無完膚。現在想想,只能說是港臺與大陸在經濟代差之下的恥辱悲劇。老謀子的《英雄》,大鬍子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堪稱新世紀初內地武俠劇的三大慘案。大鬍子的頭兩部金庸劇,基本按照98版《水滸傳》的名著規格去拍的。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未婚妻華箏最後去了何處?結局如何?
    華箏是成吉思汗的嫡幼女,成吉思汗對其甚是寵愛,他的母親、哥哥對她也是無比寵愛,可以說,華箏是在萬千寵愛下長大的。《射鵰英雄傳》華箏劇照華箏與郭靖。華箏從小和哥哥拖雷以及郭靖一起長大,三人關係非常好,她四歲的時候,差點被桑昆養的兩頭豹子給吃了,還是郭靖冒險捨命相救,她才沒有受到傷害。
  • 《射鵰英雄傳》:郭靖與黃蓉在一起,華箏的結局如何?
    《射鵰英雄傳》這部電視劇實在是太熟悉了,很多人一說起這部電視劇,就會想到郭靖和黃蓉,不過除了黃蓉書中還有幾個女性角色,她們大多對郭靖懷有仰慕之情,像華箏就是其中之一。郭靖娶給黃蓉後,華箏的結局是什麼樣?金庸用八個字道出了她一生的悲劇。
  • <<射鵰英雄傳>>為何能進入教育部閱讀指導目錄?
    其中由金庸先生著作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入選高中推薦學段文學類圖書目錄中。<<射鵰英雄傳>>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國,電視劇更是深受廣大學生及觀眾的喜愛,其中的人物更是家喻戶曉:「東邪、西毒、南帝丶北丐、中神通」。
  • 盤點《射鵰英雄傳》電視劇!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 射鵰英雄傳
    這是小說中黃蓉寫給郭靖的,「從頭到底,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這種感情,從始到終,郭靖和黃蓉做到了。(書法不是我的,侵刪)(六) 英雄本書兩次射鵰,一前一後。都是郭靖與成吉思汗。前面一次,郭靖母子流落蒙古、機遇救得成吉思汗,得成吉思汗養育和江南六怪教武功,少年初成的郭靖,在草原諸傑中一展身手,彎弓一箭雙鵰,英氣勃發。結尾一次,成吉思汗垂危,彎弓射鵰,力不從心,箭被大雕翅膀撲落。隨後,與郭靖談論自己一生功業。
  • 金庸小說的結局之《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大概是金庸流傳最廣的作品了吧。託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視劇的福,我知道的金庸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射鵰英雄傳》。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為什麼能夠成功?高人指點、貴人幫助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一路成長,最終成為了頂級高手。郭靖為什麼能夠成功?除了自己的勤奮努力,最重要的就是高人指點、貴人幫助。我們來看看郭靖成長中,最關鍵的人都有誰?一.第一個師傅哲別郭靖從小在蒙古生活,人生中第一個貴人就是哲別。通過哲別,進入了成吉思汗的視野範圍,從而在蒙古高層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身份,甚至一度是金刀駙馬。二.七個師傅江南七怪江南七怪在蒙古找到了郭靖,開始給郭靖傳授武動。雖然不是多麼高深的武功,但是給郭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連洪七公和馬鈺等人都說郭靖基礎很好。
  • 《射鵰英雄傳》談一談大俠郭靖那波瀾壯闊的一生
    大家好,相信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的大作,也是"射鵰三部曲"中的最開始的部分,亦是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品之一。該作品情節緊湊,人物形象豐滿,其主要講述了主角郭靖從出生到其成為一代大俠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一代大俠郭靖的成長史!
  • 83版《射鵰英雄傳》中華箏的原型是誰?很可悲,政治犧牲品!
    看過83版《射鵰英雄傳》的朋友,一定很熟悉華箏公主。她溫柔賢惠,一直深愛著郭靖,然而無法走到一起。那麼,華箏的原型是誰呢?生活又如何?華箏在《射鵰英雄傳》中,華箏是成吉思汗的女兒。她與郭靖一起長大,兩小無猜,所以很喜歡郭靖。但是,郭靖傻呵呵的,一直拿華箏當妹妹看。隨著年齡的長大,華箏向郭靖表白了,還為他徵得金刀駙馬的稱號。
  • 《射鵰英雄傳》P15:名偵探黃蓉巧破疑案,鐵槍廟楊康自取滅亡
    這裡是《射鵰英雄傳》微劇場第 15 部分的內容,主要講述了黃蓉與柯鎮惡一起行動,並當面揭穿了歐陽鋒和楊康殺害江南五怪的陰謀的事情。而隨著黃蓉的蹤跡在北方出現,郭靖也跟消息來到了大漠,再次遇見華箏和母親,並準備協助鐵木真攻打花剌子模的故事。
  • 射鵰英雄傳|關於郭靖和黃蓉
    新版的《射鵰英雄傳》上線了,我去瞄了幾眼,實在沒繼續看下去,但是卻忍不住去看最經典的83版《射鵰英雄傳》,這一看,不可自拔。這兩天,終於刷完了《射鵰英雄傳》,談點個人對於郭靖和黃蓉的一點小感觸吧。1、黃蓉為什麼會看上郭靖?記得小時候看的時候,總是很不理解,黃蓉那麼聰明,為什麼會喜歡郭靖這個傻小子呢?
  • 《射鵰英雄傳》郭靖從不工作,他行走江湖的錢哪裡來?
    可他究竟怎樣做到不用工作賺錢還有錢花的?他的錢究竟從哪裡來的?帶著這個問題我又讀了一遍《射鵰英雄傳》,終於找到了答案,並赫然發現郭靖也幹過不地道的事兒。郭靖的錢有這樣幾個來路:1.成吉思汗鐵木真的賞賜在成吉思汗和王旱,桑昆,扎木合他們爆發的衝突中,郭靖立下奇功,救了成吉思汗和拖雷。
  • 即便只有83版《射鵰英雄傳》中華箏這一個角色,她也讓無數人記住
    武俠迷都知道83版《射鵰英雄傳》中,黃蓉深愛郭靖,兩人最終也成為了神仙一樣的伴侶。而劇中除了黃蓉,有一位出身高貴姿容靚麗的女孩,對郭靖的愛一點也不比黃蓉少,她就是華箏。劇中的華箏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女兒,蒙古公主。
  • 射鵰英雄傳,華箏公主最後去了哪裡,郭靖無意中說出了答案
    郭靖的一生只完成了第二件與第三件,第一件事情實在是太難了,分人力所能及,有多少聰明才智的人都辦不了這件大事,靖哥哥能完成兩件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今天主要是聊一聊郭靖的愛情故事,靖哥哥的愛情沒有楊過那麼浮誇,處處拈花惹草;也沒有韋小寶那麼隨便,見一個愛一個;喜歡他的女孩兒有兩個人,華箏與黃蓉,他喜歡的只有蓉兒一個人。
  • 成吉思汗的公主,她是射鵰中華箏的原型,比花木蘭更驍勇善戰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朋友,想必對華箏公主不會陌生,她是成吉思汗的女兒,對郭靖十分痴心,但郭靖卻喜歡黃蓉,最終郭靖離開了大漠,留下華箏一人鬱鬱而終,雖然這是小說改編的,不過歷史上華箏的原型並非不存在,她就是阿剌海,是成吉思汗第三個女兒。
  • 《射鵰英雄傳》導讀
    郭靖在竹林中聽著二人吹奏,思索這玉簫鐵箏與武功有什麼干係,何以這兩股聲音有恁大魔力,引得人心中把持不定?當下凝守心神,不為樂聲所動,然後細辨簫聲箏韻。聽了片刻,只覺一柔一剛,相互激蕩,或猱進以取勢,或緩退以待敵,正與高手比武一般無異,再想多時,終於領悟:「是了,黃島主和歐陽鋒正以上乘內功互相比拼。」想明白了此節,當下閉目聽鬥。
  • 金庸仙逝 |《射鵰英雄傳》是如何被翻譯成英文的?
    獨特的「金庸體」語言,半文半白、夾雜著律詩,四字格和成語典故比比皆是,近似於傳統的話本小說,更大的難處在於0翻譯文化和意境。你知道《射鵰英雄傳》裡西毒歐陽峰的大招--「蛤蟆功」怎麼翻譯嗎?此後,郝玉青決定學習漢語。在臺北學習時,她和朋友去敦化南路誠品書店,看到一個書架擺放的都是金庸的小說,她買了金庸最長的一本小說《鹿鼎記》。
  • 《射鵰英雄傳》郭靖:歷史上的他,一個四川人,跳江自盡而死
    他彎腰射大雕,自幼長在蒙古大草原,曾是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他是《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也是世人心中的大英雄。金庸筆下的郭靖,在歷史上有原型嗎?有的,還不止一個。而那個同名同姓的郭靖,就是其中一個歷史原型。歷史上的郭靖,生於大宋年間,是個四川人。很幸運,悠悠千年,郭靖竟然被歷史所記載,記載於《宋史·忠義傳四·郭靖》之中。郭靖是個四川人,他是嘉陵江地區一個地方土豪的護衛隊首領,有勇氣,很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