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實力決定戰爭實力:日本如果贏下中途島海戰,結局會有變化嗎

2020-12-21 騰訊網

「無論是在戰前、戰中,還是在戰後,「艦隊派」對山本五十六始終持批評態度。也許人們都認為山本五十六是個最受人歡迎和尊敬的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海軍省中,山本五十六的政敵很多,就是在今天,也不能說沒有。因此說,那種認為舊海軍中人人都把「已故山本五十六元帥「視為偶像並加以讚揚和歌頌的看法,是天真的,毫無根據的。」《山本五十六傳》

01.

南雲忠一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大腦短路,造成了日本海軍在幾分鐘內的手足無措和毫無建樹,也正是這幾分鐘的空檔期讓日本艦隊遭受了滅頂之災,這一場被雙方都寄予厚望的大戰,以美國勝利,而日本失敗收場。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消失的五分鐘」或者是「上帝一定是個美國人」這樣情緒化的話語,事實就是南雲忠一背棄了戰前的方針,舉棋不定,最後導致了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失敗,簡單,而又真實。

▲南雲忠一舊照

日本人因為一次低級失誤遭受到了一場大敗,而且這一場打敗還是發生在了日本帝國最引以為傲的海軍身上,想當年在明治維新時期,正是日本海軍重創了清王朝的北洋艦隊,贏得了甲午海戰,日本藉此一戰成名,走上了自己的強國之路。可是如今,日本海軍在中途島,厲兵秣馬,船堅炮利,卻因為一次幼稚的失誤功虧一簣,一敗塗地,這一次失敗點燃了日本衰亡的導火索,從這一刻開始,日本走向了覆滅。

▲甲午海戰舊照

所以在現在,我們每每在討論這一場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勢的海戰的時候,總是會半開玩笑地稱南雲忠一才是真正的「抗日奇俠」,幾乎是憑藉著一己之力,把日本帝國送上了絕路。

02.

中途島海戰失敗以後,山本五十六就更加預感到日本的敗亡是不可避免的了,這一次失敗讓日本帝國徹底地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可以說已經是勝負已分了,山本五十六的心裡很清楚,即使是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勝了,其實後面的日子依舊是不好過,士兵上的差距可以彌補,可是美國和日本之間巨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差距是實打實存在的,也是日本一直都沒有辦法彌補的劣勢。

▲山本五十六劇照

就在山本五十六還在思考和嘆息的時候,美國正在大批量的生產武器和裝備,這些武器裝備正以香腸的速度走出工廠,很快地就進入到了戰場,把美國士兵們都全副武裝了起來,這種生產能力和工業化水平讓美國好像是擁有近乎於無限的戰爭資源,而日本在這次中途島海戰當中已經是傾巢而出,把所有的一切都亮在了牌桌上,這一局失敗了,日本已經完全落入了下風。

▲二戰美國海軍

在第一次緬甸戰役結束之後,在緬甸作戰的日軍擊敗了聯合作戰的英國士兵和我國的遠徵軍,得到了緬甸地區的控制權,這個時候比日本軍隊還要高興的可能就要數美國人了,因為美國人的心頭大患終於結束了,最不高興的顯然就是失去了殖民地,被趕到了印度地區,無論是心理落差還是戰略意義,都讓英國人難以接受。

▲二戰英國士兵

原來美國對於我國的支援還是以物資上的支援為主要的手段,可是當英國軍隊,和我國遠徵軍當中的孫立人部都撤退到了印度地區,美國人則乾脆在印度地區蓋了一座美軍化的訓練營,在這一間訓練營裡,美國人想要在印度運用自己的方法來建立起一個美軍化的訓練營,這樣就可以成建制的訓練軍隊,我們需要探討的究竟是什麼呢?

03.

我想在那個時候,對於我國來說,最為重要的顯然就是外部的援助,也就是當時我國和世界上的國家的關係都是怎麼樣的呢?

▲滇緬公路的修建

想要看清楚當時的我們和外國們的關係,入手點不在國外各個國家的態度,而在於我國是不是可以堅持得住,是不是可以一直堅持自己的力量,我國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國,一旦要是自己沒能堅持住自己的風格和道路,那麼等待著我們的就只能是被外國勢力幹預,成為一個傀儡化的大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最值得驕傲的一點就是我們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竟然把進入到了工業化的日本逼到了危險的境地,也沒有被日本軍隊擊敗。不管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以及在抗日戰爭當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的各地軍閥勢力,都對於這一場至關重要的反侵略戰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作用一直被西方世界無意的低估或者是有意的打壓,這其實是有內在原因的,就是因為在當時我國雖然影響力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是一個大國。

▲抗日戰爭油畫

一個大國的地位一旦開始上升,影響力開始提高,那麼馬上就可以在世界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可以成為世界上的一極,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在當時羅斯福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即使美國給予了我國大量的戰爭物資,但是美國依舊是無法控制我國,美國並不是當時的世界上唯一的豪強,還有一個大國一直在制約著美國實力的擴張,這是美國一直有所忌憚的,這個國家就是蘇聯。

▲開羅會議舊照

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圍繞著美國、蘇聯還有我國的三角博弈就已經開始了,三個國家可以說對於彼此都有著自己的所求,但是彼此之間又互相忌憚,提防,就這樣一種混沌的狀態開始了,蘇聯和美國作為實力最強的兩股勢力都想要拉攏我們來壓制另一個,誰都想要得到我國的青睞,這也是蔣介石的運作空間,關於後續的操作,我們會以後單獨分析。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中途島海戰》

相關焦點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日本在情報上面多做一些功夫,美軍可能無法快速準確地判明日軍的主攻方向。
  •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打輸了,美日之間接下來會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這是美國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戰役,雙方投入了數十萬兵力,戰鬥極為殘酷。最近看到一個神論,說如果中途島美軍敗了,日軍就能封鎖美國海域,轟炸美國本土的船塢,讓美國沒法發展海軍。
  • 決戰中途島:窮國與富國的戰爭思維
    當與美國開戰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時」,日本海軍中明白美日差距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就知道與美國開戰的結局:「若讓美國可怕的工業能力完全啟動,日本必敗無疑,而日本唯一的機會只能是賭一把。」他賭贏了,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
  • 若中途島戰役,將日本換成中國,最終的結果會有怎樣的變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的《國家利益》雜誌曾經刊登了由美國專家整理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將現在的中國和二戰時期的日本進行了比較,並分析了若將中途島戰役將對戰雙方由美國和日本換成美國和中國,最終的結果會有怎樣的變化。對此,俄羅斯專家指出,這種類比不完全恰當。
  • 《決戰中途島》,一場命中注定的轉折之戰
    一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我們作為勝利者要尊重歷史,更要從歷史中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麼,有哪些是值得我們銘記、思考、借鑑的,從而在未來作出決定時不會重蹈覆轍。對於美日在二戰中的所有戰役來說,中途島海戰確實是重要的轉折點,但是,它卻是一場沒有完全展示美國實力的轉折戰役。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 《決戰中途島》熱播,日本戰敗純屬偶然?結局在開戰前已經註定
    在中途島海戰中,雙方實力對比之下,日本看起來更加強勢,同時還擁有偷襲的先機,為何最終日本落敗?難道只是美國運氣比較好?其實不然,整場戰爭的結局早在開戰之前便已經決定下來了,日本的諜報機關與美國情報機關雙方早已開始了較量。而隨著情報戰以美國勝利告終,整場海戰最終的結局已成定論。
  • 二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實力強大,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
    雖然中途島面積比較小,但是戰略意義卻很重大,一旦中途島出現了危機,那麼美軍主力艦隊必將還擊,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多次提出攻打中途島的計劃。 雖然深知美國的戰鬥實力,但還是想以一次大的對決來結束與美軍的戰鬥,即便不能取得最後勝利,也可拖延時間,讓日本獲得喘息時機。切斯特·尼米茲是第2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著名的海軍五星上將。
  • 大海銘記不朽——《決戰中途島》
    片名Midway / Battle of the Midway (2019),別名中途島 /中途島海戰 / 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戰役以美軍獲勝告終。日本海軍不僅輸了戰役,連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也乘飛機時被美軍擊落墜亡。如果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勝利了,歷史很有可能就像《高堡奇人》被一樣改寫。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1942年6月4日凌晨,日本108架戰鬥機從4艘航空母艦上起飛,向中途島發起第一波攻擊。中途島海戰由此爆發。中途島海戰持續了4天,到6月7日下午,海戰宣告結束。中途島海戰的規模不算大。美軍有3艘航空母艦、60餘艘各類艦船、400餘架飛機參戰;日軍有8艘航空母艦、100餘艘各類艦船、600餘架飛機參戰。持續的時間也不長。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
  • 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若美軍戰敗,日本能否佔領美國
    個人覺得中途島這場戰役是不僅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還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中途島戰役在三大戰役的最前面,要是這一戰若美軍戰敗對信心是極大的打擊,而且會極大壓縮美軍的戰略空間。而日本會利用這個有利時間做很多事情,但是日本能否打敗並佔領美國呢?
  • 戰爭成敗的邏輯:影評《決戰中途島》
    中途島海戰在二戰史上,是一場著名的美方以少勝多、奠定日軍敗局、扭轉了整個二戰戰爭局勢的關鍵戰役。Midway,意為中途,實為轉折。 上圖,是當時的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的實力對峙情況,單論航母戰艦的數量,日本在當時可以說是遠勝美軍。
  • 《決戰中途島》繁枝末節的戰爭大片
    中途島戰役是美國二戰時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它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丟失中途島,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不安全。最終美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約克城」號的代價擊沉日本「飛龍」、「蒼龍」、「赤城」、「加賀」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
  • 二戰中最經典且精彩的海戰有哪些?電影《決戰中途島》告訴你答案
    要問二戰中最經典且精彩的海戰有哪些?答案無疑是:中途島海戰。,電影的格局其實放得不低,可見到美日兩國的戰略對抗;電影剛開始,就對美日兩國在戰前因石油問題可能引發的矛盾,埋下基礎的伏筆;電影雖然以美國的立場為本位,但日本視角的比重不算低,也難得地具體呈現日本當時內部的矛盾:陸、海兩軍極為緊張的關係;能讓不熟悉二戰情勢的觀眾,也對此時的一些重要格局有基本認識,並讓故事顯得更有層次感,很好的還原了這一場決定太平洋戰爭局勢的經典海戰。
  • 日本:我想偷襲中途島!美國:嘿嘿,我們等你喲!
    更可氣的是,你居然不用軍艦,全靠飛機對我發動攻擊,有你這麼打海戰的嗎?!而且,我的航母居然被你的飛機炸中了9次,有兩艘航母被你擊沉,這怎麼可能?!依我看,我們日本航母英勇善戰,最多只能被你打中3次!給我把推演的結果改了!誒,等等!這兵棋推演可就是為了模擬真實戰鬥才舉行的,這結果怎麼還能改呢?你就不怕作弊一時爽,戰時火葬場嗎?
  • 日本偷襲珍珠港,都是被中國頑強抗戰逼的?——《決戰中途島》(上)
    》,講的是美國和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中途島海戰」。為什麼會發生中途島海戰?這場戰役有什麼值得去講的故事?在看電影之前哪些背景您必須要知道呢?因為在這場戰役之後,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的力量對比產生了巨大的逆轉性變化,而美國從之前的這種一蹶不振迅速的甦醒過來,日本只能從之前的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守。為什麼會發生中途島海戰?這場戰役有什麼值得去講的故事?在看電影之前哪些背景您必須要知道?《三味新知》就通過幾期內容,在電影上映的前後我們來講講「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海戰是發生在1942年的6月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一次美日之間的航母對決的大海戰呢?
  • 二戰日本海軍的大起大落,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窮
    當與美國開戰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時」,日本海軍中明白美日差距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就知道與美國開戰的結局:「若讓美國可怕的工業能力完全啟動,日本必敗無疑,而日本唯一的機會只能是賭一把。」他賭贏了,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日軍偷襲珍珠港如果一個賭徒連贏三局,他就不會再認為自己能贏是因為運氣好,而把贏得賭局這件事歸因於他自身的某種特殊能力。
  • 《中途島之戰》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
    在戰爭影片中,二戰永遠是戰爭電影最喜歡挖掘和拍攝的題材。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又一二戰題材的電影《決戰中途島》。這部影片是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中途島,這個只有不到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險要,它處於北美與亞洲的太平洋航線中途,地理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戰爭的慘烈
  • 電影《決戰中途島》觀影必讀!
    致使美軍飛機在中國東南沿岸迫降,很多無辜的中國平民為掩護美軍飛行員犧牲中途島電影中充當翻譯的那位教師,確有其人,本名叫做朱雪三由於電影是連續演的,軍事小白會無法理解事件實際發生的時間間隔。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日本的房子抗震,不抗燒珊瑚島海戰1942年5月4日-5月8日戰爭史上航空母艦編隊在遠距離以艦載機首次實施交戰中途島海戰1942年 6月4日詳情見電影
  • 《決戰中途島》:半商業化的戰爭科普大片
    《決戰中途島》上映五天,票房過億,這個成績對於投資1.5億美元的美國戰爭大片來說屬於中下等表現,由於題材限制和宣發的不給力,加之《少年的你》餘熱和《受益人》分割票房取得這個成績也屬不易。,其實一半時間其實將此片一系列事件如日軍偷襲珍珠港、杜立特空襲東京、珊瑚島海戰做了一個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