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好不好,看走路就知道?走路出現這6種情況,小心是疾病的信號

2020-12-28 騰訊網

走路是最普通的運動方式,一歲半左右就已經開始會走路。每個人的年齡以及體質不同,走路的步態和速度也有很大差異。其實走路能透露出健康信號,當走路出現以下6個情況時,說明疾病將要來臨。

身體好不好,看走姿就知道?

1、腳掌先著地

正常情況下腳後跟先著地,若腳掌間接觸地面,是因為身體肌肉控制力差引起的,特別是患有椎間盤突出和中風後會壓迫神經根,使得肌肉神經受到損傷,從而使得人們走路時異常。

2、踮著腳尖走路

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後,會使得腿部和足部肌肉過度緊張,不能有效拉伸,會踮著腳尖走路,腳後跟根本不著地。也有部分小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會暫時出現此步態,一般長大之後就能有所改善。另外先天性腦癱兒走路時也會出現腳尖走路的情況,需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有利於走路姿勢恢復。

3、走路步伐小

隨著年齡增長,膝蓋骨骼會退化,中老年人的走路步伐會有所縮小。正常情況下腳後跟接觸地面時,膝蓋處於筆直狀態。若不是筆直狀態,一般和臀部伸展異常或膝蓋骨移動水平受限有關,需引起人們重視,可以選擇正規醫院推拿或按摩來緩解。

4、醉酒步

清醒狀態下不能沿著一條直線走,就如同喝醉酒一般。走路時明顯搖晃且易摔跤,這可能是小腦供給失調的現象。當患有腦血管疾病時如小腦萎縮、腦中風、腦腫瘤或帕金森等,會使得人們走路姿勢異常。需選擇正規醫院做大腦ct檢查,確定病因後再治療。

5、內八字步態

走路姿勢呈現內八字,或是風溼性關節炎。此類患者走路時看上去很笨拙,雙膝蓋併攏,踝關節外翻,這被稱為膝外翻或足外翻。

6、走路像鴨子一般

髖關節脫位和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還有患有佝僂病以及嚴重缺鈣的孩子,走路時會挺腰凸著肚子,屁股左右搖擺,看上去就像鴨子走路一般,此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正規檢查和治療。

溫馨提示

通過走路姿勢就能看出身體是否健康,一旦發現有以上6個異常,應選擇正規醫院做檢查,不能耽擱。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及時改善病情,減輕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另外要均衡為身體攝入營養,避免身體缺乏礦物質而影響骨骼發育。

相關焦點

  • 身體好不好,看腳就知道!腳上出現這6種情況,就是疾病的前兆
    腳也是我們的「健康晴雨表」,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如果你的腳出現了以下幾種變化,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很可能是疾病信號。腳上出現這6種情況,可能是疾病信號情況1、腳腫如果是因為久站、久坐等原因導致腳腫,一般持續時間比較短,休息休息,泡泡腳,或者站起來走動走動,腳腫的症狀即可得到改善。
  • 身體好不好,看走路姿勢就知道了,現在明白還不晚......
    不同的姿勢可以反映出身體的不同問題,快來跟範叔一起看看吧~ 01走路姿勢反映身體健康平時在街上,我們可以觀察到每個人的走路姿勢都各有所異,大家可千萬別忽視這種現象,要知道,走路姿勢是可以反映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的。
  • 你的走路姿勢,暗藏健康信號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有的行為,也是最簡單的一種運動方式。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的走路習慣、姿勢、速度,多少都有點差異~正常步態是用自我感覺最自然、最舒坦的姿態行進時的步態,應該是身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步子穩、全身協調。
  • 寶寶走路踮腳尖,大多是這4種情況造成,家長要留神
    在帶娃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新手媽媽只要發現寶寶有一點異常情況,總是就會腦補一萬種不好的可能。例如孩子剛剛學習走路的時候,有時會遇到走路踮腳尖的情況,新手媽媽們通常會很緊張,生怕孩子是因為發育不正常,其實影響小孩走路踮腳尖的客觀因素有很多種,我們應該先理性地判斷,再去下結論。寶寶走路踮腳尖的因素有哪些?
  • 指甲月牙少,豎紋是身體出現疾病的信號嗎?這6種情況要分辨
    你會習慣性地觀察自己的指甲情況嗎?看到指甲月牙不夠,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營養不足嗎?指甲月牙少,豎紋是身體出現疾病的信號嗎?指甲狀況到底是否能反映身體健康?這6種情況要分辨,了解足夠多的指甲常識,才能更好地掌握自身健康狀況。 1.指甲上有白點
  • 你的心臟好不好,看腳就知道!如果出現這4個信號,就要小心了
    腳離著心臟最遠,承受著全身的重量,最晚獲得血液滋養,因此心臟異常時可以從腳上表現出來,可以說腳是心臟健康的外在表現,因此每天泡腳時先仔細觀察腳部,看看有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 每天走路1萬步以上,對身體是好是壞?2種情況不宜走得太多
    走路一萬步以上,要看怎麼走說這話看著像「抬槓」,但實際上有很多朋友自己每天走了1萬步,就認為已經是有很大的活動量了。每天走路運動一萬步以上,科學合理運動很重要很多朋友都知道每天6000步的說法,說走路多了,會損傷關節健康,但真的要這麼嚴格的遵守走路運動只走6000步嗎?其實大可不必。結合不同的情況,願意堅持走6000步就停,當然也可以,但如果身體條件比較好,時間也比較充裕的情況下,每天走10000步也沒什麼,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寶寶踮腳走路是病?這些警示信號需注意
    寶寶初學走路的時候總是踮著腳尖,這是因為他對下肢或腳部肌肉群、關節和韌帶的掌控尚不靈活,爸爸媽媽沒必要太擔心,這是多數寶寶會出現的正常行為;但如果寶寶在會走路後幾個月還有這種情況發生
  • 中老年人,每天晚飯後走路一小時對身體好嗎?走路1小時算運動嗎
    像是如果我們去公園的話,就會看到一些自行組織的一些「健走團」,這在現在很流行,都是為了身體健康進行鍛鍊的人群,但是其中會以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大多會在夜晚進行鍛鍊,也就是晚飯後會出現在公園;因為,很多人會認為「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 如何通過走路姿勢看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康?專家:1種姿勢或能長壽
    走路這項機能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掌握了,就是這樣司空見慣的行為卻能看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錯誤的走路會給人的身形和健康都帶來不良影響,這並非危言聳聽,不信的話一起來看看吧!一般這種腳部被稱為磁性步,通常會出現在老年人或者體重超標的朋友身上,而體重超標的人身體都有大大小小的疾病。走路不僅是一項生活技能,還是一項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世衛組織也早就將走路譽為最好的運動方式,但運動過程中的走路姿勢也是很有講究的,學會正確的走路或能讓你長壽。
  • 走路也能夠降血糖,教你4種走路方式,讓高血糖慢慢被走掉!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高血糖,體內的血糖水平長期過高很容易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問題發生;而有些糖友們聽說走路能夠降血糖,這不老蘇每天都會在樓下的小區花園走上個十幾圈,一天下來步數也不少,但是依舊血糖變化不大。那麼走路真能夠把血糖降下去嗎?的確是可以的,只不過是很多朋友都沒有掌握正確的走路方式罷了。
  • 肝不好是拖出來的?提醒:身體若出現這6種情況,儘可能注意
    導語:如果當自己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身體的其他部位就會給出意境,向大腦發出求救信號,但是肝臟因為沒有痛覺神經,所以出現問題的時候特別容易被大家忽視,往往就從小問題發展出了大毛病,所以當發現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要及時的改善和治療。
  • 女人好不好,看看月經就知道!經血量太少?或要小心4種婦科疾病
    首先,看月經顏色。正常的女性月經顏色是鮮紅色或者是暗紅色,這都是正常的。如果月經的顏色是褐黑色,並且保持了一天以上,那麼就要想一下最近是否吃了什麼藥,或者有沒有喝酒抽菸了,這是過度出血的信號。其次,看月經形狀。
  • 夢中出現4種信號,可能是身體在求救!想知道睡得好不好,看這5點
    人在睡覺時,雖然身體在休息,但這並不代表大腦和其他器官也睡著了。它們只是切換成夜間模式,卻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而在此時,如果在睡夢中發生這4種異常,可能是身體求救的信號,甚至存在一些身體疾病問題,大家千萬不要忽略,否則容易變成大問題。
  • 手上出現4個信號,血管已經「堵」得不行了,小心腦梗「盯」上你
    我們可以把血管比作一條河道,血液通過這條河道,把營養和氧氣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果血液裡的垃圾不斷增加、堆積,形成血栓,血管這條河道就容易堵塞。 特別是當心血管、腦血管堵塞的時候,很容易誘發心梗、腦梗等嚴重的血管疾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威脅,如果不重視,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 醫生告誡:壽命短的人,走路可能有這4種狀態,若你沒有最好
    其實一個人的走路姿勢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的,如果你走路的時候有一些特殊的表現,那麼可能是身體在向你暗示,說明你的身體正在受到疾病的威脅,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壽命短的人在走路姿勢上的一個表現吧!而突然來的疼痛就會影響患者走路,就會表現為間歇性的跛行。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說明你的壽命會縮短,因為你的身體血液流通不暢,那麼血液就無法正常的供給身體的各個器官,這樣自然是對健康有很大威脅的。
  • 走路姿勢反映健康狀態!4個走路步態,暗示身體出問題了,要重視
    這樣的步態更加的協調,走路時也更安全,能有效地避免摔倒。哪些步態暗示著身體出現了異常?01 走路出現剪刀腿如果你走路的時候兩條大腿挨著非常緊,經常導致膝蓋撞膝蓋,一不小心還會踩到自己的腳,像剪刀一樣走路,說明你的大腦出現了問題。
  • 一走路腳後跟就疼?或許不只是勞累,還可能是這幾種疾病找上門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經歷過腳後跟疼痛的現象,很多人都覺得這可能是由於自己長時間走路或者是鞋襪等等不合適所導致的,而且很多人即便腳後跟比較疼痛,可能在走路的時候仍然忍著疼痛繼續走路,並且很多人發現即便休息之後仍然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如果這樣的話,大家就要引起重視了,或許是身體內出現了某些方面的疾病所導致的。一走路腳後跟就疼?
  • 小時踮腳走路,長大數學不好,是經驗還是科學?
    踮腳走路是指孩子在走路時傾向於腳尖著地而腳跟不著地的走路方式。愛踮腳走路的成年人,走路時一跳一跳的,就像腳跟裝了一個彈簧似的。表面看起來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也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但,你知道這樣的走路姿勢(步態)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背後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 50歲以後,早晨走路和慢跑相比,哪種鍛鍊身體效果好?
    早晨慢跑和走路鍛鍊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達到一定強度和時間,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目的。50歲以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鍛鍊方式。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有一定運動基礎,慢跑效果好一些。如果關節不好,體質比較弱,堅持走路鍛鍊,既能保護自己,也有很好的鍛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