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最普通的運動方式,一歲半左右就已經開始會走路。每個人的年齡以及體質不同,走路的步態和速度也有很大差異。其實走路能透露出健康信號,當走路出現以下6個情況時,說明疾病將要來臨。
身體好不好,看走姿就知道?
1、腳掌先著地
正常情況下腳後跟先著地,若腳掌間接觸地面,是因為身體肌肉控制力差引起的,特別是患有椎間盤突出和中風後會壓迫神經根,使得肌肉神經受到損傷,從而使得人們走路時異常。
2、踮著腳尖走路
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後,會使得腿部和足部肌肉過度緊張,不能有效拉伸,會踮著腳尖走路,腳後跟根本不著地。也有部分小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會暫時出現此步態,一般長大之後就能有所改善。另外先天性腦癱兒走路時也會出現腳尖走路的情況,需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有利於走路姿勢恢復。
3、走路步伐小
隨著年齡增長,膝蓋骨骼會退化,中老年人的走路步伐會有所縮小。正常情況下腳後跟接觸地面時,膝蓋處於筆直狀態。若不是筆直狀態,一般和臀部伸展異常或膝蓋骨移動水平受限有關,需引起人們重視,可以選擇正規醫院推拿或按摩來緩解。
4、醉酒步
清醒狀態下不能沿著一條直線走,就如同喝醉酒一般。走路時明顯搖晃且易摔跤,這可能是小腦供給失調的現象。當患有腦血管疾病時如小腦萎縮、腦中風、腦腫瘤或帕金森等,會使得人們走路姿勢異常。需選擇正規醫院做大腦ct檢查,確定病因後再治療。
5、內八字步態
走路姿勢呈現內八字,或是風溼性關節炎。此類患者走路時看上去很笨拙,雙膝蓋併攏,踝關節外翻,這被稱為膝外翻或足外翻。
6、走路像鴨子一般
髖關節脫位和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還有患有佝僂病以及嚴重缺鈣的孩子,走路時會挺腰凸著肚子,屁股左右搖擺,看上去就像鴨子走路一般,此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正規檢查和治療。
溫馨提示
通過走路姿勢就能看出身體是否健康,一旦發現有以上6個異常,應選擇正規醫院做檢查,不能耽擱。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及時改善病情,減輕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另外要均衡為身體攝入營養,避免身體缺乏礦物質而影響骨骼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