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卻常常被人忽視它的重要性。腳也是我們的「健康晴雨表」,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因此如果你的腳出現了以下幾種變化,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很可能是疾病信號。
腳上出現這6種情況,可能是疾病信號
情況1、腳腫
如果是因為久站、久坐等原因導致腳腫,一般持續時間比較短,休息休息,泡泡腳,或者站起來走動走動,腳腫的症狀即可得到改善。
而要是長期腳腫,則要提高警惕,因為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出現問題均會引起水腫,這種水腫一般按壓後皮膚會出現小凹,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情況2、抽筋
腿腳抽筋,很多人應該都經歷過,尤其是運動時。而一說到抽筋,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缺鈣,確實有可能,但是這不代表一定就是缺鈣,也可能由腿部肌肉受傷、血流阻滯、動脈硬化等問題引起。
建議平時做好腿部保暖工作,可以用溫水泡腳15分鐘,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維生素D以及鈣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要是覺得效果不佳,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再對症治療。
情況3、腳臭
一般來說,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是沒什麼味道的,但是在多汗的情況下,汗液浸泡足底皮膚,再加上細菌分解,就會出現難聞的味道,也就是腳臭。
需要注意的是,如經常洗腳,換襪子,穿透氣的鞋襪等,還是有很強的腳臭味,要當心細菌或真菌感染類疾病,比如足癬。
情況4、腳麻
多由頸椎腰椎病變引起的上肢以及腿麻木,究其原因,可能是局部神經受到刺激引起,像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均可導致腿麻。
而這些疾病好發於經常久坐的人群,所以建議這類人群要多加注意避免,平時最好多做運動,緩解肌肉緊張的狀態。
情況5、腳後跟痛
主要表現為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可影響走路,多由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病變引起,以蹠筋膜炎最為常見。
想要緩解這種症狀,平時注意休息,減少局部負擔,每天晚上可以泡泡腳,也可以在鞋子腳後跟部可以加一些厚點的軟墊作為保護,以減輕局部摩擦和損傷。
如果腳後跟痛一直不能緩解,建議考慮去醫院做相應治療。
情況6、腳癢
很多人在出現腳癢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腳氣,其實還有很多其它的疾病,如溼疹、汗皰疹等也可引起腳癢,所以,想要解決腳癢,需先查出病因,在對症用藥。
如果你的腳出現上述6種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一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腳部異常症狀,再對症治療。
如果沒有的人也不要大意,平時多注意觀察足部的表現。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所以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斷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從而做到有問題,早診早治。
身體好不好,看腳就知道
1、腳底顏色
中醫認為,正常的腳底應該是淡紅色。
如果腳底太紅,當心身體有熱;如果顏色發青,多半有寒;如果出現黃色,警惕肝膽出問題;如果腳底發白,小心有貧血;如果腳底發黑或發紫,多是血液循環太差導致。
2、腳溫
一般來說,比較健康的腳,常年都是溫溫的,不會出汗過多或足底冰冷感,如果出現手腳冰涼,排除掉穿衣服太少,可能是腎陽不足引起的。如果腳心過熱,可能是陰虛內熱,要注意降火。
3、腳指甲
一般來說,健康的腳趾甲應該是粉紅色,而且腳趾甲上也有月牙。
如果顏色比較蒼白,感覺沒啥血色,要當心是營養不良或貧血;要是腳趾甲有縱行條紋,說明身體處於一個比較疲勞的狀態,需及時調理;而腳趾甲突然變白,多是失血、休克等急症引起。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照一下,做初步的判斷,因為鑑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建議最好諮詢一下相關的專業醫師,再做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堅持3個護腳方法,延年益壽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劉徵堂教授表示,平時如果堅持進行腳部運動,刺激腳部穴位,可以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下面,給大家推薦3個護腳方法:
搓腳
每天洗(泡)腳擦乾後,將手掌搓熱,然後再用發熱的掌心去搓腳心,左右腳各100下,長期堅持,可以起到降虛火、滋腎的效果,對防治腳部酸痛、消腫等也有一定的幫助。
踮腳
久坐久站的人,很容易感到下肢酸脹,多半是下肢血流不暢引起,還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所以這類人群不妨多做做踮腳動作,可有效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 腳趾抓地
保持站立的姿勢,同時將雙腳貼合地面,與肩同寬,然後用腳趾先抓地,再放鬆,交替刺激經絡,長期堅持,可調整局部的血液循環、調節肌肉的功能,起到強身健康的功效。
腳部健康關係到我們的身體整體健康,所以對於腳部,我們也要做好保養工作,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就醫診治。
互動:你的腳指甲月牙多嗎?
參考資料[1]《腳能看出身體好不好!腳上出現這6種情況,就是疾病的信號》.陝西省中醫藥研究會中醫門診部.2017-08-12[2]《身體好不好,看腳就知道!腳上出現這6種情況就是疾病的信號》.360個人圖書館.2018-12-27[3]《身體好不好 看腳就知道!有這三個特徵的人要注意了!》.今晚新聞版塊.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