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日本也在瘋狂研究原子彈,一旦成功,世界將永無寧日!
眾所周知,日本是全球唯一一個挨過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在那場浩劫中,有20多萬無辜的日本平民喪生。同時,這也讓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很多人可能會問,原子彈這麼強,為啥德國和日本不研究?
其實,德國和日本早早的就把原子彈提上了日程。德國研究原子彈甚至比美國還早!當時德國在二戰中期就開始瘋狂研究原子彈了,但是,因為希特勒對猶太人瘋狂的屠殺,導致一些研究原子彈的主力科學家都逃到了美國。對於這些科學家,美國人自然是無比歡迎。
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二戰後期,日本也在瘋狂的研究原子彈,而且日本人研究的力度還一點兒不比美國小!眾所周知,關於原子彈的製造,都是離不開物理學家的。日本的物理學建立的比較晚,基本是在明治維新之後,雖然比歐美起步晚了很多,但是日本人還是很有探索精神的,在20世紀初,日本在物理學方面就開始趕上西方了。
在二戰時期,日本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物理學家,而這些物理學家,也是日本後期研究原子彈的古代。在他們之中,最為出色的就是仁科芳雄了。作為日本研究原子彈的骨幹,仁科芳雄一直扮演著日本研究原子彈的主力科學家之一。
不過,日本想要研究原子彈也沒那麼容易,他們遇到的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缺少金屬鈾了。眾所周知,鈾是一種十分稀有的礦石,日本這麼一個小國,根本就沒有這種珍貴的東西。於是,仁科的實驗室一直缺少鈾。為此,仁科芳雄多次向日本高層求救,希望軍方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日本軍方一直被接二連三的勝利所迷惑了,沒有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直到中途島海戰後,日本在各個戰場節節敗退,日本陸軍方面才重新想起了原子彈。為此,日本陸軍在東南亞發起了多次進攻,為的就是尋找金屬鈾。然而,東南亞也找不到鈾。沒辦法,日本只好西進,去非洲尋找鈾。但是,非洲找回來的鈾,含量又太低。
由於鈾的問題,日本原子彈的研究一直沒有進展。到了戰爭後期,日本才想起讓自己的老大哥德國施捨一點給自己。德國老大哥也很少慷慨,答應給日本1萬噸的鈾礦石,這讓日本大喜。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這麼遠的路,日本只能自己派船去運,但是路途上都是盟軍的封鎖。結果日本派出潛艇去運輸,卻被美軍擊沉了。最後只有一艘受傷的潛艇帶著少量的鈾回到了日本。
但是這些根本不夠日本研究,在日本的強烈要求下,德國再次撥給了日本一批鈾礦石。但是沒想到船走到一半,德國就投降了,而這艘裝滿鈾的潛艇,被美國俘獲了。
正是因為種種原因,讓日本的原子彈研究沒有進展。但是,大家可以想像,一旦日本研究原子彈成功,那麼世界將會永無寧日!看來一切還是自有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