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巨大風險,你知道嗎?

2021-02-13 青銅劍客

三國中說起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會讓我們想到李傕、郭汜追殺漢獻帝時,被在山東徵戰徐州的曹操得知,曹操放棄報仇攻徐州,「搶先」迎奉獻帝。

大家都非常清楚了,曹操得了一個大便宜,那主要就是出師有名,動輒就可以用天子的名義打擊其它豪強和諸侯。

其實曹操這個時候迎奉天子,並不是搶,而是撿,或者收留。因為當時,天子真沒有人要。

袁術想要嗎?他自己想稱帝,他想要天子的命,而不是天子。

袁紹呢?他害怕成為眾矢之的,不想成為董卓、何進、陳蕃、竇憲、鄧騭等。

其它諸侯恐怕沒有一個實力控制天子,迎奉到最後,肯定也沒有好下場。

所以,無人爭,天子也就不用曹操「搶」。

真的只有曹操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嗎?

絕對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得不好,是要翻船的。

為什麼?因為就當時,已經有人「挾天子」做過了。

他是誰呢?

就是董卓。

三國最早是他想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

在十常侍亂政時,董卓進京救駕,回到了自己營地,他就在想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什麼根本性問題?

就是取得天下,稱帝。

稱帝沒有那麼簡單,他想走一條捷徑,他是這樣對自己的謀士李儒說的,「我久在西涼,這朝中之事如何在極短之日樹立權威,立於當朝,我想無過於廢舊帝立新君之舉了。」

李儒一眼就猜透了董卓的用意,「新群既立,公便可挾天子以令群臣,進而以謀天下。」

這裡只換了一個詞,就「群臣」,不是「諸侯」,這裡可以看出,從語境看,他們沒有差別。「群臣」比「諸侯」更加廣一些,因為「諸侯」也是臣下。

接下來,李儒告誡了董卓,如果走這條路,危險重重。那就是何進、陳蕃、竇憲、鄧騭、閻顯等都被群臣幹掉了。

李儒的警告是這樣的,「擁立皇帝者,固然權傾朝野,威赫當時,但也將自己置於眾矢之的。」

這一提醒,讓董卓生出冷汗,他雖然能夠「溫故而知新」,想好應對準備,但這一效應不久就發生了。

首先是近臣曹操行刺董卓,董卓是很相信曹操的,對曹操非常好,沒想到是臥底。

接著,是曹操糾集的十八路諸侯,於公元190年正月,以匡扶漢室為名,聯盟攻打。

打仗董卓大獲全勝,十八路諸侯分崩離析,自相殘殺,袁紹直接投降,但是董卓沒有記住李儒的話,放鬆了警惕。

董卓走了何進的老路,被引誘進宮,被文官為首的保皇派殺死了。

董卓「挾天子」到如此的程度,為什麼不先稱帝?

留著漢朝皇帝在,永遠是漢朝,是臣子,他都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什麼不先稱帝?

原因就是如果稱帝,京城外的諸侯會因為不服,獨立稱帝,一時間,中國就不知道有多少個皇帝了。

所以董卓只能「挾天子」過日子,稱不了帝。

稱不了帝,宮廷之內必然出現保皇派,實際上就會出現願意做忠臣的,所以,「挾天子」的日子一定要小心翼翼地過。

同樣如此,曹操在「挾天子」的過程遭遇是一樣的,你對外打多少勝仗,總會出現類似董承那樣的忠臣,會想盡一切辦法謀殺你。

曹操比董卓要精明得多,他將忠臣趕盡殺絕,宮廷內外全部用自己的人。哪怕是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只要你對皇帝好,你就活不了。

他也是沒有辦法,必須這樣。即使這樣,到曹丕稱帝的時候,還是出現了符寶郎忠於漢朝,為國捐軀。

一路走來,曹操到曹丕稱帝並不容易。

羅貫中演義中說漢獻帝被封山陽公,後來被殺害了,不太可能。《後漢書》中非常的明確記載,十四年之後才死去。他死後,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結局應該算不錯。

相關焦點

  • 「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真的是奸雄嗎?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曹操被稱為「奸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幹過一件「壞事」,就是挾天子令諸侯。在我們的理解中,曹操正是藉助這一政治行動,掌握了天下話語權,最終走向成功,成就霸業,然後過河拆橋,把漢獻帝給拋棄了。
  • 歷史系列:挾天子以令諸侯
    實際上,不用扯遠了,曹操前面,何進、董卓、王允、李傕郭汜,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呢,無一例外,全部死於非命了。可見,這個挾天子並不是靈丹妙藥,反而蘊含著極大的風險。而且,天子真的這麼神奇,還需要曹操挾持?天子自己就可以中興大漢了。
  •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皇帝落到了曹操的手裡,曹操要想以皇帝的名義指揮命令天下各路諸侯,其實也沒那麼簡單。因為競爭中的選擇總是雙向的:你可以選擇指揮別人,別人也可以選擇「服從」或「不服從」。    弱者不願服從命令,他可以尋找藉口婉轉拒絕;強者不願服從命令,他就膽敢公然抗旨不遵。
  • 歷史故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指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而這個詞在現代看來都認為是曹操的專利,但是殊不知,曹操也是師從古人啊!在春秋初期就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這個天子是當時的周天子周平王。這位國君就是鄭莊公。
  •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招兒,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只不過,「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句話,在《三國演義》中是沒有的,直接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且也沒提是老毛說的。至於羅貫中為啥這麼幹,大概也許可能——這人真的文武雙全。又找人商量,結果郭圖和淳于瓊倆二貨卻說:你把漢獻帝弄過來,很尷尬啊。你說你聽他的吧,你相當於弄了個爹來供著;你要不聽他的,那你這不就是面子工程嗎?而且別的諸侯沒準會像打董卓一樣打你!
  • 品讀|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事,在當時的環境下,可不僅僅是擺在曹操一人眼前的胡蘿蔔,而是全天下諸侯共同的「機遇」。 比如,最早掌握東漢朝政大權的董卓,其實是最早近距離獲取「機遇」的人選,可是董卓對朝政的掌控能力實在太差,既玩不轉朝廷大臣,也搞不定地方諸侯,最後不但沒能號令天下,反而招來了天下諸侯的反對。
  • 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是曹操走的一步臭棋.
    緣來這裡,你我攜手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期待的文化公眾平臺曹操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不慎走了一步臭棋: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元年八月庚申(196年10月7日),曹操頗費周折,總算如願以償地實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預定目標。
  • 曹操控制漢獻帝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嗎?真實目的是什麼?
    ID:shuosanguo曹操控制漢獻帝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嗎?真實目的是什麼?就在這個時候,時任兗州刺史的曹操成為了第一個率軍進駐洛陽護駕勤王的諸侯,這讓漢獻帝仿佛看到了漢室中興的希望。針對曹操這一個極不尋常的做法,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是曹操聽從了自己首席謀士荀彧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然而,歷史事實真的如此嗎?曹操將漢獻帝放在自己身邊真的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嗎?
  • 中國歷史上真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6個人,第5位影響後世三百年
    我們經常聽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以令士人」「奉天子以令不臣」等等之類的言語。其實,不論那種說法,但意思大同小異,核心都是:天子或者皇帝只是擺設,真正掌權的是諸侯或權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相關語錄最早見於三國時代,而最出名的一個人就是曹操。東漢末年,王朝衰敗,群雄並起,東漢天子流落四方,飲食起居竟然形同乞丐。
  • 曹操迎回漢獻帝就能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什麼袁紹不去做?
    對於冷酷計算的各方諸侯主公們來說,皇帝就是個累贅;對於心向大漢的各級士大夫謀臣來說,皇帝還是君父。這時候,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就對袁紹說:你看皇帝都已經那副德行了,咱們是不是該接濟一下,把皇帝給接到河北吧。你這麼做,咱們不就從地方諸侯升級為大漢朝廷了嗎。沮授的給的建議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 為什麼曹操由匡扶漢室轉變到挾天子以令諸侯?
    你叫我閹宦之後、弄臣之後?好,我就給你們看看什麼叫匡扶漢室。 任洛陽北部尉,曹操設五色棒,杖殺蹇圖。任性起來連同為宦官出身的「淪落人」都不放過。這樣的正義感,難道不是要匡扶漢室嗎? 諸侯會盟伐董卓,諸軍懼怕董卓,無人敢西進,唯有曹操獨自進攻。這樣的行動和膽略,正是曹操要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 四大千古陽謀,挾天子以令諸侯只算半個,最後一個至今無人能解
    陽謀的前提是實施計策的一方足夠強大,對面明明看出了你的目的也沒有辦法破解,只能按你劃定的路線走,前提是實力。所謂陽謀,那是接受陽謀的結果是最好的,也是最優勢選擇。放在生活中去講,陽謀最常見的就是商場促銷活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歷史上最出名的四大陽謀,讓人明知是坑也不得不跳。一、二桃殺三士。
  • 古代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別人都沒啥事,而董卓卻遭全天下反對?
    在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社會,皇權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因此歷史上專政的大臣並不少,他們就會利用天子的威信,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各個地方的大臣,因為是天子之命,違抗就有謀反之嫌疑,不得不服從。
  • 桓範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曹真卻怕了
    (桓)範南見爽,勸爽兄弟以天子詣許昌,徵四方以自輔。(曹)爽疑,(曹)羲又無言。範自謂羲曰:「事昭然,卿用讀書何為邪!於今日卿等門戶倒矣!」俱不言。範又謂羲曰:「卿別營近在闕南,洛陽典農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詣許昌,不過中宿,許昌別庫,足相被假;所憂當在穀食,而大司農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從。
  •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為什麼終其一生沒有稱帝?
    從本文提出的角度看,官渡之戰,乃是「不慕虛名」者對決「慕虛名」者,最終的結果,是「慕虛名」者「處實禍」也。官渡之戰的尾聲,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公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皆焚之。」曹操在收繳的袁紹的信件中,發現了一些許昌下屬和軍中人士與袁紹往來的信件,這是通敵的證據,但是,曹操全部把它們燒了,並沒有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
  • 第四十八戰:挾天子令諸侯(全)曹操巔峰升級的公元196年
    孫策此時雖然領回了孫家的千餘人,但是,這是找別人家要回你家東西那麼簡單嗎?這些部曲吃的用的全是袁術提供,說是你孫家的舊部,但你真的能一走了之嗎?你舅舅和你哥哥名義上還受我指揮呢!他孫策也被袁術控制了。離他那個去江東發展的目標有些遙遠。194年,孫策迎來了第一次出徵,打廬江。
  • 第四十八戰:挾天子令諸侯(1)西去的孫郎
    張紘說我沒啥見識,不知道。孫策死活求半天,張紘最終為孫策說出了屬於他的「江東對」:你如果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也指日可待,到時你的功業超乎你想像。(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讎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
  • 騰訊互娛殺入電影業的「姿勢」:挾IP以令諸侯
    但這一次騰訊互娛出來做電影,完全是另一種邏輯、另一種姿勢,小娛稱之為「挾IP以令諸侯」。騰訊文學、騰訊動漫、騰訊遊戲積累了大量的IP,而優秀的IP無疑是一部電影最核心的價值之一,相對與好的導演、演員,好的IP具有更強的變現能力,更低的投資風險。因此,騰訊互娛不是要參投,而是要主投;不僅要主投,而且要深度參與。
  • 圖解曹操裹挾天子,史書不會告訴你的細節
    一直夢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掌舵天下權柄」的曹操迎來了一個巨大的契機。正月,曹操帶領大軍衝入豫州境內,屯駐在武平,陳國守將袁嗣不戰而降。要知道劉備做接盤俠打包接收徐州,陶謙的舊部也全部轉給了劉備。試問,劉備此時掌舵徐州不到一年的時間,徐州舊部如何全心全意的服從一個外姓人?
  • 沮授:令曹操無比惋惜的一流謀士,能力不輸諸葛亮
    按照沮授的規劃,袁紹不僅需要平定黃巾軍,還需要兼併張燕、公孫瓚等周邊的諸侯。等到佔據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等州郡後,袁紹應該迎奉漢獻帝劉協,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此,在筆者看來,早在曹操迎奉漢獻帝劉協之前,沮授就已經勸說袁紹挾持漢獻帝了。不過,非常可惜的是,袁紹並沒能搶在曹操之前迎奉東漢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