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秘籍:同理心與反轉——以電影《12怒漢》為例【天馬】

2021-02-13 天馬的小屋

歡迎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國內首個師生原創作品公眾號

【《12怒漢》中國海報】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  (2008)最佳外語片(提名)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  (2007)

金獅獎(提名)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創作秘籍:同理心與反轉 

——以電影《12怒漢》為例

 

同理心,贏得了所有人的一致態度;

反轉,誰也想不到結局;

電影,不來個一波三折和大反轉,真有點對不起觀眾的智商。

——題記

  同理心 

生活中,有很多矛盾衝突,如何快速贏得他人對你的支持,站在你這一方,秘籍在於——營造同理心。

 

然而,即使有了同理心,結局就是一片光明嗎?不盡然。

 

電影,不來個一波三折和大反轉,真有點對不起觀眾的智商。

 

今天,我們就以俄羅斯電影《12怒漢》為例,講講這兩種技巧,小說和生活,同樣適用。

 

小說、戲劇、電影,各類有情節的作品,其創作核心就是製造衝突,然後解決衝突。

 

其中解決衝突的方法千千萬萬種,有劍拔弩張、兵刃相見的;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有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解決的,等等,但我個人認為,價值最高的一種是——營造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指的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感同身受對方的內心。說來簡單,但實際生活中並不容易,除非你扎紮實實經歷過跟別人相同的事。

 

作為一般人,你可以把同理心當成普世價值,每個人都有。但作為編劇說故事的人,這樣的同理心,既虛浮又廉價。你應該做的是幫你的角色,創造一個深刻的親身經歷。讓他的同理心穩固且珍貴。

 

下面以電影《12怒漢》【俄語名:《12》】為例,先談談同理心的作用——

 

俄羅斯發生了一起謀殺案,一名來自車臣的剛滿18歲的少年,因為涉嫌殺害對他恩重如山的俄羅斯養父【戰爭期間,俄羅斯軍官收養了父母雙亡的五歲車臣小男孩】,而被判處一級謀殺罪,將終生監禁。

 

隨後12名陪審員,因為法院整修,被帶到一所小學體育館【學校正放寒假】進行討論,因為物證人證齊全,所以大家都覺得沒什麼好討論的。一小時之內就會定案,沒想到11票有罪 VS 1票無罪。因為有人投下無罪的反對票,因而引起了一連串的討論。

 

投下「無罪」的是一名物理研究員,他提出「西瓜理論」,解釋為何他會投反對票。他說,如果你去市場買西瓜,小販信誓旦旦地跟你保證,它的西瓜又熟又甜,除非你當場剖開,否則根本無法確認他說的是真是假。更何況他們討論的不是西瓜,而是一個人。西瓜不甜,扔掉就算了。但這個人要面對的是無期徒刑,那可是會被關在牢裡一輩子的啊!

 

物理研究員希望大家仔細討論這個案件,不要輕易下定論,所以他才故意跳出來投反對票。

 【《12怒漢》法國海報】

以上是簡單易懂的表面說法,以下才是主人翁內心最深處的秘密。

 

為什麼是物理研究員跳出來,而不是其他人?

 

原因是他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親身經歷,讓他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同理心」。

 

貧窮的物理研究員一直醉心於研究,某財團想買下他的研究成果,但他卻只想奉獻給國家,但國家卻對他的研究成果毫不領情。搞到後來,兩頭空的他開始酗酒,瘋狂地酗酒,最後不止丟了工作,連最深愛的妻子也離開了。一無所有的他,轉而打架鬧事、進出醫院,想死卻又不敢死,成了一名流浪漢。

 

某天,物理研究員在火車上咆哮、咒罵、騷擾乘客,他希望有人能把他丟下火車,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當場輾死。然而,大家只是保持沉默,轉過頭假裝什麼都沒有看見。

 

只有一個女人和她的五歲女兒,認真看著變成流浪漢的物理研究員。

 

小女孩說:「媽媽,這個人瘋了,我害怕!」

 

那女人卻溫柔地對女兒說:「他沒有瘋……他只是非常非常難過。」

 

就是這句話拯救了物理研究員,讓他重新振作起來。如今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手機使用他發明的技術,更重要的是,他娶了那個女人,小女孩成了他的女兒,現在他們還多了一個四歲的兒子。

 

最後物理研究員哽咽激動地說:「也許這個男孩兒應該……死在監獄,那是他的命,誰知道。或許我也註定要死在鐵軌下。但我沒有,只因為有個人,就一個人……比其他人更仔細地看著我,帶我脫離了孤獨與痛苦。」

 

每個人都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表層的理性世界,一個是深層的感性世界。理性,是這個社會的道德價值觀教會你的【西瓜理論】,看起來很像是對的,但其實並不是你自己的;而感性,常常是你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物理研究員的被救贖歷程】,正是它讓你有了跟別人不一樣的同理心。

 

從此,像接力賽一樣,一棒接著一棒,每位陪審員開始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正是這些親身經歷過的故事,讓每個人都變成獨一無二的人,有著各式各樣的同理心,帶領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投下「無罪」的反對票。

 

11有罪,1無罪→10有罪,2無罪→9有罪,3無罪……

 

最後,你猜到了,案情大逆轉,全票通過,男孩被無罪釋放。

 

2000多年前,亞里斯多德就說過——我們無法透過智力去說服他人,但情感可以。


 

  反轉   

 

下面,再說說劇情的反轉——

 

俄國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導演的《12怒漢》【又名:《12》2007年全球上映】改編自美國西德尼·呂美特導演的《12怒漢》【1957年】。兩片的故事結構和形式內容,大致相同。一樣是封閉的空間,一樣是12名陪審員,一樣是辯證少年被控殺死其父的案件,一樣是劇情大逆轉。

 

然而1957年的美國版,重點在探討美國的法律正義,以及陪審制,它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法庭辯證推理片」。

 

至於2007年的俄國版,他關注的焦點悄悄移動了。故事主軸雖然仍是法律正義,但它利用「場景布置」以及「父子關係」,巧妙地說了另一個層面的故事。

 

如果你有注意到「場景布景」就能理解:

 

為何故事安排法院整修,把所有人都帶到小學體育館,因為它不僅方便用來模擬兇案現場,更重要的是——它幾乎就是俄羅斯社會現狀的縮小版。

 

不應該出現在小學體育館裡的東西都出現了,巨大的胸罩【象徵:性】、毒品吸食器【象徵:毒】、被鎖在牢裡的鋼琴【象徵:獨裁】、用裹屍布纏起來的通風管【象徵:惡制度】……。

 

如果你有注意到「時代背景」就能理解:

 

為什麼要把美國版本的父子關係,改成車臣兒子被控殺害俄羅斯養父?

 

如此一來,它就不再是純粹的血案,而是包含了複雜的國家關係。

 

誰屬於誰,誰又不該屬於誰?

1785年,車臣民眾起身反抗俄羅斯帝國對該地區的幹預,從此衝突不斷。1991年,車臣正式宣布獨立。1994年,俄羅斯進兵車臣。1999年,俄羅斯第二次進兵車臣,幾乎完全摧毀車臣的首都,死傷慘重。

 

表面上這是一樁血案,然而實際上,觀眾被導演逼著一而再、再而三地直視這段國與國之間的血淚歷史。

 

故事尾聲,連最固執己見的陪審員都因為不小心觸動了生命中最痛的回憶,而啟動了同理心,改投無罪。

 

劇情經歷一波二折後,又來第三折反轉——

 

本以為案子到此為止,大夥正歡聲準備離去時,沒想到從頭到尾保持中立的主席,突然出人意料地說——「我覺得,他有罪。

 【《12怒漢》日本海報】

  

原以為是藝術家的主席,真正的身份其實是前任官員,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俄羅斯社會當下的黑暗現狀。

 

主席說:「我早就知道男孩無罪了。但我還是投他有罪。」

 

眾人一陣驚愕,接著主席說明原因。他說,他早就知道男孩是被誣陷的,但他之所以投他有罪,是因為男孩一出獄,一定會去找殺父仇人。而殺父仇人也會來找男孩。男孩被關在牢裡,反而活得比較久。

 

接著,主席提出他的建議:「我們可以請律師,我們可以籌錢,我們可以去檢查官辦公室說明,我們可以找專業人士,告訴他們我們的觀點,專業人士可以抓到犯人,等真的犯人進監獄,他就能被放出來了。到時他不但獲得自由,也獲得安全。」

 

主席的提議沒有說動任何人,因為那是一連串的行動、行動和行動。原本熱血沸騰的眾人,一陣沉默之後,開始紛紛推辭了起來。

 

主席苦笑無奈地說:「看到頭上的管子了嗎?它在這裡多久了?」

 

眾人一進體育館,就發現天花板裸露的通風管是用裹屍布纏起來的。當年建築工人以為這些管子很快就會被拆掉,所以用什麼纏都無所謂,但沒想到這一纏就纏了40年。

 

「還會在這裡多久?」

 

「再40年。」

 

「每件事都是這樣,我們來,我們看,我們評論,我們喝酒,我們抬槓,就這樣,這就是我們做事的方法。」

 

原來煞有介事的熱熱鬧鬧,最後一切又都回歸到草率行事。

 

故事最後,眾人都投下「無罪」,但諷刺的是,這時的「無罪」,代表的卻是他們決定冷眼旁觀男孩的生死。

 

當故事全部落幕,所有人都散去時,物理研究員突然返回體育館,他回來拿一張照片——聖母象,正是這張照片,讓他有了拯救男孩的動力,慈愛的聖母一如當初把他從懸崖邊拉上來的火車上的女人。

 

當他正要拿照片時,突然一隻鳥闖了進來,停在聖母巷旁邊。

 

男人看著鳥,心中若有所思。隨後,他打開一扇又一扇的窗,窗外大雪紛飛,雪花衝進屋內。

 

物理研究員突然對著鳥自言自語。

 

表面上他在對鳥說話,但實際上是對男孩兒說話——

 

如果你想飛出去,就飛吧!海岸離這裡不遠,如果你想留下,就留下吧!你必須自己做決定,沒有人可以幫你。很高興認識你!

 

最後,鳥兒在大雪紛飛的窗邊,來來回回跳了幾下,隨後,振翅飛出窗外,朝滿天大雪飛去。

 

男孩出獄了,但牢外的世界,看似自由,卻又無比冷酷,像極了俄羅斯的社會現狀——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戰爭的廢墟中,雨水淋漓,一隻黑色的狗,嘴裡叼著一隻人的手,向鏡頭狂奔而來,那隻斷手上,一枚戒指在閃爍著耀眼的白光……【什麼寓意,大家自行解讀】

 

至於該不該出獄的辯論,像極了永遠無解的國家矛盾——

 

誰屬於誰,誰又不該屬於誰?


 【《12怒漢》美國海報】 

 

同理心,贏得了所有人的一致態度;

反轉,誰也想不到結局,或許,真的只有——天曉得。

 

大小朋友們,學了這一期「看電影,學寫作」的創作秘籍,你是否也想嘗試著寫一個有「同理心」和「反轉」的故事呢?

在此等候,你的佳作!

 

 

【《12怒漢》俄羅斯本土海報】

-end-

為方便更多的小屋粉絲投稿和交流,天馬老師特開闢了「天馬的小屋」語文寫作交流群,這是一個完全公益的平臺,歡迎喜愛文學藝術和寫作的同學進群交流,也歡迎介紹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加入。

【註:因本群人數已超100人,想要進群的朋友可以有兩種途徑進群:

1.請加天馬老師微信:skyhorse1212,註明——自己是誰,想進小屋群交流學習,天馬老師會拉你入群;2.由已經入群的朋友拉你入群】

每天語文或寫作乾貨分享;經常有公益講座和課堂分享;各類成長益智類活動開展

天馬的小屋,有空來坐坐!

關注公眾號:天馬的小屋

天馬的小屋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師生原創作品公眾號

投稿地址:skyhorse1212【微信號】



天馬,中學語文教師,文學藝術愛好者,兒童閱讀推廣人 ,《新讀寫》、《中招周刊》、《語文學習報》等媒體作文指導專欄作者,百多篇獲獎作文指導老師,中國首部校園心理幹預微電影《孤獨解藥》編導及製作人【愛奇藝獨家完整播映】

天馬的小屋——天馬老師及其學生的原創作品自媒體發布平臺,歡迎你,有空來坐坐!


小屋精選:

描寫:就是要讓你看見【韓佳穎】

無邊無際的狹小時空和無邊無際的一個人【天馬】

渴望呼吸

微縮一段成長——華晨宇《歌手2018》總樂評【洪藝菲】

父親的回憶【唐銘】

小屋明星訪談:陳果——我的學習我的愛

我的閱讀我的愛【張天瑜 魯瑞雅 王凌風】

我渡你到天堂,你引我到人世【張瑞欣】

漸漸明白【趙樂怡】

溫暖的記憶【何晨瑩】

小屋訪談:我是如何愛上寫作的【音頻訪談】

我的心事——小雞變鴨【陸祺霖】

厲害了,孫茹茹!——敘利亞孩子給川普的詩【孫茹茹】

厲害了,我的小屋:讓時間花樣跳水 之  時光倒流【天馬&小屋基地成員】

厲害了,我的小屋:小屋成員瘋狂大表白【視頻版】

古詩中的情感反轉

一個春天的故事,是如何誕生的 ——經典記敘文寫作模式及技巧漫談

誰說初中生和小學生不能寫高考作文?

中考作文——最後的叮嚀

給親愛的爸爸

大閱讀:聊聊那些關於閱讀的事

天馬詩歌五首【「致青春」詩歌專輯】

少女,少女,我在遠遠的風中望著你

中考作文獨特構思四技法

生命的馨香【子言老師】

家裡,我最愛布娃娃【何晨瑩】

取其長,補己短——中美教育的比較【鍾穎】

我是如何愛上寫作的【施儀】

……


關注——天馬的小屋

閱讀更多100+ 精彩作品和寫作技巧



【此讚賞碼 IPhone 和 Android 皆可讚賞】

相關焦點

  • 從《12怒漢》到《12個人》
    最近上海話劇中心上演了根據電影《12怒漢》改編的話劇,這麼經典的故事小鬍子怎能錯過, 匯報個觀後感吧。
  • 為什麼同理心很重要?或許你也聽煩了各種「我是為你好」之類的話
    「為什麼同理心很重要?」…………問為什麼好像是人類的一大特徵之一,在這眾多的「為什麼」中,其中那個「為什麼同理心很重要?」引起了我的注意。同理心, 百科釋義如下: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
  • 【領軍讀書會】《同理心》第二期
    作者羅曼·克茲納裡奇是同理心領域的研究專家,他創建了世界上首個同理心博物館和電子圖書館,被英國《觀察家報》評選為「英國重要的生活哲學家」之一。他目前還擔任國際慈善組織及聯合國等組織的顧問,致力於協助這些組織通過宣傳同理心和對話,促進社會變革。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本期圖書《同理心》,我們將分兩期,每期用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為大家解讀。
  • 《12怒漢》,一個男孩被指控謀殺自己軍官的養父
    這部電影由俄國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翻拍自1957年美國電影《十二怒漢》,導演本人也在片中扮演了其中一名怒漢,即陪審團的主持者。故事講述一個車臣的男孩,涉嫌殺死自己的養父——一名俄羅斯軍官,法庭在三天的審理後,將最後決定權交給了十二名陪審員,他們被送進一間學校的體育室裡,需要在封閉的條件下作出判決。
  • 【領軍讀書會】《同理心》第一期
    作者羅曼·克茲納裡奇是同理心領域的研究專家,他創建了世界上首個同理心博物館和電子圖書館,被英國《觀察家報》評選為「英國重要的生活哲學家」之一。他目前還擔任國際慈善組織及聯合國等組織的顧問,致力於協助這些組織通過宣傳同理心和對話,促進社會變革。 請跟隨領軍讀書會一起閱讀、一起聆聽、一起品味。
  • 2018年天馬電影豪華片單來了!
    ,天馬電影依舊在自己篤定的道路上穩固前行,延續著香港電影的傳奇故事。步入2018年,天馬電影立志成為行業內優質國產電影的締造先驅者,秉承著不忘初心的匠心精神,將再度推出4部風格多元的優質華語電影,為觀眾帶去更多喜聞樂見的精品佳作!
  • 1月21日 | 俄羅斯入圍2008年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 電影沙龍 | 《12怒漢:大審判12》 | 鄭卓輝律師 推薦
    本片翻拍自1957年美國的Sidney Lumet的《十二怒漢》主要說一個車臣男孩被指控謀殺自己俄羅斯軍官的養父,所有證人和證據均對他不利,12位陪審團成員對此展開了討論
  • 侃電影|佳片與神作的距離(極少劇透)
    這些本是影片最為層次豐富和饒有意味的所在,然而,整部電影並沒有給出真正到位的反轉,在真正的結尾到來之前,意外地停止在了「好人有好報」的雞湯中,這讓前面不斷營造的反轉變成了一灘灘有點刺鼻的雞血。這一鏡頭「意外」的同兩部經典神作有了微妙的聯繫。電影「天皇」黑澤明於1961年拿出了經典武士片,後來被無數好萊塢電影「戲仿」、致敬的《用心棒》。
  • 天馬醫院為您免費治療這些疾病
    天馬醫院為您免費治療這些疾病
  • 首屆「天馬文學獎」頒發,網絡文學離經典化還有多遠
    首屆「天馬文學獎」頒發,網絡文學離經典化還有多遠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2020-12-26 20:18 來源:澎湃新聞
  • 《12怒漢:大審判》——推薦2007年俄版十二怒漢 豆瓣8.5分
    《十二怒漢》(俄語名:12)是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的懸疑劇情片,由謝爾蓋·馬科韋茨基、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維克多·維爾比斯基等主演,於2007年9月20日在俄羅斯公映。該片取材於1957呂美特導演的同名電影,講述一名車臣少年被指控殺害養父,在十一名陪審員認定他有罪的情況下,唯一對案件懷有疑問的陪審員說服其他人重新審視案件證據、尋求真相的故事。該片翻拍自1957年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
  • 「紅臉怒漢」表情符指代普京 澳外長啥意思?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曾用「紅臉怒漢」表情符號指代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引發外界對澳俄關係走向的好奇和猜測。  癟嘴、怒目、紅臉,這個表情符號如今已風靡社交網站。澳大利亞議會22日圍繞該表情符號發生激辯,大家都想弄清畢曉普究竟是什麼意思?
  • 《12》(俄羅斯版《12怒漢》):一部累人的好片,不過我不會重看
    一、《12》,是《12怒漢》的俄羅斯版。拍攝時間介乎1957美國版和2015中國版之間。看完以後才明白中國版的體育器材室來自這片子。這片子比中版和美版都長,我中間睡了一次覺才看完的。這個片子沒有讓我一口氣看完的欲望,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沒有一次看完這部電影的能力。二、一部很累的好片子首先是結論,是一部好片子。不過我不會重看。太累。俄羅斯版沒有讓人固定座位。12個人一直在走來走去。我到最後也沒有很分清楚誰是誰。這可能是導演自信的表現吧。其實你真的不需要知道誰是誰。
  • 天馬電影發布新片單 動作片扎堆 《葉問4》《九龍不敗》《張天志》曝光海報
    近日,在香港國際影展上,天馬電影在其展區公布未來即將籌備、上映的電影作品,不僅有《葉問4》、《張天志》、《九龍不敗》三部動作功夫片,還有展現香港本地文化的電影《反貪風暴3》、《古宅》、《喜怒哀樂》、《黃金花》等新作,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
  • 黃百鳴攜香港天馬電影集團回鄉投資!一座高端影城將在鶴山崛起!
    ▲黃百鳴導演回到家鄉古勞上升村黃百鳴導演是香港天馬電影集團主席。香港天馬電影集團與鶴山市公營資產經營公司在鶴山市文化中心合作開設鶴山新藝影城有限公司,這是天馬電影集團進駐中國大陸的第二家院線機構,也是天馬電影集團第一次進駐大陸縣(市)級區域,黃百鳴導演此番帶領公司團隊回到家鄉鶴山,是為了參加本次合作項目的籤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 舞劇《天馬蕭蕭》詮釋絲路天馬精神
    舞劇《天馬蕭蕭》詮釋絲路天馬精神 2020-12-21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曾有江南、海燕、天馬三家電影廠
    長影廠率先制定了準備施行的體制改革方案,史稱「四自方案」,即藝術家們可以「自由結合」,但必須「文責自負」、「自負盈虧」,實行「創作自由」,《上甘嶺》導演沙蒙、《董存瑞》導演郭維、《六號門》導演呂班等紛紛扯旗成立「創作集團」,這一時期的長影也因此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
  • 天馬帕格薩斯 賈西·克萊因
    SPECIAL ISSUE 天馬帕格薩斯撰文:賈西·克萊因(Jaschi Klein) 翻譯:袁珊珊 拍完人之後,我目前進行的主題是動物的變貌。 動物的變貌主要指出那些可以理解為隱喻的看不見的可能性和狀態。變貌的過程並沒有記錄下來。因為最終的影像是在變化過程中成形,一切事物也能濃縮於此過程。
  • 甘肅省話劇院年度巨獻——大型話劇《七先生》12月6日、7日亮相武威天馬劇院
    國家藝術基金創作資助項目——話劇《七先生》正是根據慶陽華池南梁地區創建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的歷史事件為藍本創作的劇目,講述了一位值得銘記的「七先生」的故事:前清秀才耿文昌是慶陽師範教師,人稱「七先生」,因看不慣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返鄉在私塾教書。1934年春,共產黨頒布的「十大政策」深深觸動了「七先生」的心靈,他遂決定出任「列寧小學」教員,後參加陝甘邊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
  • 高智商電影《天馬》開機 金國釗攜手新導演打造
    舉報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