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寶釵,你會愛上誰

2021-02-16 讀者

文/閆紅

(圖註:1986年版《紅樓夢》劇照,薛寶釵和林黛玉)

  張中行有文章裡記述,某天,幾個糟老頭子閒來無事,投票選舉他們心中的理想太太,湘雲和寶釵位居榜首,黛玉和鳳姐落第。理由是,後面這兩位,一個不敢娶,一個惹不起。

  老先生們玩得興致盎然,其實也不算多有創意,歷來的說法都是,黛玉適合談戀愛,寶釵適合娶回家。本人有次親耳聆聽餘秋雨先生的演講,別的倒都還好——也許是我不大懂吧,後來聽到他老人家語氣堅定地說「紅樓夢最大的悲劇是,黛玉和寶玉是沒法進入一樁婚姻的」時,由不得想起那個「且讓小僧伸伸腳」的典故,當然,這典故也是從餘先生的《夜航船》裡看到的。

  公認薛寶釵比林黛玉更適合做老婆,真可悲,要麼是細看過《紅樓夢》的人不多,要麼是大家都太缺乏安全感,缺乏到因為害怕紊亂,一開始就選擇寸草不生的枯索。

  是的,雖生得豐滿瑩潤,但寶釵內心枯索。儘管是那種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枯索,是其中自有大美的枯索,但是,作為人妻,真如曹雪芹給她的那句判詞:「縱然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豆蔻年華,寶釵對衣著打扮已經失去了興趣,衣著素淡,半新不舊,全身上下除了聽從和尚的提點戴了一隻金鎖之外,再無別的「富麗閒飾」。探春喜歡「柳枝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是女孩兒皆有的情趣,寶釵房裡卻是「一色玩器全無」,連書也只有兩部,整體風格「如雪洞一般」,仿佛告訴我們,她已然接近「四大皆空」的境界。

  黛玉則住在竹影幽深處,窗上糊著軟煙羅,案上是筆硯,書架上全是書。聽上去也有點冷清,可是,某一回,黛玉和寶玉拌了嘴,生著氣,還不忘回頭提醒丫鬟:「看那大燕子回來,把帘子放下來,拿石獅子倚住。」看似閒淡的一筆,卻有作者的用心良苦,可以想見林妹妹每天惦記簷下燕子來去的溫存,而寶玉自己也是個愛跟天上的鳥地上的魚說話的主。

  恕我發散一下,是否跟現在的豆瓣小資標配是養一到數隻貓狗一樣,一個愛小動物的人,內心總是溫潤柔軟的。

  溫柔亦是寶釵的標籤,一進榮國府,她就贏得了上下老小一致的好感,連那些小丫頭子,都喜歡到她那兒去玩。然而,我們細看她的言行舉止,便會知曉,溫柔於她,不過是應對世情的方式,假如林妹妹的心有「絲綿蘸胭脂,洇得一塌糊塗」的嫣然百媚,那麼寶姐姐的心,就像一張蠟紙,永遠暈不開一朵雲彩樣的淚痕。

  第三十二回,金釧被王夫人怒斥攆出後羞憤交加跳井自殺,王夫人心中負疚,坐在房中垂淚。寶釵前來探望,王夫人對她哭道:「我只說氣她兩天,還叫她上來,誰知她這麼氣性大,就投井死了。豈不是我的罪過」。寶釵嘆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這麼想,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她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頑,失了腳掉下去的……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

  當此際,便是黛玉,也只能找點話頭安慰王夫人,這沒問題,可是,寶釵的安慰是這樣從容不迫,入情入理,似乎金釧剛剛被撈起來的屍骨(縱然只是聽到的)不曾給她一絲震撼,那種淡定,怕是鬚眉男子也望塵莫及。

  若說她安慰王夫人這一節,還是不得已的敷衍,最能體現寶釵之情堅決絕的,是在柳湘蓮遠遁時候。

  柳湘蓮是薛寶釵哥哥薛蟠的結義兄弟,不久前還在路上趕走劫匪,救了薛蟠。尤三姐愛慕他,經賈璉介紹跟他訂了婚。柳湘蓮多方打探後,對尤三姐的貞節產生懷疑,上門退婚,尤三姐自刎而死,柳湘蓮悔恨至深,隨一道士不知所往。

  薛姨娘跟寶釵講起這大新聞,寶釵並不為意,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也是他們前生命定,不必為他們傷感。倒是哥哥打江南回來了一二十日,販了來的貨物,想來也該發完了,那同夥去的的夥伴辛辛苦苦的,回來幾個月了,媽媽和哥哥商議商議,也該請一請,酬謝酬謝才是,別叫人家看著無理似的。」

  在薛寶釵眼裡,尤三姐與柳湘蓮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死情事,還沒請夥計吃飯重要,她甚至一絲好奇也無,這段話波瀾不驚,卻讓人毛骨聳然。

  不錯,就算寶釵為之傷感,掬一捧同情之淚也不能怎麼樣,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各人也有各人的承擔,她只負責她那一份,亦未嘗不可。可是,寶釵的世界,感情的水分也太少點,連一點感觸也不多起,老成得讓人生畏。

  所以她的詩作含蓄雄渾,她的學問連賈政都誇,她做人更是讓人挑不出理來——可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無癖無疵的薛寶釵,如那個情商極高的神仙姐姐林志玲,永遠望之儼然,你難以想像她的心也會動蕩,會為你起一場兵荒馬亂。

  黛玉則完全不同。與寶釵相比,她缺點多得簡直像「鏤空紗」(張愛玲自嘲語)。一會兒搶白周瑞家的,一會兒為湘雲說她像小旦不痛快,襲人誇寶釵勸寶玉好好學習被寶玉冷落也沒發作時,都拿黛玉做比說,要是林姑娘,不知道鬧成什麼樣呢。

  但寶玉接口說:林妹妹從來不說這樣的話,她要是說這種話,我早就和她生分了。黛玉在窗外聽得震動:這人果然是自己的知己。

  知己者,真正知道自己的人,知道蕪雜表象之下,自己的靈魂別有洞天。對於靈魂格外深邃的人,知己是個奢侈品。

  黛玉的靈魂便不是一覽無餘。表面上,她很冷,習慣於先對人冷冷打量,但一旦此人入了她的法眼,她完全不設防。對寶玉是這樣,對寶釵亦是這樣,她原本懷疑寶釵心裡藏奸,聽到寶釵幾句為她好的肺腑之言後,她立馬前嫌盡釋, 趕著薛姨媽喊「媽媽」,將薛寶琴看作親妹妹,顯見得將寶釵當成了親姐妹。

  書中寫她風雨夜等寶釵那一段尤其傳神:「黛玉喝了兩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時天就變了,淅淅瀝瀝下起雨來。秋霖脈脈,陰晴不定,那天漸漸的黃昏,且陰的沉黑,兼著那雨滴竹梢,更覺悽涼。知寶釵不能來,便在燈下隨便拿了一本書,卻是《樂府雜稿》……」

  你有沒有在風雨夜這樣等過人?在從前的歲月裡,縱然不曾這樣等過一個真實具體的人,也曾模糊地期待過什麼吧?「約客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人生有時美在那種缺失。隨遇而安的寶釵,不會有這樣一種冷清裡帶著微溫的期待,她的每時每刻都完整得無懈可擊。

  她和紫鵑的關係,言語間每每能見那種姐妹般的親情,她和寶玉慪氣了,紫鵑敢派她的不是。轉臉紫鵑又跟寶玉說,偏偏她又和我極好,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真拿自家小姐沒當外人。,這是明寫,還有幾處暗寫,紫鵑知道黛玉的心事,想方設法試探寶玉,若黛玉真是個刻薄人,或如寶釵與鶯兒那樣主僕有序,紫鵑決計不會也不敢多這個事,回家後更不會對黛玉說:「你又沒有兄弟姐妹,誰是知疼知熱的人?不如趁老太太還明白硬朗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不然的話,王孫公子雖多,哪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娶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何況姑娘娘家又沒人。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

  話說得俗,卻字字句句出自肺腑。黛玉若待她不好,她怎會這樣?

  同含蓄的寶姐姐相比,林妹妹的感情是外現的,寶玉挨了父親的打,寶姐姐最多有些哽咽,林妹妹卻把兩個眼睛哭得像個桃子一般;寶玉雨夜來訪,她要問打的是什麼樣的燈籠,嫌明瓦的不夠亮,就把自己的繡球玻璃燈送給他。寶玉說自己也有一個,怕腳滑跌碎了,黛玉便說,是跌了人值錢,還是跌了燈值錢?即使在生氣的時候,她也能留心到寶玉穿得單薄,這邊還因吃醋和寶玉慪氣,那邊又親力親為,細心地替他戴上鬥笠……八十回紅樓,時時閃爍著這些細碎溫柔。

  黛玉這樣的女子,她的缺失感讓你心生憐惜,她的溫柔又能給你別人不能代替的甜蜜,她的小性子固然令你煩惱,可是所有讓人上癮的東西,都會讓人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感覺,最後,她成了你睡裡也不能忘記的那個人。

  相形之下,寶釵太冷靜,太現實,無渴望,無缺失。她是閨中良師,是人生指南,幫你領悟,醍醐灌頂,卻不是能讓你魂牽夢縈的愛人,誰會愛上一本一本哲學書或是人生指南呢?讓我們為之痴迷的,總是那些瞬間穿透神經末梢的詩句啊。

(文章來源:騰訊 大家)

□查看原文連結,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啟迪思想,開闊眼界

人物 | 社會 | 生活 | 悅讀 | 點滴 | 藝術

父親的故事 | 新刊預覽 | 好書推薦 | 樂鑑賞 | 520 | 唯美印度 | 老樹畫畫 | 別把孩子放第一位

(↑ 點擊查看 ↑)


投稿與推薦 duzheweixin@163.com

如果您喜歡《讀者》微信,可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讀者》微信!《讀者》微信——陪伴您的好朋友!

相關焦點

  • 黛玉和寶釵的友誼能地久天長嗎?
    寶釵的談話很有技巧,若是她上來就對黛玉指手畫腳,說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估計黛玉當時縱不好說,心裡還是會不爽寶釵的居高臨下。寶釵先交底,告訴黛玉,這些書,自己小時候和族中兄弟姐妹也曾看過,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這麼多年過去了,爸媽們好像也沒什麼進步啊。
  • 《紅樓夢》|懷金悼玉,在寶玉的人生裡,寶釵和黛玉誰更重要?
    如果把紅樓當愛情小說來讀,很容易把寶黛釵之間的糾葛理解為三角關係,從而把黛玉定位為無辜女主,把寶釵定位為惡毒女配。然而,在第五回的判詞裡,作者不但把寶釵和黛玉並列,而且用「懷金悼玉」來強調作者對二人有著同樣的念想。這就說明,在作者心中,寶釵和黛玉不分高下,有著同樣重要的位置。
  • 《紅樓夢》:寶釵為什麼千方百計接近黛玉?
    寶釵的這番表現,無論是從動作上,還是語言上都屬於特別親密的人之間才有的,顯然,她和黛玉此時的關係還到不了那個程度。到二十七回「滴翠亭」那段,正是芒種節,大觀園裡的姐妹們都興高採烈地「祭花神」,黛玉因為昨晚去怡紅院吃了閉門羹,夜裡沒睡好,起得遲了,眾姐妹找她不見,迎春說:「林妹妹怎麼不見?好個懶丫頭!這會子還睡覺不成?」
  • 八面玲瓏的寶釵,為什麼輸給一根筋的黛玉?
    甚至,公司出國旅行,入職一年不到的員工需要自付一半費用,B很快借到錢,歡欣鼓舞和大家一起出門;A既不願意向家裡伸手,也開不了口向別人借錢,只好放棄。行政總監告訴我這件事時,笑著說:B這個小姑娘真有意思,錢居然是辦公室同事一起借的。
  • 少年時我們都喜歡黛玉,可人到中年,卻不由自主愛上了寶釵
    有人問,大觀園裡最優秀的兩個女孩,你是喜歡黛玉還是寶釵?你喜歡跟誰做朋友?這還真是讓人一言難盡。黛玉和寶釵是紅樓中的兩個女主角,並列十二金釵之首。她們才情不分伯仲,美麗各有千秋,性格氣質雖然不同,卻也都是讓人喜歡的,希望她們都能成為我的朋友。
  • 誰是最維護、最疼愛寶琴的姐姐?是寶釵麼?錯了,應該是黛玉
    但後兩首詩裡《西廂記》中的小紅,和《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卻都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在歷史上是「無考」的。寶釵說的沒錯,但她接下來的那句就有趣了,什麼叫「我們也不大懂得」?不懂得什麼?恐怕是指「我們都沒有看過這兩部書」吧。你沒看過麼?
  • 娶妻當娶黛玉還是寶釵?
    她的丫頭鶯兒還認了茗煙的娘做乾娘,這樣連寶玉出門在外的事都掌握了,試想做了夫妻多麼可怕,還沒怎樣呢,你就一點隱私沒有了,你的身邊人全是她的眼線,真娶回家了,還不得天天全方位監控你。  反觀黛玉,卻是連晴雯的聲音都沒聽出來呢,可見黛玉是只關心寶玉本身,並不在寶玉周邊下功夫。
  • 《紅樓夢》:元春到底喜歡寶釵還是黛玉?
    很多人認為元春更喜歡寶釵,像王夫人一樣支持金玉良緣。她從家族利益上,會選擇寶釵作為寶玉的妻子,賈府未來的當家二奶奶。書中,關於元春對寶釵的看重有諸多描寫。最明顯的就是她送端陽節禮的時候,送給寶釵和寶玉的是一樣的,而送黛玉的禮物卻跟三春姊妹一樣,比寶釵的低一等。厚此薄彼之心,昭然若揭。為此寶玉都氣不過,生怕林妹妹受委屈,拿自己得的東西去討好她。
  • 「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各自表現了什麼?
    在《紅樓夢》裡,「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經典畫面了。
  • 鳳姐應該是更喜歡寶釵還是更喜歡黛玉?
    在後四十回裡,鳳姐出了所謂的「調包計」,有意讓寶玉娶寶釵,於是借寶玉丟玉之事變成了,然後騙寶玉說娶黛玉,可又讓寶釵上了寶玉的床,結果把黛玉活活給氣死了,這樣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然而這樣的處理顯得極為弱智,因為從方方面面來看都是不合理的。從實際上情況來看鳳姐到底喜歡黛玉呢?
  • 《紅樓夢》| 如果寶玉能同時娶了寶釵和黛玉,寶釵為妻黛玉為妾,是最圓滿的結局
    有人問:如果寶玉把寶釵和黛玉都娶了,結果會怎樣?初看這個問題時,直接無視了,覺得無聊。細想之下,發現這個問題還有點意思。因為,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挖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人生態度。如果寶玉同時娶了寶釵和黛玉,結果會怎樣?可以肯定地說:結果會非常圓滿。
  • 寶釵和黛玉的外衣內衣暗示了她們的不同.
    條件允許時,她比誰都熱心,條件不允許了,她比誰都絕情。黛玉的眼淚來自她的心,是熱的,寶釵的眼淚來自天上,是冷的。黛玉愛上寶玉,最後成就悲劇命運,都是為了她的心。而寶釵的悲劇,更多是來自上天的安排。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藥,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如此甜蜜的藥,導致寶釵待人也是冰淇淋一樣的態度,溫和客氣,甜而冷。表面客氣周到,實際拒人千裡。這是她自保的方法。
  • 賈寶玉的第一次給了誰?不是黛玉,也不是寶釵,而是秦可卿
    題:賈寶玉的第一次給了誰?不是黛玉,也不是寶釵,而是秦可卿!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姽嫿,榮源寧演隱甄氏,《胠篋》《南華》續《莊子》!
  • 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
    為什麼寶釵認為香菱呆,黛玉認為香菱聰明?有誰看懂了香菱是薛蟠一眼看上,並為之縱使手下大打出手,打死馮淵,搶奪過來的。
  • 《紅樓夢》|寶玉娶妻,憑什麼只能在寶釵黛玉中二選一?
    寶玉應該娶寶釵還是應該娶黛玉?有人說,論出身,黛玉是列侯的後代、探花郎巡鹽御史的女兒,根正苗紅,配寶玉綽綽有餘,而寶釵只是商女,地位低下,配不上寶玉。還有人說,黛玉父母雙亡,是個一無所有的孤女,而且身體不好,不適合做寶玉的妻子,而寶釵是富商,身體條件也遠勝過黛玉,她才是寶玉正妻的合適人選。類似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總之都是在比較寶釵黛玉誰是寶玉的良配。
  • 寶釵的心思有多細膩?這個情節,說是寶釵嫁禍黛玉,其實含義很深
    她太懂事了,懂事到擁有完全和年齡不相匹配的成熟。她是大觀園裡最端莊的姑娘,大方得體,幾乎不曾做錯任何的事情。她的心思細膩,在第二十七回有一個完整的體現。當時眾姐妹聚在一起,唯獨不見林黛玉。寶釵說:「你們等著,我去鬧了他來。」說完這句話後,她便起身去尋找黛玉。但走到瀟湘館,她並沒有直接進去,因為她在半路上看到了寶玉。
  • 寶釵是那個時代的最高點,而黛玉則超越了她的時代
    只是到了大觀園中,日與姐妹們嬉戲,離母親的管教和外界勢力的束縛遠了,一些天性中的風趣開始復甦,雖然偶爾也仕途經濟地理論一番,但也會沉醉於春色自在撲蝶,也會因一時的氣結而譏諷寶黛,會借螃蟹的詩題作出犀利的諷世詩,會展露自己寫詩和管理的才華,而暫時忘記「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閨訓。這些都加起來,才是立體的寶釵,很理性,但也有性情;素承貴族的教養,但也依舊女兒可愛。
  • 賈寶玉在賈母跟前說寶釵是「楊玉環」,寶釵為什麼會「大怒」?
    而且還有長輩面前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所以說寶釵富胎就相當於說寶釵很飽滿,你說寶釵聽到當然會臉紅,是直接對寶釵的身體的點評你說寶釵怎麼不臉紅,而且可能說一個女孩子偏胖,在那個社會胖女孩子不是一種最美的體型,所以寶玉無心之言涉及到寶釵的不願意提及的貴妃一詞,而且還觸及到了一個姑娘家的體態隱私所以寶釵臉紅了,當然這個臉紅絕大部分因素是直接說出了寶釵的體態和身體的偏胖,這應該是一個男孩子不應該說出來的對女孩子身材的感覺
  • 別被《紅樓夢》騙了,黛玉不簡單,寶釵更不簡單
    她跟林黛玉鬥嘴時道:「我指出一個人來,你敢挑他,我就伏你。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麼不及你呢。」如果說林黛玉像塊千年玄冰,需要時時刻刻用真心用真情去暖著,薛寶釵則像個大暖爐,無時無刻不在體貼著身邊人,春風拂面,和煦溫柔。
  • 紅樓夢:誰拆散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成就了金玉良緣?
    《紅樓夢》主要描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幻滅的故事。寶玉和黛玉青梅竹馬長大,順理成章地可以結為夫妻。可是後來,來了一個薛寶釵,她隨分從時,於是寶黛愛情,變成了寶黛釵三個人的婚姻角逐。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那麼是誰拆散了寶玉和黛玉,成就了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