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偉大衛國戰爭-臭名昭著的俄羅斯解放運動

2020-11-17 騰訊網

蘇聯紅軍安德烈.弗拉索夫陸軍中將是沃爾霍夫方面軍第2突擊集團軍司令,1942年7月被俘。當時該集團軍試圖打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保衛,但失敗了。該集團軍被包圍,不得不投降。德國人勸說弗拉索夫反戈一擊,領導反史達林的「俄羅斯解放運動」,並從紅軍戰俘中為俄羅斯解放軍ROA徵召士兵。蘇聯政府對這一運動表達了充分的蔑視和鄙視,並滲透了這一運動和組織。人們普遍認為弗拉索夫是一個叛徒,是德國人的工具。而弗拉索夫將軍希望改變德國人在蘇聯佔領區實施的野蠻佔領政策,但從未成功過。

「志願者」。這是一張俄羅斯解放軍徵兵宣傳海報,這支軍隊得到德國人支持,主要由紅軍戰俘中願意加入反布爾什維克運動的士兵組成。史達林對待這支由俄羅斯人和非俄羅斯人組成的軍隊的態度是嚴肅的。

「自由高加索」。共約有近80萬俄羅斯族和非俄羅斯族人加入德軍,當然沒有人是「自由」的,而且為了這一通敵行為付出了慘重代價。北高加索的穆斯林戰後被清算,克裡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車臣印古什人都被驅趕到西伯利亞。等待著德國伏爾加共和國的國民們也是同樣的命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K看過的蘇聯衛國戰爭電影、電視及其他
    沒錯,說的是蘇聯風格,而不是俄羅斯風格,蘇聯與俄羅斯,在老K看是有質的區別的,同樣是蘇聯二戰衛國題材,2002年俄羅斯拍的《星星敢死隊》,雖然也還可以,但怎麼看都缺少和匱乏解體前的,蘇聯那種獨一無二的韻味。
  • 紀念衛國戰爭60周年 普京發表告俄羅斯同胞書(圖)
    1941年6月22日凌晨3:30,法西斯德國向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德國空軍對蘇聯西部地區的機場、鐵路樞紐、海軍基地、兵營和許多城市進行密集轟炸。蘇聯紅軍和人民奮起抵抗,揭開了衛國戰爭的序幕,經過1418個日日夜夜的浴血奮戰,終於在1945年5月9日迫使德國法西斯投降,贏得了偉大衛國戰爭的最後勝利。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庫爾斯克:鋼鐵撞擊
    史達林晉升之路如下:1941年6月23日(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爆發次日),紅軍最高指揮部成員;1941年7月10日,紅軍最高指揮部司令;1941年6月30日至1945年9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主席;1941年7月19到1947年3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政委;1941年8月到1945年9月,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1945年受邀成為大元帥,這是個很罕見的榮譽稱號。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繪製勝利的藍圖
    1943年開始,蘇聯所有的資源都用於戰爭:士兵,科學家,上前線打仗的女人們,向前線捐贈的家庭,老少遊擊隊員。史達林說蘇聯將一直存在下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為了戰爭的勝利。坦克設計師設計出全面碾壓德國坦克的全新的重型坦克,科學家伊格爾·瓦西裡耶維奇·庫爾恰託夫在研究原子裂變,婦女駕駛坦克和突擊炮,成為狙擊手,駕駛轟炸機和戰鬥機。
  • 為何蘇德戰爭被蘇聯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看完就明白了
    在這一時期,與德國保持貌合神離的蘇聯也加緊了其在東歐擴張的步伐:瓜分波蘭、入侵芬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佔領羅馬尼亞......無論如何,蘇聯的這一負面歷史確實客觀存在。》,並緊接著把侵略的槍口轉向了蘇聯。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援助蘇聯
    援助蘇聯 1941年9月3日,史達林要求邱吉爾幫助蘇聯緩解壓力,希望英國能在巴爾幹半島或法國對德反攻,以開闢第二戰場,還希望英國向蘇聯提供物資、原材料和武器裝備。1941年9月底在莫斯科舉行了關於向蘇聯提供援助的會議,決定採取措施加強戰時英蘇關係。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摘掉芬蘭
    用最快的速度迫使芬蘭退出戰爭是蘇聯的重中之重,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將任務專門交給了列寧格勒方面軍和卡累利阿方面軍,兩個方面軍共有150萬人,41個步兵師,超過800輛坦克。為了突破卡累利阿地峽推進到維保,蘇軍集結了500輛坦克和大批火炮。蘇聯解放愛沙尼亞已經向芬蘭發出了信號。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刺入巴爾幹半島,致命一擊
    ▼8月31日上午10時,蘇聯紅軍進入布加勒斯特。指揮部下達的命令中規定入城時需以「適當的方式……步兵有組織,有紀律,有樂隊演奏,師團長騎在馬上。」9月6日,紅軍部隊解放了南斯拉夫部分國土。狄托和他的戰友們認為此時可以與紅軍甚至史達林本人討論紅軍進入南斯拉夫的協議了。
  • 蘇聯史詩戰爭影片《解放》插曲 - 最後一戰
    觀眾看過影片後無不感嘆:所有場景全是實拍,一點特技也沒用,可以說是人類電影史上的奇蹟!      今年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      42年前,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30周年,前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8—1971年,拍攝了這部堪稱前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題材影片——《解放》。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之損失慘重
    下圖:德國空軍的He 111、Ju 88和Do 217轟炸機正在攻擊蘇聯的機場。「我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蘇聯的飛機一排排一列列整齊停放在機場上,就像在閱兵」。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和攻擊機清空了蘇聯西部方向上的66座機場。這裡駐紮著蘇聯七成的空中力量,而且大多是戰鬥機,它們靠前部署。
  • 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蘇聯解體30年後,俄羅斯人愈加懷念故國
    說到對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有一個國家不能不提,那就是蘇聯,準確的說應該是前蘇聯。今年有一部關於二戰的俄羅斯電影在我國上映,名叫《獵殺T34》.。看電影之前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2019年這部電影在俄羅斯上映時的情況,這時我發現蘇聯這個已經解體的國家,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意味著太多。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華沙起義
    擊潰了白俄羅斯的蘇聯紅軍抵達維斯瓦河左岸,華沙就在眼前。1944年8月1日,華沙市民發動起義,參加人數達37600人,幾乎全部來自波蘭國家軍。德國的鎮壓異常殘酷。黨衛軍、在押罪犯、親德的卡明斯基旅在5天內射殺了40000名波蘭人。盟軍飛機試圖空投救援物資,但最終由蘇聯在9月1日開始向華沙空投物資。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想把我唱給你聽,超好聽的俄羅斯戰爭歌曲
    你喜歡聽俄羅斯歌曲嗎?《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出現了好幾首俄羅斯歌曲。其中,熱尼亞吉他彈唱的歌曲名字是《無論生活中有多少別離》,我覺得特別好聽。雖然,聽不懂歌詞,但是特別喜歡那樣的調調。我覺得,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最早聽過的俄羅斯歌曲應該是《喀秋莎》和《小路》。
  • 十部俄羅斯戰爭類型電影
    炮聲隆隆,硝煙瀰漫,戰爭的倖存者寥寥無幾……本片根據俄羅斯報告文學《連隊消逝在天際》改編,取材自俄羅斯平叛車臣的真實戰役。八、《莫斯科保衛戰》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鬥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颱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
  • 俄羅斯/前蘇聯戰爭電影集(下)
    電影《全軍破敵》2008(俄羅斯)▌ 110 電影《Bukhta strakha‎》▼ 導演 / 編劇: Vitali Moskalenko類型: 劇情 / 戰爭(美國)飾崔可夫 / 柳.拉烏奇威丘斯(蘇聯)飾史達林 / 謝.尼科年科(蘇聯)飾葉廖緬科 / 米,烏裡揚諾夫(蘇聯)飾朱可夫 / Vadim Lobanov類型: 劇情 / 戰爭
  • 《最可愛的人》在俄羅斯獲獎 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最可愛的人》在俄羅斯獲獎 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時間:2021.01.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白瀛 分享到:
  • 軍事系列 | 偉大的衛國戰爭
    18集(共兩季)系列紀錄片採用了3D動畫技術,並通過大量珍貴的史料、慘烈的戰爭場面、冷峻深沉的解說和雄渾悲壯的配樂賦予了這部紀錄片史詩般的風格,以此展現戰爭期間眾多令人震驚震撼、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事件。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70多年來,蘇聯及俄羅斯拍攝過大量的影視作品表現過衛國戰爭。
  • 不提蘇聯,他們只能"尬聊"諾曼第…
    另一方面,同為二戰反法西斯同盟國成員、為歐洲戰場做出重要貢獻的俄羅斯,今年卻被排除在紀念活動之外。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洛娃周三指出,諾曼第登陸對二戰結局「並無決定性影響」,「沒有蘇聯的巨大付出,勝利根本無從談起」。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稱,西方正「虛假」解讀歷史,欲抹殺蘇聯對二戰的貢獻。
  • 俄羅斯閱兵式上的中國面孔
    一、在俄親歷戰爭的革命後代們 劉愛琴 劉少奇長女。1939年赴蘇聯,入莫尼諾國際兒童院學習。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參加了紅軍後備軍。並在1995年獲得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籤發的「參加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鋼鐵戰士」證書和紀念章。
  • 俄羅斯越俎代庖: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波蘭:不是解放,是奴役
    是德國,還是德國前蘇聯聯手發動?俄羅斯人在二戰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是救世主解放者?還是侵略者?對於二戰,最近東歐各國正在興起一股反思潮,在這股反思潮中,重新定義了二戰,重新定義了前蘇聯在二戰中的地位和角色。在這個背景之下,波蘭即將迎來華沙解放75周年。前段時間,波蘭官方已經明確,不會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不會舉辦大型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