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夏完結了,樂隊們的故事在這裡繼續

2020-11-06 老搖滾

本文轉載自【小寒的四季歌】,

來聽樂評人郭小寒講述樂隊們的故事。

——————

今年春天,作為樂評人,我受邀參加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錄製,成了一名坐在二樓的「專業樂迷」。

《樂隊的夏天》節目現場那些頂級的燈光舞美、音響配置都是以前在live house,甚至一般的音樂節上都不能比擬的。在現場做觀眾,給我的感受就像倒放了一場電影,與這些樂隊一起成生長的時光又清清楚楚地回來了。

而這些包含著所有的感官體驗的一段段封存時光,那些有音樂相伴的時光,我最充實的時光,現在得以用文字記錄下來,都化成了這本《生而搖滾》

👆噹噹獨家籤名版現已上線👆

這本書講述了13支中國樂隊的搖滾人生,新褲子痛仰Joyside刺蝟木馬等。他們跌跌撞撞地成長故事,他們輾轉演出的D22俱樂部、School酒吧以及無名高地酒吧等搖滾文化繁衍地的故事,還有中國搖滾文化的發展脈絡,都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一直認為,樂評人要做的,正是成為連接音樂人與樂迷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讓好的音樂可以與更多對的人發生共鳴。我用了很長時間去梳理樂隊的發展歷程,作品與時代、社會氛圍的相互投射,去回憶那些精彩的演出場景,以及在我們腦海深處一直有著光芒的珍貴記憶。

我闡述這些我喜歡過的樂隊和他們的故事,而不只是描述純粹的音樂風格、技術,或者流派……因為這裡面也有我自己成長的故事。我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或訪問者,而是和他們共同經歷的參與者。一定意義上,我是在用「寫作」玩兒搖滾,投入屬於自己的搖滾人生。

講述13支中國樂隊的搖滾人生

邊遠、付菡、高虎、李紅旗、

木瑪、樸樹、夏穎、趙子健

🙌 聯合推薦 🙌

音樂人推薦語

去年,新褲子說音樂最珍貴的部分是關於情感,痛仰唱了《願愛無憂》。這本書裡講述的樂隊,不是簡單按比賽排名去羅列的,而是在我成長過程中,影響和感動過我,給過我啟示和力量的樂隊。我們共同成長,感受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人生的改變,在河流一樣的生活裡偶爾匯聚,產生交集,互相照亮。

刺蝟

唱就對了,不能什麼時候都完美

北京安德路美廉美超市的地下室,曾經有許多樂隊在此排練。「這是北京一處很普通的居民樓,普通得像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這些隱藏在地下室的秘密基地,才是生活中那些異質的光」。

大家相對比較熟悉的刺蝟樂隊就是從這個地下室誕生的,與此同時,Carsick Cars、Snapline和Golden Driver 等樂隊也在用這個地下室排練。

曾經最窮困潦倒的時候,趙子健連房租都交不起,又不想回家去面對父母,索性就在這個地下室支起了床,吃住和排練都在這裡。由於是地下室的二層,整日和趙子健為伴的就是潮溼的空氣和四處蔓延的蟎蟲,無數個早晨醒來的時候,他都頂著一張被不知名的蟲子咬腫的臉。

這些年發生了許多變化,子健和石璐在刺蝟樂隊組建的第二年在一起了,2008年在鼓樓的破出租屋裡,石璐也很迷茫,唯一堅信的事情就是做音樂這件事。

後來她和子健分手,離開,再去戀愛生子,又重新回到刺蝟樂隊。曾經有段時間,石璐帶著孩子和父母生活在西雙版納,但最終她還是回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中,繼續做音樂。

刺蝟樂隊的創作力很旺盛,從2006年到現在,他們交出了8張專輯,第9 張專輯《赤子白仙》也將在今年的9月份發行。刺蝟的歌最大的特點是總能聽出少年感,但是也總是有人詬病說他們身上有一種莽撞和粗糙的痕跡。

石璐說:「子健有特別強的時間感,他覺得此時此刻,或是現在一年之內我要表達的就是這樣,不需要多完美。如果慎重地等一等,這東西就沒了,他也不想唱了。」

趙子健說:「真實的情感是不能給它設定條條框框的,那反而限制了創作。創作其實很簡單,一定基於真誠,或者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你發現你不能誠實的時候,事兒就不對了。」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這首歌在網易雲音樂上線的24小時內,收穫了上千條的留言。在刺蝟的主創團隊們36歲左右的節點,他們回望曾經生活的當口,「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年輕」,這首歌激起了無數人對於青春歲月的慨嘆。「所有人在理想主義和現實生活中苦苦支撐,不知前程,又一往無前。」

木馬

生活需要「一隻玻璃杯」

比較起來,木馬樂隊的故事比刺蝟更加的傳奇,如果說刺蝟樂隊是北京高校樂隊的衍生,那刺蝟就是從湖南的田埂中野蠻生長起來的傳奇。

「木馬樂隊的成員是醫生、詩人和火車司機的兒子。」這是當年木馬樂隊發行《木馬》這張專輯的時候,沒錢沒名氣,主唱謝強自己寫的文案,如今卻也是最廣為流傳的一句。

謝強出生在一個鐵路職工家庭,初衷畢業的時候父親就想讓他子承父業去學習開火車,但是謝強覺得這和自己在電影中看到的生活差距太大,他跑去學了畫畫。

因為在《通俗歌曲》上看到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的招生簡章,17歲的謝強自己打工掙了點錢來到北京闖蕩。那是1995年的北京,三環都顯得空蕩蕩的。

在北京和長沙之間,謝強開始來回遊走,1997年他和曹操、胡湖一起在長沙閉關創作了一段時間。那段創作中間隔著一個春節,回到長沙的謝強被身邊親戚們打麻將、抽菸和嚼檳榔的烏煙瘴氣環繞著,大年初一,謝強自己回到了空無一人的迷笛音樂學校。

在準備獨自一人開始繼續創作的時候,謝強在京客隆超市買了速溶咖啡、可口可樂,還有一隻看起來質量不錯的玻璃杯。「謝強回憶,那隻玻璃杯在北京普通的家庭眼中可能就是尋常物件,但在那間空空蕩蕩的放映室裡,咖啡和玻璃杯卻支撐著謝強的藝術信仰。

一點點精心營造的生活細節,讓謝強覺得生活裡還有值得追求的東西。那時的他覺得自己雖然是一個難民,卻也是藝術的難民。謝強在放映室裡待了一個月,安安靜靜地寫完了《木馬》中所有的歌詞。」

這張專輯打出了木馬樂隊的特色,現實題材的夢幻演繹,風格是陰鬱的哥特風,藝術氣息濃厚。他們變得小有名氣,不變的是,木馬樂隊依然窮困潦倒,接不到演出。

隨著EP《Yellow Star》的發行,木馬開始被罵,因為大家覺得他們的音樂太流行化。隨後胡湖退出去了拉薩,新鼓手李元加入,曹操也在後續離隊,整個樂隊分崩離析。後來的《絲絨公路》又被批評「背叛搖滾」。「搖滾到底有什麼好背叛的呢?」

再之後,謝強開始輾轉做起了獨立音樂,活躍在北京以School酒吧為核心的搖滾圈內。「2018 年,木馬樂隊成立二十周年之際,謝強創作了一首單曲《舊城之王》。」他說:「這首歌我寫了二十年」。

假如看完這本書中關於木馬的故事,我們才能更懂得《舊城之王》這首歌的絕妙!

「往昔已混沌,明日未思量」,「時代很潦草,不太關心了」,過去沒有被偏激言辭打敗的謝強,寫下了 「星崩月裂,充耳不聞,人們都在浪費,也沒有他媽什麼力量」這樣的句子。」這樣的句子就是謝強對於二十餘年搖滾生涯的最好詮釋啊!

Joyside

吳彥祖都打call的地下搖滾之王

Joyside 在《樂夏》中出場的時候,已經入座的樂隊們直呼「地下搖滾之王回來了!」

但是滿屏的彈幕飛起「什麼搖滾之王?沒聽過啊!」

10多年前,在Joyside奔赴香港的巡演中,紀錄片《破碎》記錄了一個特別的時刻,吳彥祖分享了自己觀看演出的感受。

他說:「香港沒有那種音樂,音樂的環境比較無聊點,所以他們能夠來非常好。」有傳聞說,吳彥祖當時想到舞臺後臺認識主唱邊遠,但是被拒絕了……也不知道邊遠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看起來Joyside是中國搖滾文化中繞不過去的一個傳奇樂隊,但曾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Joyside成名於2003年的迷笛音樂節,他們登場的時候整個觀眾區域都沸騰了。

「樂評人顏峻也不吝讚美之詞:「Joyside,記住這個名字。迷笛音樂節最美妙的高潮屬於 Joyside,新一代北京朋克的驕傲。」

樂隊中的主唱邊遠來自新疆,劉耗(昊)是貝斯手,因為《隱秘的角落》被大家熟知的辛爽是第一任吉他手。後來,鼓手關錚和吉他手劉虹位加入後,這個樂隊才有了穩定的陣容。

70年代的迷幻搖滾樂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在舞臺上他們的藝術性永遠混雜著「混蛋」和「抒情」,像極了「最招人煩的酒鬼」。

2006年,美國的金融專家麥可· 佩蒂斯在五道口的藍旗營創立了「D22 俱樂部」,為當時的音樂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2007年他成立了「兵馬司唱片」這個獨立音樂廠牌,籤約了Carsick Cars等樂隊,構建了北京新一代搖滾音樂人的精神庇護所和共同家園。

Joyside永遠是D22俱樂部最耀眼的樂隊!盤尼西林、後海大鯊魚、刺蝟樂隊的石璐等,都是Joyside的粉絲。

如果說大部分的藝術都來源於生活,Joyside的生活在最初的時候總是醉醺醺的,有時候在舞臺上激情地唱到結束都很困難。2008年前後,在全國巡演的時候,他們的生活非常的「不明星」,甚至讓人覺得可憐。

大家四處窩在破亂的屋子裡,走過各種仿佛沾著一層油膩的舊城區,搖搖晃晃地在蒼蠅館子解決溫飽問題,奔波在不同的小的表演場地。在這一切的混亂生活中,只有啤酒瓶子是片刻的、明確的能夠帶來快樂的存在。

《太空浪子》是Joyside在《樂夏》亮相的歌曲,邊遠還有一件「太空浪子」的T恤上面寫著一句話「人生在世就是要隨波逐流」。很難想像,這幫人在臺上唱著「你是宇宙的唯一,我要同你一去不返」,這樣的甜美和浪漫和他們一開始的朋克完全不搭邊。

郭小寒在評價Joyside的時候說:「他們用混亂破碎表達愛,用甜美浪漫表達絕望。」一切正如《The Last Song for the Endless Party》歌詞中唱到的「這是這場永不停息派對的終曲,這是我獻上的最後一曲」。

2009年的時候,Joyside宣布解體。此後,邊遠依然混跡在搖滾圈,劉耗則成立了School酒吧,這是中國搖滾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地標。

2019年,經過了10年的輾轉,Joyside在愚人節那天宣布重組。

「搖滾樂似乎又回來了,而且正值壯年」。

我用這本書刻畫了這一代最真實、熱血、崇尚自由的搖滾音樂人。

搖滾樂不只是音符的律動,它本質上連接的是當下青年的精神狀態、理想生活的選擇方向,甚至時代的回聲。

👇戳小程序購買👇

👇想一起討論的話記得來群裡呀👇

相關焦點

  • 中國樂隊需要更多的「樂夏」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結束了,「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和「達達」包攬前三,此後前七排名分別是「大波浪」「joyside」「木馬」和「馬賽克」。最終的名次,多少在人們意料之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樂隊水平。北青藝評與「樂夏」專業樂迷、壞蛋調頻主理人王碩進行了對話,看看樂隊圈內人怎麼說。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樂夏如何超越預期的?
    然而由於2月宅家太久逼得慌,日劇追完了,好看的新番也沒有,不得已而為之去看了樂夏。也可能由於預期太低,所以事實上樂夏算是大超了預期,畢竟這節目至少讓我沒花一分錢白看這麼多樂隊的live,還是很爽的。「ikun們」到底有何資格來給樂隊評分我也是覺得莫名其妙。
  • 樂隊的夏天2收官,走向大眾的樂隊們變了嗎?
    畢竟在很多樂迷心裡,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的完結才真正意味著這個夏天的結束。就在上周,樂夏2最終落幕。重塑雕像的權利(以下簡稱重塑)憑藉嚴謹的音樂美學成為Hot1樂隊,小鎮藝術家五條人喜迎Hot2,達達、大波浪和Joyside分別收穫第三、四、五名。
  • 樂隊的夏天2收官,走向大眾的樂隊們變了嗎?
    畢竟在很多樂迷心裡,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的完結才真正意味著這個夏天的結束。就在上周,樂夏2最終落幕。重塑雕像的權利(以下簡稱重塑)憑藉嚴謹的音樂美學成為Hot1樂隊,小鎮藝術家五條人喜迎Hot2,達達、大波浪和Joyside分別收穫第三、四、五名。
  • 新褲子樂隊,真的是可以給所有參加樂夏的樂隊,做一個好榜樣
    新褲子樂隊,真的是可以給所有參加樂夏的樂隊,做一個好榜樣首先,樂隊的夏天節目中,先說五條人。這場表演完全把現場當成自己的場子,玩的很開。其實歌曲裡加rap就是一把雙刃劍,目前兩季樂夏,最好的合作就是今晚這首。詩人遇見詩人才能更懂對方。
  • 《樂隊的夏天》:他們才是樂夏最大的魅力
    樂夏的主題是樂隊,並不是搖滾。或者因為搖滾已經成為一種標榜自我的符號。所以每天就叫囂著,搖滾,搖滾,搖滾。樂夏中《南方》和《Song F》的現場,Eva和很多樂隊一樣,就是感動,就是想哭。可是達達,就像樂夏的宣傳片中說的一樣——少年歸來。他們帶著那種沒有被時光所消磨的真誠歸來,每一個樂隊成員都是如此,他們之間的情感也是如此的真摯。這也是達達歌聲中依舊帶著感動的原因吧,直擊人心。
  • 對話左右、超級斬、椅子樂團……「樂夏」裡的城市樂隊地圖
    這一年也是左右樂隊組建的第4年,站在廣州的演出舞臺上,這裡的現場氛圍同樣令他們印象深刻,主唱朋克(張顧衛)回憶:那時的廣州樂隊都太猛了,現場玩的人也特別瘋狂,還記得有人跳水時被人從空中踹了一腳,下來臉著地,起來接著躁。
  • 對話左右、超級斬、椅子樂團……「樂夏」裡的城市樂隊地圖
    於是2020年的樂夏,我們看到,相較於猛烈直接的重型樂隊,節目中聽起來最缺少「攻擊性」的椅子樂團成為了一把柔軟利刃,用自在慵懶又和煦的風格衝進了樂夏的TOP10。他們首次亮相便掀起陣陣波瀾,《Monopoly》的嘶吼唱腔搭配中二風十足的舞臺表現力,往往讓演出現場的大眾樂迷區們格外亢奮,對於一支重型樂隊來說,超級斬獲得了預料之外的高分數。也在節目播出後,收到了兩極分化的評論。
  • 樂夏舞臺上的這一組偶像樂隊你們都忽略了
    彭坦單飛,成為獨立音樂人,先後發布了《少年故事》《Easy》《遷徙》等專輯。吳濤因為有著樂隊情結,成為專職的音樂製作人。貝司手魏飛在一家彩鈴公司上了三年班,後來辭職。期間還組過一個叫 Today的樂團,自娛自樂。鼓手張明選擇回到武漢。
  • 樂隊們仍在樂夏上找尋自己的理想之地
    樂隊的夏天2的舞臺競爭越來越激烈,包括賽制也有所改變。上幾周比賽經歷了1 v 1 改編賽的環節。一批樂隊留下,一批樂隊離開。1改編像用素材在做菜改編賽意味著什麼?4樂隊被樂夏「改編」?最近收到的很多採訪會問:樂隊的夏天有沒有改變音樂行業?樂夏讓樂隊出圈之後,是否會破壞原有的音樂行業機制?樂隊的夏天是對音樂人來講是公平的嗎?
  • 這屆糊了的樂夏,到底還能賺到錢嗎?
    ,彭磊這次和樂隊們說了一句大實話:「只要是放鬆的表現好自己,之後大家都會賺到錢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樂夏的造星方式,確實把一些好的獨立音樂作品帶到了大眾面前,給了這些音樂人更體面的生活。但問題是那些沒有參加樂夏的樂隊要怎麼辦?樂夏在捧紅了一眾樂隊的同時,也以是否參與過綜藝節目的劃分標準,讓參賽樂隊在無形中瓜分走了更多的市場。
  • 樂隊!樂夏樂隊見面會
    態度時尚、包容潮流的理想國,以音樂共情理想生活,把《樂夏》樂隊見面會送給鄭州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人。在理想國為大家再現如LiveHouse般專業場地、高品質音響燈光設備、與樂隊近距離互動,僅與少數志同道合之人共享樂隊的Live之夜。2019理想音樂季來了!樂隊!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我對樂夏的一些想法
    追了一個禮拜終於看完啦,來說說樂夏吧。雖然昨天看到海龜先生淘汰,很賭氣地發了一條圈說不想追樂夏了,但還是違心地看完了收官期。一個關於樂隊的綜藝,也算是給我普及了朋克、放克、雷鬼、金屬等一些專有名詞吧。其實盤尼西林的歌我也比較喜歡,雖然網上對這支樂隊的負面評價比較多,但是那種英式搖滾風其實我覺得還🉑️,改編樸樹的new boy我覺得是僅次於痛仰改編的我願意。斯斯與帆的馬馬嘟嘟騎是我喜歡的那種民謠風,帆帆唱歌的聲音一出來我就被驚訝到,也希望她們以後能走得更長久吧。
  • 一直說著「贏了」的大波浪樂隊,這次真的贏了!
    這一季的樂夏終於在秋天完結啦 謝謝這個「延期的」夏天 撒花!! (雖然「樂夏洗腦大師」李劍激動到講話磕巴...) 希望大波浪繼續翻湧!!
  • 樂夏之冠,「五條人」樂隊,從夏天被撈到秋天
    爸媽們都說,玩樂隊的沒有一個好東西,真的是這樣嗎?樂夏這一季結束了,跟大家說說我心裡的冠軍「五條人」吧參加樂夏時。他們擅自改了歌,成為了節目當中,第一個被淘汰的樂隊,以為沒戲了,結果又被撈回來了,面對導演的質疑,「五條人」的成員仁科毫不在意地說:「但是沒關係我覺得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小鎮流氓般地隨意,一下子火出圈了這時代缺的是什麼?缺的不是裝逼,缺的是真實,「五條人」的成員仁科和茂濤,他們都出生在廣東的一個叫海豐的小縣城裡,是地地道道的小鎮青年。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自從開始樂夏,我的年曆就交給馬東老師安排了
    寫在本季《樂隊的夏天》結束之後...木馬的現場在樂夏所有樂隊中是最好看的木瑪的表演在樂夏所有樂隊中是最迷人的。「I am like」——李劍我姑且幫你打圓場解釋一下,like在這裡可能是取自從開始樂夏,我的年曆就交給馬東老師安排了。以上。
  • 一年過去,《樂隊的夏天》紅了的那些樂隊們怎麼樣了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一年。這檔在豆瓣評分高達8.8的綜藝節目,不僅讓樂隊這個形式得到空前的關注和討論,也讓許多游離在邊緣的樂隊得以向市場中心靠攏,實現機會和報酬的雙豐收。彭磊曾說,國內好的樂隊非常多,但命運好的樂隊非常少。而從一定程度上講,樂夏的出現讓這些好樂隊終於等來了被命運翻牌的可能。
  • 《樂隊的夏天》故事「梗」概
    還沒等到秋天席捲廣東,樂隊的夏天就這樣結束了。看完這季樂夏,你記住了啥?記住了啥?!人設崩塌的重塑?小Q不才,偏科比較嚴重,光顧著搞笑去了,於是我整理了一下樂迷們的梗,稍加處理,在此輸出了這份樂夏梗詞典,供大家往後複習需要。
  • 「樂夏」推火了School酒吧
    School 在北京搖滾酒吧圈的名聲可是數一數二,因為每年有超過 200 場各類型演出及 Party,還有超過 300 支樂隊及藝術家來到現場,所以這裡是很多年輕樂隊搖滾夢開始的起點,也是不少樂隊找回昔日真情之處,更是你盡情享受美酒與搖滾樂的好地方。
  • 舒淇範曉萱張震汪峰熱愛的木馬樂隊復活,樂夏人氣王眾望所歸
    《樂隊的夏天》復活賽,本季大熱樂隊——木馬樂隊成功call back,除了在此前表演舞臺積累的觀眾緣,這段時間他們也不斷為自己投票,成功復活,讓20年如一日的音樂能得以在舞臺上繼續閃耀,重演的《純潔》也讓觀眾直呼好哭並喜提熱搜,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