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們仍在樂夏上找尋自己的理想之地

2020-12-23 郭小寒的音樂專欄

樂隊的夏天2的舞臺競爭越來越激烈,包括賽制也有所改變。上幾周比賽經歷了1 v 1 改編賽的環節。一批樂隊留下,一批樂隊離開。

1

改編像用素材在做菜

改編賽意味著什麼?就像是將自身暫時代入到他者身上,去演繹別人的形象。

在自身基礎上,去穿一件別人的衣服,或是戴一下別人的帽子,看這個東西在自身上會產生何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即便是參加改編賽這樣的一個遊戲規則,你還是你,只不過是在借用別的工具素材去表達自身音樂裡想要表達的東西。

每個樂隊有著自己的邏輯。綜藝節目就是一個玩法,很多人會在其中迷失,盤算著如何把一個歌改編地不一樣一些,把東西弄地更有觀眾緣,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些,硬要跟原曲營造刻意的區別,如果從這樣的角度方向來思考問題的話,很容易在過程程中迷失掉自我。

不要被所謂的原曲目限制,或是被某種遊戲規則所限制好的改編應該回歸到自身音樂的結構和體系裡面,能夠知道是用素材在做菜,而不是說把菜再切成另外的素材。

要用主體性去駕馭這些素材表達出屬於自己的個性,無論是審美,還是創造力。

2

樂隊是在節目「做客」

樂隊參加綜藝,就像在「做客」,節目可以放大這個樂隊本質上的一些好的東西。首先這個東西要有,如果是一直在假裝一個並沒有的東西,放大出來後依然會非常空洞。如果你做的東西都是假的,總有一天會出現問題。

而對於一個有獨特內容特質的樂隊來說,怎麼在短時間內讓大家注意到,這也是一門要學習的功課。尤其是在隨著賽制的升級,怎樣去獲得關注,是有很多種的「玩法」。

比如五條人樂隊就是完全不按章法來不會考慮太多別人的看法。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舞臺上,反而他們現在是「亂拳亂拳打死老師傅」一樣冒出來了。(當然五條人也有著非常好的音樂作品和人格魅力)

許多人會想,在大眾的舞臺上,是不是要呈現一些跟自身不一樣的東西?更親和一點說話,更溫柔一點,稜角不再那麼硬,這樣是不是會有更多的人可以喜歡我?

現在來看用這樣的態度來玩這個遊戲的,反而被人看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你的自我本來就層層包裹,大家都已經看不到你了,然後被放大出來的那部分,可能也不是你最想表達的那一部分東西。

3

失去不是失去一切

就像木馬在改編《後來》的舞臺上特別觸動人心的獨白「失去不是失去一切,回來不是重來」。

作為一個樂隊要明白,你想在這個舞臺上得到什麼。除此之外,也要想到會因為這件事情需要付出什麼,或是可能失去什麼,有得有失。

我喜歡的許多樂隊,雖然參加了比賽,但是他並沒有完全被這個比賽規則束縛住,還是用作品以及舞臺表現力做了自己應該有的表達。

像五條人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用一種類似於破壞的力量,去顛覆了所有的規則,用非常強大的自我去硬闖出了一片天地。

像後鯊,展現了他們一以貫之的精神,召集所有有想像力創造力的人一起去創造,去冒險。

野孩子的退賽,他的堅持是他的放棄,用這種方式去表達了他自己的信念和尊嚴。

還有像康姆士,雖然比賽過程中分數不高,但是他的這些作品讓更多人聽到而流傳下來了,因為他的作品就是很容易打動人心的好作品。

甚至要非常政治不正確地「恭喜」,一些樂隊展示完自己想唱的歌就瀟灑地回到自己的領域裡去幹自己想幹的事兒了。

聲音玩具回去之後發了新單曲。Carsick Cars回去之後也發了新單《叫醒我》,而節目上作為一隻噪音搖滾樂隊,大眾會覺得他們的聲音不夠好聽不悅耳。但噪音從來不悅耳,他們選擇做噪音搖滾就不是要取悅大眾的,而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在節目裡面,他們展示了自己的實力與個性。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音樂和我想表達的存在。

4

樂隊被樂夏「改編」?

最近收到的很多採訪會問:樂隊的夏天有沒有改變音樂行業?樂夏讓樂隊出圈之後,是否會破壞原有的音樂行業機制?樂隊的夏天是對音樂人來講是公平的嗎?

這些問題的邏輯思維,都是把音樂行業這個需要很長時間去累積沉澱的產業,注重節目效果、戲劇性呈現、大眾曝光的綜藝節目,二者加上了過多過於沉重的緊密聯繫。

《樂隊的夏天》讓樂隊增加了曝光度,尤其是在大眾層面與娛樂層面的曝光度。就曝光度而言,曝光的聲量不是作品,也不是樂隊本身。

它只是一種先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手段,能夠讓更多的人去關注到作品、現場表現力、樂隊的態度以及一些世界觀與價值觀方面的東西。

你的主體依然是你,你依然是在表達自己的創造力、世界觀和審美,上節目不過是一個手段,可以按規則玩,或者不按規則玩,但是心態應該是一個體驗的、遊戲的,不要得失心太重,不要功利心太重,享受其中的微妙感受就好了。

5

通往理想之地的路

這段時間也看了安娜、小河、萬曉利、瑋瑋和郭龍他們做的一個音樂劇,叫《流浪者之歌》,是在講我們的精神家園應該在哪裡,這樣的一個寓言童話的音樂故事。

我喜歡的很多不同時期的民謠作品,在這樣的一個像小王子般的童話故事裡依次呈現,也讓我有了很多的思考。

你要從哪來要到哪去,尋找你的理想之地的這個路上你要找到什麼,你會失去什麼?你願不願意去承擔?我們每個人可能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地方,在那裡可以特別地幸福和快樂。

但不是誰都能一定能到達那裡,在這條漫長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堅守信念和本真。

相關焦點

  • 2019理想音樂季 | 來了!樂隊!樂夏樂隊見面會
    態度時尚、包容潮流的理想國,以音樂共情理想生活,把《樂夏》樂隊見面會送給鄭州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人。在理想國為大家再現如LiveHouse般專業場地、高品質音響燈光設備、與樂隊近距離互動,僅與少數志同道合之人共享樂隊的Live之夜。2019理想音樂季來了!樂隊!
  • 樂夏理想世界半決賽:理想太奢侈,還是打歌好(上)
    ,理想太奢侈,很多樂隊都是來打歌的。說實話,這是馬賽克參加樂夏以來,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現場,因為這首歌是他們在樂夏表演的,最有樂隊風格特色的一首,但是這首歌拿到了他們參加節目以來的最低分。不過不重要,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馬賽克在樂夏拿著我看不懂的劇本了。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樂夏如何超越預期的?
    「ikun們」到底有何資格來給樂隊評分我也是覺得莫名其妙。所以說,樂夏的意義在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用主流方式廣泛宣傳了中國搖滾樂隊,提高樂隊的大眾曝光率總歸是好的,畢竟很多沒聽過搖滾的人可能現在聽到了,而且事實證明樂夏播出之後諸多樂隊的銷量以及音樂App上的關注數量呈現大幅上升現象。
  • 中國樂隊需要更多的「樂夏」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結束了,「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和「達達」包攬前三,此後前七排名分別是「大波浪」「joyside」「木馬」和「馬賽克」。最終的名次,多少在人們意料之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樂隊水平。北青藝評與「樂夏」專業樂迷、壞蛋調頻主理人王碩進行了對話,看看樂隊圈內人怎麼說。
  • 樂夏舞臺上的這一組偶像樂隊你們都忽略了
    張明在高中時期便瘋狂迷戀打鼓,考上大學後,積極地參加大學裡的樂隊演出。大學四年級時,他再也無法忍受整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系,退學開始在各大樂隊中擔任鼓手。樂隊創立以來,吉他手屢次更換。直至吳濤加入後,樂隊成員終於固定下來,甲殼蟲樂隊是吳濤步入樂壇的啟蒙。有著極好樂感的他,給樂隊帶來以往沒有的電子風格,編曲和結構比以前更加靈活和豐富。
  • 樂夏完結了,樂隊們的故事在這裡繼續
    本文轉載自【小寒的四季歌】,來聽樂評人郭小寒講述樂隊們的故事。一定意義上,我是在用「寫作」玩兒搖滾,投入屬於自己的搖滾人生。那段創作中間隔著一個春節,回到長沙的謝強被身邊親戚們打麻將、抽菸和嚼檳榔的烏煙瘴氣環繞著,大年初一,謝強自己回到了空無一人的迷笛音樂學校。
  • 樂隊的夏天2收官,走向大眾的樂隊們變了嗎?
    名聲、熱愛、理想與現實,關乎樂隊的一切都在黑馬綜藝樂夏發酵的口碑中湧出水面,老牌樂隊重獲新生,新生樂隊快速成長。在這其中,樂夏到底改變了什麼?又改變不了什麼?那些樂夏改變不了的事在將樂隊們推向大眾的同時,樂夏無法改變的事情還有很多。
  • 樂隊的夏天2收官,走向大眾的樂隊們變了嗎?
    名聲、熱愛、理想與現實,關乎樂隊的一切都在黑馬綜藝樂夏發酵的口碑中湧出水面,老牌樂隊重獲新生,新生樂隊快速成長。在這其中,樂夏到底改變了什麼?又改變不了什麼? 在樂隊走向大眾的基礎上,大眾也在擁抱樂隊。正如Vlog《德國樂迷看樂夏》中德國樂迷Max所言,觀看樂夏2是思維和品味擴展的過程。
  • 五條人《理想的世界》炸場,椅子Mandarin止步樂夏半決賽
    ,上綜藝變成唯一目的,觀眾也逐漸買不起被哄抬起來的頂流樂隊演出門票,那時候還能說這是個喜聞樂見的事兒嗎?,並不熟練的在樂隊演出中尬舞,掙著過去不曾想過能輕鬆掙到的錢,最後帶著矛盾的心情在樂夏跟一幫搞樂隊的老哥哥小弟弟們說,放心吧大家都能掙著錢的。
  • 樂夏2:死亡之組競爭殘酷,他們成為樂夏史上淘汰最可惜的樂隊!
    《樂隊的夏天2》分組賽的第三組可真是死亡之組,樂隊們都是實力強勁且特點鮮明,大叔還發掘了兩隻寶藏樂隊,一支樂隊是康姆士,另一支樂隊是聲音玩具。 但是這兩支寶藏樂隊命運卻不相同,一支晉級一支慘遭淘汰。
  • 樂夏2:死亡之組競爭殘酷,他們成為樂夏史上淘汰最可惜的樂隊
    《樂隊的夏天2》分組賽的第三組可真是死亡之組,樂隊們都是實力強勁且特點鮮明,大叔還發掘了兩隻寶藏樂隊,一支樂隊是康姆士,另一支樂隊是聲音玩具。但是這兩支寶藏樂隊命運卻不相同,一支晉級一支慘遭淘汰。這首《你要如何我們就如何》曲調優美,在旋律創作上很有靈氣,主唱不僅聲音好,唱得也抒情而不煽情,某些地方的唱腔莫名讓我聯想到鼎盛時期的王菲。
  • 新褲子樂隊,真的是可以給所有參加樂夏的樂隊,做一個好榜樣
    新褲子樂隊,真的是可以給所有參加樂夏的樂隊,做一個好榜樣首先,樂隊的夏天節目中,先說五條人。這場表演完全把現場當成自己的場子,玩的很開。完全把樂夏的現場當成自己的演唱會。原諒我用新褲子來比較,因為看了樂夏第二季更加知道第一季第一名的新褲子含金量是多麼高了。希望五條人在接下來的比賽裡可以奉獻更多牛b的現場!今夜你們就是最閃亮的!再說木馬。我個人對於木馬有太多情懷上的東西。所以實在沒法做到客觀評論。
  • 摩登天空們的樂隊經濟玩法
    舉例來說,今年樂夏之中最受觀眾歡迎的當屬小鎮氣息濃厚的「塑料味」樂隊五條人了。在參加樂夏之前,除了一些資深樂迷,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支用海豐方言唱歌的樂隊。而第二季樂夏期間,五條人幾乎貢獻了整個樂夏的頭條熱搜,流量也與日俱增。這種流量帶來的影響就是,前兩年在各地livehouse舉辦巡演的五條人,每場的觀眾並不多,門票永遠有剩餘,而如今五條人的線下演出已經是一票難求。
  • 這屆糊了的樂夏,到底還能賺到錢嗎?
    ,彭磊這次和樂隊們說了一句大實話:「只要是放鬆的表現好自己,之後大家都會賺到錢的。」,彭磊也終於坦誠地承認,現在終於明白,做音樂的收入還不如小綜藝藝人。鏡頭前的他坐在自己的床上,就像他自己那個小世界的國王,沒有一絲侷促,他的理想世界就是在這裡安安靜靜的做自己的音樂。這好像很難想像,大波浪那些時髦的歌、那些舞臺上精彩絕倫的改編,都是在這樣小小的房間裡完成的,但又完全可以理解,因為那個小房間就完全是他的世界。
  • 淺析後海大鯊魚是怎麼在樂夏的舞臺上擱淺的
    因為上一季樂夏曾經邀請過後鯊,但是他們樂隊毅然決然說不來。這告訴我們,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正如付菡在樂夏說的,樂隊每個人都有了新的理想、新的朋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階段,這兩年大家都不常在一起排練了……只在付菡覺得,自己成長得比較緩慢,她希望大家能等等她。在這裡阿珍有句話想要顫巍巍地說一下,為啥付菡不能多努力一點呢。既然是做樂隊的,老翻車也不是個事吧。狀態時好時壞,讓粉絲去替你的不專業表演付費。
  • 一年過去,《樂隊的夏天》紅了的那些樂隊們怎麼樣了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一年。這檔在豆瓣評分高達8.8的綜藝節目,不僅讓樂隊這個形式得到空前的關注和討論,也讓許多游離在邊緣的樂隊得以向市場中心靠攏,實現機會和報酬的雙豐收。彭磊曾說,國內好的樂隊非常多,但命運好的樂隊非常少。而從一定程度上講,樂夏的出現讓這些好樂隊終於等來了被命運翻牌的可能。
  • 對話左右、超級斬、椅子樂團……「樂夏」裡的城市樂隊地圖
    樂夏第一季播出後,不少朋友來問左右樂隊怎麼沒上樂夏,包括吉他手婁鑫磊在美國的髮小,這他讓感受到,在認知範圍的層面,《樂隊的夏天》一下和之前的節目拉開了距離。以往國內樂隊類綜藝為了突出尊重與公平,往往不按照維度評判樂隊,採用記錄式的方式呈現。
  • 《樂隊的夏天》:他們才是樂夏最大的魅力
    樂夏中《南方》和《Song F》的現場,Eva和很多樂隊一樣,就是感動,就是想哭。可是達達,就像樂夏的宣傳片中說的一樣——少年歸來。他們帶著那種沒有被時光所消磨的真誠歸來,每一個樂隊成員都是如此,他們之間的情感也是如此的真摯。這也是達達歌聲中依舊帶著感動的原因吧,直擊人心。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我對樂夏的一些想法
    追了一個禮拜終於看完啦,來說說樂夏吧。雖然昨天看到海龜先生淘汰,很賭氣地發了一條圈說不想追樂夏了,但還是違心地看完了收官期。一個關於樂隊的綜藝,也算是給我普及了朋克、放克、雷鬼、金屬等一些專有名詞吧。其實盤尼西林的歌我也比較喜歡,雖然網上對這支樂隊的負面評價比較多,但是那種英式搖滾風其實我覺得還🉑️,改編樸樹的new boy我覺得是僅次於痛仰改編的我願意。斯斯與帆的馬馬嘟嘟騎是我喜歡的那種民謠風,帆帆唱歌的聲音一出來我就被驚訝到,也希望她們以後能走得更長久吧。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自從開始樂夏,我的年曆就交給馬東老師安排了
    除了決賽那首SOUNDS FOR CELEBRATION,就如他們自己介紹,與其他作品不同,這首在黑暗中能看到希望。就像烏雲鑲上了金邊。劉敏沒有吶喊,華東沒有咆哮,兩個人閉上眼睛深邃並安詳地唱和,穩定中展現出力量,最後軍鼓的加入將這首頌歌推至一個更加高遠的空間後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