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女主曾說:
「吃拉麵是不需要結伴的啊~」
北京這家適合一人食的店偏偏就和劇情吻合
湧有單身狗都戒不掉的一碗麵…
yeees!和拉麵最配的一首歌送給大家!
這家店進門先會看到幾臺點餐的大機器,從選面到付款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在日本吃拉麵多是這樣的點餐機器,只不過北京的要更加直觀些有觸屏有畫兒可以看,在當地的機器是只有文字和按鈕的。
機器點好餐後會出一張小紙條,客人放在自己桌前的透明小盒子裡就可以靜等服務員上面啦!
說這家店讓單身狗戒不掉,應該無須解釋直接看座位安排就懂了!一個人吃飯再也不怕尷尬,想怎麼吃怎麼吃~如果兩個或以上人吃,中間的隔板是可以手動按下按鈕升降的,按下按鈕就可以了!
店內還有一張大桌子,廣大汪汪們如果想要多交幾個朋友,可以嘗試手動按下按鈕把中間的隔板降下來,與對面吃麵的寶寶聊聊天~
這家店正是因為充滿了這樣無限的可能才讓汪汪們難以割捨吧!
一碗正經的日式拉麵主要分為著味、湯底、面、調味和配菜這幾部分。而日本的拉麵派系又會根據地區、做法的不同分為N個派系,這家主打的是以豬骨湯打底的橫濱家系拉麵,特點就是整體口味會很濃厚,油脂更豐富一些。
一碗好的拉麵,從廚師煮麵到瀝水都是有講究的,三分鐘一定要出鍋才能保證面的彈性,如果是日本人愛吃硬面可能會要求煮2分30秒就可以了,橫濱拉麵瀝水的過程看起來會比較粗獷,為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瀝水不影響麵條的口感。
橫濱家系拉麵最出名的是醬油拉麵,加入著味醬油後再澆上濃濃的豬骨湯,面倒入湯中後還要再用夾子把面擺整齊。
叉燒用火槍烤過後外多了幾分焦香,雞蛋則用的是日本伊勢無菌蛋,只有這種雞蛋煮出來的才能夠呈現這種成色的溏心蛋!
最後再加上蔥花、海苔絲提味。
叮咚!面好啦!
醬油骨湯拉麵是橫濱家系拉麵的代表,用醬油作為著味後再加入豬骨濃湯而成。
骨湯小火慢熬8小時才可以用的。一般日劇裡吃麵前,要用左手把勺子放入湯裡,逆時針沿碗邊攪動,然後雙手合十說「我要開動了」,之後喝一小口湯,記得不要吹,忍住燙表示尊重。
叉燒可以說是一碗拉麵的靈魂,他家用的是叉燒肉卷,肥瘦相宜,而且加入之前還經過了噴槍火烤,吃起來就更香滑了!
好的溏心蛋是一定要蛋清全熟,而內裡的蛋黃還保持流心狀的~他家這個蛋寶寶想豎大拇指了哦!
他家用的面是日本秋田縣金牌拉麵,比起一般的拉麵要更粗更有韌勁兒,和油脂豐富濃鬱的骨湯搭配剛好。
那…我要開動咯!
在小吃裡有一欄是米飯,千萬不要黑人問號臉!日本當地人都是用拉麵配著米飯吃的,想要真正體驗一次在日本吃麵的感覺記得要加完米飯哦!當然不夠吃想加面、加配菜也是可以的~
吃完後碗底最好還要留個20毫升左右的湯在碗裡,以結束這完美的一餐~
和普通的骨湯不一樣的是,這款湯頭熬好後會加入宗田厚削繼續熬兩小時才行,所以喝起來會有濃濃的鰹魚味道,也更加鮮美。
麵條儘管粗一些,但也能很好的吸收湯底的鮮香味道,這就是橫濱家系拉麵的動人之處吧~
這是細面版的魚介特選拉麵,他家最近還加入了博多類型的細面可以選,在點餐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麵條粗細、軟硬度的選擇。
沾面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吃法,湯底會比正常的更濃更鹹一些。
每次夾起一小撮讓80%的面進入到濃湯中浸一下再吃,面會很快地吸收到湯底的濃香,且因為湯底會刻意保持60度左右的溫度,讓麵條保持彈性。
味增其實就是大醬,不過他家味增加入了自己的秘制調味,所以味道更加厚重,芝麻更是點睛之筆,讓整碗麵條有了靈魂。
配菜用圓白菜再合適不過了,爽口清脆。
原味骨湯會相對清淡一些,用淡口醬油、昆布等原料熬成的鹽汁,可以看出湯底會更清亮一些。
清清爽爽的麵條和木耳絲是絕配呢!
辣麵屬於比較刺激的款,不過其實對於吃辣成癮的捧油,這款面更多的是加入了辣椒的鮮味,還是在常人接受範圍內的小辣,冷天吃炒雞暖胃。
這款臺式拌麵在名古屋非常有名,據說是上世紀70年代,一位來自臺灣的廚師在日本由於思念家鄉的味道,按照記憶中擔仔麵的味道闖作出了這款拉麵。
麵條煮得硬硬的,加入QQ的生雞蛋、肉燥、蔥花等拌勻,簡單樸實的肉香卻讓整碗面有種說不出的美好。
其貌不揚的薯條,加入了進口的松露油,趁熱吃能吃出噴香的松露味道!在某壕西餐廳同款據說要賣到110軟妹幣,他家只要十幾塊~
來吃拉麵不點一盤煎餃總覺得不夠完滿
輕輕咬開煎餃再沾點醋,微焦的外皮裹著飽滿的肉餡層次豐富。
雞柳肉肉厚實,外皮金黃鬆脆,油炸控表示有點愛不釋口!
菠菜沙拉爽口解膩,分量也挺實在。
店名:家系麵屋
地址:太陽宮中路凱德MALL四層
電話: 010-84430688
營業時間:午餐11:00-14:30 ; 晚餐17:00-21:00
人均:40元左右
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請認準唯一微信號:BJCHIHUO
喜歡小分隊的用心美食推介
就將[北京吃貨小分隊]置頂吧
很開心我能成為你關注列表裡比較特別的那一位,認真鞠躬~
近期熱門文章